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殿英如何从军阀变成盗墓贼?

孙殿英如何从军阀变成盗墓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4 更新时间:2024/2/29 3:36:11

军阀孙殿英在1928年的夏天,在河北省遵化县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窃宝案。孙殿英是何许人也?有事如何从军阀变成盗墓贼的?

孙殿英(18991947),名魁元,河南永城县马牧乡孙庄人。出身贫寒,自幼顽劣成性,年长不务正业,精于赌技,闯荡江湖,广结流氓恶棍、军警胥吏,开设赌局,贩卖毒品,坑骗钱财。

1913年,孙殿英入豫西张治公杆。后张招安为镇嵩军第二路标统,孙跟该部张明当马弁,与张合伙挪用库银,走 私贩毒,牟取暴利。不久,他见在豫西颇有影响的庙道会可以利用,掩护贩运鸦片,制造“红丸”,大发横财,购买枪支,纠集徒众,发展势力。

1922年,孙投靠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被委为机枪连连长,依仗丁的权势,大肆贩毒。1924年秋,孙趁第二次直奉战争豫西直军开赴前线之机,率部哗变,东窜洛阳,沿途抢劫,聚众数千,下辖十八路司令,自称“河南自治军”总司令。他向部下说:“跟我干吧!要截截皇杠,要日日娘娘,天塌下来我来顶。”

1925年春,孙先后投靠镇嵩军阚玉昆任旅长和国民三军副军长。同年秋,又率部投靠山东督办张宗昌,途经皖北亳州。因向该县长索要20万元军费未果,即下令攻城,遂破亳州。亳州商贾被洗劫一空。他在亳州盘踞20余日,临走时架走肉票数百人。孙与张宗昌会面后,深得张的赏识,被委任第五师师长。1926年春,因在津浦线桑园一带袭击国民三军有功,受到张的嘉奖,为直鲁联军一名悍将。

1927年春,孙升为第十四军军长兼大名镇守使。年底,攻占汤阴、卫辉、淇县。翌年初,被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部第三路军孙连仲击败,退往河北。1928年5月,奉军和直鲁联军阻止不住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等军北进,全线败退。孙殿英率部退至蓟县和遵化一带,被蒋介石收编,委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当时,孙部驻地临近清东陵,遂以军事演习为名,于陵周围30里内派出警戒,严密封锁,令亲信炸墓劈棺,将慈禧太后、乾隆皇帝两座陵墓内的珍宝文物盗掘一空,得夜明珠、翡翠西瓜、翡翠白菜、万年灯等珍贵殉葬品计5大箱。消息传出,舆论大哗,要求惩办。孙见势严重,乃选夜明珠、九龙剑、朱红朝珠等稀有珍品贿送权要,请其代为缓颊。从此,轰动全国的东陵盗宝案不了了之。

1930年春,孙殿英看反蒋势力强大,便依附冯玉祥、阎锡山,接受阎、冯给他的第四方面军第五路总指挥兼安徽省主席职务。中原会战开始后,他看战局对冯、阎不利,便投靠张学良,张委孙为第四十一军军长。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救亡运动蓬勃兴起。孙殿英于11月22日通电要求“团结御侮”,“速定出师计划”,“恢复山河”,表示“静待明令宣战,当执戈前驱”。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曾派宣侠父等人前往该军做统战工作。

1933年元月,日本侵略军3万余人进攻热河,孙殿英奉令率部驰援。热东、热西万福麟、汤玉麟等部,已溃退喜峰口内。孙部刚抵赤峰即遭日军两个旅团及伪蒙军张海鹏部猛烈进攻。孙率部阻击,浴血苦战,与敌相持七昼夜,歼敌四五百人,因寡不敌众,遂转移猴头沟门新阵地,利用山岳复杂地势,继续与敌作战10余日。后因部队被敌分割包围,他才奉命突围,移驻沙城一带。孙部赤峰一战,博得全国舆论好评。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盟军,曾派人与孙殿英接洽合作抗日。蒋介石为杜绝孙、冯结合,委孙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之职,诱其移军西上,相机予以消灭。1934年春,孙部自包头向宁夏推进时,前有马鸿逵截击,后有阎锡山断其归路,加以孙部将领杨干卿、孟庆典、丁勃亭等被马鸿逵收买,军心涣散,师老兵疲,粮糈不继,在四面楚歌声中,他于3月23日通电离军,被阎锡山软禁于太原晋祠。

1936年2月,孙殿英与宋哲元联系,潜至北平,召集旧部,伺机活动。8月,宋委孙为察北保安司令。翌年7月,宋在北平设立抗日民军总司令部,委孙为冀北民军司令。北平失陷后,孙收容散兵游勇及平、津流亡青年3000余人,移驻行唐,蒋介石委他为晋察游击司令。1938年夏,蒋委他为新编第五军军长。归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指挥,移驻豫北林县的临淇镇。这时,由于副军长刑肇棠跟八路军时有来往,孙部亦与八路军互不侵犯。河北省主席鹿钟麟民军总司令张荫梧袭击八路军时,他曾突然转移阵地,给八路军以还击之便,使鹿钟麟等部全部被歼。但他不听邢的“应该分清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坚决站在革命的方面,不要偷偷摸摸另搞一套”的忠告,派亲信投敌,作为自己与日军的牵线人。

