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一邻国找朱元璋赐国名,朱元璋大手一挥,此国名沿用至今

有一邻国找朱元璋赐国名,朱元璋大手一挥,此国名沿用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32 更新时间:2024/3/20 6:20:52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明朝建立之初,明军大破20万元军,旁边有一小国高丽,想趁着两军大战,捞一把油水,便举全国之兵4万,出兵辽东。主帅就是李成桂,这个老李老谋深算,明知自己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所以,李成桂率领大军刚走到鸭绿江威化岛时,便借口天气恶化、江水暴涨,请求撤军。

当然了高丽朝廷立马否决了这个要求,李成桂便有了借口“兵谏”。此时李成桂率领的这支军队是高丽举全国之力征召的队伍,凭借这支大军,李成桂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高丽都城。随后他废黜国另立傀儡。四年后索性自己做了国王。图为朝鲜王李成桂。

虽然已经坐在了国王的宝座上,但李成桂心里明白,自己此举毕竟属于篡权夺位。为堵住众人之口,李成桂又打起了临国的注意,只不过这次不是出兵征讨,而是希望能得到明朝的一纸藩封,成为大明王朝的藩属国。

于是,李成桂以高丽军民的名义上报太祖朱元璋,请求甄选高丽国王,并钦定国号。

朱元璋也是聪明之人,自然知晓“甄选”二字含义(还是你李成桂来当比较亲近我大明王朝嘛),况且此时大明政权刚立,恰好也需要得到周国认可。“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东边夷族,就数“朝鲜”二字最好听,既然他们远道而来,就将这个名字还予他们吧(李成桂提了两个名字让明太祖钦定)。之后高丽更名为朝鲜,并沿用至今。

图片整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徐达媳妇和马皇后游皇家花园,因说了句奉承话,被朱元璋活活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谢翠娥那句自我感叹的话,看似充满奉承的意味。本想在马皇后面前表现一番,没曾想引来杀身之祸。谢翠娥是徐达的媳妇,当初两人能结为夫妻,还是朱元璋的功劳。谢翠娥是谢再兴的次女,朱元璋撮合了她和徐达的婚事,婚后两人恩爱幸福。但朱元璋因谢翠娥的父亲谢再兴,对她有了忌惮。朱元璋在鄱阳湖打败陈友谅后,就准备收拾张

  • 无人知晓的来历:揭秘《三国演义》中有关关羽的未解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中关羽的典型事件,关羽超燃剪辑三国,老梁故事汇三国不明来路的关羽

    关羽是战神,喜欢他的人想必不在少数,但是关羽在《三国演义》里却是来路不明,有些小伙伴不同意了,说原著中已经说明关羽的来历,故宫历史网小编也特地去看了下原著,原著中是这么说的: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

  • 普通村民自称崇祯皇帝后代,专家都不信,直到他拿出祖传尚方宝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现在就有这么一个例子,在贵州的一个小山村里有这么一户人家:明明姓邹但是却说自己是明朝皇帝崇祯的后代。1644年,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叫来了太子慈烺,交代后事,将他托付给赵太监,随后就在煤山上吊自杀了。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赵太监领着太子慈烺躲到了现在的贵州省红花岗区巷口镇的苦竹垭的的村子

  • 秦始皇在互联网上,是怎么变成女权主义者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多少也能回忆起几个关键词,比如 “ 灭六国,大一统 ” 、 “ 焚书坑儒 ” 以及 “ 求长生 ” ,这些都是咱历史课本上有的。但这些词都有一些过时了。现在在互联网上,秦始皇早就不是历史课本里那个挺着大肚腩的小老头,而是一位身高 1.98 的大帅比,少年英才,思想超前,被疯狂追捧。大家对他的新称呼是

  • 明朝有个花木兰,武艺高强,一心报国,在军营待了7年也没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花木兰简介,中国古代史书上有没有花木兰,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朝代

    在《木兰辞》中还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话语:“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由此可见,木兰的伪装能力也是一流的,不过这样透露了她的艰辛。但是,这一切的付出都获得了回报,最终木兰荣归故里,并因此成为了世人眼中巾帼英雄的代表,并为人们

  • 漫谈三国孙权强取荆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为何急于取荆州?荆州位于东吴上游位置,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上游,国必危。荆州作为东吴的西面屏障,战略性十分重要,这正是孙权处心积虑收回荆州的原因。荆州驻守数万蜀军,守将关羽又英雄盖世,如果孙权光明正大的进攻荆州,未必能成功,即使攻下来,按照通常3:1的攻守伤亡比例,孙权也要付出

  • 明朝奇葩皇帝下圣旨,不让老百姓养猪和吃猪肉,还差点让猪绝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明朝的时候,明朝历代皇帝都姓朱。而朱字又和猪同音,如果民间要杀猪的话,那不就等于杀皇帝吗?于是在明朝的时候,杀猪又叫杀彘。朱元璋时期还只是不能叫朱的名字,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就更过分了,他竟然不让百姓养猪。当年明武宗朱厚照在自己生日那天,大摆筵席招待文武百官,当他夹起一块猪肉要吃时,突然想起自己

  • 朱元璋临终前,留下一封诏书,恢复一制度,成为他人生中一大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据考古家发现,殉葬制度最早始于商代,贵族死后,必须得让奴隶陪同一起死。这个制度也就这么传下来。到了秦朝,秦始皇死的时候,秦二世下诏令说:“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再加上后面设计陵墓的工匠也被处死,所以,陪秦始皇殉葬的人数估计达万。后来,到了汉唐,殉葬制度不被提倡,便少有皇帝找妃子殉葬

  • 历史上的“三国分晋”与“三国归晋”,相隔600年的诡异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归晋的真实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记录,三国时期三分归晋

    有人说时尚是一场轮回,其实历史也是一个大轮回,比如600年前的三国分晋与600年后的三国归晋诡异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个诡异的巧合。公元前633年,晋国晋文公设立了三军和六卿,这六卿就是韩、赵、魏、智、范、中行氏,这六卿的权力逐渐增大,王族势力逐渐无力。公元前453年,赵氏和韩、魏两家联合灭掉了

  • 明朝一锦衣卫指挥使,护良臣诛奸人,东厂督公见他都要下跪请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创立于朱元璋时期,是明朝历史上最大的特务机构,当时的锦衣卫无孔不入,大臣在家里的任何言语都会立刻被朱元璋所熟悉,可锦衣卫不仅仅是特务这么简单,他们同样是国家的守护神。在遇到战事的时候,锦衣卫也会毫不犹豫地出击,明朝不知道有多少倭寇死于锦衣卫之手,不过锦衣卫当中,名气最大的还是陆炳,他不但彻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