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战败,陈宫为什么宁死也不投降呢?

吕布战败,陈宫为什么宁死也不投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05 更新时间:2024/2/5 22:03:08

吕布战败,陈宫为什么宁死也不投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陈宫见曹操语出不凡,遂弃官与曹操逃亡。是晚,陈宫目睹曹操杀伐决断,陈宫大惊,对曹操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一片赤诚,已把陈宫当作生死之交,乃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了不以为然,晚上客栈投宿,陈宫还起了杀心,不过转念一想:“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于是,弃曹操而去,不禁让人想到管宁华歆的割席断交,来日相逢,便是敌人了。

以前笔者对于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也颇为不解,直到看了胡兰成的《禅是一枝花》中“南泉斩猫”一节:

池州南泉寺一日东西两堂争猫儿。方丈普愿禅师见之,遂提猫儿云:“道得即不斩。”众无对。禅师遂斩猫儿为两段。

结合雪窦禅师的颂:

两堂俱是杜禅和,拨动烟尘不奈何。

赖得南泉能举令,一刀两断任偏颇。

胡兰成着眼于“任偏颇”三字作文章说斩猫儿是“因为现在要的是当机立断,平息烟尘。”并通过“南泉斩猫”这一节来说明凡事都有一个“机”,猫儿死得并不冤屈,它是死在“机”点上了。

“机”可遇不可求,当它到来之时,你必须当机立断把握难得的“机”,否则可能会有更多的麻烦。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也是如此,得知吕伯奢一家要害自己,马上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结果发现自己多心弄错了,他亦不多想;出门逃走时,遇见吕伯奢提果菜而回,亦是不容多想,既然误杀了,那就斩草除根,以免祸患无穷,曹操的杀伐决断,可见一斑!所以吕伯奢一家亦是死在“机”点上了,如果他们泉下有知,亦不要觉得自己死得委屈,因为凡事都有一个“机”在。

不过,陈宫可没有听过“南泉斩猫”的故事,因此看待此事不免“偏颇”,所以他会觉得曹操是“狼心之徒”,于是听了曹操两句话,就怀疑他不仁,弃操而去。不过话说回来,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对于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行为一定也是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这也是我们的“机”。

话说陈宫弃操独自投东郡去了,在东郡从事,东郡就是徐州。曹操因父亲被徐州太守陶谦的手下张闿所杀,张闿又为谁?乃黄巾余党,曹操闻知,迁怒于陶谦,遂兴兵欲洗荡徐州,陈宫得知,遂星夜来见曹操,为陶谦解围。但是此时曹操满心只想报仇雪恨,哪里听得进去,陈宫见不能成事,遂投陈留,在太守张邈手下当差。

时吕布自李郭之乱后如丧家之犬,去投袁术,术拒而不纳,投袁绍,因居功自傲亦被袁绍封杀,投张杨李傕郭汜得知后,又叫张杨杀之,吕布于是去投张邈,由此陈宫得以与吕布共事,吕布也于是可以与曹操一战再战。

吕布若是没有陈宫,他只能像狗一样的活着;自从有了陈宫,吕布才活得有点人样。不过吕布因为不听陈宫之言,最后战败身死。不禁让人唏嘘。

吕布战败,陈宫也被曹操俘虏。陈宫被解至曹操面前时,道:“公台别来无恙!”想想两个月前,曹操攻下邳时,陈宫大骂曹操奸贼,还用箭射中曹操的麾盖,曹操见到自己自反卓之后结识的第一位友人,如今竟然在城墙上大骂自己,还要被其用箭射杀,焉得不痛心,焉得不恨,于是曹操怒不可遏指着陈宫道:“我誓杀汝!”因此此次战争,与其说是曹操与吕布之间的战争,毋宁说是曹操与陈宫的斗智斗勇,是两个曾经说要一起打天下的男人之间的博弈、较量。只是,陈宫败了。

于是曹操见到失败的故人押解到身边时,问候一句“公台别来无恙!”,此一别说的是什么时候,就是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之后那一别,此一问对于曹操来说又是何等的辛酸。陈宫也是五味杂陈,接着曹操的话头,也说那一别:“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曹操接着说如今:“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陈宫的回答“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已经接近强词夺理了,目的就是为了贬损曹操,丝毫不给曹操招安的机会,“今日有死而已!”“请即就戮,并无挂念。”何等的决绝。

曹操见如此,纵然心里万般留恋,亦是一句也说不上来,只能寄希望于陈宫的老母妻子,但是连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之后,曹操禁不住啜泣起来,他能做的只有尊重,尊重他的选择,承诺厚待他的老母妻子,最后送他下楼,让他去得无牵无挂。

