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漫谈三国孙权强取荆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漫谈三国孙权强取荆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09 更新时间:2024/2/20 6:15:13

孙权为何急于取荆州?

荆州位于东吴上游位置,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上游,国必危。荆州作为东吴的西面屏障,战略性十分重要,这正是孙权处心积虑收回荆州的原因。荆州驻守数万蜀军,守将关羽又英雄盖世,如果孙权光明正大的进攻荆州,未必能成功,即使攻下来,按照通常3:1的攻守伤亡比例,孙权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关羽将大部兵马调离荆州攻打樊城时,荆州空虚,孙权此时偷袭荆州,所付出成本最小。

联盟和荆州哪个更重要?

虽然是三国鼎立,但仍是一强两弱的格局,三方能维持平衡的状态,关键在于赤壁大战之前孙刘联盟的形成。孙权和刘备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抵挡曹操。但是两家联合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刘备以荆州为基地,进军西川占领益州,进而获得汉中和上庸;由于刘备在荆州南郡牵制了西线的曹军,孙权才得以集中兵力,三次打退曹军在濡须对东吴的进攻,后取得了长沙和桂阳。

在联盟的蜜月期,吴蜀实际上处于攻势,领地不断扩大,曹魏反被削弱而居于守势。事实已经证明孙刘联盟打击曹魏的有效性,既然孙刘两家都得益于联盟的好处,就应该继续贯彻下去,孙刘双方都不应该做出损害联盟的举动,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联盟时期,刘备占据荆州对东吴并不存在威胁,在东吴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刘备的势力反而是对东吴防守力量的弥补。鲁肃诸葛亮是孙刘联盟的积极倡导者,刘备不会做出进攻东吴的举动,因为这并不符合刘备的利益。站在东吴防守战略的角度看,攻取荆州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但应在大幅削弱曹操之后,三国实力彼此均衡的情况下更为合适。在一强二弱格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维持联盟的稳定是头等要务。

孙权取荆州最开心的是谁?

孙权得到荆州,自身实力得到增强,却是以损害联盟力量为代价的。孙刘联盟破裂,是曹操最乐于看到的结果,对敌方最有利的一定是对己方最不利的。曹操对各地用兵,唯独不打荆州,其用意就是引发孙权、刘备因争夺荆州而失和,造成联盟破裂的目的。诸葛亮是能够看透这一点的,在关羽失荆州之后,就引发了诸葛亮的叹息。孙权虽得一时之利,最终免不了被曹魏分而破之。

换个思路会更好

假如在关羽攻打樊城时,孙权派吕蒙助攻关羽,那么关羽拿下樊城的可能性就极大,这样关羽就可以将战线推进到汉水一线,加大吴蜀双方的战略空间,减轻东吴长江防守压力,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之后,曹操必然加大荆襄方向的兵力投入,导致江淮空虚,孙权就有机会攻下合肥,东吴防线可推进至淮河一线,则可大幅削弱曹操在中原的势力范围,进而改变三国战略格局。

可惜孙权吕蒙战略眼光不及鲁肃,过早的强取荆州,导致战略机遇丧失。当眼前利益摆在面前的时候,不妨再往前看一看,如果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够兼得当然最好,如果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存在冲突的时候,就要优先考虑长远利益,只有看的远,才能走的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奇葩皇帝下圣旨,不让老百姓养猪和吃猪肉,还差点让猪绝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明朝的时候,明朝历代皇帝都姓朱。而朱字又和猪同音,如果民间要杀猪的话,那不就等于杀皇帝吗?于是在明朝的时候,杀猪又叫杀彘。朱元璋时期还只是不能叫朱的名字,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就更过分了,他竟然不让百姓养猪。当年明武宗朱厚照在自己生日那天,大摆筵席招待文武百官,当他夹起一块猪肉要吃时,突然想起自己

  • 朱元璋临终前,留下一封诏书,恢复一制度,成为他人生中一大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据考古家发现,殉葬制度最早始于商代,贵族死后,必须得让奴隶陪同一起死。这个制度也就这么传下来。到了秦朝,秦始皇死的时候,秦二世下诏令说:“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再加上后面设计陵墓的工匠也被处死,所以,陪秦始皇殉葬的人数估计达万。后来,到了汉唐,殉葬制度不被提倡,便少有皇帝找妃子殉葬

