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阿巴亥三个儿子因阿巴亥被迫殉葬而失去政治靠山,皇太极最终胜出

阿巴亥三个儿子因阿巴亥被迫殉葬而失去政治靠山,皇太极最终胜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4/4/20 21:47:55

六年(1626年),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打败的努尔哈赤含恨而终,终年68岁。

由于努尔哈赤在生前并没有对继位人的人选做出安排,因而在努尔哈赤驾崩后,后金大汗之位出现了虚悬的局面,而汗位的竞争主要是在“四大贝勒”以及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之间展开的。

当时的“四大贝勒”掌控绝对的话语权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登基为汗时,就设了四个和硕贝勒,即大贝勒、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二贝勒、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三贝勒、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四贝勒、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

努尔哈赤“命四大贝勒按月分直,国中一切机务,俱令直月贝勒掌理”。因而在努尔哈赤在位时,“四大贝勒”就拥有了很大的权力和极高的地位。

在努尔哈赤时期,八旗势力的分布是这样的:正黄旗(45牛录)、镶黄旗(20牛录)由努尔哈赤亲自掌管;正红旗(25牛录)、镶红旗(26牛录)由代善及其长子岳托掌管;镶蓝旗(33牛录)由阿敏掌管阿敏;正蓝旗(21牛录),由莽古尔泰掌管;正白旗(25牛录)由皇太极掌管;镶白旗(15牛录)由褚英长子杜度掌管(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初被选定为继位人,后被努尔哈赤处死)。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晚年将亲统的两黄旗的大部分授予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也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其余自己统帅做亲军,同时努尔哈赤还明确地指示阿济格统领镶黄旗,多铎统领正黄旗,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后赐一旗给多尔衮,并且就在努尔哈赤驾崩前不久,已经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尔衮继任镶白旗旗主,这样一来,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军事力量占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一个其他兄弟可以与他们相比。这也间接导致了“四大贝勒”团结在了一起与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相对抗。毕竟无论是从年龄,还是从政经历,还是战功上讲,这三个人与“四大贝勒”相比,是远远不能企及的。

这样一来,抛开镶白旗的15牛录(后镶白旗被皇太极接管),四大贝勒手中掌管着两红旗、两蓝旗以及正白旗,共130牛录,多尔衮三兄弟掌管着两黄旗的65牛录。“四大贝勒”在实力上占有绝对上风。不仅如此,“四大贝勒”轮流执政,掌管政务,拥有极大的权力,因而在此情况下,也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逼死大妃阿巴亥,就是打掉了三兄弟最大的政治靠山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能得到努尔哈赤如此的喜爱与器重,靠的不是他们的战功,完完全全是因为“子以母贵”,凭借着努尔哈赤对于阿巴亥的宠爱而得到的。因而大妃阿巴亥就是他们最大的政治靠山,毕竟他们中最为年长的阿济格也才只有22岁,多尔衮和多铎都只是只有十几岁,且不说这个时候的他们有没有权术可言,只要失去了阿巴亥,他们连自保都很难做到,更不要说反抗了。而“四大贝勒”非常明白,逼死了阿巴亥,就等同于打掉了三兄弟的靠山,也会让三兄弟彻底失去了对于汗位的竞争。

而当时努尔哈赤有没有留下遗言,是让多尔衮继位还是多铎继位,已经无从考证,同时,努尔哈赤有没有让大妃阿巴亥殉葬,也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当时的局势而言,阿巴亥以及多尔衮三兄弟根本没有同“四大贝勒”对抗的资本,所以阿巴亥的死成为了必然,有的说法是阿巴亥被逼自尽,也有的说法是莽古尔泰直接勒死了阿巴亥,但是不管怎么说,随着阿巴亥的去世,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也失去了依靠,只不过是后来继位的皇太极并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是让他们继续统领两黄旗,之后黄白对调,改为统领两白旗。

从四大贝勒议政到“南面独坐”,皇太极成为最终的赢家

大贝勒代善因为遭人设计与大妃阿巴亥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而被努尔哈赤所训斥,随之失去了继位资格。

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并不是努尔哈赤所生,所以也没有继位资格。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三贝勒莽古尔泰曾经为了讨好努尔哈赤,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不仅不被努尔哈赤所喜欢,在继位问题上更是受到了全体满洲贵族的反对,所以也没有继位资格。

四贝勒皇太极,年龄在四大贝勒里面是最小,但是自身的文治武功也非常的突出,在满洲贵族中具有颇高的声望,所以,当时的皇太极继位得到满洲贵族高层的普遍支持,特别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两红旗旗主代善,全力支持皇太极。

