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衷如此愚笨,司马炎为何选他做继承人?

司马衷如此愚笨,司马炎为何选他做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47 更新时间:2024/3/15 10:52:28

要说古代的“傻子”皇帝,那的确是不少,但要说到其中最为出名的,除了蜀汉后主刘禅(待商榷)之外,恐怕就属晋惠帝司马衷了。作为西晋的第二任皇帝,这位仁兄最为著名的,便是在接到饥荒有人饿死的奏报后,说出了“何不食肉糜”这种荒唐之言。那么,晋武帝司马炎当初为什么会选一个傻儿子做皇帝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司马衷的愚笨,晋武帝司马炎是否知情?

如果说司马炎不知道司马衷的情况,那么倒也有情可原,如果明知司马衷愚笨,还要立其为太子,这才值得我们去探究原因。那么司马衷的愚笨,司马炎是否知情呢?答案是肯定的。

司马衷生于曹魏甘露四年(259年),是晋武帝司马炎和皇后杨艳的嫡次子,在长兄司马轨两岁夭折的情况下,司马衷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司马炎的嫡长子,因此在泰始三年(267年),八岁的司马衷便被立为了皇太子,这时司马炎册立太子,更多是依照宗法制原则做出的选择,况且九岁的孩子,也根本看不出日后的执政能力,这个选择倒也无可厚非。

不过,随着司马衷的日渐长大,他的能力逐渐开始暴露,司马炎也开始发现了儿子能力的不足。《晋书》中有载,“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可见,司马炎不仅知道司马衷根本没有做皇帝的能力,而且还曾就此事与皇后杨艳进行过商议。

其实,司马衷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痴傻,而只是有些愚笨罢了,也就是说,司马衷并不是那种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而只是智力相对比较低下,导致其根本没有执政能力罢了。

司马炎之所以立司马衷,其实有多种因素的影响

虽说司马衷并非痴傻,而只是愚笨,但其显然也并非合适的皇帝人选,而司马炎也并非再无其他儿子,那么司马炎为何还要选择立司马衷为未来皇帝呢?个人认为,恐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嫡长子的天然优势。前文说过,司马衷早在九岁之时,便已经被立为了皇太子。而在古代,宗法制对皇位继承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正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司马衷的嫡长子身份,便使其具有了绝对的天然优势。此外,国之储君,乃是国本,凡是废立影响必然不小,尤其是刚刚立国不久,司马炎更是要三思而行,而这恐怕也是司马炎选择先与皇后商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2、帝后深厚感情支撑。司马炎的后宫数量虽然极度夸张,但其对皇后杨艳的感情无疑极深,司马炎因废立太子与其商议时,正是因其说了一句“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便使司马炎打消了这个念头。杨艳病重之时,得知晋武帝极为宠幸胡夫人,担心自己死后晋武帝要立其为后,从而导致太子司马衷的地位不稳,便在临终之际,头枕晋武帝膝说道,哭诉道,“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才貌兼备,愿陛下选她来备六宫”。于是,晋武帝便按照杨艳的意思,将其堂妹杨芷纳入宫中,立为了皇后,此时司马炎虽然早已沉湎于女色,但对杨芷还是十分宠爱。而杨芷因姐姐临终前将太子托付给自己,对于司马衷也是极力的支持。

3、太子背后势力支持。司马炎之所以能够篡魏建晋,争取士族的支持,乃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九品中正制”也正是因此而生。太子司马衷的生母,乃是出身弘农杨氏的杨艳,其家族在东汉乃是绝对的豪门大族,虽说杨艳早逝,但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杨芷乃是杨艳堂妹,同样极为支持司马衷。与此同时,太子妃贾南风的背景也不简单,其祖父贾逵曾在曹魏时任豫州刺史,其父贾充则是西晋开国功臣,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西晋建立后官至司空、太尉等要职。也就是说,太子司马衷背后,不仅有弘农杨氏这样的豪门大族,还有贾充这样的朝中实力派,司马炎想要废立,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这也是其因为杨艳一句话,便放弃废立的原因之一。

4、司马衷有个好儿子。司马衷的智力虽然存在问题,但却生了一个好儿子,晋惠帝做太子时,将要纳妃,晋武帝担心太子年纪小,不知道床第之事,遂遣自己的才人谢玖到东宫侍寝,结果就此生下了司马遹。对于这个孙子,司马炎是打心底的喜欢,经常将其带在身边,不仅曾当着廷尉傅祗的面夸奖“此儿当兴我家”,还曾当着群臣的面称赞司马遹像晋宣帝司马懿。司马炎之所以没有废除司马衷的太子之位,也有司马炎想让司马遹未来继承皇位的心思在。可惜,司马遹并未等到继承皇位的那一天,便被贾南风给害死了。

