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宋太宗赵光义是怎么样的人,其人品到底如何呢?

历史上宋太宗赵光义是怎么样的人,其人品到底如何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55 更新时间:2024/1/20 6:47:37

首先,太宗赵光义摆脱不了谋杀兄长,也就是谋杀太祖赵匡胤的嫌疑。这是一个有理也说不清的事情,更何况种种迹象表明,赵光义极有可能就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如果这件事情属实,那么,赵光义就不仅仅是人品不行了,更是人性也有问题。

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至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光义总共做了16年的开封府尹,处理政务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这期间,他接着职务便利,网罗门客,将一大批才识出众的人才招致在自己的门下,同时,他又广泛结交朝中的大臣,无时不细心培植自己的党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与谋划,他已经完全具备与兄长宋太祖抗衡的能力了。因此,斧声烛影的故事,虽然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代兄自立的事实,是谁也无法掩盖的。

如此位高权重的人物,要说对皇位没有想法,恐怕难以让人相信。他当上皇帝之后,又联合赵普,搞出来一个什么“金匮之盟”,声称自己的皇位是有母亲大人授权的,这简直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而且,关于他即位之前的一些故事,都把谋杀赵匡胤的嫌疑指向了他赵光义。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皇弟赵光义受遗诏于柩前继位称帝了,即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再一个,赵光义对朝廷历史档案,曾经多次出手干预,不仅修改了陈桥兵变的诸多历史细节,更是极力减弱了赵匡胤在兵变中的作用,把他赵光义自己在陈桥兵变当中的作用,进行了刻意的夸大,这很显然就是为自己继承皇位找合法的理由。

从赵光义更改过的历史档案来看,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王朝,其时,22岁的赵光义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充当前台角色,奔走四方,联系军士,部署将领,为赵匡胤顺利称帝扫平了障碍。

当然,我们通过一系列分析比较发现,赵光义在陈桥兵变前后,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些历史记载,只不过是他后来当了皇帝后,安排史官杜撰的。

此人(赵光义)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毛泽东

毛泽东主席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赵光义这个人,根本不懂兵法。让一个不懂兵法的人,在改朝换代的斗争中发挥多大的作用,恐怕值得存疑。说赵光义为赵匡胤顺利称帝扫平了障碍,这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总之,通过种种历史细节,我们看赵光义在皇权斗争中的吃相,可以说是相当难看。比如说他自己本身是文人出身,可是在历史编修十万,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大英雄。还在史书中记录说他自己爱好读书,说他在一次战争胜利后,什么金银财宝都不要,只缴获了一大批书籍,嗜书如命。可惜,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发生在他的兄长赵匡胤身上的真实事件。他这种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方式,实在是让人尴尬,从这种不要脸的行为,也可以看出他人品的站位。

当然,我们不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封建帝王,毕竟有那么一句话说: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赵光义在治国方面,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我们上面只是分析了他人性人品的恶劣,与政治无关。

赵光义在位21年,在政治方面,完善了宋初的各项制度,奠定了宋朝以文治国的基础和传统。

赵光义彻底平定了南方,灭了北汉,算是把兄长赵匡胤未竟的事业继承完善了一大部分。可惜,伐辽失败后,宋太宗就自己认怂了,他的国家战略也开始转为守内虚外,至此,使得宋朝逐渐形成了钱穆先生所说的“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王朝的发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更多文章

  • 抗日战争中,日军被击毙的中高级军官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 邓小平成功击毙了日本陆军参谋长神户健藏。1937年11月,邓小平所率领的中国抗日先遣队,在上海大约滩发动了一次精密的夜袭。结果,邓小平率部成功的攻击了日本陆军参谋长神户健藏所在的地区,并将其击毙。这次胜利证明了中国人民具有反抗侵略者的能力和闪亮的勇气。2. 唐生智击毙日军四级少将中野良重。19

  • 曾国藩把湘军的所有资源都给了曾国荃,最后却选李鸿章做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能力不足曾国荃虽然是曾国藩的侄子,但他的能力和经验并不完全适合领导湘军。他缺乏军事、政治的指挥能力,对湘军的管理不够高效。曾国荃甚至曾在湘军领导的时候被一些人发现骗钱,并使湖南的财政受到极大的影响。曾国荃的这些表现,让曾国藩非常担忧湘军的未来发展。2.不够聪明曾国荃可能因其年少时以聪明伶俐著称,

