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支持也没用
朱元璋从起义初期开始就大力培养自己的长子朱标,后来朱标在朱元璋前面离去,这让老朱相当的伤心,一时间对于整个地方都失望了,当时还说要重新营造长安城,让地方重心回到关中,可是朱标都伤掉了,这一切工程自然也就停止了。
朱标伤掉之后朱元璋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重新选择一个太子,一个地方没有太子就像是一个大公司没有继承人,没有继承人的公司会引得无数有机会人的觊觎,这个大明朝也是一样,所以到底谁来做新太子呢?
朱元璋短时间之中心里面也是没有计划的,那个时候他的儿子很多,但真正有才华可以君临天下的其实就那么几个,最后他一个藩王都没有选择,反而是直接让朱标儿子朱允炆当太子了,朱元璋觉得自己年纪还不是很大,可以为儿子铺二十年路,那就可以为孙子继续铺路。
所以朱允炆坐上太子位置之后,朱元璋推翻了自己之前许多想法,朱标活着的时候可以控制藩王,这些藩王就会老老实实的守卫边疆,但要朱允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让那群三四十岁的叔叔伯伯听话,多少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朱元璋自己亲手开始削藩,为了防止自己儿子不听这个孙子的话,那就一个个铲除让他们听话。
朱允炆削藩不利因素
朱允炆削藩新规是对的,但要具体看是什么人来实行这个新规,朱元璋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削藩的想法,并且开始了一些行动,自己做给孙子看,朱元璋削藩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开国皇帝的圣旨和多年的威望再加上辈分在哪里,朱棣这些人自然是不敢反抗的。
可惜的是朱元璋离去之后一切都变了,如果说大明王朝是一根荆棘,那这众多的藩王就是荆棘上刺手的刺,朱元璋之前害伤功臣是为自己长子朱标除掉这些刺,那个时候的藩王对朱标来说还不是刺,但朱标伤后,这些藩王对朱允炆来说就相当刺手了。
朱允炆继承的是朱元璋的新规,但他的能力和魄力都不够,对于削藩不是从最强大的燕王朱棣开始,而是从一些软柿子开始,一个个的削藩给朱棣看,最后给了朱棣准备和下定决心造反的机会,要是朱允炆削藩一开始就从朱棣下手,以雷霆之速度,那朱棣这个最强藩王倒下之后,其他那些小鱼小虾藩王谁又敢动呢?
朱允炆决策的错误导致了他后面的伤亡,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朱允炆要是不削藩的话,也是可以解决藩王的问题的,要是没有削藩,朱棣心中虽然对侄子朱允炆做皇帝不服气,但大概率不会去冒险,为什么不会去冒险呢?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都没有受到伤亡威胁,为何要去冒险呢?正是因为前面几个藩王都被朱允炆弄伤了,这才逼的朱棣不得不反。
结语
朱允炆要是削藩成功了,那之后的明朝虽然没有朱棣时代那么成功,但至少也会进入到一个平稳发展之中,很有可能会像汉文帝一样休养生息,老百姓的生活会好过很多,可能后面明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监督机构,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奇葩皇帝,只是明朝的整体高度会下降,平均水平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