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一直无雪,一直爱求仙问道的嘉靖皇帝,做了几坛罗天大醮,可要过年了,还是没有下雪。
老话说瑞雪兆丰年,没有瑞雪,哪来的丰年,来年定是饥荒,民怨沸腾了。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嘉靖皇帝独自斋戒祈雪。可是到了正月十五凌晨三点了,一片雪花的影子还是没有见到。
宫里的太监开始点灯了,点着点着,一个小太监发现一片鹅毛般的雪花,不由得喊出了“雪”,紧接着几个小太监都发现了雪,惊喜地喊:下雪了。
众人期盼的雪终于下了。可围绕着这场雪,冯保犯了两个大错。
一、冯保的二大错
(1)越级汇报
可此时一个太监站在不远处,厉声喝道:把刚才瞎叫的几个人拉到敬事房去,在我报祥瑞之前,有谁敢再吭一声,立马打死。
这谁呀?原来这就是楔子里出场过的东厂提督太监冯保,权力真不小呀。
明明下雪了,几个小太监说出来,也是正常的,可竟然被拉到敬事房。敬事房是干什么的呢?是惩罚太监宫女的机构。几个小太监就因为说了句“下雪了”,就被冯保惩罚了,有天理吗?没天理。
果然人人害怕,没有人说下雪了,都静静地做自己的事,点灯笼的接着点灯笼,扫雪的继续扫雪。
冯保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知道这是他的主子嘉靖皇帝祈盼来的瑞雪吗?他当然知道。正因为知道他的主子斋戒祈雪15天,正盼着下一场大雪,他知道这瑞雪,合皇帝的心意,他立刻向皇帝住的玉熙宫奔去。
他要抢着第一个给皇帝报喜,这样肯定会在皇帝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要是放在平常,我们一定也会说:这人真机灵!可是真的机灵吗?也许他这是机灵过头了。
这样的祥瑞,随便一个人可以抢着报吗?嘉靖皇帝听了他的报告,连他的面都没有见,更没有给一句嘉奖的话,只是敲了一下铜磬,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种越级汇报,抢着报喜的小心思,嘉靖皇帝当然懂,若是给了他奖励,岂不是冷了吕芳等大太监的心?当然不能给。
大太监吕芳,被人称为内相,得知冯保抢着报喜了,也是不慌不忙,见到他时,还笑意盈盈地问他汇报的详情,说“我还以为皇帝一高兴就赏你进了司礼监呢”,依旧带着笑。
四大秉笔太监也把冯保的小心机看得一清二楚。看看他们的行事作风吧。当值太监汇报下瑞雪时,他们和吕芳同时都站了起来,都急着出门想看雪,毕竟皇帝又做罗天大醮,又是斋戒,祈盼来的瑞雪,争着看,是人之常情,可是四大秉笔太监忍住了,都没有举步,而是望向吕芳,等吕芳率先举步,他们才开始跟着走。这就是谨慎小心呀!
同样是面对瑞雪,大太监吕芳是怎么做的呢?
他一开口就是“皇上有德呀!”果然是十万大内总管的气魄,一开口就是歌功颂德!
坐着抬舆去玉熙宫的路上,看到不敢吭一声的太监和宫女们,他让大家报祥瑞,越大声越好。
这么长时间没有下雪,人人都在紧张中,连说一句“不下雪”都可能被打。此时,听了吕芳的招呼,太监和宫女们都放松了,大家欢呼着,谁都知道下雪了,皇上高兴,大太监高兴,自己无辜被惩罚的可能性就少了很多。整天战战兢兢地做事的这些小太监和小宫女们,终于有了可以放肆吼一嗓子的机会,多好呀!
人喊得越大声,皇帝听得也越高兴,在皇帝的意识中,这场雪,是他祈来的,他的功劳最大。下雪了,还说明周云逸的话是错误的:老天爷没有发怒。
这个祥瑞只能等着吕芳来报,冯保错在越过领导,抢着跟上上级报喜。这一错之前,他还犯了一个大错,只是他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
(2)打死周云逸
在楔子这一章,他打死了周云逸。
嘉靖皇帝向来是有事问方士,谁知这次找了钦天监的监正周云逸来问下雪的事。周云逸的一番问对,惹恼了嘉靖皇帝,让廷杖20。
这廷杖20是冯保带着四个行刑太监做的,他揣摩圣意,以为打死周云逸,会讨皇帝的欢心,所以给出了死杖的信号,把外八字站着的脚尖向内一转,站成了内八字。
一心猴急的他,打死了大明王朝的一个文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文官身后,站着清流派,站着裕王。他已经得罪了未来的皇位继承者,即便现在没有什么,将来一定有人翻账,替周云逸讨还。
御前财政会议上,连皇上都在装模作样地问:查查是谁掌的刑?
