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写“青鹅”二字,却被武则天诛杀,众人将字拆开看,恍然大悟

宰相写“青鹅”二字,却被武则天诛杀,众人将字拆开看,恍然大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19 更新时间:2024/3/20 1:34:22

古代皇权集中的结果就是:话只有皇帝说的是对的,事只有皇帝做的是对的,人只要是皇帝想杀的,就没有可以逃掉的,明朝有严嵩因为道士一句“今日有奸臣奏事”被杀,唐朝就有裴炎因为“青鹅”两字被诛,而这又是怎样一段离谱的故事呢?

裴炎出生年月不详,家世背景一般,但是自幼勤奋好学,是连出去玩都要带一本书勤学苦读的那种人,后来因为10年研读《左传》,最终以明经科及第进入官场,后面的事情就没有那么清楚了,只知道公元680年他一越而成宰相,简直像一步登天。

不过他一直尽忠职守,受唐高宗宠幸,不仅奉命辅佐太子李显,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重的时候,命令太子监国和裴炎辅政,改任中书令,他的权势滔天,但就是太过于刚正不阿了,那时候的李显不做实事,也不懂政治,竟然要将自己没什么才干的岳父封为侍郎。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可能还好,但他竟然还要将自己乳母的儿子封个五品官,裴炎一听就觉得不行,于是极力反对,不料李显竟然回答他:“我就是把国家让给他都可以,更何况一个侍中!”以至于裴炎惊恐不易,当即就去找武则天告了状。

武则天当时是太后,一心把持朝政,听见裴炎的话,她自然是乐见其成,而且从善如流的顺着他的意思废掉了李显,然后立了李旦,不过裴炎以为这样是为了江山社稷好,但其实李显好不好关系并不大,因为武则天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公元684年裴炎应该感觉到了什么,那时候武承嗣请求给武氏立七庙,然后还要将自己的先祖追封为王,裴炎立马又开始了他劝谏的功能:“太后难道忘记吕氏亡朝的教训了吗?”后来武则天竟然有诛杀各王的想法,裴炎深感大唐危机,又极力阻止。

随后为了让武则天将权力还给李旦,他竟然还打算劫持逼迫她,只是那天刚好下大雨,武则天没有出门,他的计划自然而然失败,但公元684年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裴炎感觉机会来了,暗戳戳说:“你把朝政还给皇帝,起兵自然消失。”

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惹得武则天勃然大怒,御史崔詧就趁机说他坏话,说他不去想怎么平乱,却只想着让还朝政,肯定是心中有异!武则天一听就信了,当即让人将裴炎下狱,并且是以谋反的罪名,大臣们怎么可能相信?简直就是一头雾水!

但武则天却坚称如此,并且拿出了一封信,据说是拦截的裴炎的谋反密信,而这封信一展开只有两个字就是“青鹅”,繁体字“青鵝”,众人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这就代表谋反,武则天却说要将之拆开来看:“‘青’从上往下为‘十二月’,‘鵝’从左往右上右下是‘我自与’”。

合起来意思就是:我会在十二月参与各位的谋反大事。这里的各位被理解为是徐敬业等人。而当时恰好是九月。所以众人一时之间是恍然大悟,但心里面也不免唏嘘感叹:这也不过就是武则天一个名正言顺处理裴炎的借口罢了,毕竟这个解释看似合理,却未免牵强。

没多久裴炎就被斩于洛阳都亭,为他说话的几个大臣也纷纷下狱,但是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为其平反,他也算是可以瞑目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光评蔺相如完璧归赵:失败的外交事件,哪有这样为君王办差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抉择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利益为重。关于他与廉颇之间的“将相和”故事,更是被编入了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而通过其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的故事,更是将他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对此,太史公司马迁更是毫不吝惜赞美之

  • 武则天76岁高龄,还和两位美貌男宠花天酒地,8年后才发现她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女性自古以来,社会地位就居低不高,一直被古代封建制度所压迫,男尊女卑,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契约。女子从小到大每天接触的都是三纲五常、纲常伦理,外面的世界再怎么繁华也与她们无关,宫墙深院是她们的归宿。女性并没有进入学堂求学的机会,更别提功名二字,更是不属于她们。她们学习的专业知识就是如何做好女红

