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四川人口的锐减,是否和张献忠屠杀有关呢?只是原因之一

历史上四川人口的锐减,是否和张献忠屠杀有关呢?只是原因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61 更新时间:2024/1/21 19:31:08

“(张献忠)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这当然是扯淡,直到清朝末年,中国的人口也就三、四亿的样子,明末哪来的六万万?不过四川在战乱之前估计四百万人还是有的。

那么,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其实已经没法考证了,毕竟清廷对于那时的历史记载还是很夸张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张献忠肯定是杀了不少,这从前年我国打捞“江口沉银”中就可以窥知一二,那么多财产,搜刮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我们先说张献忠为屠杀。

崇祯十六年(1643年)底,本来已在湖南和江西取得重大进展的张献忠,忽然弃两省之地,大举入川。主要原因就是要避自成的锋芒,川蜀地区历来易守难攻,当个土皇帝也不错。

很快,大西军就占领的蜀地。但几十万大军的到来,必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必然造成当地地主官僚顽强抵抗大西政权,面对内外的压力,张献忠选择了最粗暴的方式——屠杀,这才有了“除城尽剿”的命令。

此时,大明已经灭亡,清军顺势南下,兵锋直逼四川。面对强大的清军,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张献忠下令焚烧成都城,准备出逃四川,结果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历史上,尤其是笔记小说中,对于张献忠怎样虐杀四川百姓的记载很多。张献忠杀人时肯定的了,但更多是针对地主阶级,因为他们有粮有钱,而这些人又是拥有话语权的人。其后代必然会添油加醋的批评张献忠,加上清廷为了美化自己,让张献忠背锅的可能性很大。

但另一方面,在清初时,四川的人口也确实所剩无几。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来到四川之后上表说:“四川有土无民”。而据《四川通志》记载:“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直到康熙中期,四川的人口才逐渐开始增多。张献忠占领四川不到三年,如果真是大肆屠杀,四川剩的军民在其死后是怎样抵挡清军十多年的?

清人刘景伯《蜀龟鉴》做了个粗略的总结:

痛乎,明季屠川之惨也。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除了张献忠的屠杀以外,还有几个原因造成了四川人口的锐减。

一是饥荒。长期的战争破坏了蜀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在那个靠天吃饭的时代,必然会造成减产,饥荒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摇黄。“摇黄十三家”原是四川本地的十数股农民起义军,他们是介于土匪和官兵之间的一股势力。明末人欧阳直《蜀警录》载:

摇黄贼攻破长寿、邻水、大竹、广安、岳池、西充、营山、定远各州县,城野俱焚掠,炮烙吊拷后,尽杀绅士及军民老弱男妇,掳其少妇幼子女人入营,所获壮丁用生湿牛皮条捆之,交其面背粮,无人得脱,积尸遍地,臭闻千里。

尤其在张献忠死后,他们更是贻害一方。

三是官军。这里包括了明军和清军。在乱世,官军和土匪无异!明末军队军纪之差可谓是史不绝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清军也好不哪去!清初八旗军队的残酷也是有目共睹的,屠城更是家常便饭。

四是瘟疫。死亡笼罩的地区,必然造成瘟疫横行。

五是虎患。是的,就是大猫增多。因为尸横遍野,直接造成了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而老虎成了主力军,这更加剧了四川人口的减少。

现在评价张献忠,对于其在四川的杀戮是不能无视的,但将所有的罪责都归于他一身也是不客观的。张献忠确实杀过人,但不可能杀掉那么多,因为军队的供给还得依靠普通民众。我认为,四川人口的大幅度降低,更多是来源于战争以及战争引发的其他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沈阳男子无意间捡到清朝功德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家住沈阳的热线会员小孙带孩子遛弯,意外捡到一个石碑,上面不仅密密麻麻地刻满了繁体字,还有咸丰字样。整块石碑重达三十多斤,长五十公分左右,高七十公分左右,厚有半拃。小孙一顿查资料对比研究,发现自己捡到的可能是一块功德碑。如果真是咸丰年间的,那就有170多年的历史了。小孙觉悟挺高,想让记者帮忙联系专家鉴

