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贪官和珅是如何反贪的?靠一秘诀骗过贪官,最终得到皇帝青睐

大贪官和珅是如何反贪的?靠一秘诀骗过贪官,最终得到皇帝青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4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39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七十岁,珅三十岁,那一年正月是乾隆第五次南巡的日子,此时和珅已经深得乾隆的喜爱,和珅聪明伶俐,而且长得很漂亮,把乾隆伺候得很舒坦,所以乾隆去哪都要带上和珅,可这次南巡走到一半时,和珅却突然离开,带着人马直奔云南。

和珅为要去云南?原来乾隆在南巡期间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他从曾担任云南粮储道和贵州按察使海宁那听到了关于云南总督的坏话,说他在云南专横跋扈,而且还贪赃枉法,李侍尧是什么人呢?他是乾隆最喜爱的能臣之一,乾隆称他为“天下奇才”,李侍尧也是凭着皇帝对他恩宠,加上在云南山高皇帝远,就在当地胡作非为,乾隆知道后大怒,便派和珅去查。

这是和珅当官以来接手的第一个大案件,而且李侍尧也不是和珅能惹的,作为皇帝的宠臣,此时的和珅还没强大到与他抗衡,那么和珅要如何才能查清这个案件呢?和珅非聪明,他利用了李侍尧的自大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装傻装楞。

和珅到了云南后没有急着去查案,而且去做了一些让人看起来很轻薄的事儿,比如逛青楼,游山玩水,这些李侍尧的内线都看在眼里,李侍尧知道后果然小看了和珅,其实这很正常,都说姜是老的辣,李侍尧走过的桥比和珅走的路都还多,他当广州将军的时候和珅还在喝奶,当两广总督的时候和珅才六岁,对这样的后辈,李侍尧显然不会放心上。

可人一旦自大,轻视对手的时候就是自取毁灭之时。

和珅表面纨绔,每天只会游山玩水,可其实他只是在演戏,暗地里他派出了人手去搜查证据,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李侍尧不做防备,和珅派人把李侍尧的管家给关了起来,管家供出了贿赂过李侍尧官员的名单,和珅一一找到这些官员,威胁他们说乾隆即将处办李侍尧,主动供出的话可以减轻罪责。

这些官员为了自保纷纷供出李侍尧,原来李侍尧在云南私底下卖官,想要办事也要贿赂才能办成,经过和珅调查,李侍尧经过用各种手段贪污受贿总额达四万两银子,可在证据确凿面前,乾隆皇帝在决定是否要处罚李侍尧的时候又犹豫了。

首先李侍尧是大清帝国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他在云南边境就不会受到侵扰,所以仅仅贪污四万两就杀掉一员大将实在不值;其次这个贪污金额并不大,虽然大清律历规定但凡贪污金额在一千两以上就要处以斩首极刑,可是当时全国贪污成风,李侍尧贪的这点钱实在不算什么,最后一个原因是乾隆知道李侍尧对他的忠心,此时乾隆已经年迈,有几个忠心的大将守护他自然能让他安心些。

乾隆是纠结了半天也没想好怎么办,于是他就去问和珅的意见,和珅直接了断地说:“斩监候,夺其爵以授其弟俸尧”,乾隆一心免除李侍尧的死刑,便没有同意和珅的方案,而是把这个方案给大臣们讨论,没想到大家得出的结论惊人的一致:斩立决。

这把乾隆给气得破口大骂,可他又不能明目胆地直接免其死刑,乾隆又陷入纠结,不过此时有一个人读懂了皇帝的心思,这个就是安徽巡抚闵鄂元,他提出可以通过“八议”制度再次审查李侍尧,对他进行减刑,这样乾隆就有借口免掉其死刑了,最终在乾隆的照顾下,这个案子圆满完成。

从这个案子中乾隆看到了和珅的能力,和珅一从云南回来就被提拔为户部尚书,不久又被提升为“御前大臣”,可见这个案件对和珅在仕途上的提升是极大的,从此乾隆极其信任和珅,最终和珅也经不住诱惑,利用手中职权大贪特贪,而乾隆却因为宠爱无下限地纵容,最终使其走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清皇室恨之入骨的仇人:溥仪说要杀他才泄恨,他却说是为了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溥仪最后一次回故宫真实视频,朕的大清都亡了溥仪图,溥仪和启功的关系

    这个名字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因为他曾经以演习为由,破坏重要的国家文物,将大量的国家财富占为他私人所有。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行为就是他曾经盗宝清陵,而他当时贪婪与粗暴的程度实在令人生恨。至于溥仪更是说过身为皇室后人,一定要杀了此人才能泄恨。 我们先从孙殿英的身世说起,他是个苦出身,小时候生了天花家里也