  • 乾隆帝84岁禅位给嘉庆,就不怕成第二个李渊?你看他谕旨上写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退位辅佐嘉庆几年,乾隆为什么会给嘉庆禅位,乾隆禅位给嘉庆四个条件

    不过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成太上皇后,日子过得却不是很舒心,因为李渊成太上皇并不是自愿的。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受禅后,李虎则被追封为了唐国公,李渊的父亲李昞后来承袭了唐国公,而李渊的母亲则是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的姐姐。隋朝与秦朝的命运一样,仅历两帝就亡国了,李渊则在关陇贵族、武士彟以及儿女

  • 靖康耻后,若把宋钦宗换成崇祯帝,那大宋和大明结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战争面前我们都会想尽办法捍卫自己的领土和身后的亲人,硝烟弥漫终究只是大雾四起,在太阳没有升起来之前,是黑夜漫漫;在光明到来之后,是朗朗白昼。阳光洒落在沃土之上,和平诞生于中华之内。▲宋钦宗画像靖康之耻的宋钦宗宋朝也是极度繁华的一个时代,唐宋之称可见宋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

  • 武则天在位15年,临死前说了什么?让武家免遭灭门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封建社会,帝王之位的争夺总是伴随着腥风血雨,无论是谁只要有机会攀登权力的高峰,都会生出贪念。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由男性担当,因为古代女性地位低微,根本没有人会给她们留加官进爵的机会。但是有一些女性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武则天。她六十七岁登基,八

  • 中国如何失去整个图们江出海口?明朝决策者太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征蓬出汉塞,大漠孤烟直”山河孕育文明,历史传承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文明繁衍,文化流传,千年的历史就这样成为人们的谈资,在接受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在逐渐失去。我们失去文明,失去领土。▲古朝鲜一、朝鲜半岛的历史朝鲜半岛现在虽然分裂成为朝鲜和韩国,但是在早期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可是合并统一的,其实朝鲜的名字

  • 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刻有3种文字,专家: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父亲的榜样下,朱棣采取的也是此类态度,登基指出便表现了积极与域外国家沟通的想法。不过若仅仅是为个沟通联系,显然没必要派遣如此庞大的一支船队,因此历来郑和下西洋的起因都众说纷纭。目前有三四种说法,一种为寻建文帝说,当年朱棣攻下南京夺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朱允炆不知是绝望还是为了制造混乱,在皇宫放了

  • 朱元璋建立明朝,却承认元朝的正统性,其中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当年隋朝灭南陈之后,大臣们和隋文帝脑海里冒出的新问题:我们国家的道统从何而来?要知道,隋朝是一个汉族和游牧民族交融很深的朝代,脱胎于占领中原一百多年的外族,在传统士大夫眼里,他们就是蛮夷!现在蛮夷统一了全国,那这正统之说,从何安出?要知道中国儒家的天命信仰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同,没有正统性,国家就别

  • 在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贪官最多?明朝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贪官污吏祸之始。”国家之本就是官员和朝廷的风气,国家君主位居高位,但不能细微的体察民心,官员的作用就在于此,他们是皇帝的耳目,帮助皇帝体察百姓的生活,但是人心叵测,在光明之处就会有黑暗的存在。▲明太祖朱元璋一、各朝代贪污官吏中国文化在地下行走了五千年,穿越古今,行驶于黑暗之中,终于在人们的挖掘中重

  • 李自成:答应3个条件,我就俯首称臣还打后金,崇祯:朕选择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三个议和条件,如果崇祯答应了李自成的三个条件,李自成让崇祯满足他两个条件

    曹化淳却说出了一句任何人都不敢说的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他口中忠贤,就是大太监魏忠贤,就连天启帝朱由校在临终前也是嘱托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魏忠贤是朱由校乳母客氏一手扶持起来的,两人在朝中权倾朝野,朱由检登基后,魏忠贤想要控制他,私底下送给他美人,又让美人携带“迷魂香”惑乱其心,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