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大教授韩茂莉新著《大地中国》:开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壮游

北大教授韩茂莉新著《大地中国》:开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壮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4/1/22 18:02:58

4月7日,韩茂莉教授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晓珊,共同做客北京PAGEONE书店,以“只有理解地理,才能理解历史”为主题,为读者朋友们开了一次跨越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的壮游。

[var1]

新书分享会现场

历史化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地理

韩茂莉教授早年曾先后师从历史地理学者史念海、侯仁之先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并在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一批国家一流课程。《大地中国》是她第一本写给大众的历史地理通识读本。

[var1]

“将一种学术语言转变为大众语言,这就是《大地中国》在表述方式上的一个特征。”韩茂莉说:“谈到历史,我们总要说到过去的人与事,而这一切最终要落在大地上,让大家看到,在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地理。”

对于很多人来说,历史地理学有些陌生,我们学过地理、历史,但两门学科往往是割裂的。常见的历史叙述多以时间为线索,空间在其中是架空状态。实际上,任历史过程的展开、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人物的登场,都无法脱离具体的地理空间,而且历史的脉络往往能够在地理空间中找到更深层次的逻辑。

唐晓峰教授曾讲过,很多历史事件,只有把地理加上才完整明白,历史是一个侧面,地理也是一个侧面,合起来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学者史睿说:“《大地中国》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多展开,让读者明白所有的历史人物必有其地理舞台,所有地理因素都是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条件。”

中国大地上的故事与地理视角下的历史

中国拥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中国历史地理也涉及众多方向,韩茂莉从中选取了二十六个核心问题,涉及农业文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纵轴,以地理空间为横轴,呈现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var1]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韩茂莉

《大地中国》的故事从华夏文明的起源以及“何以中国”出发。“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意思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国。韩茂莉说,最初的“中国”不是指政治空间,而是文化区域,即“华夏文化的核心区”。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中国”才逐渐摆脱了标定中心之地与华夏文化核心区的初意,成为国家、主权、国民的代表。

[var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

唐晓峰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与“九州”“五服”“江山”等中华世界独有的概念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地理世界,世界由此变成了一个文化的、活的东西,人们穿行在这些概念里,实际上就是穿行在一种文明之中。

谈及地理,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自然空间,而韩茂莉教授关注的则是基于自然地理区隔形成的文化地理。中国划分东西部的人文地理界线是她的研究重点之一,她认为无论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的“胡焕庸线”,还是两千年前司马迁提出的龙门—碣石一线,这两条东西界线背后的决定性力量,实际上是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它界分了游牧与农耕区的边界,孕育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古代国家疆域的变迁。

韩茂莉说:“国家坚守的疆域底线不是军事要塞与锁钥之地,而是农业生产能够持续进行的地带—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这条线既是中原朝守疆固土的底线,也是新生疆土拓延的起点。”

“关中”也是《大地中国》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关中地区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中部,在古代因地处函谷关、萧关、大散关、金锁关等众多关口之中而被称为“关中”,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秦统一天下的地理基础。此后,在“关中平原”这个地理概念上构建的“关陇集团”,又继续影响着中古中国历史的走向。

除了宏观的问题,《大地中国》的视角也渗入到微观层面,进入人的生活之中。韩茂莉讲到了民居、讲到北京城,城市、建筑也是人文地理范畴中的重要问题。提到四合院,大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北京的四合院,而实际上,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四合院形制的建筑,而北京的四合院更与古代的城市规划有关。

《大地中国》从“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入手,讲述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由胡汉民族融合与南北文化统一的思路,解析隋代大运河的动因,透过历史地理的维度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读,就关系着我们对于历史、对于中华文明演进的底层逻辑认知。

自然景观可以再现为历史场景

《大地中国》不仅勾勒出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的脉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结合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来理解历史、认知世界的方式。

透过历史地理的视角,行走在中国大地上,平原、丘陵、山脉、江河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地理景观,而是可以再现为历史场景,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融汇在一个画面中。自然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意义。

同样的,人对自我归属的定义,也不再局限于地理区域。我们说自己是什么地方的人,通常是以行政区划的方式表达,但更深地印刻在我们身上的是地方文化习俗与生活经验,而这些都是基于自然地理条件,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是文化地理所赋予的。

历史地理与我们切近相关,文明正是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交织中生发。

“历史地理学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基础知识的一个范畴”,唐晓峰说:“我相信,这本书会让很多人知识上升一个层次,保证他的知识不是空泛的,而是和中国的大地密切结合的。有了这份知识,再在中国大地上行走,就已经是一个不一样的人了。你会和这片土地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加深刻。”

