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为了防止墓葬被盗有何方法?诸葛亮最机智

古代为了防止墓葬被盗有何方法?诸葛亮最机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03 更新时间:2024/1/5 20:31:57

怎奈天妒英才,后来诸葛亮因在五丈原失利,最终病死于定军山下。大家都以为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便是,假的诸葛亮吓死了活的司马懿。其实这会是大错特错,最后这一计策却没有用保护国家方面,而是骗了世人将近两千年之久。

虽然当今社会提倡火葬,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人死必须要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可是在三国时期,连年战乱军阀割据,导致很多军阀以盗取坟墓中的财宝为主,用来扩充军备。而且有的军阀也会专门设立盗墓的机构。就拿曹操来说,为了防止死后盗墓贼的光顾,特意设置了多达72的坟冢,从这一点来看,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皇帝陵墓也罢,都会做好防盗措施,诸葛孔明号称神算子定然也会想到如何防止他的墓葬被盗。

在自己的百年之后,蜀国一定会被曹魏司马懿等人所灭,到时候他的墓葬有可能会遭受破坏,所以就在诸葛孔明去世前就定下了“棺椁南抬,绳断便葬”的规矩,而刘后主也一直遵循诸葛亮为亚父,如同生父一样的对待,所以他的命令一定都会去执行,不会打半点儿折扣。

到了那一天,刘后主从全国选出了四位青壮年,去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向南行。而棺木是属于体积较轻,两个人抬起来都感觉不到重,而捆棺木的绳子是采用于当时南蛮人所做的藤条铠甲中的藤条,一般是绝对不会磨烂的。就这样子,他们开始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向南行。

这四个人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走了几天几夜,身体已经筋疲力尽,抬杠都已经磨烂,但绳子确实没有磨烂,依然是坚不可摧。这四个人商量不如就地把诸葛亮埋在此地,好回去向刘后主复命。他们没有想到刘后主在这件事上是何等的聪明,给诸葛先生的绳子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哪有这么容易就会被磨烂了。

很快刘后主就识破了他们几个人的谎言,便把他们几个人抓起来,打的是皮开肉破,最后在大怒之下把四个人通通杀掉,这四个人也为他们的谎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后再也没有人知道诸葛先生埋葬在何地何方,其实这一切都是诸葛亮早已经想好的计策了。

当然,诸葛亮墓之谜后来也有不同的版本,但每一种都指向了计谋的高深,以及体现出诸葛亮一生披星戴月,一心为国为民完成刘备的托孤。可惜的是,在有生之年没办法看到,蜀汉大一统的局面,只能憾然离世后人也无人继承了他的遗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家被抄后,房子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一年时,刚刚晋升为内务府旗兵总管的和珅来到了什刹海“物色”宅地,和珅并非是要买宅子,而是在平地建立起宅子,这一年的和珅意气风发,或许内务府里的一个总管并不算什么,但和珅才26岁,乾隆更是对他颇为看重,他自知前途无量。也是在这次考察下,和珅选中了一大块“宝地”,这块宝地,正是如今北京著名景点“

  • 秦始皇崩于沙丘,对于新生的大秦帝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沙丘,残阳如血,远处的夕阳看上去格外圆润,鲜红,绚烂的晚霞在天空尽情绽放,青山,层林浸染在落日余晖中,飞鸟竞相归林入巢,寻找自己的归宿。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最后一抹晚霞被远山所吞没,大地开始陷入寂静,远山如墨,夜幕笼罩大地,寒意入侵,一双如老鹰般的眼睛,看着这落日,眼神沉静

  • “修武夺军”前后,刘邦韩信之间“被遗忘”的一次重大战略争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前204年4-6月,楚汉战争主战场上演了一次大规模决战,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向刘邦的“荥阳成皋-宛叶”防线发动猛烈攻势,最终取得攻占荥阳、成皋的重大胜利。在此期间,刘邦除了正面顽强防守,主要做了两大重要决策,一是请求彭越出击楚国后方,二是命令韩信张耳迅速率军从赵地来援。彭越由此主动进攻下邳、大破薛公

  • 1922年陈炯明叛变,北伐军55天4战翁源,为何最终没能救孙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导致孙中山退到广州海面的永丰舰上继续抗击叛军,这就是著名的六一六兵变。同时孙中山火速命令北伐军率师回粤戡乱。然而孙中山55天却没能等来北伐军的回师救援,要知道此时的北伐军正在赣南集结,准备攻打南昌。应该说,五十多天,正常情况下,北伐军回师广州,完全够了!然

  • 豪格的实力和能力均不如多尔衮,故无缘辅政王且被下狱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可就是有着如此强劲实力以及皇太极长子身份的豪格,却也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后的那场皇位争夺战中败下阵来,不仅没有能够登上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就连被委以辅政王、与多尔衮平起平坐的资格都没有获得,以至于在此之后的豪格不断遭到了多尔衮的排挤与打压,并最终在顺治五年(1648年)的时候含

  • 马谡街亭之战的失败,导致诸葛亮北伐的失利,街亭究竟位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谡街亭失守冤不冤,马谡王平守街亭进可攻退可守,新三国马谡请求守街亭

    街亭是一个去往长安的最重要的一个地点,称得上是大家必争之地。不过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对于街亭的具体位置。大体上就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目前都已经出现了高达几十种说法。不过最为主要的是以下这四种,首先就是有人认为他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陇城镇的街泉亭。是根据众多的史书记载推论出来的,它位于陇山与关山的交汇地

  • 吴三桂向其承诺“绝不动手”,结果暴打人家15年,还断其后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啥吴三桂能打八年,吴三桂的伤害有多严重,吴三桂打到哪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随后吴三桂打开山海关,迎清兵入关。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可从清初至今,人们一直把吴三桂降清的原因归为陈圆圆事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崇祯十五年至崇祯十六年间,皇太极就曾数度致信吴三桂,许诺“分茅裂土”(即封王)。当时鉴于明

  • 汉朝从秦朝的历史上吸取了教训,以秦朝思想为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另一方面,汉初思想家反思前代历史的目的是探寻长治久安的治国之道,而秦为此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反思与借鉴的材料。汉人对秦切齿痛恨,故多言秦事,汉初思想家在痛恨之余,不得不冷静思考:秦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为何在短短十余年就崩溃瓦解了?这些惨痛的事实中包含了哪些深刻的教训?同时,汉初的统治者也面临着严峻的

  • 她是康熙少年时的宠妃,排在众妃之首,真实身份是康熙的表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而正史上,康熙确实有过纳“姑”为妃的事,但此“姑”非彼“姑”,这个姑其实是康熙的表姑,在那个表兄妹都可以结婚的年代,娶表姑确实也算不得什么违背伦理的事情!更别说这个表姑还不是嫡系表姑。康熙的这个表姑,姓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太后堂叔的儿子的女儿,虽然说辈分是表姑,但其实是很远房的表姑!她可能是孝庄太后

  • 官渡之战时投靠曹操的许攸,为曹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还是被曹操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曹操听从了许攸的建议,偷袭了袁绍的粮仓,导致袁绍的军粮变成了曹操的军,这样胜利的天平就从袁绍那边倾向了曹操这边。这一战使得曹操一举成名,实力大增。依据常理来说,曹操应该对许攸这个贵人保持无限的尊重和推崇才对,为什么曹操最后还是杀了许?其实,这和许攸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要我说就是因为许攸这个人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