冯保的嚣张轻率太明显了。年前年后十几天,他一下得罪了宫内四大太监,得罪了小太监,还得罪了宫外的清流派,如此气盛冒进,如果没有一个彻底改变,此人难以保命。
二、冯保认错三步骤
幸好他的好干爹(吕芳)随后用文官的“三思”和武官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教导他,又以皇帝的名义派他去裕王府中,给刚出生的世子做大伴,并叮嘱他夹着尾巴做人。
为什么此时的他竟然还能得到吕芳的教导?除了吕芳要为自己“三思”,以及慈悲外,冯保自己又做对了什么?
首先,马上认错,表忠心。
听到吕芳和四大秉笔太监的讥讽后,他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他立刻跪了下去,狠狠地扬起两只手抽自己的耳光,说自己该死,连说了两次,然后为自己抢着报喜的行为解释,“只想替干爹和各位师兄早点向皇上报个喜信”,并表示自己的忠心,说自己死了也没有其他心思。
这波操作是正常的,虽不能真正打动吕芳,但是吕芳也没有难为他了,只是不再看他,率领几大秉笔太监走了。
第二,跪到吕芳回来,哪怕冻僵。
所有的太监都走了,但他仍旧跪在雪地里,直到吕芳等人回来,已经跪成了一个雪人。吕芳没有想到冯保还跪在那里,问了一句:谁?知道是冯保时,吕芳眼中有了一道复杂的光。
一般人求得原谅,跪一下,等人走了,自己爬起来,该干嘛干嘛。
可冯保没有,从他跪下的那一刻,也行就打定主意,要跪到吕芳回来,让吕芳看到自己的忠心。
他肯定知道吕芳去开御前财政会议,这是个大事,而且这个会议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开完的。我本以为这会开上一个时辰多,去书上查查资料,发现裕王等高拱和张居正,都等了几个时辰,可见冯保也跪了几个时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怎么都有五六个小时了。
为了求得吕芳的原谅,他竟然跪了这么长时间,直到冻僵了,都不起来。一个能对自己如此狠的人,还有什么不成功的呢?吕芳此时已经准备重新认识冯保了。他先支开了四大秉笔太监,提出自己当值,又以吃元宵为理由,支开随从太监。这样只有小太监在场,他可以自主决定发落他。
第三,继续认错,承诺改正。
两个太监一阵忙活,一个用雪插手,一个用雪擦腿。等到冯保发出呻吟,吕芳马上吩咐抬到炕上去,喂姜汤。
喝了姜汤的冯保苏醒了,虽然虚弱,但是他做的第一件事,挣扎着起来,在炕上向吕芳磕头,马上认错,还哭了起来。
吕芳指出了他的两点错误,冯保没有任何辩解,连生说:孩儿知错了,孩儿往后改。不仅知错,还做出保证要改。这下吕芳的眼光柔和了。一个不解释,不辩解,还能保证改的人,也许孺子可教吧。
如果一直为自己辩解,肯定听不进去别人说错在哪里,只有承认自己错了,别人才会说出具体错误,你也才能听得进去,才有改变的可能。
听着冯保的认错,此时的吕芳,他一定认可了这个干儿子,觉得此人将来一定可以成大器。
一番教导之后,而冯保再也没有说“死也不到裕王府”或者“还不是把儿子往绝路上送吗”这样的话了,反而一下跪趴下去,号啕大哭起来。
一个脱胎换骨的冯保即将出现在裕王府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两点:别越级汇报,哪怕是喜讯;有错,赶快认,好好听别人指出错误!
我是向北姐姐,用心写书评、影评等,愿以文字、运动、阅读过一个充实丰盈的“再出发”生活,期待遇见美好的你,欢迎点赞转发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