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2/22 13:40:08

此时的孙传庭刚刚从狱中放出来。崇祯十二年五月,屡立大功的孙传庭受到大学士杨嗣昌的陷害,被崇祯皇帝投入监狱,一直关押到现在。

孙传庭,字百雅,是山西代州振武卫人,生得“仪表颀硕,沈毅多筹略”。孙家是世代读书之家,孙传庭在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做过知县,后来调入吏部做官,以后在家隐居多年,到了崇祯八年又出来做事,担任顺天府丞。

崇祯九年三月,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参与剿灭农民军,颇有斩获,活捉了闯高迎祥等人,献俘北京。此后,陕西农民推举李自成为闯王。

孙传庭连战连捷,陕西、河南农民军大受挫败。孙传庭用实战证明自己的才华足以胜任巡抚一职,所以《明史》中说他“秦人爱之不如总督洪承畴,然其才自足办贼。”

《宸垣识略》中说,孙传庭虽然是陕西巡抚,但有一个特殊之处,朝廷不给他属下的军队拨发军饷,他们要自己解决军饷问题。

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孙传庭到任之后,翻看旧档,发现在明初的洪武年间,陕西省所属的前、后、左、右四个卫原本都有囤地,大概是每个屯军军士有一顷地,也就是一百亩。《明史》中说,四卫屯军一共二万四千人,田地二万余顷。

每个军士的屯地每年征收二十四石粮食,其中十二石是正粮,直接交给军士本人,另外十二石为余粮,交入军库当中,作为军用。

如此一来,陕西四卫的军饷可以就地解决,不需要朝廷从别处调拨转运,经济而且合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很好的屯田制度逐渐被破坏,屯田基本变成了私有财产,正粮直接交给军士,但交入军库的余粮都没有了。

孙传庭对此加以改革,仔细核查统计,查明现役的军士一共有一万一千多人,除了已经归属秦王府的右卫之外,其它三卫的屯地,根据土地的质量每顷征收十二石到十八石不等的粮食,折算成银两,一年总共可以收入十四万多两银子和米麦一万三千五百余石。这样就解决了军饷问题,又没有给军民和国家造成负担。

剿匪方面,孙传庭明确反对杨嗣昌的四正六隅之策,写了几千字的奏章,指出这个计划毫无益处。他认为,各地经过多年的战乱,兵疲民穷,苦不堪言,如果强行推行这个计划,结果必然是“贼不必尽,而害中于国家。”

孙传庭在行动上也极不配合,杨嗣昌给陕西巡抚划定的任务是招募当地士兵一万人,朝廷拨给饷银二十三万两,主要负责商、雒等地。孙传庭不理这一套,自己筹集了几万两银子,招兵买马,也不向朝廷汇报自己兵员的情况。

这些抗拒的言行,显示出孙传庭在政治上的幼稚。这些反对的唯一作用是让他得罪了杨嗣昌,以后处处受到杨嗣昌的刁难。

此后,孙传庭纵横陕西,剿灭各地农民军。总督洪承畴也大挫李自成,最终李自成只带着十八人逃走。到了崇祯十一年春天,“关中群盗悉平”,陕西的农民军全部被平定。

杨嗣昌一直倚重的熊文灿并没有什么能力,一直主张招降。而孙传庭始终主张大力剿杀,亲自率领大军东出潼关进入河南,要与熊文灿东西合击,歼灭河南匪乱。

进军途中,孙传庭接到熊文灿的檄文,要求他停止剿杀,不要破坏他的招降努力。孙传庭毫不理会,继续进军,很快又得到杨嗣昌的亲笔信。孙传庭只好撤兵。此后,熊文灿的招降努力宣告失败。

崇祯十一年十月,清军越过长城,北京戒严。陕西的洪承畴、孙传庭率军入卫,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各镇援军,赐尚方剑。

大学士杨嗣昌提出,陕西将士可以留守蓟辽。孙传庭再次反对,认为把陕西秦军留在这里,会使陕西的贼势死灰复燃,“是代贼撤兵也”。而且秦军将士的妻儿都在陕西,他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久,“非哗则逃,不复为吾用,必有贼用,是驱民使从贼也。”

杨嗣昌不理会孙传庭的意见,孙传庭想要见一见皇帝,当面陈述自己的主张,也被杨嗣昌阻拦。孙传庭又急又气,说自己的耳朵聋了,提出辞职退养。

杨嗣昌指责他装病,崇祯皇帝大怒,把他夺职为民,派专人前去调查,随后把他投入监狱,一关就是三年。

三年当中,熊文灿、杨嗣昌相继落败而亡,证明他们的策略是错误的。而孙传庭的预言不幸言中,陕西的形势再次恶化,李自成的势力重新兴起,席卷河南。

时隔三年,刚刚出狱的孙传庭匆匆带兵前往河南,去为开封解围,迎战自己的老对手李自成。只是时移势易,两个人的实力已经完全逆转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居正死后,明神宗朱翊钧为什么要清算他?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神宗为什么清算张居正,朱翊钧张居正同人文,张居正跟朱翊钧差多少岁

