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潍水之战,韩信一役敲掉项羽门牙

潍水之战,韩信一役敲掉项羽门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78 更新时间:2024/1/21 14:19:48

龙且者,勇猛无双,智勇双全,项羽手下五员上将之首,官拜西楚国大司马,更是西楚最精锐的楼烦骑兵统帅。

世言韩信最经典的一场战役乃是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但是事实或许并非如此,韩信最强一战并非是剪除强弩之末的项王,而是楚汉争霸正面战场之外,远在齐地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潍水之战。

[var1]

韩信

[var1]

龙且

一、背景

公元前203年,楚汉争霸正面战场处于相持阶段末期,楚军主力虽然战绩不错,但是在两翼的敌后战线,却一溃千里,天下诸侯大半归汉,汉军势力渐渐对西楚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公元前203年,韩信为与郦食其争功,趁齐军不备,统帅大军攻齐,从历下一路杀到了临淄。本已决定降汉的齐王田广惊恐万分,烹杀郦食其,与汉决裂。但是其并没有实力与韩信相争,只能一路东南逃,同时向西楚求救。

项羽闻言极为惊恐,若是齐地有失,则三面之围形成,齐地离彭城不过数百里,在正面战场极为疲态的情境下,若是北方再有失,项羽将再无回天之力。于是项羽派出手下第一战将龙且,统帅最后一支生力军前往北方支援,与齐王田广在高密会合,然后齐楚联军进抵潍水(今山东潍河峡山湖附近),与韩信大军对峙与潍河两岸,一场大战将一触即发。

公元前203年冬,霸王项羽10万主力大军在成皋荥阳一带与汉军苦苦对峙,项羽攻坚,成效不大,西楚式微,兵力粮草不济,远不如汉军兵多将广。龙且,项羽心腹也,项王手下第一猛将,而龙且所统帅的,基本就是西楚最后一支生力军。

[var1]

成皋之战

[var1]

楚汉争霸

二、形势

齐地冬季严寒,百木枯尽,潍水干涸,河面狭窄,河滩上水落而石出。寒风萧瑟,两岸的中军大阵中,两位主帅彻夜难眠。双方主帅都明白,此战将是决定楚汉争霸走势的转折性大战。

占据有利地形且实力更强的龙且,背负着一个渐渐没落的西楚,此战的目的,并非简简单单的救援,他需要在此一战中挽回西楚全面不利的局面,所以,此战,龙且必须要歼灭更多的汉军主力,收复更多的齐国土地,将汉军赶回燕赵,一战解除楚军北方的危局,为正面战场赢得更多优势。正因为此,项王将手下最为精锐的楼烦骑兵(曾以三万大胜刘邦五十六万大军)交于自己手下,可见此战的意义,所以他不可能坚壁清野,采取深沟壁垒之策,因为将二十万精锐屯于山东,每多一日,都是楚国的大损失。

此战对于龙且来说,只有速胜、大胜、全胜才能一战解决问题,及时回军支援在成皋荥阳的项王大军。

而潍水彼岸的韩信也深夜长思,自己贸然出兵争功至郦食其于死地,导致其被齐王烹杀,若是在齐地不能取得全功,以弱胜强,战胜龙且统帅的大军,成功夺取所有齐地。那韩信对上对下都没法交代,可能会因此被刘邦猜忌清算。

所以,此战对于韩信来说,只有以弱胜强,战胜楚军主力,一举拿下齐地,完成对楚国的三面包围,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所以导致这一场大战必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决战。

[var1]

天下形势

[var1]

潍水之战

三、大战

大战过程很简单,双方相持之后,各做准备,龙且手握强军,并未将韩信的杂牌军放在眼中。韩信清楚自己的新军与两倍于己且身经百战的楚军精锐相比,有一定差距,于是巧妙利用了龙且的心理。

刚开始是设伏,先根据地形和水文知识,设计了一个破敌方案,以自己的主力与龙且打正面十万不可行的,龙且身经百战,楚军精锐无比,很明显打不过。于是韩信思前想后,定下奇谋,连夜制作了数万沙袋,在潍水上游截流,当然并未完全截断潍水,给龙且造成了冬季水位枯竭的假象。

两军作战,先是示弱,主动派出先锋大军数万,渡河发起进攻,然后佯装与楚军精锐一接触便溃败。

然后是诱敌,先锋军队溃败后便假装仓皇逃走,引诱轻敌的龙且大军前往追击!

