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被嘉庆皇帝关在天牢,他在供状中的陈述,可谓是充满了心机

和珅被嘉庆皇帝关在天牢,他在供状中的陈述,可谓是充满了心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84 更新时间:2024/1/20 12:42:07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李岳瑞,字孟符,陕西咸阳人,清光绪八年中举,历任散馆授工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是清代时一位很有名气的人物。他不仅是位高官,同时还是一位作家,他曾经写下了《国史读本》,等著作。《春冰室野乘》是一部揭秘类作品,记录了不少清代朝野秘闻,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有所涉及,而其中的一篇就是《和珅的供词》,详细叙述了刑部官员和珅之间的对话。

其中的记录有几段是这样的:

审讯官员:现在查抄你的家产,所盖的楠木房屋,僭越逾制豪华奢靡,你这样僭越狂妄不法,是何居心?”

和珅回答:“奴才城内,原不该有楠木房子,是奴才打发太监胡什图,到宁寿宫看的式样,依照盖造的。至于那些楠木都是奴才自己买的,玻璃柱子内的陈设,都是有的。总是奴才糊涂该死。”

再问和珅:“昨将抄出你所藏珠宝进呈,珍珠手串,玛瑙,玉石数不胜数,这些不都是你贪黩的证据么?”

和珅回答:“珍珠手串,有福康安海兰察、李侍给的。珠帽顶一个,也是海兰察给的。此外珍珠手串原有二百余串之多,一些送人了,至于都送给谁了,一时记不清楚。宝石顶子,奴才将小些的,给了丰绅殷德几个。其大点的,有福康安给的。……蓝宝石带头,系富纲给的。又家中银子,有吏部郎中和精额,于奴才女人死时,送过五百两。此外寅着、伊龄阿都送过,不记数目……实在一时不能记忆……

上述供词,可谓是真实还原了审讯和珅现场,主审官的咄咄逼人并没有吓到和珅,反而被和珅看似“谦恭”的话语一一化解,和珅到底在其中隐藏了哪些心机呢?我们一一来看。

1.推脱搪塞

和珅作为一个“罪犯”,让刑部官员头痛的就是“打死也不说” 最让刑部官员头痛的就是“东拉西扯地乱说”,没有犯人的亲口供词,对于刑部来说,为其定罪非常困难。和珅贪污数额巨大,他也知道,这么大的贪腐数额,就算长了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若是如实招供,很快就会被定罪,并处以极刑。可若是搪塞推诿地乱说,刑部对其贪污数额需要一一核对,借着这么一个契机,也许会通过上下打点让事情有所转机,从而有机会让自己逃脱制裁。

2.拉人垫背

在和珅的供词中,多次提到了几个人,如福康安,海蓝察,李侍尧,丰绅殷德,伊龄阿都等人,这些人不但有皇帝的直系亲属,还有外戚关系,反正是把皇帝的三叔二大爷都被摆出来,甚至一些重要的朝廷大臣,边关重将也都有所牵涉。和珅能走出这一步棋,显得非常高明,嘉庆皇帝想动和珅,就得自断“臂膀”,先处置自己的一些亲属和重臣,此时和珅的意图就是让嘉庆皇帝点到为止、知难而退。

3.法不责众

和珅在供词中说出了很多人的名字,而这些人都是朝廷中有头有脸的大人物,用句俗语叫做“拔出萝卜带出泥”,和珅这颗大萝卜上,还带着事关朝廷根基的“泥土”。此时的乾隆刚刚驾崩,嘉庆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恐怕会让朝臣人人自危动摇大清的根基,这不但对政局不利,对皇帝的统治也有所威胁。和珅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跟嘉庆皇帝玩“心理战”,两个人都是在用“身家性命”进行着一场让人心惊肉跳的赌局。

事情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聪明”的和珅最后还是死在狱中,成为了这场赌局的失败者,而嘉庆虽除掉了心头大患,但也是险胜。

可见,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皇权是不容许被挑战的,在皇权的绝对权威之下,即使是骨肉亲情和盖世战功,一样会变得一文不值……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锦衣卫指挥使张体乾,孤臣可弃但绝不折节,锦衣卫四大高手排行榜

