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详解满清八旗的创立的特点

详解满清八旗的创立的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93 更新时间:2024/3/14 8:58:20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八旗编制----八旗的最小单位是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牛录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作战时的一个单位编成,每牛录300户,每户出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弟代,在全军出动时才有每牛录300人。一般作战,每牛录只有几十人。八旗的组成是满洲八旗300牛录,其中包括约100个已经满族化的蒙古牛录,纯粹满洲牛录仅210个。蒙古八旗129牛录和汉军八旗167牛录。

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由皇帝亲自统领,称为上三旗,余下五旗称为下五旗。侍卫皇室的成员从上三旗中选拔。皇太极即位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又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1、镶黄旗

镶黄旗(上三旗):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市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规模扩大到下辖84个整佐令又两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都是,朝中不少官员也来自镶黄旗。 ­

2、镶白旗

镶白旗:在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子贝勒所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8万人,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

3、镶蓝旗

镶蓝旗: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镶蓝旗人。

4、正黄旗

正黄旗(上三旗):以旗色纯黄而得名, 正黄、镶黄、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无王,都归皇帝所领亲统,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使八旗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约三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为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是可以带刀上殿的侍卫。 ­

5、正白旗

正白旗(上三旗):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乐盟南部, 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因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滚将自己所领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领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领,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

6、正蓝旗

正蓝旗: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滚降为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领而由诸王、贝勒、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 ­

7、镶红旗

镶红旗:在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

8、正红旗

正红旗:在今乌兰查布盟的东部,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子和贝勒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七十四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也是正红旗人。 ­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教、朱元璋以及明朝的历史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清历史

    《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写道: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开书来,但见小楷恭录,事事旁征博引。书中载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多诞持明教‘三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教经典…&he

  • 中国曾经失去的十大著名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1、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不仅因为失去这座珍贵的海港,更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中我们民族眼光的短浅和观念的落后。海参崴无疑是整个日本海沿岸以及整个东北地区海岸线上最好的港口。今天的该市有一座作为城市象征的9288纪念碑,用来表示这里到达莫斯科的距离俄国人为了这座“远东的天堂”

  • 甲午战争中的“六忠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1、左宝贵 左宝贵(1837-1894),字冠廷,山东费县人,回族,清末著名爱国将领。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中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第一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左宝贵率所部自辽东渡鸭绿江开赴朝鲜平壤,守北城玄武门。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平壤守军总统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走。左宝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

  • 明朝时的十大世界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清历史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明朝也是是继汉唐宋后又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小编与你一起了解下明朝在当时世界的众多第一.1、人口世界第一 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争议。在明末清初,因为战乱,大部份人留离失所,但有户可

  • 历史上的真实甄嬛---大清孝圣宪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清历史

    目前热播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中甄嬛的历史原型清朝孝圣宪皇后,名字是钮祜禄?甄嬛,即孝圣宪皇后,雍正帝妃,乾隆帝生母,她的家族在清朝较为显赫,钮祜禄氏的人生跨越康雍乾三朝,做太后的四十二年更是国家全盛时期,不但享尽荣华富贵,更幸运地亲眼看见了自己的玄孙,被认为是最有福的皇后。 1691年生,

  • 晚晴历史上的四大“中兴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这句话是几乎是史学界对大清的一致公论,虽然“同治中兴”最终没有让中国走向富强,光绪的“戊戌变法”也没能成功,我们也不能抹杀了晚清几位皇帝和几位名臣的努力。归根结底还是专制制度走向了没落,其实如果没有曾国藩、李鸿

  • 明代著名的四大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清历史

    明代四大卫分别为: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明朝初年,多次对蒙古用兵,并在与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都是明朝边防重地。明代四大卫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在保卫国家、抗击倭寇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按照明代的军事编制,5600人为卫,11

  • 解读清朝11个皇帝年号的意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1、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你知道以“天命”为年号的意图吗?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

  • 清末武术界著名的“广东十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1、侠家拳王隐林 绝技:侠家拳,侠家拳械,拳套有四套:十二支桥,小罗汉,大罗汉、虎鹤相斗,器械有单刀,左把枪,九点十二枪响棍等。 广东南拳之大侠李胡子从四川云游到广东在肇庆鼎湖山庆云寺挂单,把侠家拳传给僧人王隐林(又名王飞龙),王隐林到广州后还俗,在黄沙兼善街开设武馆授徒,把十二支桥,小罗汉,虎

  • 清朝的“九门提督”及其管辖的“九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清历史

    步军统领衙门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京师卫戎部队,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通称“步军统领衙门”,长官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掌京城守卫、稽查、门禁、巡夜、禁令、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