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倒戈将军冯玉祥的八次倒戈都是反对谁?

倒戈将军冯玉祥的八次倒戈都是反对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06 更新时间:2024/3/14 9:02:44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首领、爱国民主人士。但是有“倒戈将军”之称,这是为啥呢?原来冯玉祥将军擅长见风使舵,临阵倒戈。不过这一招数被他的手下也学去不少,以致后来屡屡吃亏。

1、第一次滦州起义倒清政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人准备响应南方革命。1911年12月31日滦州起义爆发,1912年1月2日,宣布滦州独立,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终因敌强我弱而失败,起义失败后冯玉祥被革职法办,本应判以极刑,军阀王怀庆见其相貌堂堂,怜其年轻,故保其一命,递解保定。

2、第二次护国运动倒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后,南方将领唐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1915年,冯玉祥奉令率部入川与护国军作战,却暗中与蔡锷联络,于次年3月议和停战。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3、第三次武穴停兵倒段祺瑞

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孙中山等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1918年2月,冯玉祥奉命率部南下攻打护法军,却在湖北武穴通电主和,被免职留任。6月率部攻占湖南常德后,被撤销免职处分,11月任湘西镇守使。

4、第四次北京政变倒曹锟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任直军第3军总司令,趁直、奉两军在石门寨、山海关等地激战,接受张学良50万银元的贿赂,率军返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驱逐清帝出宫,推翻北洋政府,脱离北洋军系,改编所部为“国民军”,电请孙文北上。

5、第五次拉郭松龄倒张作霖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郭松龄与冯玉祥、李景林结成反对张作霖的“三角同盟”,要求张作霖下野,查办杨宇霆,拥护张学良为总司令。但是,由于冯玉祥私自毁盟,偷袭李景林,导致李军反目,郭军大败,郭松龄被杀。奉系军阀与直系军阀联合对抗冯玉祥的国民军,冯玉祥退往西北。

6、第六次五原誓师倒北洋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冯玉祥在苏联顾问团和中共方面的帮助下,9月17日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誓师,宣布将部队改编为国民联军,冯自任总司令。随后冯率部经宁夏入甘、陕,与北伐军会师于中原。

7、第七次国共分裂倒共产党

1927年4月宁汉分裂之后,冯玉祥先在郑州与汪精卫会面,后在徐州与蒋中正会面,最后选择与南京政府合作,清除内部的中国共产党人。1928年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10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

8、第八次中原大战倒蒋介石

因为地盘问题和军队编制问题,1930年5月至11月,汪精卫联合西山会议派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等人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与蒋介石发生混战,意图夺权挑战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后因张学良拥蒋而失败。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林徽因一生的三段感情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历史

    1、林徽因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

  • 蒋介石后人:扶不起的蒋三世, 蒋家王朝后继无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历史

    扶不起的蒋三世:李敖揭蒋家王朝为何后继无人蒋介石实际上只有一个儿子经国,毛福梅所出,蒋纬国是抱来的。经国的俄国太太蒋方良替他生了一女三子。女儿蒋孝章嫁给俞大维的长子,中德混血儿俞世扬,蒋经国起初很不高兴,嫌俞世扬年纪太大又结过婚,但结果倒蛮好,安分守己,这个中、德、俄三国混血家庭,住在美国,完全脱离

  • 辛亥革命简介:结束了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君主专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历史

    1、辛亥革命简介: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

  • 民国时期四大家族是哪四个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民国历史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

  • 外蒙古到底是怎么从中国划分出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历史

    翻开中国的历史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的蒙古国(外蒙古),从西汉时候起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西汉时期的匈奴部落建立“汗国”(首领和政府迁移不定,即首都("王庭")没有固定地点的“行国”)开始,其创始者冒顿就宣称他们是中国夏王朝的后裔,是中国的一部分。《

  • 投降保留佩剑是惯例:日本投降时为何被解除佩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国历史

    69年前,日本的裕仁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持续了15年,念完诏书不过5分钟,日本欠世界的道歉,69年了,却越发遥遥无期。 在600余字的《终战诏书》中,并没有“投降”二字。正是战败时留下的这个“心眼”,使得今天的日本政府仍有理由称呼这一天为“终战日

  • 谁最先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历史

    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会上,蒋发表演说,尊孙中山为“国父”。他

  • 蒋介石的军统别动队:集合军政宪警特的万用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民国历史

    后来声震民国的别动队,兼有军、政、警、宪、特五大职能,被康泽称为是一贴“万应如意膏”。它首先是一个军事组织,在其鼎盛时期,它下属5个纵队,管辖着2万4千名队员和3个师的正规军。它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曾有过以一个中队(连)击退方志敏部队一个师的战例。但它又是大半个江西、鄂东不折不扣的“军政府”。在这

  • 中华民国国玺之谜:国民政府的国玺现在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历史

    国玺是封建王朝的帝王在国家大典、重大政事及交换国书时使用的印章,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中华民国是结束两千多年帝制后诞生的国家,有没有国玺?如果有国玺,那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1927年4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在南京召开。参加者有蒋介石、柏文蔚、吴敬恒、张人杰、甘乃光、陈果夫、胡汉民、李

  • 中华民国国旗之谜: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旗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历史

    清朝没有国旗,只有象征皇权统治的黄龙旗,而且是三角形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外交住日益增多,1889年5月,有个叫张荫桓的大臣,要出使国外,请朝延定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这样龙旗成为清朝的国旗。中华民国成立时,临时参议院决议用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到后来为什么又换成青天白日旗呢?这里有一些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