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国大典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

开国大典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42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1:33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28响。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了高潮。

开国大典的礼炮队来自一支英雄的部队。1949年8月1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把第一面八一军旗授给了他们。

其他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21响,以示最高的礼仪。开国大典为要鸣28响呢?这是泽东首先提出来的。

在政协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质疑:“在国外21响,我们为什么要鸣28响呢?”当时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华北军区作训处长唐永健。毛泽东问小唐:“你说,放28响有没有道理呢?”唐永健是个采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他一下就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马上说:“主席,我起草—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吧。” 毛泽东微笑着默允了。

很快,简明扼要的28响说明报告递上来了。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模空出世到1949年,刚刚28年。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赞礼。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后,在上面用铅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开国大典上,礼炮队由108尊山炮组成,分为两组,一组装填,一组发射,轮流作业,以缩短间隔时间。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54尊礼炮。这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54个领域、界别的人士。

108尊礼炮一字形摆开,背倚天安门广场,靠在一截古墙边,位置在前门附近。两分半钟之内,28响无头空炮全部送入空中。鸣礼炮时,站在观礼台上的华北军区文工团团长刘佳与身边的几位代表兴致勃勃地数着礼炮。40年后他说,不够28响,有时两发之间的距离很远,有漏响的。

负责组织礼炮工作的炮兵司令员高存信说,绝不可能漏响,瞎炮肯定有,但不可能两发炮弹一起哑巴。礼炮队员们十分自豪,因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听到了他们代表新中国发出的呐喊。

建国之后,在开国大典上鸣放过的山炮大部分销毁,有两尊被收藏到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陈列的文物了。

标签: 近代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杨子荣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近代历史

    1、杨子荣简介杨子荣(1917.1.28-1947.2.23),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县嵎岬河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1947年,一举将“座山雕

  • 细说八路军番号:到底什么时候被称作八路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近代历史

    关于抗战初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过程,很多文章和专著进行了颇为详细的介绍。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不断被人们所讨论和关注,如八路军番号的由来,下辖三个师的番号为何没连在一起?改编不到一个月,为何又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既然名称变了,中共为何要坚持叫八路军?国共围绕八路军番号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中共又是在哪

  • 孙中山逝世前后秘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历史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素有“伟人”之称,“国父”之誉。他为领导辛亥革命而驰骋疆场的事迹妇孺皆知。然而,孙中山逝世时发生的一些轶事至今却鲜为人知。孙中

  • 蒋家第四代的命运揭秘:均与军事和政治绝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历史

    就蒋氏家族而言,蒋介石可谓第一代。第二代指蒋经国、蒋纬国兄弟俩。蒋纬国的身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蒋纬国是蒋介石的养子,实为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儿子。第三代系指蒋氏两兄弟的子女。蒋经国和俄国妻子蒋方良膝下共有三子一女,即长子蒋孝文、长女蒋孝章、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此外,蒋经国20世纪

  • 白先勇忆“四一二事变”:蒋介石下命令父亲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历史

    白先勇从小对世界就有一种无常感,觉得世上一切东西,有一天都会凋零。我想,白先勇在夜半时分翻阅父亲千张旧照的时候,他的愁,他的痛,他的苦,当也是不堪其听吧?在台湾的图书馆,白先勇的书属于“核心收藏”,因为从他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故而,在海那边,人

  • 戴笠手稿揭密:二战末期美日原拟定决战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历史

    据中评社报道,1945年4月1日,美军从琉球登陆,发起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反攻日本本土大作战,美军这项作战计划是从1944年10月开始拟定。在此之前,美军曾有登陆台湾之议,但因为选择琉球的重大战略决定,让台湾免除战火直接的摧残。当时国民党政府军统情报头子戴笠最新解密文件显示,美国与日本原本已对台湾战场

  • 蒋介石一生两休三娶“换妻”理由:为了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历史

    爱情就像两个人的战场,你来我往也需要投机策略的运用。蒋介石就是一个深谙于此道的高手。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领袖’,他的感情生活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下,和几个女子的情感过招,也显得有声有色,招招精彩,其中不乏情场投机技巧。宗字诀在中国人的传统中,孝是一个上顶天,下顶地的东西。因此必须

  • 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红军宋子文不供经费被扇耳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历史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有言道,两人一好,必有一恼。宋子文与蒋介石亲如一家的基础是“财神”,二人的分歧亦是因为“财神”。“吃不愁花不愁,计划不周要发愁。”这是宋子文复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后对人常说的一句话。实际这句话也是有所

  • 孙中山讨伐陈炯明:曾威胁使用毒炮弹和达姆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民国历史

    广州的局势在继续恶化,6月2日,北洋总统徐世昌在全国巨大的压力下宣布辞职。由于孙中山曾一再发表政治宣言,承诺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亦将同时下野,因此,舆论界一片轰动。6月3日,蔡元培、胡适、高一涵等数百位各界名流联名致电孙中山和广州非常国会,呼吁孙中山实践与徐世昌同时下野的宣言。同日,叶举宣布广州戒严,

  • 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历史

    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①[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已彪炳史册。历史地估价其民主共和国思想,是批判地继承“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②的一个重要内容[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