最终,皇太极经过满洲贵族议会的推举,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聪,在相继除掉莽古尔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后,皇太极“南面独坐”,开始独掌大权,并于崇祯九年(1636年)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褚英勇猛果敢但也暴烈狠戾,不懂拉拢人心导致最终被努尔哈赤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褚英被赐死时,年三十六岁,而努尔哈赤这一年也是五十七岁的老人了。为什么半生杀伐果断、精明强悍的努尔哈赤会在晚年不顾有可能动摇建州女真统治稳定的危险,而废黜自己精心培养了近二十年的长子、先软禁然后再赐死,以达到自尽心中的“消除隐患”目的呢?事情,还要从四十年前说起。万历六年(1578年),建州左卫指挥

  • 三国中关羽对马超和黄忠都看不上,为何对赵云没啥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看不起马超黄忠,马超黄忠赵云蜀枪,赵云马超黄忠是哪的人

    这事儿要分演义和历史两方面看待。简单说,演义中,因为赵云跟随刘备时间长,被关羽看做自己人。历史上,则因为赵云地位低,还不足以引发关羽专门的针对。咱们先从《三国演义》来说。在《演义》中,关羽确实对赵云没有意见,甚至对赵云还比较有好感,而对马超、黄忠瞧不大起。包括在马超刚刚投降时候,关羽想入川来和马超比

  • 被《三国演义》美化的张辽,在历史上屡次易主,远谈不上忠义之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演义中张辽简介,张辽墓发掘全程,张辽被丁奉射死

    张辽的出身和早期经历张辽的祖上,大大小小也算是一个名人,叫做聂壹。聂壹是西汉人,他是''马邑之谋''中的重要人物,''马邑之谋''应该算是西汉自''白登之围''之后对匈奴战略反攻的第一枪,只不过这枪没打出来,哑火了。那么为什么张辽不姓聂改姓张呢?史料中的记载含糊不清,只是用''避怨''一笔带过。不过

  • 南渝先生:哪些年号取自《易经》 《周易》故乡奇风异景 蒋介石名字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1673年莱布尼茨,在巴黎制造了一个,能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工具。1701年,莱布尼茨在与法国来华传教士鲍威特会见时,得知中国的《易经》,并从传教士手里得到了周易八卦图。当时,这位数学家正在研究二进制,他从易图中得到启发,悟出了二进制数的真谛。1703年,莱布尼茨在中国古代名著《易经》

  • 她有慈禧做靠山,却在选秀中失利,嫁给亲王后生下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就要来说一位秀女,她有慈禧给她做靠山,却仍然在选秀中失利。之后她不得不嫁给亲王,没想到却生下大清天子。对于这一段历史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对,为什么嫁给亲王还能生下天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到底怎么回事。话说咸丰二年,朝廷如期安排为咸丰皇帝选秀,在这次选秀中,有四人最终

  • 三国第一贤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功过任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忠臣,诸葛亮的聪明、机智、智勇双全至今令人敬仰。他为了蜀汉的命运,默默地坚守,并给出了诸多卓越的策略。当时的那个时代环境是如此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曹操、孙权、刘备三个人的缘分,几乎超越了现实,最后因为诸葛亮的策略才使得三国历史得以成为永恒。历史上,忠臣有的是“忠义不渝”,有的是“利用

  • 他身为晚清重臣,为何清朝灭亡,他却一点感觉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名叫那桐,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或许看到他的姓氏,大家会将他与慈禧太后联系到一起。那桐虽然受慈禧重用,不过那都是后来的事了,一开始,那桐还真是靠自身本事往上爬的。那桐从一开始名不见经传,都后来成为慈禧的心腹,中间少不了三个人的帮助。第一个就是翁同龢,是他向朝廷举荐了那桐,让他担任户部

  • 印星旺者贤妻良母!清朝孝庄皇后命造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她就是后来有名的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康熙王朝》中自称“我孝庄”的康熙的奶奶。根据这个生日,孝庄皇后四柱的前三柱是“癸丑 乙卯 丙申”,时辰不知道。目前网上有很多孝庄皇后的排盘,但我估计其时辰都是臆测的,所以我们只看前三柱就可

  • 三国单挑王许褚,曾和赵云马超激战都没吃亏,与张飞交手差点丢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反观曹操帐下,虽然猛将众多,但却似乎少有与蜀国五虎平分秋色的将才。不过在曹操营中,许褚却算得上难得的一位。许褚的武力在曹营众将中仅在典韦之下,在典韦死后堪称曹操麾下武力第一人,演义里许褚是和顶级猛将交手最多之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许褚是唯一一个和排名前六的猛将都交过手之人,堪称三国单

  • 乾隆上联:一条大道通南北,大臣苦思对不上,却被路边一乞丐对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在位时间如此之长,当然是因为他有伟大志向、格局很大而且学识渊博的皇帝。现在有很多影视剧对于乾隆皇帝形象的塑造,导致很多人认为乾隆是个不学无术、盲目自大的皇帝。事实上,乾隆的真正能耐是影视剧没有完全诠释出来的。要知道,乾隆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一直把爷爷康熙皇帝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想要和康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