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的胜利证明“古代城池可绕过”,却很少人这样干,有何隐情?

朱棣的胜利证明“古代城池可绕过”,却很少人这样干,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4/1/26 22:18:25

一、朱棣靖难时绕过城池取胜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曾经有一个悬案......

燕王朱棣在靖难过程中,曾经遭遇过山东困局,还一度陷入到痛苦的攻城战中,而且他本人也差点被千斤闸给压死。

但是,姚广孝却告诉他:拿下南京不一定要攻破山东坚城,可以直接单刀直入夺南京。于是就有了后来传奇的灵璧之战,朱棣一举攻破南京城,大明朝就这样换了主人。

对此,很多人就形成了一种错误印象,电视剧里面那种拼命攻城是不可取的,大家都应该绕开思维的误区,要学习燕王朱棣直捣黄龙。

所以不少人调侃,当年的洪都保卫战陈友谅就是个傻子,朱文正也只是侥幸成名。那么问题来了,在真实的战争中,我们遇到有城墙挡路,真的能够绕开吗?

首先给出结论:无论是燕王朱棣还是陈友谅,其实遇到一座城池打不下来的时候,他们是可以绕开这座城池的。

毕竟,历史上燕王朱棣的确是成功的案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旅过游,在参观古战场遗迹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一座城池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夸张。

虽然会比较大,但它们并没有直接占据道路,士兵们可以直接畅通无阻的穿过去。

所以,如果拿不下城池,的确可以从旁边通过。

当然这里还有不同的分类,例如著名的温泉关,还有“奇迹之一”的长城,那是属于把路彻底给堵死的类型......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内部作战遇到的城池,一般都只是建在交通要道旁边。

二、位置与后方安全的重要性(以阵性为例论证)

那既然答案是可以绕过去,那么为什么大家不都学一学朱棣呢?偏偏要一座座城池打呢?

例如,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吴楚联军的主力硬磕一个梁王,然后放任周亚夫率领中央主力消灭了其他诸王,然后轻松回师灭掉吴楚联军。

这绝对是历史上有名的上头行为,他们怎么就这么蠢呢?

——其实,事情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在内部作战的时候,城市的确不能像长城一样封住道路,可是老祖宗的智慧绝不简单,凡是兵家必争之地,必定有其独特之处。

我们就以襄阳为例,历史上三国都拼命的围绕该地区争斗,就是因为襄阳作为交通要道,既可以北上进攻曹操,也可以南下掌扬州,而且还可以入川。

虽然我们可以直接绕开该地区去往任何一个区域,但请记住:古代作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军队,而一支军队往往存在一个特征,即:有首有尾......

说到这里,古代攻城的第一个原因就出来了 :后方安全。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中国古代军队特别讲究阵法,例如诸葛亮的八阵图,戚继光先生的三才阵和鸳鸯蝴蝶阵,甚至国军也特别喜欢用的一字长蛇阵......

在各种小说里面,这些阵法更是神乎其神,似乎能带给普通人力量的增持,其实,哪有这么回事,所谓的阵法纯粹就是为了应对无法掌控庞大人力的一种比较呆板的手段。

因为中国古代人口虽少,但全民皆兵,所以动辄就万人方队。

而事实上,仅掌控3万人的军队就很麻烦,大家思想不一,语言不通,传达个将令都很麻烦。因此,包括孙武孙膑等军法大家,就想出以呆板的阵法来控制这庞大的军队。

即:每一个人按照阵法作出固定的动作,这样就能使得将军更好的掌握部队,战场就可以进行有序的厮杀,而不至于队形崩溃导致的突然溃败。

这样就确保战斗的胜负取决于军队人数的多少,以及对阵法的掌握力度。

历史上所有的以少胜多,全都是因为意外的突然袭击,或者对敌方中军的进攻,导致敌方阵型的溃散,阵型一乱,几万大军就崩了。

说这么多不是啰嗦,而是强调中国古代作战的特色,要害就在于阵型不乱,更在于首尾和侧翼的安全。

因此,古代作战绝对不可以在后方留下一个隐患,如果直接绕过城池前进,那么就在后方留下了“一把刀”......

且不说他们会不会尾随偷袭,万一与前方敌人战至正酣处,敌人突然来一个前后夹击怎么办?只要阵型一乱,军心一乱,多强的阵型都会崩溃。

——详情可参考淝水之战,只是往后面撤了几里,就直接崩了90万大军,更何况是这种情况。所以古代的将军不敢赌,只能挨个挨个的往前面打,即使显得很蠢。

三、后勤保障与城池设计

1、后勤

而且,说到后方安全问题,我们又不得不提到后勤。在中国古代一直有个共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战争可是一个十分烧钱的操作,10万人每天消耗的粮草非常恐怖,其后勤更是压力山大。

——为何诸葛亮失去街亭,就不得不退兵?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的粮草受制,后勤难以得到保障。只要后勤遇到危险,强如诸葛丞相也不得不退兵。

在这个大前提下,如果有一支10万人的部队,在无法打下一座城池的时候,直接就绕了过去,那么请问他的后勤该怎么办?