再然后是作战,龙须所统领的大军作战承袭楚军一般的作战方式,风格很简单,先是最为精锐的楚军精锐配合部分楼烦骑兵冲阵,将对手战阵冲垮,然后主力部队掩杀。韩信先是用先锋部队将龙且和楼烦骑兵诱过河,然后趁楚军主力部队渡河之初时,再放水以水代兵,将楚军精锐与主力隔开,楚军主力部队被淹死了一小半,另一部分还未来得及渡河,只能望水兴叹。

然后战场上,韩信集中数万大部队围歼了楚军精锐部队,包括部分楼烦骑兵和龙且、周兰在内的先锋部队数千人。龙且再勇猛,也架不住十多倍于己的大军。

结局就是,主帅龙且被斩,周兰被擒,东岸未渡河的楚兵,遥见主帅已亡,即刻骇散,齐王田广似惊弓之鸟,弃城逃至城阳,被汉兵捉获,将其斩首。韩信遂命曹参进攻胶东,灌璎往攻博阳,很快平定齐地,彻底终结了齐国历史。

简述过程,就是韩信导演的一次极为精妙的战场斩首行动,用大水将楚军先锋和大军割断,以近数万大军围歼了龙且、周兰在内的数千人。

[var1]

潍水之战大水

[var1]

潍水之战围攻龙且孤军

四、影响

此战双方都极为重视,楚军动员了所有精锐,并由猛将龙且坐镇;汉军也是由韩信、灌璎、曹参等将星组成。

此战之后,汉对楚形成了政治军事上的全面压制,韩信在北,英布在南,刘邦主力与项羽对峙。三面合围之势形成,楚军形同困兽,再也无力主动对汉军发动一场大战。齐地的丢失,韩信实现了包围西楚后方的战略,同时汉军距离彭城近在咫尺。

在战局中,自潍水之战后,楚军从主动化为了被动,只能防御。更让西楚霸王难受的是,经此一战,西楚最为精锐的楼烦骑兵丧尽,以及最能打运动战的龙且殒命,还有十数万生力军损失殆尽。无异于西楚霸王这只猛虎硬生生被韩信敲掉了门牙,从此只是看起来威猛,却没有了撕碎汉军任何一支主力的利器。

在北彭越断粮之后,楚军灭亡天数已定!

潍水之战后一年多,在垓下之战后,深感无力回天的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楚汉相争终结,汉一统天下,开了中国历史一个全新的纪元。

五、总结

而潍水之战的作用,就是楚汉相持阶段,汉军走向最终胜利的一块敲门砖,这块敲门砖不仅敲开了走向胜利的大门,更是敲掉了项羽最锋利的门牙。自此之后,项羽的楚军几无还手之力,汉军走向最后的胜利,已是一片坦途!

更多文章

  • 一代枭雄刘备,毕生不重用赵云,却在临死前说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不重用赵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刘备收赵云视频完整版,刘备说赵云不可重用原文

    然而我们知道赵云一辈子却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虽然有个五虎上将的名号,但这是荣誉,不是实权。他被封的官阶比不上关羽、张飞,你可以解释为这二人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比不上马超,是因为人家同为五虎上将,手里还带领着一支自己的军队;然而赵云连魏延都比不上。那么刘备为啥重用叛将魏延,却不重用赵云?刘备临终前才说出

  • 韩国有一块“中国”的石碑,上面刻着7个汉字,让韩国愤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国景福宫石碑上的汉字,为什么韩国墓碑上写着中国的字,韩国一个神秘的石碑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不论古今中外,爱自己的国家都是一个终极信仰。“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有国家的昌盛才能有我们小家的幸福,所以不论自己的国家如何,都需要国民的拥护过爱戴。同样,一旦遭遇国难,作为每一个国人,都应当义不容辞挺身而出。自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国家曾经历过很多不平等待遇,无能