[var1]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晓珊

陈晓珊说:“中国的大地就像是这样一个舞台,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成长,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舞台,人们改变了大地的面貌,改变了大地山川的样子,而大地它也在改变着人们。这种人物和环境之间互动的关系,就是我们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我们今天《大地中国》的研究内容。”

南都记者 黄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经典历史故事:一只白麋鹿,却差一点导致了楚国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95期)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在乾溪流连忘返,蔡国大夫观起的儿子观从为了报杀父之仇,于是进入郢都杀死太子禄并拥立比作为楚国的君王。由于楚灵王平日倒行逆施,因此他的部下纷纷离开了他,楚灵王众叛亲离。最终楚灵王在山中飘零,然后他在心灰意冷中自缢而死。楚灵王后来楚国的君主之位辗转落在了楚平

  • 战国瑰宝青铜戈晒宝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青铜兵器是古代青铜器收藏中的一大门类。“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在青铜时代,战争频仍,为了获胜,当时的贵族毫不吝惜珍贵的青铜,铸造了大量的兵器。虽然经历了战争和时间的消耗,但仍然有遗存。青铜戈即是其中的一种。在中国古代,戈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

  • 被称为“弱宋”,但经济发达,那么宋朝的经济为何这么发达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从根本原因上来看,这得益于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不是开始于明朝,而是始于宋朝。当时的国家内部农业、手工业、商业相较于前朝来说都有着明显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繁荣。除此之外,宋朝在对外贸易中也举得了优秀的成绩。疆域狭小虽然限制了宋朝经济的横

  • 历史人物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后赵武帝“石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早年经历石虎的祖父石(“勹”里面一个“背”字)邪,父亲石寇觅。石勒的父亲石周曷朱将石虎视为己子抚养。石虎年七岁时,有善相者曰:“此人貌奇有壮骨,贵不可言。”永兴年间,与石勒相失。[var1]永嘉五年(311年)十月,刘琨送石勒母王氏及石虎于葛陂,时年十七岁。石虎性残忍,好驰猎,游荡无度,尤善弹,数弹

  • 胡惟庸称自家水井中全是酒,诱骗朱元璋伺机篡位,真相究竟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暗示胡惟庸,电视剧朱元璋中胡惟庸的扮演者,胡惟庸帮朱元璋征收船

    朱元璋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开国君主,他结束了自宋朝以来的纷乱,但同时也喜好杀戮,特别是对待功臣,朱元璋的手段极其残忍。胡惟庸一案就是典型的代表,关于胡惟庸一案,历史上也有不少野史记载,比如《明史纪事本末》。胡惟庸自称家里的水井十分神奇,不冒水而是冒酒,特地将这件事情告诉朱元璋,要他来院子里欣赏这番奇景。

  • 战国红颜·真实的芈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芈月传》芈月剧照2004年8月,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边的神禾塬上发现了一座规模相当惊人的古墓,东西长135米,南北宽110米,四条墓道,按照古代的殡葬制度,只有诸侯王以上的陵墓才可以建四条墓道。从大墓的陪葬坑里边,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了六副完整的马骨,这也就意味着墓主人生前坐的马车是六匹马拉

  •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游览天下,地理学造诣不输徐霞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顾炎武简介,古代思想家是顾炎武吗,顾炎武与人书原文及翻译

    徐霞客早亡十几年,没有顾炎武这样遭遇到国破家亡的境地。在那个沧海横流,风雨如晦的时代,顾炎武经常携带两头骡子,一箱书到处考察山川地理,人文典故,探索能够经世致用的实学。顾炎武曾作文表述自己: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的一生调查实践生涯。徐霞客的行迹和顾炎武则比较相反,徐霞客主要的方向是往南或者往西进行考

  • 一个文盲居然能与孔子和老子并驾齐驱,并被称之为东方三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圣是哪三位,新儒学三圣,老子与孔子同时代人

    今天我们来继续聊一下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在中国儒释道被称之为三教,其中儒教和道教都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孔子和老子。而佛教的代表人物释迦牟尼是印度人。佛教能在中国落地生根,一定有中国人的特殊贡献,谁才是代表中国佛教的标志性人物呢?中西方很多学者把这个桂冠给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慧

  •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

  • 春秋时期,兵圣孙武训练吴国宫女,通过一招训练成功征服吴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故事的背景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孙武说能把宫女训练成士兵,吴王大吃一惊。但是看孙武很肯定,于是让他训练一些宫女成为勇士,孙武他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武用军令如山的方式,对这些宫女进行了训练。等一切准备完毕,孙武宣布命令:“一不准混乱队伍,二不准笑语喧哗,三不准违抗军令。”然后孙武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