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武力最神秘的无名小卒之曲阿小将

三国中武力最神秘的无名小卒之曲阿小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22 更新时间:2024/1/13 15:15:24

有可能是刘繇不识货,看太史慈在刘繇帐下的待遇就可见一斑。最大的可能性还是曲阿小将看破红尘,淡泊名利,深藏不露,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2、曲阿小将是个什么样的人?

曲阿小将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武艺高强自不必说,智谋亦不逊色。当孙太二人离去时,程普等十二将必要跟随,在不知曲阿小将武艺之前,必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追赶主公要紧。曲阿小将的坐骑未必是宝马良驹,就算是,在一片开阔地上也很难将十二骑尽数拦住,顾此失彼,坏了太史慈的好事,只能是抢先据险,并且亮出一手绝技,镇住东吴十二将,使得十二将只能围住自己大战而不敢离去,不然个个有性命之忧。

太史慈听说孙策探看营寨,便披甲上马,招呼众将同往却无人应声,只有曲阿小将挺身而出。要知道孙策虽是初出茅庐,但手下的程普、黄盖韩当等将可是成名己久,这份胆气更胜文鸯单骑退魏兵(文鸯当时面临绝境,必然激发更大斗志,超水平发挥;而曲阿小将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份敢于只身涉险的勇气,实在可贵)。曲阿小将不但胆气豪壮,而且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曲阿小将的地位仅是一员末将,恐怕没有机会跟高手过招,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但经过分析,发现曲阿小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论据如下:

(1)只身陪同太史慈勇斗东吴众将,如无自信肯定会再招呼几个同伴前来助拳。

(2)太史慈、孙策二人离去时,曲阿小将面临独当大敌的危险境地,却没有吓得两股战战,落荒而逃,而是稳住阵脚,岿然不动。

(3)如果曲阿小将对自己的实力没有自信,那么面对江东十二上将,最佳的选择是出其不意痛下杀手,拣弱的先干掉几个再说,以其武力的绝对优势,做到这一点易如反掌,而事实上东吴众将个个全身而退毫发无损。

3、曲阿小将去向如何?

笔者认为神亭岭一战后曲阿小将应该是退隐江湖或另投它处继续做小将了,而不大可能回到刘繇帐下。原因是,一方面经过神亭岭一战刘繇己知账下众将仅太史慈是孙策的对手,大敌当前无暇顾及太史慈的违抗军令私自出战之罪,而曲阿小将则不然,实力深藏不露,为整肃军纪,刘繇极可能要重罚曲阿小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逃掉的好;另一方面孙策评价太史慈是''真丈夫也'',最重信义,得曲阿小将相助,必然感激不尽,就算刘繇不识货,也应该向后来的孙策推荐曲阿小将,违背了曲阿小将置身世外的处事原则。

4、曲阿小将与太史慈交情如何?

应该不差,而且很可能太史慈知道曲阿小将的本领。如若不然,虽然曲阿小将有可能是受太史慈敢于孤身涉险的勇气感动而出手,但太史慈可不知道身边还有这样一位万万人敌,尽管孙策有可能逞血气之勇紧追不舍而中诱敌之计,而太史慈却不敢肯定曲阿小将有本事阻击江东众将,倘被程普等人很快追上,则诱敌之计成为泡影。最大的可能性是,太史慈与曲阿小将交情莫逆,对他的武艺和处事原则十分敬仰,自觉为其保守秘密;而曲阿小将也钦佩太史慈是个英雄,有心相助。

太史慈不得刘繇重用,得知孙策前来,早生去意,但又不愿主动屈就,当这个好机会从天而降时,太史慈与曲阿小将一路商定,分工明确,太史慈用尽浑身解数,搏得孙策的钦敬,而曲阿小将则挡住江东众将,为了使太史慈顺利投靠孙策,曲阿小将手下留情未伤一人,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孙策己经有了英雄惜英雄中有意留下的一个伏笔。因为该章节着力描写太史慈的胆勇,为何不写太史慈孤身独战孙策十三骑?又或数十将校随太史慈前来,一见孙策勇武众将威风,吓得四散奔逃,只留太史慈独当大敌(如文鸯单骑退魏兵)?《三国志》中仅用廖廖数十字描写这一情节,基本不存在这个疑问。本人文学功底甚浅,参不透罗老先生的本意,愚以为最大的可能是他老人家既尊重了史实又有意留给后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还请高手赐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康熙很聪明的儿子:不参与争夺皇位与世无争,老年仍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胤祹被称为康熙最聪明的儿子,这一说法早已为人所知。而胤祹之所以被看作聪明,正是因为他在各种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首先,他的学识非常丰富。他从小就受到了宫廷文化的熏陶,不仅精通汉语,还精通蒙古语、满语和藏语等多种语言,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其次,他的睿智和机智也是他聪明形象的体现。他对人的交际和处