  • 五代十国中的楚国是怎样建立的?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楚国历代帝王关系图,五代楚国百科,楚国跟吴国疆域对比

    前面我说了,892年六月孙儒被杨行密击败,他的部下有的投降了,有的则逃走了。逃走的部将刘建锋、马殷收拾残部7000余人,向西撤退。本来打算占据江西,所以一路跑一路招兵买马,到了江西的时候,部队已经有了10万之多,但是江西节度使钟传的战斗力也不弱,刘建锋、马殷被击败,又只好往湖南方向跑。[var1]刘

  • 三国武将排名,赵云为何排在关羽的前面?原因有4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不明白,《三国演义》里面的赵云细分没有关羽多,名气好像也没有关羽大,为什么他竟然可以排名在关羽前面。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斩将数量高于关羽后来关羽作为曹操的客卿一起参加官渡之战,袁绍派遣大将颜良领兵1万把曹操围困在马白城,曹将张辽、徐晃等人多次被颜良击败。关羽出战仅仅一个照面就把颜良斩于马下

  • 揭秘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最先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三国就魏国最强大,魏国亡国是什么意思,铁杆三国魏国

    先是在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第三任皇帝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第四任皇帝,司马师独掌大权;其次在景元元年(260年),司马昭派人杀死了曹髦,另立曹奂为魏国的第五任皇帝。曹芳、曹髦、曹奂名为一国之君,但皇权旁落,他们不过是司马氏兄弟及司马炎操控下的傀儡而已。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魏国

  • 三国演义中的职场规则:诸葛亮如何摆平五虎将,尤其刺头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蜀汉的大将们都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能不能服从诸葛亮是大问题。尤其“五虎上将”,武艺高强,性格各异。诸葛亮怎样才能驾驭他们呢?1、关羽五虎将中,最难相处的就是关羽。关羽不仅有傲气,而且也有傲骨,但关羽也真是有本事,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诸葛亮执掌军权之后,关羽对诸葛亮颇有微词,诸葛亮只能想办法杀一

  • 楚国800年最终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影响太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曾有这么一个火爆网络的说法,那就是古代的朝代统治时间,从来没有超过五百年。但据史书记载,有这么一个国家,其实存在了800年之久,它就是楚国。 楚国屹立不倒,一直捍卫着自己的江山800年。但最终还是亡于秦之手,但灭亡的原因不是楚王太怂,却是因为屈景昭三族的根深蒂固,这是怎么一回事?三大家

  • 刘备有两个致命缺点,注定无法统一三国,与朱元璋差距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和朱元璋谁更狠毒,刘备统一三国完整版,刘备为何如此冷酷无情

    第二,看出身。理论上刘备虽然也是底层出身,甚至还多了个皇叔噱头,但是时代不一样。宗室身份只能锦上添花,却不能产生即时的作用和价值。朱元璋虽然出身更差,但他的环境里却没有刘备这样的劣势,虽然当时也可以有看不起他出身的人,但是本质上他们的阶级差距没有那么大。袁术可以自豪的说,他们老袁家如何如何,刘备一个

  • 三国秘事:关羽真杀了颜良吗?曹操为何敢让关羽带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为啥帮曹操杀颜良,颜良大战关羽全集,关羽和颜良谁厉害

    既然这件事是假的,那么斩颜良、文丑是不是真的呢?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几个问题,而且这几个问题几乎都没有标准答案。首先,颜良为什么很容易就被关羽给刺死了呢?是他站在地上毫无防备,就等着关羽来刺?还是从马上摔下来了呢?第一个答案是关羽战马如风,在颜良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关羽没等对方做出反

  •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打战喜欢用“耗”,先后耗垮两个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他武功之盛,前所未有。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的他,在打战的时候很喜欢使用的一个战术就是和对方对峙,用“耗”的办法把对方耗垮。在灭五国的战争中,最难打的两个大国就是被他生生耗垮的。这两个大国就是赵国和楚国。赵国经历长平之战之后,虽然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但是它的强大依旧无法忽视。长平之战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