    张居正死时,明神宗朱翊钧已是近20岁的青年了。在痛哭流涕之余,朱翊钧隐隐约约也感到了些许的轻松。那位令人敬畏的张先生终于走了。不久,万历帝逐渐听到了不少他原先根本无法听到的言论。张居正的反对派开始试探性地放出风声,旁敲侧击地把张居正的所谓种种罪行揭露出来,丑化其形象。朱翊钧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原

  • 马家窑的陶罐子上,有个比甲骨文还古老的文字,专家破解了其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23年的时候,在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附近,我国考古专家首次发现了一处古代文化遗址,因为其自身处于马家窑村位置,故名“马家窑文化遗址”。经过考古专家们夜以继日的考古研究,他们最终确定,马家

  • 封神:是什么让地痞刘乾拜服。他从姜子牙的小黑粉到真爱粉的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天是上梁吉日,三更时分,宋异人在前厅招待工人。宋异人的妻子孙氏和姜子牙的妻子马氏共同商量,她们要去后花园看看姜子牙干啥呢。当他们到达后花园的时候,听到了子牙自言自语的声音。马氏对孙氏说:“大娘,你听听子牙自己跟自己说话呢,这样的人一生不会有所进步,说鬼话的人怎么可能有升腾的机会?”马氏感到愤怒,走

  • 宋代闺秀们的日常生活,真和电视剧里一样享受吗?看完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代闺秀,宋朝穿衣打扮,宋朝的裙子怎么穿视频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的分工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分离,但最重要的人类分工是男女两性的分工。从很大程度上说,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直接决定了男女在社会分工中从事不同种类的生产劳动。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直接决定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产中的角色地位和社会功能

  • 博弈论玩家召公奭:周公旦真说服他了吗?|史记周次元027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的存在保证了周王朝建立初年从动荡走向安定,这是否意味着,从周成王到周康王,一直都是他们把持之下的老人政治呢?召公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027在《周本纪》里,召公奭的存在感是比较弱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要。大概他的光辉被自己的哥哥周公旦掩盖了。在周王朝的历史中,周公旦太耀眼了。召公奭在周武王时代,

  • 徐辉祖忠于建文帝,徐增寿支持朱棣,最后这两兄弟的结局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就是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却有两个不省心的儿子,这是因为他的长子徐辉祖看好建文帝,也忠心与他,但是他的四子徐增寿却是朱棣一派的,面对这样的两个极端,也是很让人头疼。作为旁观者去看徐达这两个孩子的时候,会觉得长子比较正直,因为不管建文帝的才华如何,他是被认可的继位者,而朱棣就有一点名不正言不顺了。

  • 夏朝是不存在的传说,深度剖析王位世袭制,消失的历史让人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考古学家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也被定义为那些文物属于夏朝。但是,考古学家也有发现,按照惯例,每一种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文字解析器具的用途,但是那些所谓夏朝出土的文物却没有文字依据,所以,夏朝出土的

  • 朱元璋的余荫,明朝宗室律法特权的由来及其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诸王分封”是朱元璋为明朝设定的基础性制度,所以《皇明祖训》中有大量涉及宗室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宗室不同于平民、臣属、勋贵的特殊法律地位,也是由此而来。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余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司举奏,并

  • 爱新觉罗氏后裔启星从不接演清宫戏,她却为刘德华破例一次演格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帝的权力很大,他们的话就是命令,就像是皇帝让臣子去死。在权力的压制下,无论是否,都能逆转乾坤,可以说,一个王朝的命运,都可以由皇帝来决定。这就好比三个朝代的鼎盛时期。康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代皇帝,在位时他的治国之道让百姓安定下来。在军事上,他掌管着边疆的安定,康熙继位皇帝的时间虽然不长

  • 古人也爱吃零食,从饮食果子热潮看宋代的饮食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伴随着商业的蓬勃发展,宋人的饮食生活也变得越发丰富多彩了。像《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酒楼”跟饮食果子就尽陈了市井酒肆的繁华与菜肴丰盛,让千年后的人们同样能感受到宋代饮食文化中的“不凡之处”。宋代的饮食果子“热潮”饮食果子在宋人食谱中的地位,从《东京梦华录》卷二中孟元老的相关描述就可见一斑。据记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