1943年4月中旬,日军20万人分进合击扫荡太行山区,孙殿英在林县被围,23日晚投降日军。孙投敌后,任伪新编第五军军长,移驻新乡。不久,又任伪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兼豫北保安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孙又与蒋介石派的熊斌等挂钩,进行所谓曲线救国运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新编第四路军总指挥,仍驻豫北。孙在新乡大做军火生意,并用贬值的伪联银券在北平抢购黄金珠宝,大发横财,以此贿赂国民党权贵,广结“善”缘。

1946年10月,时任第四方面军第三纵队司令官的孙殿英,率部进驻汤阴,叫嚷“占领林县城,威震太行山”,以5000余兵力,分4路向平汉铁路以西的解放区进犯,但事与愿违,损兵折将,不得不收兵龟缩在汤阴城内。194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攻汤阴县城,派人入城劝孙弃暗投明。但他执迷不悟,据险顽抗,至5月1日下午城破被擒。孙被俘后,因心情抑郁,且有鸦片嗜好不久病死在河北武安。

公元20世纪初,随着清朝的终结,清东陵失去了笼罩在四周的神秘光环,然而紧接着迎来的便是军阀孙殿英在此制造了一场惊人的盗墓行动,此事轰动了全国。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东方隆美尔”孙立人:歼日军最多中国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历史

    孙立人 (1900.12.8-1990.11.19),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汉族,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 历史背后的真相:揭秘太平轮沉船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历史

    《太平轮》想必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之前一部《太平轮》电影的上映,让这艘货轮又一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那么,电影了描写的《太平轮》是真实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背后的真相:揭秘太平轮沉船始末。太平轮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输货轮,载重量两千零五十吨。自一九四八年七月十四日,中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

  • 鲁迅为何不参加辛亥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鲁迅,应该算得上是近代典型小愤青,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浓烈的爱国情怀,满腔热血恨不得可以亲自去杀害敌人,保卫家园。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奋进的青年,当年并没有参加辛亥革命。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直接保卫国家的机会,待小编给你娓娓道来。当年辛亥革命爆发,众多文人纷纷弃笔从戎,可却偏偏不见大文豪鲁迅的

  • 文物大逃亡:故宫国宝南迁的艰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历史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开始入侵,就在山海关沦陷时,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以保安全。历时十余年的长征南迁,故宫国宝最终完好无损的回归北平。纵然是离乱时代,时间久远,但在历史的文献被陆续解密曝光后,我们依然逐渐还原出早年晦暗不明的实况。1、国宝存亡,匹夫有责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开始入

  • 匪夷所思:侵华日军为何参拜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历史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其理论对中国影响深远。甚至有一些理论还传到了国外,得到了外国人的认同。在日本侵华时期,日军就因为尊重孔子而对其进行了参拜。1937年,日军打到山东曲阜孔子家乡时,研究孔子儒家学说的日本东京大学高田真治教授上书日本军部:“山东作战,如破坏曲阜古迹,日本将负破坏

  • 鲁迅先生的梅花情结:只有梅花是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历史

    自古,梅花就代表着清高,不惧严寒,多数文人都喜欢以梅花自喻。鲁迅先生也不例外,我们来看下,鲁迅先生的梅花情结究竟有多深?鲁迅读书时有抄写的习惯。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库房里,存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二树山人写梅歌》。这是鲁迅于清朝光绪丁酉(1897年)即三味书屋读书时期完成的手抄,字迹工整、秀气,

  • 揭开唐僧舍利被日本人盗走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历史

    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将他的遗体火化,留下一些粒状的小骨头,称为“舍利子”。

  • 张学良被软禁后,老蒋如何瓦解20万东北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历史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于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之后便揭开了千古遗恨的悲剧序幕。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1937年2月2日,不顾大局的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杀死东北军元老派6

  • 国民党军“王牌鼻祖”十八军在淮海被全歼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历史

    在数百万国民党军中,第十八军当数“王牌鼻祖”。国民党十八军诞生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中建军最早、军史最长、实力最雄厚、影响最大的一支老牌劲旅。它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战烽火,兵败于淮海

  • “东京审判”内幕:日本天皇为何能逃过制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历史

    日本天皇逃脱“东京审判”内幕:中国学界和媒体一直称日本接受《美英中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是“无条件投降”,甚至有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如此认识和表述,或更能彰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但并不完全符合史实。1、证据:日本投降条件是“不变更天皇统治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