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
胤禛之所以能成功夺嫡,不可忽视的便是他的两面派做法。可以欺骗竞争对手和父亲玄烨,使政敌误以为他无心竞争,从而并不会对他不以为意,不会集中力量针对他;另一面则暗自培养自己的集团势力,于关键时刻一举夺嫡。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那么雍正为何在上位后会善待废太子一家呢?因为废太子性格平和,并不将胤禛视作政敌,反倒对其格外照顾,并且还有康熙遗诏加持。
废太子 爱新觉罗·胤礽
康熙十四年(1675)两岁的胤礽被立为太子,也算是受到了母后赫舍里的庇荫。他是康熙的第一个嫡长子,与正妻爱情的结晶,他的诞生本应欢喜,但也正因他,赫舍里逝于难产。
经历了大喜大悲,又恰逢吴三桂在云南发动“三藩之乱”,康熙为了向天下人表明准备剿灭三藩,和吴三桂决一死战的决心,他认为此时立储便是最佳时机,将胤礽立为太子。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有史料记载,胤礽其性仁弱,无矫饰,和弟弟胤禛关系一直良好。胤礽依然是太子时,胤禛还曾当过他的拥护者,后来胤礽被数次废黜,二人也并没闹翻,依然对胤禛十分照顾。知恩图报,按礼数而言,胤禛成为雍正帝后也没理由待他不善。
而雍正是到九龙夺嫡后期才崭露头角。如果不是胤礽的不成器,两次犯错惹怒康熙,导致自己被废弃太子之位,康熙是不会注意到当时为人低调的胤禛的。从另一角度而言,胤礽无意中帮助了胤禛夺得嫡位才是。
康熙在大限将至时是留下过遗嘱的,要求胤禛对他二哥胤礽必须礼遇有加,且要封侄子弘皙为亲王。康熙心存愧疚,当初曾答应过赫舍里要捧他们两个人的孩子为太子,可是胤礽太不成器,不适合皇位,最终自己违背了约定,但怎么说也不能再让胤礽和其儿子受到委屈。
康熙遗嘱
而雍正为何不愿赦免大哥胤褆呢?理由简单,这人品性不端正令康熙雍正父子均感不适,而且在九龙夺嫡后期站在了对立阵营中。
皇长子 爱新觉罗·胤褆
胤褆确实是九龙夺嫡中最年长的皇长子,为何康熙立胤礽为太子而不立他呢?最致命的原因因其是庶出,母妃出身并不高贵。古代皇帝继位讲求嫡长子,如果长时间没有嫡长子,才会立庶长子的。胤褆明白赫舍里只有胤礽这一个孩子,只要嫡长子被废或者确认去世,自己也是有机会继位的,所以他如同饿狼一样,垂涎于太子之位。
早期胤褆以为自己足够优秀,说不定父亲就会多看他两眼,便经常跟随康熙外出征战,可是康熙从没正眼看待过他。这让胤褆很是不满,认为父亲这是双标、偏袒,一气之下走了一条愚蠢之路。
康熙四十七年(1708),胤礽初次被废黜太子之位,父子关系渐趋紧张,康熙终于看向了胤褆,并要求他去监视胤礽。而胤褆误以为康熙已经对胤礽感到绝望,便壮着胆子向父亲提议: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暗示自己可以代父亲杀了胤礽。康熙一听,心瞬间就凉了,明明自己一直教导孩子注重孝悌,结果孩子们却还是闹出了自相残杀的戏码。自此康熙便对胤褆绝望了,再没提过要他监视胤礽的想法。
三阿哥 爱新觉罗·胤祉
恰逢此事,三子胤祉找着了机会,赶忙向康熙告状,称胤褆曾用魇术迫害胤礽,就是用扎小人的方法进行诅咒。康熙见胤褆对太子之位的欲求已经走火入魔,便只好借题发挥,直斥胤褆是“乱臣贼子”,下令将他囚禁在郡王府中,并且要求后人不论何由都不得释放他。面对这样道德败坏的人,不仅康熙厌恶,雍正也是忌讳的。
八阿哥 爱新觉罗·胤禩
九龙夺嫡的后期,就剩下胤禛和胤禩二人的竞争。胤禛曾经是胤礽阵营里的拥护者,胤褆便没多想,转向了胤禩的阵营,协助他夺取皇位。为人如此恶劣者,不仅是自己和父亲都十分憎恶的对象,还是曾经自己的对手,即使自己大发慈悲将他在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之日释放,都难免他会忘恩负义,使自己的未来因他而磕绊子。
先帝康熙的决定并不是能随意违背,尽管雍正再有能力,也是有血有肉,待他善者自然懂得回报,而待他恶者自然不愿意轻易原谅。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