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朝的灭亡以及那些不平等条约的背后,到底是谁犯下的错呢?有人怪慈禧,没错,慈禧真的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也是造成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因素之一。她或许真的是专断跋扈的,又肯定是没有什么治国的才能,但是一个朝代的灭亡真是一个女人可以左右的么?那么多男儿都不能使之逆转,就因为这么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太后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与其说是因为慈禧,不如说是因为封建礼教的荼毒,封建统治的王朝下,臣子们习惯了顺从,即便知道太后的做法欠妥,也只是真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一开始国力还比较强大的时候,他们放任慈禧的壮大,等到发现不行了,才开始想到需要救国。
这个时候的慈禧已经非常膨胀了,身边也有一大批的追随者,他们只想苟且偷安,那些麻烦的实业救国、战争救国都不是他们的意愿。
面对太后的专断,光绪又在做什么呢?历史上太后牝鸡司晨的例子多的是,怎么就他不能安内,这也是君王无能间接造成了太后专权的局面,光绪在这里有着必然的责任。开始放纵极可能是出于封建礼教中的孝道,最后在想反击也是无济于事,溃疡烂到一定程度是会癌变的。
也有一些论调,认为奸臣当道,所以大清灭亡。就像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真是百年之后都是骂名啊。想想都觉得冤枉,功名早得,却晚节不保。晚年的李鸿章遍访各国,四处演讲,为的就是为国家招商引资。途径日本却断然拒绝踏上日本国土,可想而知,对于李鸿章来说签订不平等条约是多么的屈辱。而他没有办法,有一种说法是,李鸿章感叹自己已经老了,再要什么好名声也是无用,这样的事情自己做是最合适的。这位老人用自己老迈的身躯,背起了身后百年骂名,也无怨无悔。
对于清王朝的灭亡,怪不上奸臣,即便是慈禧和光绪也不过只能是加速了灭亡的速度罢了。真正导致清朝灭亡的是封建礼教是急需蜕变的历史进程。一个朝代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没有朝代的更替就没有时代的进步,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在不平等、不发达的环境下重生蜕变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而非人力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