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书生造反,雍正不杀他,乾隆不能忍,刚上台就大开杀戒

书生造反,雍正不杀他,乾隆不能忍,刚上台就大开杀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98 更新时间:2024/1/22 1:51:00

这个被雍正临死前还惦记的人叫曾静,本来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读书人。还在雍正他爹康熙在位的时候,这个曾静在乡间教书平时闲着没事就会看些杂书。这天就读到了一本吕留良写的章,忽然曾静就觉得文章中的一些见地想法都很有说服力,自己想浏览更多这个人写的文章就不辞辛苦跑到了吕家。这时写文章的人已经故去了,但是吕家人看到有人不辞辛苦来鉴赏家人的遗墨深受感动,于是就把家里存着的其他文章送给了曾静。结果这曾静看书入迷太深,萌生了要推翻清政府的想法,开始打量着清朝中的官员,想找一个拉拢过来图谋造反。

时间慢慢就到了雍正年间了,等待了许久的曾静终于发现一个可以动摇的棋子,就是当时川陕总督。但是没想到这个总督虽然不受朝廷重用但是忠心可嘉,丝毫没有造反之心直接将曾静送来的谋反书信上报了朝廷,这下就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

雍正派人将曾静缉拿后,平时叫嚷要造反的曾静一下子老实了,见了真龙天子后再不敢妄想图谋造反。而雍正拷问了一番曾静,看他的胆量和才能都不足以成事,根本不可能对朝廷有什么影响,只是他手握的那些反书倒是十分可恶。于是雍正下令把曾静关了些日子就给放了,把吕留良的那些书都烧了。雍正的想法是,自己对读书人表现的宽宏大量就能够拉拢天下读书的人,帮助自己巩固江山。起码不会再有这么不自量力的人出来闹了,而且也显得自己宅心仁厚。

雍正在临死前还特意交代,里面提到像曾静这类的跳梁小丑根本起不了什么风浪,为先是大清皇帝仁德,不能杀他,当时乾隆和百官都纷纷答应。可是乾隆登基后很快就下令缉拿了曾静,并对他处以凌迟之刑,理由是他的言行辱没了先帝。

可能雍正是临死前善心大发,特意叮嘱了这件事。但虽然是父子,雍正和乾隆两个人做事的风格却完全不一样。乾隆不允许有丝毫对朝廷社稷有谋反之心的行为,对于这种人和事他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每代帝都有自己做事做人的方式,既然江山到了自己手里当然是自己说了算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能看到自称清朝皇室后裔的人,却很少有人说是明朝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皇室在明朝的地位,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用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

    说是清朝皇室后裔的人,跟说是明朝皇室后裔的人,其实都不会少。我在现实里碰到过,他们来自江西潘阳县,自称为明朝朱元璋的后裔。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他们说自己是明朝皇室的子孙,并不代表一定是,这个没有去考证。或许真的是,或许就不是,真真假假并不被社会所重要,否则可以通过DNA技术去检测。我认识的这些人,他们

  • 为什么太平天国留着江南大营不去打,而去选择北伐、西征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平天国攻克江南大营,北伐与西征是发生在1953年吗,江南大营有多少兵

    按照很多人的设想,既然卧榻之侧已经出现了两只猛虎,太平军为何不就近消灭两座大营,而是舍近求远进行了三场远征呢?要知道,江南江北大营建立的初期,江南大营向荣统帅的兵马不过17000人,江北大营的琦善所统领的军队也只有一万人左右。两座大营即便合兵一处,总兵力也不到三万人。清军守卫两座大营的军事力量看似薄

  • 为什么康熙没有听孝庄的话等着吴三桂老死,反而是着急削藩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在一个偶然因素的刺激下,使康熙皇帝与三藩的矛盾激化,让他们提前摊牌而已。此事源于平南王尚可喜。平南王尚可喜老了,感觉力不从心,于是就把权力交给了儿子尚之信,尚之信掌权后变得跋扈难制,尚可喜担心惹祸,便于公元1673年给朝廷上书,请求撤藩返回辽东归养。清廷同意了。三藩同气连枝,休戚与共。尚藩做出了

  • 为什么康熙的九个儿子都要争皇位,当个无忧无虑的王爷不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个“皇子”勾心斗角抢皇位,造成兄弟反目的事情,其实并不多,就连唐玄宗时期,他的儿子们都没有这么“疯狂”。康熙九子要夺嫡,九个儿子没有一个是“饭囊酒袋”,个个能力超群,即便比不上真正的皇帝,但起码远超王爷的标准。而“九子夺嫡”,它的发生,是有事件的动机和时代根源的。要知道,九子夺嫡

  • 为什么只有嘉庆等极少数的陵墓没有被盗,能够保存完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昌陵的核心一一地宫昌陵是清仁宗嘉庆皇帝的陵寝,动工时间是从嘉庆即位后的第四年即1799年二月十九日。因为昌陵地宫保存着原始状态,究竟是什么情况,只有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清宫资料进行研究,我们终于知道了昌陵地宫的形制,规模。原来嘉庆皇帝生前关于自己陵墓的事情,他也没有“原创”设计,他制定的

  • 15岁男孩拦住乾隆,自称是乾隆的孙子,乾隆:掐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的孙子被斩首,乾隆用什么刀杀孙子,十五岁男孩说乾隆是他孙子

    故事要从乾隆二十八年说起,当时康熙的第十二子允祹(胤裪)去世,他一共有6个儿子,最大的活了12岁,相当于无嗣。乾隆初期,随着“弘皙案”等宗室谋逆案的发生,乾隆和宗室之间的关系并不好,所以他打算过继一个儿子给允祹做孙子,缓和和宗室的关系。当时乾隆只剩7个儿子,分别是四阿哥永珹,五阿哥永琪,六阿哥永瑢,

  • 《让子弹飞》里的土匪劫火车民国真实发生过,这一劫惹怒六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长寿县孙银普土匪,民国阳春县黄姓土匪,长安区民国斗门土匪

    清末民初,局势混乱,很多有能力的地方势力都选择落草为寇,前几年上映的《让子弹飞》讲的就是川渝地区土匪张麻子劫持火车事件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实在山东半岛南部地区也有一大批武装土匪,而且他们真的干过抢劫火车的事!山东南部属于民国四大匪患地区之一,鼎盛时期人数高达10万人之多,他们是堪比鼠患蝗灾真正的地

  • “民国四大渣男”之一郭沫若去世后,他的妻子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如此“渣男”,他的妻子为什么会在其去世后自杀呢?其中又有什么隐情?求学日本,结识佐藤富子1912年,20岁的郭沫若接受家里安排的包办婚姻,娶了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女子张琼华为妻。虽然对张琼华谈不上厌恶,但是树立在二人之间的文化鸿沟始终让郭沫若难以对这个女人产生感情。两年后,在哥哥的资助下,郭沫若

  • 西方不承认夏朝,为何却认可良渚?国家的先见之明被陕西考古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夏朝,以及夏朝的存在是否确凿。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据传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间存在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然而,夏朝的存在一直存在争议,西方学者多数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夏朝只是一个神话。相比之下,良渚文化的存在却得到了广

  • 指尖上的国宝89丨西周虢国玉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玉璋,是周代祭祀活动中使用的六种礼玉之一。玉璋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也有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的形状,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也就是说,玉璋是玉圭从上端尖锋处垂直切下之一半者物,这种形式与出土遗物及古籍和古碑刻纹图中所称为“璋”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