  • 如果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他的实力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之所以是三国鼎立,关健就在于一场战争曹操失败,这就是赤壁之战,正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才让孙权和刘备在长江以南生存下来,发展壮大,建国立业,才形成了三国鼎立。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取胜,孙权和刘备的联军被击败的话,那么历史上便没有三国,曹操铁定能统一天下,曹操只要在赤壁之战击败了孙权与刘备,

  • 牡丹社事件,日本入侵中国台湾事件,清朝得以认识台湾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09年,日本萨摩藩发动了入侵琉球的战争,攻入王都。从此琉球处于“中日(萨摩藩)”属国的状态。一方面,统治阶级受到萨摩藩的控制;另一方面,每年也继续向中国朝贡。1867年,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为转移其国内焦点及矛盾,日本生出了“征韩论”跟“出兵台湾”的想法。公元1871年(清同治10年,日本明治

  • 活了89岁的乾隆见了八辈人,那他有没有见过孙子道光和曾孙咸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活了89岁的乾隆也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高寿的乾隆在世时在长辈中见过自己的曾祖母也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晚辈中则见过玄孙载锡,可以说乾隆这一生见到了八辈人。清末帝溥仪属于是乾隆来孙辈的人,乾隆比溥仪大了190多岁,其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乾隆差了一点就见到了溥仪这

  • 三国里的这几位被大家误解惨了,刘备不爱哭鼻子,周瑜的度量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中刘备错失的几员大将,周瑜宴请刘备背景音乐,周瑜打刘备

    第一位,刘备:我不爱哭。在我们的印象中,刘备始终是一个哭鼻子的家伙。根据《三国演义》的介绍,刘备至少在这么几个地方哭过。和关羽、张飞结拜之前哭,哭得稀里哗啦,结果说出了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小秘密”!把关羽、张飞这两个小兄弟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最终导致张飞卖了庄子,跑去跟刘备干事业。徐庶要离开刘备时,刘备

  • 关羽浪得虚名?正史中的关羽比《三国演义》中更强,堪称绝世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正史中关羽有多强,关羽评球关羽说球后续,关羽和sp关羽能组两队吗

    张飞这个人我们都知道,性子直来直去,仗着武艺高强,挑战了不少人。就连排名武艺第一的吕布,张飞也是屡屡挑衅。而赵云身上背负着赫赫战功,最有盛名的就是七进七出后仍能够全身而退了。那我们来看看关羽,温酒斩华雄都不用说了,还有诛颜良斩文丑,这些都是关羽十分著名的战绩。现如今,却有人怀疑诛颜良斩文丑的真实性,

  • 民国名媛严仁美至今尚在,108岁高龄仍优雅从容,一生皆是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切都在发生着悄然无息的变化。随着之前“假名媛”的出现,又让名媛这个在大众视野中沉寂了多年的词语上了热搜。若说起名媛最多的年代,莫过于新旧交替的民国时期。虽然当时地方正处在动荡不安当中,但是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来说,生活质量和孩子教育一切都没有受到影响。此时西方思想的不断涌入,改变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郭嘉有多可怕,郭嘉不死完整版视频,三国郭嘉为什么那么准

    从实力上说,郭嘉的确算的上是一流谋士,但绝对称不上是什么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人物。郭嘉在曹魏阵营中的特点就是——权力不大,策略很多,实干者少。所谓权力不大,是指相比于曹操众谋士来说,郭嘉并没有自己负责的一摊事务。相比于荀彧的总管后方和贾诩、程昱的临阵督军,郭嘉似乎并没有独当一面指挥过什么事情,他露脸主要

  • 乾隆的身世传说,大清皇帝乾隆竟是汉族?野史是这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下江南的野史典故,乾隆皇帝与乾隆是什么关系,乾隆野史小说

    那天在外面吃饭,身后几位大哥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吹着小牛,好不快活。一听那几位大哥就都是有见识的人,他们从古代聊到现代,从国内坎到国外。不过那些我都没有在意,直到他们聊起乾隆的身世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们说乾隆是汉人,是江南一家陈姓家的孩子。这真是让我涨知识了,原本觉得不大可能,但看他们说的信誓旦旦有

  • 战力堪比吕布,战平赵云,却被此人一刀劈死,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是袁绍手下上将文丑。完虐张辽、徐晃,战力堪比吕布在官渡之战前,无论是从猛将数量,还是质量,曹操都无法和袁绍相提并论。当时,袁绍有四个最厉害的上将,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而曹操只有许褚、张辽、徐晃几个能拿得出手的大将。论质量,曹营猛将比袁绍的差多了,如颜良一个人便杀了宋宪、魏续两个健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