  • 历史上的“三国分晋”与“三国归晋”,相隔600年的诡异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归晋的真实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记录,三国时期三分归晋

    有人说时尚是一场轮回,其实历史也是一个大轮回,比如600年前的三国分晋与600年后的三国归晋诡异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个诡异的巧合。公元前633年,晋国晋文公设立了三军和六卿,这六卿就是韩、赵、魏、智、范、中行氏,这六卿的权力逐渐增大,王族势力逐渐无力。公元前453年,赵氏和韩、魏两家联合灭掉了

  • 明朝一锦衣卫指挥使,护良臣诛奸人,东厂督公见他都要下跪请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创立于朱元璋时期,是明朝历史上最大的特务机构,当时的锦衣卫无孔不入,大臣在家里的任何言语都会立刻被朱元璋所熟悉,可锦衣卫不仅仅是特务这么简单,他们同样是国家的守护神。在遇到战事的时候,锦衣卫也会毫不犹豫地出击,明朝不知道有多少倭寇死于锦衣卫之手,不过锦衣卫当中,名气最大的还是陆炳,他不但彻底改

  • 都说三国司马家是篡位,难道曹家不是吗?258年04月10日诸葛诞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司马氏关系图,三国后期司马家历史,三国曹氏在位时间各多久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三国都说司马家得位不正,难道曹家得位就正吗?258年4月10日:司马昭率领的曹魏军队攻陷寿春,诸葛诞被杀,叛乱被平定。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诸葛诞同诸葛亮不是什么近亲,只是拥有共同的先祖,西汉司隶校尉

  • 朱元璋曾对一个喂猪女子傻笑,马皇后把她接进宫,为何朱元璋不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为何,只要是有关微服私访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能套用在朱元璋身上的,都是和朱元璋有一点关系的。当然了这可能和朱元璋的作为有关系。毕竟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为了考察民生,怕官员蒙蔽自己,他经常微服私访。微服私访,就会发先很多事。有些是发生在朱元璋身上,有的不是。但是,只要记录在朱元璋身上,似乎就没有什

  • 三国降将遍地走,只有这七位,可以说越混越好,羡慕死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隐藏十大名将,三国六大降将,盘点三国时期的十大妖将

    第七名:王平王平算是个粗人,大字不识一个,由于曹操战败,王平转投刘备。当时也不知为何可能刘备慧眼识人发现他有一些本事,将他任命为牙门将。封将之后打了很多胜仗。之后魏延被杀害,王平接替他又升了一个头衔直至镇北大将军,成为大统领,英勇威武、羡煞旁人。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做到这样本事确实不小。第六名:黄

  • 朱元璋改了十个字,惩罚了明朝最大贪腐,造就了现在的防伪标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惩治贪腐电视剧演员表,明朝朱元璋事迹,佳姐说历史朱元璋

    千是一个空间的观念,指的是南北方向,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活动的指向,往北指的是人死的方向。而百是一个是时间观念,就是把这个日出到下一个日出之间的时间段平均划分为一百等份。其中阡陌中的阡指的是南北走向的田埂,而陌指的是东西走向的土埂。而经常与阡陌相似的是一个词叫“广袤”,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

  • 三国中被“忽略”的2位隐士,一文一武,至死都没有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十大隐藏神秘高手,三国十大隐士活了多少岁,三国还有哪些隐藏的武将

    三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世,这个时代出现了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这样的谋臣,也出现了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这样的大将。而且同样还有两位能力极强的隐士,他们一文一武至死都没有出山。司马徽不贪恋名利这个文士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他出生于汝南名门望族,从小开始便表现出了极高的智商,乡里人都认为他长大以后一定可以位列三公

  • 明朝废除丞相,满朝文官群龙无首,朱元璋:那就让衍圣公顶上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衍圣公简介,明朝灭亡后的文武大臣下场,当代衍圣公是谁

    朱元璋采取的策略就是逐步提高孔氏家族的地位。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就让五十五代衍圣公孔克坚前来南京觐见。在同年,因为孔克坚有病在身,朱元璋直接让孔克坚的嫡子孔希学承袭衍圣公。从此开启了五十六代衍圣公孔希学与朱元璋长达十四年的友好交往。洪武七年,朱元璋特此下诏免除衍圣公所有的土地税。但老朱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