一般10万人打不下的城池,守军至少有1万到2万人,这帮人的确打不过10万大军,但对付一个五六千人的运粮队还是没问题的。

不说打赢对方,一直进行骚扰,不断的破坏路面,只要迟滞运输队,前方的10万敌军必定崩溃。这可就不仅仅只是绕开一座城池的问题了。

2、城池设计

此外,除了后勤和队形以外,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城池的设计。

在历史上,凡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城池设计点肯定有其独到之处。

正如前文提到的襄阳城,它就位于各大势力的中心点,谁得到了它就能够快速的威胁某一方,朝着对方运兵。

假设我们每次都绕开它,那么结果不言而喻......

我们的对手,就会借它对我们的后方,甚至是重要的战场,进行快速的运兵。古代战争可不都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这种类型,多数情况还是军队人数占优取的胜利。

而且除了运兵以外,所有的兵家必争之地,都有着重要的交通便利,可以运送大量的粮草。

正如前文所说,我方城池阻碍了敌人运输粮草,但却能够快速的帮助我方运输粮草,1正1负岂不给敌人巨大打击。

敌人唯一的选择,只有留下一部分兵力盯住这座城池,可是,若留的兵力过少,容易被城里人吃掉,留的兵力过多,那么主力部队就会比较单薄 ,还是得不偿失。

甚至,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大到宏观视角,战场上不仅仅只有一座这样的城池,而是有很多座,敌人每次都绕开了。

那么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他的前路有我方主力,左右侧有我方城池,后路还被层层截断,这是不是自投罗网和十死无生?

所以,古代城池的设计是很有讲究的,逃跑是不可能的。

四、朱棣成功的隐情在哪?

那么为何朱棣可以呢?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朱棣和别人不同的话题——骑兵。

在多数情况下,内线作战往往都是步兵打步兵,步兵的机动性非常差劲,而且后勤补给非常呆板,阵型也比较脆弱。

但人家朱棣是什么情况?

——他是北方的藩王,长期与北元作战,而且不止一次打服蒙古骑兵,此人后来更是挟持了宁王,得到了他手下的大批骑兵精锐。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的机动性非常恐怖,他能够灵活穿插于各军之间。

——而且这里的提一句,历史上燕王朱棣后勤其实极度困难,多数情况是因粮于敌,李景隆成了著名的运输大队长,他其实不需要担心后勤问题。

实在不行,还能三匹马配一名士兵,一匹带水,一匹带粮草,一匹驼人 ,所以其实他并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朱棣还面临着巨大的困局,他虽然数次胜利,但敌人却屡败而不退,因此想要解决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冒险赌一下,实行斩首行动,一举击垮南京城防。

因此,朱棣才会不顾所有的后方直接单刀直入,靠着骑兵的优势,甩开所有的后方追兵。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朱棣虽然甩开了山东的守军,但依旧还是被平安等明军主力追上,这才有了著名的灵璧之战。

——但比较搞笑的是,朱棣跑得快,所以先埋伏了对方一波,然后对方出现各种问题,朱棣的骑兵强的恐怖,对方的阵型乱了,朱棣大杀四方,然后从容打进南京城。

所以朱棣为何能够打破种种桎梏?关键在于他的骑兵跑得快。

但其实他也没有完全摆脱追兵,只是因为他的实力强的可怕,从开战以来就没有输过,而且不想跟别人拖时间罢了。

所以普通人学朱棣那就是一个死,该打城池还是得一个个老老实实打过去,老祖宗的智慧不会骗人的。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

汉武帝时期的长城,以及明朝末年的山海关,其实长城无法阻挠匈奴入关抢劫,山海关也无法阻止后金入关......

那么为何长城和山海关还是那么重要?

——原因很简单,只要有长城和山海关在,游牧民族只能抢一票就跑,如若不然,他们就能大举入主中原,例如后来的吴三桂开关迎敌。

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城池,作用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但没有它,在战争中还真的就是不行!

