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著名的“民国四公子”

历史上著名的“民国四公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82 更新时间:2024/1/18 14:07:45

在民国,你可以不知道民国四大美人是谁,但是你不能不知道民国四大公子,因为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少帅》中,据说,这位少帅张学良正是民国四大公子中的一位,民国四大公子,又称民国时期的京城四大公子,正所谓,能成为少的那一定是身世一流,为人做派也要有拿得出的作品,可以说真名士、竞风流!用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即要有钱品,还有有人品。

据同为四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曾在《续洪宪纪事诗补注》中这样说:“人谓近代四公子,一为寒云(袁克文),二为余,三为张学良,四、一说为卢永祥之子小嘉,一说为张謇之子孝若。又有谓:一为红豆馆主溥侗,二为寒云,三为余,四为张学良。”以上就是关于民国时期的京城四大公子,虽然小编据以上说法中也不只是哪一个是比较正确的,但,据但是的官方的说法来说最后一个版本最为准确。民国初年,京津沪的上层人士把当时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名宦子弟,统称为四大王孙公子。

1、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张伯驹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字馨庵,河南项城人。据有关资料介绍,他是光绪三十年进士,袁世凯哥哥的内弟,历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等职。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曾任河南都督,但因镇压白朗起义不利而被免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作为筹划者之一,组织更变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任该会副会长和登基大典筹备处副处长。张伯驹生于1898年,字丛碧。自幼天性聪慧,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张伯驹先生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2、袁克文

袁克文(18891931),昆曲名票,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鲜人)生于朝鲜汉城(首尔),江湖有称“南有杜月笙、黄金荣,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袁克文自小就多才多艺,一字千金。

袁世凯共有三十多个儿女,袁克文在儿子里排行老二。他是个混血儿,出生在朝鲜,其母金氏是朝鲜王室的外戚。他继承了他母亲容貌出众的基因,长大后有玉树临风之貌,且又多才多艺,深得父母的宠爱。他自称“六岁识字,七岁读经史,十岁习文章,十有五学诗赋,十有八荫生授法部员外郎”。因为任性使气,不拘细行琐德,最后终于弄得狂名远播。

而且,袁世凯对他一向是很偏爱的,甚至一度想让他继承自己的事业。但袁克文在本质上是一个地道的文人,一点不像他的父亲和兄长那样,沉迷权术,成日做皇上太子的痴梦。他并不擅长。也不热衷于宦海生涯。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出任大总统后,袁克文在政治上显得漠不关心,他整日寄情于戏曲、诗词、翰墨之中,与北京的一帮文坛名流和遗老遗少厮混,常设豪宴于北海,与易顺鼎、梁鸿志、罗瘿公等人结成诗社,常聚会于他居所之南的“海流水音”,赋诗弄弦,你唱我和。

3、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张学良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民国初年有名的大军阀,以武勇于乱世之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大军阀。少帅数度挥兵入关,两次直奉大战成名。

在日本人炸死张作霖后,少帅统领东北,同苏军打了一大仗,又顶住日本人的压力,“改旗易帜”。为保存实力、避免被日军挑起事端而被当时称为“不抵抗将军”率东北军撤离东北,“九·一八”之后同杨虎城将军“兵谏”,被蒋关了大半生,2001年以101高寿去世于夏威夷檀香山。张学良为当时花花公子之魁首,鸦片、可卡因、女明星无所不好。

4、溥侗

爱新觉罗溥侗(1871-1952)是宣统皇帝溥仪的堂兄,因为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人,再加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红豆馆主精于昆曲、京剧,对于京剧则生、旦、净、丑全能。《群英会》一剧能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且都技艺精妙,出神入化。他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有关,能书善画,通晓词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学,对所演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规定情境有深刻领悟,又兼见多识广,博采众长,因此对不同人物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现。红豆馆主还精于文物赏鉴,实乃才艺俱佳,冠盖绝伦,系中国戏曲史上一大奇才。这民国四大公子,可谓各有成就,甚至改变历史.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还原四大恶霸地主真实面目:黄世仁根本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历史

