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游览天下,地理学造诣不输徐霞客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游览天下,地理学造诣不输徐霞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85 更新时间:2024/2/10 21:43:09

徐霞客早亡十几年,没有顾炎武这样遭遇到国破家亡的境地。在那个沧海横流,风雨如晦的时代,顾炎武经常携带两头骡子,一箱书到处考察山川地理,人文典故,探索能够经世致用的实学。顾炎武曾作文表述自己: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的一生调查实践生涯。

徐霞客的行迹和顾炎武则比较相反,徐霞客主要的方向是往南或者往西进行考察,对山川河流的源头进行考察。顾炎武则以昆山为起点,往北往西去考察。两人考察的目的也不一样,徐霞客出生在万历时代,那个时候明朝虽然已经有了末世的迹象,但是北方的努尔哈赤还未发迹。顾炎武则不同,他的家庭是昆山的大族,五湖三柳的锦绣江南,他的高祖,曾祖,祖父都是明朝的进士。但是因为清朝进军江南,在昆山之变中,顾炎武和好友归庄参加了抗清起义。在这场战争中,顾炎武的两个弟弟,生母何氏都死于乱军之中。顾炎武的嗣母王氏也绝食而死,因此对于顾炎武来说家乡是他的伤心之地。

后来促使顾炎武北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明抗清的武装斗争基本失败,同时因为顾家之前用祖田八百亩质押给当地的地主叶方恒,但是却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后来顾炎武想把祖田质押金还回去,却被地主叶方恒唆使他的仆人陆恩告发他通海。后来因为此事有了牢狱之灾,被多方营救获释。

经历以上种种事变后的顾炎武决定离开家乡,往北方去调查。北游二十年的顾炎武总是小心翼翼,隐蔽自己。往北地游览的一个原因就是考察北方地理形势,找寻明朝灭亡的教训。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道:不得山东,则不可谋河北,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多得。由此看来顾炎武北上首先定居在山东是有重要规划的。

丁丙之秋,顾炎武从淮北程,那个时候淮河正值梅雨季节,黄河夺了淮河的出海口,因此淮北地区变成了一片汪洋。黄河冲刷淮河古道,形成了洪泽湖,淮河地区成了灾区。顾炎武赤着脚走了二百里地,才踏上了干土。

在山东章丘顾炎武获得了一部分产业,这也是他能够有资本继续考察著作,娶妾生子的后盾。后来顾炎武并没有把山东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而是选择继续西行。从《天下郡国利弊病》中可以看出顾炎武认为天下有很多可攻可守的地区,但是关中却是避世的好地方。那么此时的顾炎武为何要选择继续避世呢?这是因为他预测东南将有三藩之乱有关。康熙元年,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镇守广东,两人皆有形成地方割据势实力。

康熙曾说过:自己继承帝位以来,把三藩,河务,漕运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甚至把这个写到了宫中的柱子上来提醒自己。因此在顾炎武看来如果吴三桂和尚可惜作乱,必然要从浙江,江西,湖南三个地方进攻,而朝廷的兵马也会取道山东南下。有过家破人亡经历又熟悉军事地理的顾炎武自然不会选择山东和南方这种兵乱的地方作为终老之地。

顾炎武这么明智地选择,李白就是预测了河北藩镇势力扩大,而唐玄宗好逸恶劳即将产生安史之乱的兆头,而自己又在朝廷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学,因此先去考察四川写了一篇《蜀道难》。然后顺江东下来到了马鞍山和南京,并去了皖南,写下了独坐敬亭山和送汪伦的千古绝句。

孔子说过:邦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因此顾炎武从山东出发前往山西,陕西,并到雁门关开垦。在山西顾炎武还与另一位明朝大师级人物傅山交友,并称傅山为:萧然物外,自得天机。两人经历相似,都是大家,不过傅山留下来的学问被他的画,字和医术所掩盖,其实傅山的史学功底也是登峰造极。

更多文章

  • 一个文盲居然能与孔子和老子并驾齐驱,并被称之为东方三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圣是哪三位,新儒学三圣,老子与孔子同时代人