  • 刘伯温聪明一世,却不知道身边有个卧底,被朱元璋骗了16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本名刘基,字伯温。是元朝末年的进士,因为看不惯元朝的暴政,所以辞官归隐。朱元璋带领红巾军攻下南京后,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北有元朝势力、南有方国珍等人,朱元璋要想夺取天下,只靠徐达、常遇春等武将是不够的,所以他招贤纳士,经过朱升的举荐,他得知有刘伯温这个人。于是屡次邀请,最终刘伯温出山,

  • “木兰秋狝”,见证了大清之强盛与威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木兰秋狝的现实意义,承德木兰秋狝大典视频,康熙木兰秋狝路线

    抵达围场后,对如何安营、出哨、布围、合围、射猎、罢围等均有一套严格规定,基本是按照军事演习之模式进行,以此达到锻炼八旗子弟之目的。为期20天的“秋狝”结束后,皇帝根据狩猎表现,对宗室子弟、八旗禁卫军,以及蒙古各部贵族进行赏赐,以此来巩固满蒙联盟,维持大清之根本。当然,“木兰秋狝”期间,不只是狩猎,皇

  • 刘伯温功劳很大,朱元璋为何不封他公侯,而封李善长为第一文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伯温后悔扶持朱元璋吗,刘伯温送李善长回杭州,刘伯温李善长谈小明王

    “进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封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 开国六公爵,李善长为第一功臣,其他五位公爵分别是徐达、李文忠、冯胜、邓俞、常遇春之子常茂。论功劳,李善长虽没有战功,却在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且大多在幕后工作。最为难得的是李善长勤勤恳恳却任

  • 嘉庆年间,有五百年历史的宁波慈湖书院,因怪事不绝被迫关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杨简去世后,其仰慕追随者因其旧宅扩建为慈湖书院,并祀杨简塑像于其中,朝夕洒扫以示纪念,继续阐扬心学,延承慈湖学派道统。逮至清朝嘉庆年间,慈湖书院屡经建复,绵延已五百余年矣,这所历史悠久的书院却发生了桩咄咄怪事,因为太过恐怖诡异,最后书院不得不被迫关闭。上篇:人吓人,吓死人慈湖书院坐落在慈湖之西、阚山

  • 刘伯温临终前送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其意,17年后才彻底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身为大明臣子的刘伯温,虽深受朱元璋的迫害,但面对复杂的局势,他不便于直面的向皇上进谏,便用一种特别隐晦的方式提醒朱元璋即将面对的危机。这甚至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了。 与诸葛齐名 刘伯温身为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于朱元璋夺取天下,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有人把他对明王朝的功绩和

  • 看见孝庄的复原图后,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她,多尔衮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孝庄为什么嫁给皇太极,孝庄为何要嫁给自己的姑父皇太极,孝庄为何死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

    孝庄与皇太极的婚姻并不幸福。皇太极没有对孝庄付出太多关注和爱情,他更加注重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因此,孝庄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她需要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的肩膀。多尔衮成为了她的心灵慰藉,他聆听着孝庄的苦闷,给予她温暖和安慰。但是,这段禁忌的爱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阻力。多尔衮不仅是孝庄的姐夫,而且还是满洲王

  • “满清王爷”自称是乾隆后代,还有扳指为证据,却被扒出学历造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后代身份证明,乾隆扳指图片,乾隆爷为什么是扳指

    所以说,只要被发现,这些旧贵族们基本上躲不开被处死的命运。因此,在古代,你很难想象会有某个人跳出来告诉大家说,我是前朝唐太宗、宋太祖的后代,你前脚刚刚说完,后脚可能就没命了。但是在当代,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新闻发生。我们如今最经常听到的帝王后代,其实就是离我们最近的满清,其实想想也非常简单,因为

  • 《水浒传》鲁智深把郑屠户打死了,郑屠户是不是死的非常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郑屠与金翠莲的纠纷 郑屠是要霸占金翠莲吗?其实不是,当时的郑屠准备出三千贯钱,娶金翠莲为二奶。书中说:(金翠莲说):“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合同纠纷。金翠莲把

  •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的北伐必然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平天国北伐有必要吗,天国不太平天涯论坛,太平天国的北伐结果如何

    太平天国自从起义开始以来,到建都南京的时候一直是顺水顺风。之后就开启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北伐和西征。尤其是北伐,失败了不说连北伐的老大都被千刀万剐了。其实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北伐都是一定都会失败。首先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太平天国的状况,太平天国建都的时候都没有占领多少地方,只是占领的长江边上的几个城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