  • 历史上四川人口的锐减,是否和张献忠屠杀有关呢?只是原因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这当然是扯淡,直到清朝末年,中国的人口也就三、四亿的样子,明末哪来的六万万?不过四川在战乱之前估计四百万人还是有的。 那么,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其实已经没法考证了,毕竟清廷对于那时的历史记载还是很夸张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张献忠肯定是杀了不少,

  • 沈阳男子无意间捡到清朝功德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家住沈阳的热线会员小孙带孩子遛弯,意外捡到一个石碑,上面不仅密密麻麻地刻满了繁体字,还有咸丰字样。整块石碑重达三十多斤,长五十公分左右,高七十公分左右,厚有半拃。小孙一顿查资料对比研究,发现自己捡到的可能是一块功德碑。如果真是咸丰年间的,那就有170多年的历史了。小孙觉悟挺高,想让记者帮忙联系专家鉴

  • 刘伯温聪明一世,却不知道身边有个卧底,被朱元璋骗了16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本名刘基,字伯温。是元朝末年的进士,因为看不惯元朝的暴政,所以辞官归隐。朱元璋带领红巾军攻下南京后,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北有元朝势力、南有方国珍等人,朱元璋要想夺取天下,只靠徐达、常遇春等武将是不够的,所以他招贤纳士,经过朱升的举荐,他得知有刘伯温这个人。于是屡次邀请,最终刘伯温出山,

  • “木兰秋狝”,见证了大清之强盛与威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木兰秋狝的现实意义,承德木兰秋狝大典视频,康熙木兰秋狝路线

    抵达围场后,对如何安营、出哨、布围、合围、射猎、罢围等均有一套严格规定,基本是按照军事演习之模式进行,以此达到锻炼八旗子弟之目的。为期20天的“秋狝”结束后,皇帝根据狩猎表现,对宗室子弟、八旗禁卫军,以及蒙古各部贵族进行赏赐,以此来巩固满蒙联盟,维持大清之根本。当然,“木兰秋狝”期间,不只是狩猎,皇

  • 刘伯温功劳很大,朱元璋为何不封他公侯,而封李善长为第一文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伯温后悔扶持朱元璋吗,刘伯温送李善长回杭州,刘伯温李善长谈小明王

    “进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封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 开国六公爵,李善长为第一功臣,其他五位公爵分别是徐达、李文忠、冯胜、邓俞、常遇春之子常茂。论功劳,李善长虽没有战功,却在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且大多在幕后工作。最为难得的是李善长勤勤恳恳却任

  • 嘉庆年间,有五百年历史的宁波慈湖书院,因怪事不绝被迫关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杨简去世后,其仰慕追随者因其旧宅扩建为慈湖书院,并祀杨简塑像于其中,朝夕洒扫以示纪念,继续阐扬心学,延承慈湖学派道统。逮至清朝嘉庆年间,慈湖书院屡经建复,绵延已五百余年矣,这所历史悠久的书院却发生了桩咄咄怪事,因为太过恐怖诡异,最后书院不得不被迫关闭。上篇:人吓人,吓死人慈湖书院坐落在慈湖之西、阚山

  • 刘伯温临终前送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其意,17年后才彻底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身为大明臣子的刘伯温,虽深受朱元璋的迫害,但面对复杂的局势,他不便于直面的向皇上进谏,便用一种特别隐晦的方式提醒朱元璋即将面对的危机。这甚至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了。 与诸葛齐名 刘伯温身为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于朱元璋夺取天下,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有人把他对明王朝的功绩和

  • 看见孝庄的复原图后,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她,多尔衮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孝庄为什么嫁给皇太极,孝庄为何要嫁给自己的姑父皇太极,孝庄为何死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

    孝庄与皇太极的婚姻并不幸福。皇太极没有对孝庄付出太多关注和爱情,他更加注重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因此,孝庄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她需要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的肩膀。多尔衮成为了她的心灵慰藉,他聆听着孝庄的苦闷,给予她温暖和安慰。但是,这段禁忌的爱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阻力。多尔衮不仅是孝庄的姐夫,而且还是满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