曹操对于这位故人,这位不待见他,不理解他的故人,这一刻可谓仁至义尽,纵然曹操盖世英雄,招贤纳士,天下豪杰都趋附孟德,但是仍然不能尽得,像陈宫,像袁绍手下的审配等等。这是一种非人力所能改变得的永恒的悲哀。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他一度以为自己可以全得女儿们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但是,就算贾宝玉是个人见人爱的凤凰一样的人,也有不如意的时候,有一回他要听“袅晴丝”,遂去找龄官,谁知龄官不理不睬,后来贾蔷来了,他见他们打情骂俏的,才明白上次为什么龄官在蔷薇花下一直画蔷,这时他才明白过来要想得到天下女儿的眼泪葬送自己也是不可能的,至少龄官的他就得不到。宝玉因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好各人各得眼泪罢了。

人与人之间各有各的缘分,谁和谁好,谁和谁不好,都是缘分使然。有些人你与他无缘,或虽有缘但无分,就算做多少努力,都是徒劳。就如曹操与陈宫,他们虽然有缘,曹操虽然有意,但是陈宫就是不愿与曹操共事,所以他们永无君臣之分,陈宫就是曹操永远得不到的眼泪。

标签: 战败投降

更多文章

  • 郭嘉投奔到了曹操阵营之后,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投奔,究竟

    郭嘉投奔到了曹操阵营之后,究竟做了哪些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郭嘉投奔到了曹操阵营之后,为曹操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生,为曹操制定平定吕布、灭袁绍、定河北、平乌桓这样的奇谋绝计,而曹操对郭嘉的计策也是逢计必采!不过对于郭嘉,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提出了著名的《十胜论》,

  • 曹操的历史上的评价为什么会褒贬不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评价,褒贬

    曹操的历史上的评价为什么会褒贬不一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有两幕就让人很疑惑,首先当初曹操因为马踩踏了身旁的田地,而曹操过意不去,因此割发代首,这一幕说明了曹操还是个善良,关心百姓之人。可是接着下一幕曹操多疑,因此错杀了吕伯奢一家,要知道这可是犯了大错,可为

  • 许攸非常有才华,为何下场却非常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非常,下场

    许攸非常有才华,为何下场却非常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1.许攸原本是个野心家许攸本是有才华之人,孔融曾将他和田丰并列,认为这二人有智计。他原本家庭条件不错,和袁绍、曹操,都混的一个朋友圈,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少年时代。十来岁的年纪,大家都会向往未来的日子。曹操,为人

  • 宋仁宗身为庶出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执政期间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继承,执政,期间

    还不知道:北宋宋仁宗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谈到北宋的几位君王,除开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第二任君王宋太宗赵光义以外,也就是宋仁宗还算是一个明君,而北宋其他的君王虽然也还不错,但是总体来讲,比较起太祖、太宗和仁宗,却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为什么这么说?在北宋历史上,太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 将军们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将军,杯酒释兵权

    还不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的秋天,开封皇宫内,将军石守信、高怀德等人前往大殿,参加宋太祖赵匡胤亲设的晚宴。这几人都是伴随太祖多年的老臣子,多年来跟随太祖左右,四处征战,为大宋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石守信早就和赵匡胤结为

  • 赵匡胤留下善待柴氏子孙的祖训,后来的统治者们真的做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统治者,子孙

    建隆元年(960年)正月,“陈桥兵变”爆发,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曾留下祖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那么,宋朝的历代统治者,真的厚待柴氏子孙了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

  • 魏豹为什么背叛刘邦?是否与薄姬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背叛,刘邦

    魏豹,姬姓,魏氏,是秦末汉初时期群雄之一。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传世史学名著《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薄姬的母亲魏媪曾找许负给薄姬相面,许负说薄姬将来必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未来的天子。当时,汉王刘邦正和西楚霸王项羽相争,薄姬的丈夫魏豹正以国属汉,既

  • 夏朝都城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文章导读:夏朝为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都城曾一度设在邓地。据《路史·国名记四》记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夏朝为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都城曾一度设在邓地。据《路史·国名记四》记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故杜佑以为禹都。”

  • 【文化·荟萃】一画开天 肇启文明——伏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资讯)□ 刘玉璞伏羲是我国古史传说中的文明开创者,因其创造的伟大功绩,奠定了“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历史地位,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始祖”。史书记载中有关伏羲氏的历史功绩多达14项,正是这些具有文明源起贡献的文化创制,构成了伏羲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础。伏

  • 白登之围是如何开启汉朝和亲政策的?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白登之围中汉军断粮7天刘邦称帝后,把韩王信(战国时韩襄王的孙子,不是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封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以防御匈奴。随后,韩王信主动要求迁到更靠近匈奴的马邑(今山西朔州)。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率10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以马邑作“投名状”,归降匈奴,与匈奴兵一起攻打晋阳城。刘邦亲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