综上,或许正是出于以上四种因素的考虑,司马炎在明知司马衷不适合当皇帝的情况下,还是保全了他的太子之位。不过,司马炎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司马衷不仅没有能力当皇帝,而且继位不久朝中大权便落入了皇后贾南风手中,并由此引发了“八王之乱”,进而导致西晋迅速灭亡。

标签: 愚笨司马继承人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口中王朗厚颜无耻 历史上的王朗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还不知道:王朗是谁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电视剧《三国演义》当中,很多人对于诸葛亮骂王朗这段剧情,应该都有很深刻的印象。诸葛亮与王朗在阵前,诸葛亮用一大段话把王朗批得体无完肤。而王朗却对此并无招架之力,只是不断重复着‘诸葛村夫’这四个字。最终,王朗被诸葛亮的这番

  •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何没有发射火箭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发射,火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何没有发射火箭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当时赤壁之战,东吴和蜀汉合作,共同对付曹魏。当时周瑜和诸葛亮商讨,打算采取水上交战的方式,但苦于没有箭。周瑜便打算让诸葛亮难堪,让诸葛亮去造箭,给了他十天时间。诸葛亮直接说三天即可,这正中周瑜下怀,当即便立下了军令状

  • 五虎将中,杀死名将最多的是哪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

    五虎将中,杀死名将最多的是哪一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赵云作为蜀国的五虎将,他的武力不用过多的阐述,毕竟七进七出就是他武力的最好表现。而如果赵云和关羽对拼起来的话,那么关羽和赵云谁胜谁负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张云要抗衡关羽还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孙策江东小霸王孙策,他也是三国时期

  • 吕布战败,陈宫为什么宁死也不投降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败,投降

    吕布战败,陈宫为什么宁死也不投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陈宫见曹操语出不凡,遂弃官与曹操逃亡。是晚,陈宫目睹曹操杀伐决断,陈宫大惊,对曹操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一片赤诚,已把陈宫当作生死之交,乃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了不以为然,晚上客栈投宿,

  • 郭嘉投奔到了曹操阵营之后,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投奔,究竟

    郭嘉投奔到了曹操阵营之后,究竟做了哪些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郭嘉投奔到了曹操阵营之后,为曹操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生,为曹操制定平定吕布、灭袁绍、定河北、平乌桓这样的奇谋绝计,而曹操对郭嘉的计策也是逢计必采!不过对于郭嘉,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提出了著名的《十胜论》,

  • 曹操的历史上的评价为什么会褒贬不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评价,褒贬

    曹操的历史上的评价为什么会褒贬不一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有两幕就让人很疑惑,首先当初曹操因为马踩踏了身旁的田地,而曹操过意不去,因此割发代首,这一幕说明了曹操还是个善良,关心百姓之人。可是接着下一幕曹操多疑,因此错杀了吕伯奢一家,要知道这可是犯了大错,可为

  • 许攸非常有才华,为何下场却非常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非常,下场

    许攸非常有才华,为何下场却非常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1.许攸原本是个野心家许攸本是有才华之人,孔融曾将他和田丰并列,认为这二人有智计。他原本家庭条件不错,和袁绍、曹操,都混的一个朋友圈,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少年时代。十来岁的年纪,大家都会向往未来的日子。曹操,为人

  • 宋仁宗身为庶出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执政期间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继承,执政,期间

    还不知道:北宋宋仁宗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谈到北宋的几位君王,除开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第二任君王宋太宗赵光义以外,也就是宋仁宗还算是一个明君,而北宋其他的君王虽然也还不错,但是总体来讲,比较起太祖、太宗和仁宗,却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为什么这么说?在北宋历史上,太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 将军们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将军,杯酒释兵权

    还不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的秋天,开封皇宫内,将军石守信、高怀德等人前往大殿,参加宋太祖赵匡胤亲设的晚宴。这几人都是伴随太祖多年的老臣子,多年来跟随太祖左右,四处征战,为大宋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石守信早就和赵匡胤结为

  • 赵匡胤留下善待柴氏子孙的祖训,后来的统治者们真的做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统治者,子孙

    建隆元年(960年)正月,“陈桥兵变”爆发,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曾留下祖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那么,宋朝的历代统治者,真的厚待柴氏子孙了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