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从宋太祖赵匡胤手里接过政权的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力量还小,根本没有抗衡大宋朝的能力,南方的几个残余政权,被赵光义很快消灭,结束了唐以后近60年的混乱局面,中原出现了太平,也应该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这时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是蛮符合国情实际的,一时,出现了盛世繁荣,到了宋真宗赵恒的时候,宋真宗赵恒还极力宣扬文治。
他的“书中自有千重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马簇”,就是他推行文治的鉴证。可是,在宋真宗赵恒在位的中后期,宋仁宗赵祯在位的初期,这个国策就不适应了,这时契丹和西夏的力量逐渐强盛起来,威胁到北宋的政权,由于北宋朝强调文治而忽视了武功,对抗少数民族的入侵,心有余而力不足,完全不能与之抗衡,从仁宗以后,北宋逐渐走下坡路,最终导致北宋灭亡。南宋,沿袭这个国策,龟缩南方,最终被元朝灭亡。
宋太宗重文轻武的国策,有利也有弊。利的方面,国民得到休养生息,国家出现了繁荣;在唐朝文化的基础上,宋朝的散文、诗词,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宋朝的文化兴盛起来!弊的方面,军事人才受打压,使他们无用武之地,国家的军事力量薄弱,受北方少数民族欺侮,导致国家灭亡,教训是非常惨痛的。若从仁宗赵祯开始轻文重武,重视军事人才的任用,是完全可以扭转国家的不利形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