    今天我们来继续聊一下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在中国儒释道被称之为三教,其中儒教和道教都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孔子和老子。而佛教的代表人物释迦牟尼是印度人。佛教能在中国落地生根,一定有中国人的特殊贡献,谁才是代表中国佛教的标志性人物呢?中西方很多学者把这个桂冠给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慧

  •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

  • 春秋时期,兵圣孙武训练吴国宫女,通过一招训练成功征服吴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故事的背景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孙武说能把宫女训练成士兵,吴王大吃一惊。但是看孙武很肯定,于是让他训练一些宫女成为勇士,孙武他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武用军令如山的方式,对这些宫女进行了训练。等一切准备完毕,孙武宣布命令:“一不准混乱队伍,二不准笑语喧哗,三不准违抗军令。”然后孙武又

  • 关于吕不韦是否是秦始皇的生父,历史文献和学者观点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昕昕说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为啥不杀吕不韦,秦始皇生父考证图片

    [var1]一、历史文献的记载对于吕不韦是否是秦始皇的生父这个问题,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然而,关于这个问题的猜测和传说却流传甚广。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的史书《史记》。在《史记》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到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但却有很多暗示性的记载。例如,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就写道:“

  • 宋朝最泼辣的皇后,骂过三个皇帝,气死一个皇帝,还逼疯一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皇后犹如过江之鲫,不胜枚举,其中赫赫有名的诸如吕后、武则天等才貌双全者也不少。然而在大宋王朝却存在着这样一位泼辣狠毒的皇后,她本是麻雀变凤凰,出身普通,但在成功登上权力巅峰后却性情大变,无法无天,曾经骂过三个皇帝,气死了一个皇帝,逼疯了一个皇帝! 这位皇后可谓战绩辉煌,放眼历朝历代都没有

  • 此人头上长瘤,其貌不扬,却是大宋开国以来死后恩宠最重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份推崇,是在宋真宗赵恒时候就开始的。北宋是在吸取五代灭亡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宋太祖赵匡胤一根哨棒打下四百座军州,结束了唐末以来七十余年的乱世。同样建都开封的大宋王朝之所以没有成为五代后的短命第六代,就是在于赵匡胤积极推进文治,一扫唐末以来武人弄权,杀伐不断的局面,将武将限制得死死的。但这

  • 《满江红》是小人物的壮歌,进一步了解南宋的宋高宗、秦桧和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满江红》剧照(图片来自网络)电影《满江红》讴歌了视死如归的小人物通过电影参照历史,岳飞的词作《满江红》出现在明代,也有人认为是后人托岳飞之名所做,所以电影《满江红》的结尾是艺术创作。电影在喜剧的色彩和环环相扣的节奏中推进剧情,突出人物角色,让观众感知和赞叹。沈腾在《满江红》中饰演张大(图片来自

  •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的悲剧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四公子魏无忌图片,战国四公子信陵君,信陵君为什么排名第一

    今天老聂带大家都进战国四君子,信陵君魏无忌的一生。魏无忌,即信陵君,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是战国四君子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仁爱宽厚。魏无忌素来礼贤下士,士人们都争前往魏国归附于他,高峰时曾有3000门客。由于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不敢侵犯魏国。而也正是贤名过盛,魏无忌最终受

  • 《满江红》:一把刀只能杀死一个秦桧,一阕词可杀死千千万万秦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刚看完《满江红》,EMO的艺术水平还是在线的。能够把悬疑和搞笑结合,把综艺咖沈腾,贱萌岳云鹏,搞笑雷佳音,五星杀手张译这些各有特点的喜剧人汇聚在一起,拍出一个暴雪山庄模式的“密室狼人杀”,而让观众看进去,不会出戏,已经很难得了。电影里有一段是秦桧在城楼上背岳飞所写的《满江红》,慷慨激昂,充满情绪,让

  • 《满江红》背后的事实:岳飞非死不可,秦桧只能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满江红”是词牌名,在所有以“满江红”为名的词中,以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写的最为有名。这首词壮怀激烈,满满的爱国雄心。这部电影的确好,处处与岳飞有关,却不见岳飞一点踪迹。岳飞死得很冤,但在残酷的封建王朝权争之下,他虽有“精忠报国”之志,却处于非死不可的无解境地。这个秦桧很经典在当时,能杀岳飞的,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