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启超:四句话,九个子女皆成大才,教孩子成大器,深藏大智慧

梁启超:四句话,九个子女皆成大才,教孩子成大器,深藏大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91 更新时间:2024/1/20 7:07:16

他有九个子女,都非常了不起:

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

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党军官,

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

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

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

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

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说起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从他下面这几句话中可见一斑。

1、与子女做朋友

梁启超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丝毫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梁启超给女儿的儿女的信中写到这样一句话:“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他会给儿女写信,讲述自己最近的生活状况、思想发展,甚至还会发发牢骚、倾吐心事。比起曾国藩家书中常用的命令语气,梁启超对待子女真是像老朋友一样。

与一般要在子女面前树立绝对权威的“中国式家长”不同,梁启超虽然也会对儿女进行教育、指导,但一习惯于朋友般的语气。

2、身体比成绩重要

别人的家长最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梁启超却不一样。

“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你们弟兄姊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长子梁思成学习专业程度很高的建筑史,梁启超要求他要多学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常识,不能仅限于专业所知。

当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梁启超在信中写道:

“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可见梁启超关注的是孩子的基础是否牢固,视野是否开阔,而所谓的成绩和分数,不过是表面的东西。

3、提高成绩急不得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

前面说过,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的目标。他认为,做学问如同炖菜一般,要处理好“猛火熬”和“慢火炖”的火候,也就是要我们处理好学习知识和消化知识的关系。很多家长需要好好学习借鉴这条。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梁启超“一家三院士”,但子女的成绩不好时,他说的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反观现在的家长,一味给子女报各类辅导班,灌输各种知识和技能,有时反而适得其反,反而无法真正掌握要领。

4、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在教育子女做事时,要让他们懂得,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这种通达、强健的人生观能让孩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别再说自己是三国迷了,这些三国名人的名字,你都读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名字中有多音字,生僻字这种现象不仅仅在我们当代广泛存在,在我国古代也是屡见不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那些有关名字中的多音字,生僻字的人。熟读三国的的人大概都知道,在三国时期由于群雄割据,都说乱世出英豪,那个乱世也出来了很多很有名的人物,可是因为人太多了,有很多人用的都是生僻字或者多音字,下面小编就来举几

  • 清初剃发,汉人拼死抵抗,到了民国,为何又不愿意剪辫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为什么剃头发,为什么清初皇帝不剃发,清初哪类人不用剃发

    为了顺应潮流,这些变动会成为条例,但在改动的过程中,也会遭到一些阻拦。以清朝的剃发蓄辫、剪辫易服来说,前后让民众的心理落差极大。清军入关,王朝更迭之下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就有一纸“剃发令”。当时的努尔哈赤下令,凡是被他攻占的地方,男子必须以“剃发”示诚。清军将此作为了胜利的象征,一度有“留头不留发,留

  • 她是三国最美女子,被预言可母仪天下,结果却命途多舛,最后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的美人,我们第一想到的必然是貂蝉,貂蝉的确很美,美到让人惊艳,在三国当中可以说排名第一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美人,虽美貌比不上貂蝉,但也足以达到第二的位置,在三国也是出了名的好看。此女叫甄宓,她的父亲是做官的,因此她的出身还算可以,从小过着小姐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忧愁。只可惜她的父亲在她很

  • 民国风云人物关系图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看到一张历史导图上的 民国时期风云人物的关系图,觉得非常有意思。图上都是在民国时期的知名人士,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同时这也是家族血脉基因和文化基因的传承图。 延伸阅读:优质宣纸、文房用品特惠!!!( 点击购买 )多少书画家,死在了这两个字上! 用作品说话,头衔、官职、证书等全都扯淡!

  •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能算出东风和雾,却算不出上方谷的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但都说了是《三国演义》了,自然会更戏剧化一些,主旨肯定是不会改变的,意思就是大体史实肯定是不变的,所以诸葛亮必然算不出上方谷的雨。从演义来看,诸葛亮在上方谷设局引诱司马懿,聪明一世的司马懿居然还真的中计了,他带领着大量的人马被困在谷中,于是乎三国演义的老套路又上演了,诸葛亮施以火攻把司马懿逼上了绝路

  • 你知道大清侍卫的权利和待遇有多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代,侍卫佩戴花翎,这是清宫里的特别待遇。目的在于“壮军容、别近侍”。而文武百官都不能佩戴花翎。侍卫穿黄马褂,黄色象征着威严与皇权。在整个清代的历史里,文臣被赏赐黄马褂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情。作为一种政治待遇,被皇帝赏赐黄马褂是一种殊荣。从经济待遇上看,一等侍卫的俸禄为130两,还可以享受加俸。御前侍

  • 辛弃疾的一生:少年梦收复旧山河,虞姬泪稼轩赠诗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寻找机遇,实现宋朝大一统的少年梦在北宋灭亡之际,国民南渡,由于辛弃疾家里人太多,没有来得及撤走,辛家就留在了金国。辛弃疾出生后便跟随着祖父,在金朝的土地上长大。但他祖父并没有忘记亡国之痛,经常和辛弃疾讲恢复宋朝大一统的事情,常常带着他到很高的地方环顾山河,告诉他军事上这一带的地形如何,作战时应该

  • 为什么武则天敢当皇帝,而慈禧却不敢呢?675年04月13日武则天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武则天敢当皇帝,而慈禧却不敢呢?675年4月13日:唐高宗诏令武则天摄国政。原因有很多,不可否认武则天当皇帝是昏招。从古至今,皇后尤其是太后掌握国家实权的,不在少数。皇帝年龄幼小的话,如果母亲或者祖母有政治能力,出来辅佐也很正常。毕

  • 为什么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福州人。他13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6岁便成了进士。21岁,在这个现代人还在上大学的年纪,林则徐就已经跨进了官场。他先在厦门当官,之后又在浙江、江苏、河南等地当过官。每到一地,他都竭力为百姓着想,也为百姓干了不少实事,因而他的口碑很好,还被百姓夸为“青天”。到

  • 康熙和皇后大婚,在一起3天后,孝庄急忙提醒:第4天不能同居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就好比康熙,在他和皇后大婚之后,俩人一起共度了3天的良辰美景,可是在婚后的第4天,孝庄太后却急忙赶来,提醒康熙道:第4天不能同居了。孝庄太后,为何要这么做呢? 康熙和皇后的“政治联姻”。 顺治帝驾崩之后,年仅8岁的康熙被推上了皇位,但因为年幼无知,更无力治理国家,所以顺治帝为他安排了4位辅政大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