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围魏救赵”,奇袭湖、杭,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围魏救赵”,奇袭湖、杭,二破江南大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74 更新时间:2024/1/28 22:55:06

清廷重建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岌岌可危

1858年初,钦差大臣和春、提督张国梁、署理提督周天受奉命率兵围困天京,同时再次引荐江南大营,大营便设于天京城东。1860年1月底至2月,清军已经连续攻占了天京城西北的下关、九湫洲,天京危在旦夕。

1859年前后的局势对太平军已经极为不利,就在清军江南大营围困天京的同时,曾国藩奉命援救安徽,其与官文、胡林翼等制定了“四路图皖”的计划,并于1859年底从湖北移师安徽英山,向皖西地区的太平军节节逼近。

而在天京的对岸,当陈玉成李秀成于1858年会师三河镇之际,奉命留守滁州、全椒的李秀成部将李昭寿(原为捻军)叛变,被钦差大臣胜保招抚后逐于同年11月献城投降。而到了1859年2月底,与李昭寿关系密切的江浦守将薛之元再度投降清军,不久后浦口等地也相继落入清廷手中。1859年10月,右军主将韦志俊也于皖南池州(今贵池)降清。

至此,皖北与天京之间联系被切断,为重新打开局面,陈玉成、李秀成曾于1859年3月、4月两次进攻江浦、浦口,但均已失败告终,此后两人又先后转战于六合、仪征、扬州、天长、盱眙、来安、滁州,诱使清军分兵。

直到1859年11月,两人在击败署湖北提督周天培等部清军后,才占领浦口,并围攻江浦,稍解天京之围。此后,李秀成率军留守浦口一带,陈玉成则率军返回皖西战场,对付东犯之湘军。

李秀成的“围魏救赵”,奇袭湖州、杭州

1859年4月,洪秀全之弟洪仁轩由香港抵达天京,不久便被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抚朝纲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而为了平息内部矛盾,洪秀全又加封前军主将陈玉成为英王,加封李秀成为忠王。

为了彻底解除天京之围,洪秀全在李秀成的一再要求下,同意了让其率军离开浦口,设法攻打江南大营的计划。李秀成和洪仁轩经过多次商议后,认为此时再率军直攻江南大营已经难以成功,不如向清军防守薄弱的湖、杭地区进兵,迫使清军回援,然后在迅速返回围攻江南大营,这样天京之围便迎刃而解。

1860年1月底,李秀成留下部将黄子隆、陈赞明留守浦口后,随即率兵前往芜湖,召集各路将领分配任务,准备“围魏救赵”。2月10日,李秀成率陈坤书、谭绍光、陆顺德等部二万余人到达南陵,后经清弋江镇(今属安徽南陵)和马头镇(今属安徽泾县琴溪镇),绕过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城),于24日攻占广德(今安徽广德),留陈坤书、陈炳文率部守城,以备接应,自率谭绍光、陆顺德、吴定彩等部轻装疾进浙江。为掩护李秀成主力的进军,李世贤率部由南陵经泾县,进占旌德(今属安徽)、太平(今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留新任右军主将刘官芳在这一带活动,自率大军东入浙江,29日与李秀成部会师于安吉(今浙江安吉北)。

1860年3月4日,李秀成、李世贤率军于长兴西南的虹星桥大败清军,进而攻占长兴。此后一分为二,由李世贤率兵佯攻湖州,牵制清军;李秀成则率领精兵六七千人冒充清军,日夜兼程奇袭杭州。

李秀成攻破杭州城,二破江南大营

1960年3月11日,李秀成率军抵达杭州武林门外,此时的杭州城除了八旗兵之外,只有兵勇不到3000人。

面对突然到来的太平军,浙江巡抚罗遵殿仓促布防,由于兵力不足,于是采用“主守不主战,守近不守远”的策略,坚守杭州城。而清军的各路援军,虽然接到了杭州的求援,却纷纷敷衍了事,不是姗姗来迟,就是找各种借口躲避交战。

由于守军的放弃,太平军迅速先是迅速攻占武林门和钱塘门,随后又从绕至南屏,占领凤凰山、玉皇山、万松岭一带。在全面占领杭州外围后,开始向杭州城发动猛攻。太平军一方面在馒头山上把从净慈寺抬来的菩萨插上旗帜,用棺木垒成空营,用作疑兵,清军在长时间的开火后,结果才发现上当。另一方面,在清波门外戚家园一带敲锣打鼓,暗地里偷挖地道,以待攻城。

此外在候潮门、望江门、清波门一带与清军激战,并以清波门外西竺庵为据点,向杭州发起强攻。巡抚罗遵殿面对太平军的攻打,则在重赏之下挑选精锐作为咸丰,意图奇袭西竺庵据点,然而这些所谓的“精锐”竟然借口雨太大,坚决反对出战。

经过反复激战,太平军于3月19日轰榻清波门城垣数丈,李秀成率部将谭绍光、吴定彩、陆顺德率领由1250人组成的先锋攻入城内,杭州城随后告破。

此役,清巡抚罗遵殿自杀,其他大小官员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总兵米兴朝败逃富阳,按察使段光清携家小逃往绍兴。