    提起锦衣卫和东厂,可谓是人尽皆知,都知道这两个机构是明朝皇帝驾驭官僚体系的爪牙。在很多影视剧中,厂卫的名声称得上是臭名远扬,如果要在二者中分个高低的话,东厂的权势更大,所做的恶事也更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锦衣卫在很多时候都像是东厂的附属机构一般。然而明朝中期却有一个锦衣卫大佬力压东厂,权势滔天,关建

  • 和珅深得皇帝信任,在朝中威风八面,为何却会害怕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连续剧,想必很多人对剧中那位贪财如命,爱拍马屁的和珅“又爱又恨”。和珅是清朝的著名历史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大贪官,剧中将和珅这个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剧中将和珅描绘得不学无术、只会拍马屁。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和珅精明能干,聪明多智,他不仅通过李侍尧的案件,获得了乾

  • 此人有盖世之才,被乾隆皇帝称为明代巨擘,可惜被“传首九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七大名臣一览表,乾隆王朝时期的重要大臣,乾隆最有名的四大名臣

    像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在古代确实比较常见,而且越到王朝后期,发生的概率越大。如果以王朝为单元来看,明朝“毁长城”几乎是从头毁到尾,从明初的一众开国功臣,到中期的于谦,再到末年的袁崇焕,莫不是堪称“长城”的人物。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一个“长城中的长城”,死在自己人手中的“明代巨擘”,他的名字叫做熊廷弼。一

  • 嘉庆处死和珅,为何满篇罪状中没有“贪”字,原因“如此”隐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已经89岁高龄,躺在病床上气息奄奄,眼看着就要龙驭归天。不出所料,到了正月初三这一天,乾隆病情瞬间恶化,医治无效去世。随着乾隆皇帝的逝去,朝廷的大权,这才真正的掌握在嘉庆皇帝

  • 永璘不尊礼教,为何嘉庆还封他为亲王,将和珅府邸赐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是嘉庆帝同母弟,不过兄弟二人,都不是由生母孝仪纯皇后带大的。嘉庆出生的时候,生母已经是令贵妃了。不过令贵妃却没有亲自抚养儿子,而是把他交给庆妃抚养。而永璘出生后不久,生母令皇贵妃就去世了,所以他是被颖贵妃带大的。虽说兄弟俩不是同一个养母带大,但毕竟是同母兄弟,所以嘉庆即位后,对

  • 满清入关之后,明朝的那二十多万宗室子弟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盛极必衰。明朝这座大厦一倒,这些宗室子弟都成了落了毛的凤凰。毕竟每逢朝代更迭,前面王朝的宗室子弟都会成为新王朝的眼中刺、肉中钉。纵使是亡国不绝祀的西周初期,周武王也会安排“三监”等诸侯来监察纣王之子。满清在这方面肯定比西周做得绝。明初藩王一、满清入关之初的政策1、满清入关之初的形势顺治皇帝甫

  • 他比和珅聪明,也比和珅有钱,子孙都是亿万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也是清朝末期的著名外交大臣,也是慈禧太后器重之人,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李鸿章也是因为在清廷当官的这份工作,让他成为人们的争议焦点,在他任职期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

  • 这个“畏缩退师”的武将以一己之力,影响了大宋百年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影响也分积极和消极,积极如谢安出山,打赢淝水之战,保全了华夏衣冠,如郭子仪崛起,平定安史之乱,护住了大唐江山,如于谦担当,击退瓦剌,未使大明变南明。消极如赵高,矫诏乱秦,让秦朝二世而亡,如杨广,急功近利,使隋朝崩溃而亡。今天我们要说的亦是一个消极的代表人物,他的知名度虽说不如赵高和杨广,但是他却

  • 和珅是乾隆时期重臣,很多人对其着不同看法,一方认为其为贪官蛀虫,一方则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近些年受影视剧影响,很多人认为和珅是一个肥头大耳,自作聪明,被纪晓岚等人戏弄的人物,实则不然,按照史书描写,和珅和纪晓岚地位悬殊,别说博弈,连平等对话可能性都不高。而且和珅长相并不臃肿猥琐,而是

  • 李自成攻入皇城后,皇宫中的嫔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世界虽然政党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可全世界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世界和平,这是全世界人民血与泪的教训。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每一次战争的背后,不论是输的一方还是赢的一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破败不堪的国家,受苦受难的人民,满目疮痍的山河,所有的一切,都让人心痛不已。中国历史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