    只要一提到“地主”,我们就会不由自主、不约而同地想到刘文彩、黄世仁、南霸天和周扒皮。不过,从现今已披露出来的有限资料来看,这些人物的原形,都有着他们的正反两面,而黄世仁,则是因创作需要虚构的。1、刘文彩晚年济困热衷公益四大地主中,唯一的真实人物是四川的刘文彩。1965年

  • 民国十大绝美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历史

    一个军校高材生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他的同学经常来他家里蹭饭,一来二去把他的妻子都给蹭走了。这个蹭饭的男子叫徐志摩,而这个妻子是陆小曼。这是民国十大绝美爱情之一,还有最传奇的师生恋、最幸福的包办婚姻、最老实又最霸道的爱情……1、最传奇的师生恋 以文结缘历来是佳话

  •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历史

    电视剧《走西口》中,出生于山西祁县的男主人公田青、梁满囤、王南瓜三人,背着包袱,离开家门,一步步向前走。这就是“走西口”。他们要到哪里,要去干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几代山西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走西口?7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大学、哈市社科院相关专家,请他们介绍一下走西口的情况。1

  • 亡命金三角:国民党残军及6万后代的生存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历史

    金三角成为东南亚、全世界以及联合国关注的焦点,不仅是由于毒品、武装贩毒以及由此引发的枪炮如麻,血雨腥风,更重要的是由于国民党残军的存在。如今58年过去了,国民党残军在金三角仍留下有6万人的后代。残军及他们的后代为什么能在金三角生存下去?上述国家为何不将他们消灭或赶出去?金三角紧靠缅甸、泰国、老

  • 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历史

    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1929年到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创办《文艺新闻》。他有多重身份军统、中统、青洪帮、日伪,然而他的秘密身份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共特科。1、他巧妙开拓情报来源,一人身兼五重身份1931年10月,袁殊回到中国,之后立即转入特科的工作。1932年春,

  • 台湾版中国地图上仍保留着外蒙古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历史

    现在的台湾问题与蒙古问题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在近五十年内遇到的两个同样的分裂挑战。虽然台湾仍然没有承认蒙古独立,中华民国宪法上也没有放弃对外蒙古的主权,版图上至今还把蒙古包括在内,但台湾有些人正在寻求从中国独立……在中国大陆,5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人们,只知道现在这只

  • “川人从未负国”真相:四川曾两次举省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民国历史

    1、南宋祥兴:举省殉国 公元13世纪,蒙古骑兵扫荡欧亚大陆,中国未能幸免。南宋朝廷在联合蒙古灭掉世仇金国后,发现自己成为了蒙古贵族下一个征服的目标。当时蒙古上层贵族集团是一个武装抢劫集团,他们在欧亚大陆屠杀任何与之接壤的民族,从而获取大量奴隶人口和财富,花剌子模、黑衣大食等古国因为此次侵略战争而永

  • 民国时期著名的“黄埔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历史

    黄埔三杰,是广东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黄埔三杰是历史的产物,产生于中国近代水深火热的时期,黄埔三杰的卓越成就为中华人民打下了一片江上。今天,我们深入了解黄埔三杰及其故事。黄埔三杰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前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共产党,后又成为共产党的

  • 为什么东京审判有始无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胜利已成定局,当年中、美、英、苏主要盟国在多次声明中,宣称为了世人不再遭战祸,必须严惩战争罪犯。1945年11月20日,在德国纽伦堡设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捕获的19名纳粹战犯进行审讯,到次年10月16日宣判,其中12名判绞死刑。火化后连同自杀的戈林骨灰,随风吹散,不留

  • 太原会战---国共最默契的一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历史

    国共两党配合默契,在平型关之役、忻口之役中重创日军,1937年9月11月间进行的太原会战,乃是抗战爆发后,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也是国共两党在战场最默契的一次配合。日军出动4个半师团约14万人,意在消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夺取太原。中国方面有6个集团军约28万人参战,计划歼灭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