  • 三国六大名将,关羽仅排第四,榜首毋庸置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勇猛无敌,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堪称“万人敌”!后世的人们都很喜欢三国名将,但每个人心中喜爱的名将都不一样,于是民间便有了三国名将排名,用来比较谁才是三国战神!第六名、张飞张飞,字翼德,刘备的左膀右臂,最早跟随刘备打天下。史书中记载张飞和关羽并称“万人敌”,二人皆是战功赫赫。传闻张飞身型壮硕,头

  • 大清灭亡之后,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娶漂亮的宫女?背后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清灭亡后宫女去哪了,溥仪退位后大量宫女为何无人娶,历史上娶宫女的将军

    交权力之后根据新政府制定的优待条例,从前皇室中的那些人依旧能够住在老地方享受以前的待遇,这是为了和平地交接权利,也是为了安抚以前的那些贵族情绪。那时候的清朝皇室与国民政府齐名,仿佛是一个大国中的小国,而且因为其内部机构以及阶层都十分完备,因此也有人称其为“逊清小朝廷”,同时朝廷中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封官

  • 大清有两种士兵,只有一字之差,但无论多勇猛,待遇依旧天壤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难道作战勇敢的人就可以穿后面那种衣服,而普通的官兵就穿前面那种?这种解释显然是不正确的。两者虽然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可实际上却藏着很深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一下,这一个字的差别之下,两者所受到的待遇都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满人打进来,灭了大明朝而建立的。在电视里我们都听说过这个名字

  • 车保罗感谢网友帮忙内定《唐朝诡事录2》角色,内地机会来自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诡事录》不仅整部电视剧的制作精良,道具,剧情设计更贴近于历史,体现高还原度的唐朝背景。最为重要的是《唐朝诡事录》当中所讲述的几个故事,不仅剧情跌宕起伏,而且前后都有联系,让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同时不断的烧脑。这是很多观众热衷于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的原因之一。而且《唐朝诡事录》虽然在演员方面并没有

  • 大清得宠的太监为何无法掌控朝政?其实很简单,还得感谢乾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身边的太监有几个好的,清朝太监为什么不乱政,太监掌控朝政完整版

    这种说法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他虽然不太认可这种说法,不过也认可宦官会对朝政带来巨大的危害,为此乾隆皇帝开始整治内廷,几个月后清朝的第一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就编纂完成,这个《则例》经过后来的几任皇帝补充增加了许多内容,这本《则例》里面有大量的条例全是用来限制太监的。 也正是有了这部《则例》,清

  • 大清四川第一个状元:考试时写下八个大字,皇帝看后立马点为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骆成骧生于1865年,四川资中人,他没有显赫的家室,父亲是个农夫,家境贫寒,为了改变孩子的命运,他的父亲咬着牙齿供儿子上学,从小就开始督促他学习圣贤之书,希望骆成骧长大后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光宗耀祖。骆成骧也很有天分,9岁时随着父亲前往锦江书院就读,在那他开始崭露头角,其才华得到了老师和

  • 康熙的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有立传位遗诏吗,康熙遗诏到底要传位给谁,康熙真实遗诏

    老四汉名叫胤禛老十四汉名叫胤祯,满文胤禛和胤祯写法一模一样,所以才有了篡位说。篡位说站不住脚的是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如果改了的话原话成了传位十皇四子胤禛这样不通顺了。康熙的遗诏是在他死后的第三天才拿出来,你说这三天有没机会篡改?有没有可能整份遗诏都是假的?并不是只篡改了一个字,要不然为什么要等到三天后

  • 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约定明年来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发生在贞观六年十二月:爱民如子的唐太宗,核实了来年将“秋后问斩”的死囚名单,又亲自重审了犯人,避免出现错判和重判的失误,毕竟那是一条鲜活的人命!况且每一条鲜活的人命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家庭!重审完囚犯后,唐太宗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到牢房巡视了一番。正是此番巡视,让唐太宗动了慈悲之心。见到皇帝来了

  • 胤禩被誉为八贤王,为什么会被父亲康熙厌恶?帝王之心你可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这种血淋淋的真实案例数不胜数,如: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在小人的谗言下,汉武帝都没有完全弄清楚太子刘据究竟有没有真的谋反就判定太子起兵叛乱,下令军队镇压!其结果长安城沦为人间地狱,数万人死于非命,太子刘据也死于非命,刘据的儿子、孙子及太子府的人几乎全被处死,皇后卫子夫自缢。后来汉武帝意识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