杭州失守,清廷大惊,皇帝连忙命令江南大营统率和春、张国梁分兵救援。五日后,总兵张玉良率令一万多兵救援杭州,李秀成在得知清廷中计之后,果断于3月24日主动撤出杭州,在与围困湖州的李世贤会合之后,计划分兵援救天京,英王陈玉成也从皖西前来参战,天京之围逐解。

而在4月底,当太平军各路援军抵达天京外围后,十余万太平军随即扫除清军外围据点,并向清军江南大营发动进攻。5月初,太平军在经过四五天的冒雨激战后,彻底摧毁了和春、张国梁苦心经营两年之久的江南大营。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何解救不了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战役从1862年5月30日开始至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结束,整个天京保卫战历时两年零五十天。为了胜利,双方都投入了最大兵力决死一战。 湘军指挥曾国荃倾率湘军精锐水陆并进,大举围攻天京。太平天国岌岌可危之际,洪秀全急令李秀成返回天京救驾。 李秀成联合诸王统领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分三路解救天京。

  • 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国24名将”排名,排的真的合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24名将最早排名,三国24名将都有谁,三国二十四武将排行榜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如果根据《三国演义》来看,这个排名肯定是不准确的。第一,张绣肯定要排除的,因为《三国演义》里张绣并没有作战记录。而且颜良文丑的实力要远远高于徐晃张辽等人,但这个二十四名

  • 三国:他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如果没有他,赵云凤鸣山一战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最能打的十大武将,赵云被困凤鸣山一口气看完,赵云为什么死在凤鸣山

    赵云武功比其他武将要高出很多,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事情。他独自一人闯进敌军阵营,救出刘备的妻儿。对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此外,赵云还救过黄忠的命。不及如此,他还救过黄忠的副将张著。那时,刘备的军队在撤退,赵云不把军事指示放在心上,执意守在营寨前不肯离开,把曹操的百万雄兵都吓得撤走了。所以说,除了张飞,恐怕

  • 天平天国灭亡后,洪秀全五个儿子人生结局怎样?全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后宫的人数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多,书中记载,在王后娘娘之下还分属了十六个级别,除去这些主子之外,在王宫内还包含女工上千人,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两千人之多。但是上面的这些数据大多出自《江南春梦庵随笔》,所以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可信度并不高。但是后来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还在自己的口供中提到了这件

  • 汉武帝时期,为何很多匈奴女子总在春季流产?真相令人后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关于中原王朝和西北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几乎贯穿了所有历史。这也算是世界历史中绵延最长的一个文明冲突,究其原因,不过就是为了生存罢了。中原王朝的因着气候和条件的优渥,实行的是定居式的农耕文明。同时中原王朝的所在地也是整个东亚气候最适宜的地方,这也代表了中原王朝是富有的。

  • 大贪官和珅是如何反贪的?靠一秘诀骗过贪官,最终得到皇帝青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七十岁,和珅三十岁,那一年正月是乾隆第五次南巡的日子,此时和珅已经深得乾隆的喜爱,和珅聪明伶俐,而且长得很漂亮,把乾隆伺候得很舒坦,所以乾隆去哪都要带上和珅,可这次南巡走到一半时,和珅却突然离开,带着人马直奔云南。 和珅为何要去云南?原来乾隆在南巡期间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他从曾担

  • 大清皇室恨之入骨的仇人:溥仪说要杀他才泄恨,他却说是为了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溥仪最后一次回故宫真实视频,朕的大清都亡了溥仪图,溥仪和启功的关系

    这个名字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因为他曾经以演习为由,破坏重要的国家文物,将大量的国家财富占为他私人所有。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行为就是他曾经盗宝清陵,而他当时贪婪与粗暴的程度实在令人生恨。至于溥仪更是说过身为皇室后人,一定要杀了此人才能泄恨。 我们先从孙殿英的身世说起,他是个苦出身,小时候生了天花家里也

  • 三国六大名将,关羽仅排第四,榜首毋庸置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勇猛无敌,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堪称“万人敌”!后世的人们都很喜欢三国名将,但每个人心中喜爱的名将都不一样,于是民间便有了三国名将排名,用来比较谁才是三国战神!第六名、张飞张飞,字翼德,刘备的左膀右臂,最早跟随刘备打天下。史书中记载张飞和关羽并称“万人敌”,二人皆是战功赫赫。传闻张飞身型壮硕,头

  • 大清灭亡之后,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娶漂亮的宫女?背后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清灭亡后宫女去哪了,溥仪退位后大量宫女为何无人娶,历史上娶宫女的将军

    交权力之后根据新政府制定的优待条例,从前皇室中的那些人依旧能够住在老地方享受以前的待遇,这是为了和平地交接权利,也是为了安抚以前的那些贵族情绪。那时候的清朝皇室与国民政府齐名,仿佛是一个大国中的小国,而且因为其内部机构以及阶层都十分完备,因此也有人称其为“逊清小朝廷”,同时朝廷中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封官

  • 大清有两种士兵,只有一字之差,但无论多勇猛,待遇依旧天壤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难道作战勇敢的人就可以穿后面那种衣服,而普通的官兵就穿前面那种?这种解释显然是不正确的。两者虽然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可实际上却藏着很深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一下,这一个字的差别之下,两者所受到的待遇都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满人打进来,灭了大明朝而建立的。在电视里我们都听说过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