更多文章

  • 汉元帝曾想废黜汉成帝太子之位却未成,随后成帝极度信赖王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她的一生,从始至终充满了传奇色彩,甚至连她迈上历史舞台的过程,也极为偶然、戏剧。入宫前的王政君以及家族,已经处处透露出传奇。据后来王莽当皇帝后给出的说法,王家乃华夏先祖之一黄帝的后代,后来被封到陈地,是为陈氏;陈完(字敬仲)被齐桓公拜为卿,以田为姓;到了战国初期,田和代齐;而到了汉朝,齐国末代帝王田

  • 天菁瓷器:当代皇家御窑【御瓷坊】,天工巧瓷传承古法,现代官窑国瓷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御瓷坊·当代官窑御瓷坊御瓷坊,隶属于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秉承着景德镇御窑制瓷的传统工艺,在瓷器制作上务求精致细腻,从原材料到制作工艺,均为顶尖,如明、清景德镇御窑贡瓷风采再现,承担并完成大量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瓷业项目,硕果累累,享誉海内外,被称为“当代官窑—国宝瓷器研究所”。2

  • 汉中之战时曹操因多线作战及内部不稳而退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汉中之战的背景汉中之战的背景是曹操经略关中和西南,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后,曹操基本放弃了对南方的孙刘联盟的进攻。在意识到孙权和刘备是难啃的骨头之后,他选择了较为适合他强大骑兵和步兵发挥的关中作为新的进攻目标。建安十六年(211年),赤壁惨败的曹操经过三年的休整和准备,派遣钟繇讨伐汉中的张

  • 宋朝历史遗迹的四种类型:对寻宋之旅的一点归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下文为《宋朝历史遗迹的四种类型——对寻宋之旅的一点归纳 》,吴铮强著。摘自《唐宋历史评论·第十辑》,由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宋朝历史遗迹的四种类型——对寻宋之旅的一点归纳吴铮强自2015年与沈波涛兄开启寻宋之旅以来,至今完成的寻宋之旅不下50次,“寻宋”公众号上展示的宋代遗迹影像也有200余组。无论从

  • 三国乱世传:出身草莽终成帝业,他是一代枭雄还是天生的戏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为什么不能说他不是英雄,又为什么说他是个英雄。刘备这一生无功无名,没有地盘还总打败仗,一遇到事要么就是哭鼻子要么就是撒丫子逃跑,这些特点在刘备身上确实存在,而且在三国演义中,还被作者把这样一个胆小懦弱的人物形象给无限放大了,但其实就算是爱哭爱跑,也并不能说明刘备就不是一个英

  • 西汉真正的名将:从未带兵打仗经验,为何却总能一战即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外甥,从小不知父亲是谁的私生子。但是在他很年幼的时候,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看中,纳入后宫,后来又封为皇后。刘彻因此成为霍去病的姨夫。在汉朝的时候,皇权还没有那么“森严”,除了君臣关系之外,还有一些亲情。汉武帝很喜欢妻子的小外甥,把他接进宫里抚养。汉武帝刘彻,可不像《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

  • 准太子惨死宫门口,宋太宗痛哭一整夜,得知死因后将他草草安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16岁的赵元僖有了自己独立的府邸和属官,可以网罗人才、扩张势力了。但对他来说一切都是惘然。原因很简单,他是宋太宗的次子。 诸位皇子中,只有长子赵元佐受封为亲王,其他皇子只是郡王。看似一字之差,可赵元佐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而他赵元僖不过是毫无投资价值的垃圾股。当然,大哥赵元佐

  • 三国乱世里,刘备一生错过的三位帅才,每人都不输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便体现出了刘备对待有才之人的谦逊与爱重,面对当时并无举世才名的诸葛亮,在吃了两次闭门羹之后,他也能保持着同样尊敬的心情前往拜访。面对刘备的诚心诚意,诸葛亮也为这份珍重的诚意给予了最好的回报,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成为三雄之一,乃至于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着平庸的刘禅,奉献了自

  • 诸葛亮书法曝光,水平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年谱,记录一代智圣非凡经历! 张晓刚 ||应邀到马来西亚宣传诸葛亮文化 历史纪录片《诸葛亮》,4集全,珍藏版! 南阳知府顾嘉蘅,五任之地话躬耕地 郭沫若五次为南阳题墨宝 于右任挥毫珍贵视频,罕见! 于右任题额“诸葛庐”:提振民族抗战士气 雨夜,岳飞,卧龙岗,奋笔疾书《出师表》! 南阳《汉张景造

  • 农妇:我有了,怎么办?朱元璋:有了来找我,后儿子和朱棣起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真的很怕朱元璋吗,朱元璋和农妇的儿子,朱元璋与朱棣什么关系

    可对于规则的制定者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的。封建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就是坐拥天下九五至尊之位的皇帝,皇帝作为国家的掌权者,虽然不可以随意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但是在自己的私人生活方面却不受封建标准的限制。古代普通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皇帝有三宫六院众多嫔妃,甚至可以四处留情。历史上许多皇帝到处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