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为什么能并列战国七雄?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为什么能并列战国七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4/1/20 11:04:07

所以,一直有人质疑:他是怎么混进“七雄”圈的?

其实,无论实力、影响力,韩国都明显胜过一般诸侯。位列七雄,韩实至名归。

胜过一般诸侯

早在韩国被承认为诸侯前,韩、赵、魏就“地益大,大于诸侯”,实力胜过一般诸侯了。

此后,韩国用自己的武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var1]

郑、宋,都是春秋初年的小霸,后来国力衰落,但实力仍不容小觑。

晋文公称霸后,伐郑无功;楚庄称霸后,攻宋无果。

可以说,春秋到战国初期,郑、宋是名副其实的二流强国。宋国,甚至被许多朋友认为是战国“第八雄”。

韩能杀郑公、执宋君、灭郑国,以自己的力量给予郑、宋决定性打击,可见其实力之劲。

同时,韩与赵魏联合,能够压制齐、楚这样的超级大国。

尽管魏是三晋盟主,往往分到最大的利益,但韩毕竟也能分到一些。比如:在伐楚作战中,韩分到了部分南阳地。

联合作战时,韩是霸业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单独作战,韩能碾压郑、宋等二流强国,其实力、影响力自然非一般诸侯可比。

在成功吞并郑国后,韩国的国力更上一层楼,比魏齐楚秦比不上,但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浓缩的精华

当然,只论疆域,韩也是混不仅“前七”的,起码比越国就小了不少。

[var1]

不过,韩国的疆域,可谓浓缩精华。

韩国的地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带,都是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参照东汉时期的各郡人口统计推算,战国时期,韩国故地,人口约在300万左右。

所以,韩的军队规模,虽居于七雄之末,但仍远胜于一般诸侯。

[var1]

同时,韩国更是坐拥当时天下最大的铁矿基地——宜阳铁山。

自春秋后期开始,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器开始推广。

铁,比青铜更坚固,也更便宜。无论是用于打造兵器,还是制作农具,优势都非常明显。

申不害变法时,将宜阳铁山开发到了极致,使其成为韩国的战略优势。

一方面,大量的铁制农具,使原本多山的一些地区也可以进行耕种,充实了韩的农业实力。

另一方面,得益于冶铁技术与材料,天下强弓劲弩皆出于韩,韩国的兵器制造能力冠绝诸侯。

反复折腾才能败光的家底

即使到了战国后期,韩国仍然能承受反复折腾。

[var1]

虽然被斩首、重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能赔得起这么多钱,至少说明韩“有家底”。

在魏秦连番重击之下,韩国仍然能多次出兵,这本身就说明了韩国的战争动员能力和厚实底子。

相比之下,宋国虽然能在最后时刻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但却在齐国奋力一击下迅速亡国;中山国虽然也能连败赵、燕,但在赵武灵王的重击下,却一蹶不振,数年而亡。

存在感

至于说韩国的存在感低,则实在是无奈之举。

韩,位于天下咽喉。他外面被楚魏秦赵夹着,里面又夹着天下共主周天子。

这就是一个“找打”的位置。

所以,齐魏争霸,韩国要挨魏揍;秦楚争雄,韩成了战场;秦齐对峙,韩又被裹挟···

这个位置,没有一点实力、脑子,能活过几集呢?

[var1]

申不害变法时,韩已经采取“示弱”方针,“事魏”,仅仅只是在魏惠王称王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就遭遇了魏国的重击。

作为天下的咽喉,韩国如果存在感强一点,就变成“如鲠在喉”,就会成为被优先拔掉的对象!

比之秦齐楚等超级大国,韩国确实远远不如。

不过,韩国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军力、抗击打力,远非一般诸侯可比。

至于存在感不强,一则是实力不允许,二则是生存之道。

身处天下咽喉之地,还敢刷存在感,令人家如鲠在喉,是找死。

最终的王者,永远只有一个。

可是,那些最终未能胜利的诸侯、英雄,他们曾拥有的实力,仍然值得尊敬,他们曾展现的生存智慧,仍然值得学习。

更多文章

  • 被诸葛亮浪费的四大人才,只要有一人受重用,蜀汉就不会轻易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孟达第一个被诸葛亮浪费的人才,便是孟达!很多人看三国演义,觉得孟达这个人一般般,没啥特别的,但事实上,孟达这个人可是一个大才!当初刘备进攻益州之前,除了张松,就属法正和孟达率先投靠刘备,向刘备表忠心,可见法正这个人的战略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另外,正史中刘备的军事谋士,其实并非诸葛亮,而是法正,也正

  • 天下第一宫:漫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的主体建筑是前殿,现存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被当地人俗称为“郿邬岭”。这座夯土台基高约7米,东西长约1270米,南北宽约426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台基南北空旷,

  • 王绾被低估,如秦始皇听从他的建议,秦不会二世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历史中王绾是秦朝的第一任丞相,而当时的李斯只是庭尉。李斯的官职是差王绾很多等级的。在当时宰相必起于州郡,将军必发于卒伍,为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年代。王绾也必定不是泛泛之辈。从出土的岳麓书简和铜戈铭文上的五大夫绾,上郡守绾和五大夫绾等记载可见王绾也是从地方因为功劳而升起的实力派。在秦

  • 吕不韦为秦努力付出一生,为何会因为秦始皇短短30字的书信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与其等着秦始皇来杀,不如自己就这样体面地死去,也算是给秦始皇一个满意的交待,同时也避免了被诛三族。[var1]吕不韦的抱负吕不韦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贱商,到万众敬仰的秦国丞相,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年倾尽家底,把宝全押在了落魄的秦异人身上,自己的女人也送给了秦异人当老婆。穷其所有,为的就是辅佐秦

  • 曹操领队七谋臣,“魏法骑”多套阵容搭配:实用战法,兵书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三势阵怎么配,最强魏法骑,魏法骑曹操带什么技能

    魏法骑选将五谋臣一共七个:程昱、荀攸、贾诩、荀彧/Sp荀彧、郭嘉/Sp郭嘉荀彧是内政将抛开不算,Sp荀彧和郭嘉纯辅助,定位和曹老板在阵容里相似,剩下四个,其中两个是主力输出,两个是半辅半补伤曹操带队的特点是自身硬能站主将,并且增伤队友所以魏法骑选将就是在输出/半输出的四个将里选其中两个:主力输出:程

  • 刘备三顾茅庐得来诸葛亮,却痛失3位帅才,是否得不偿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三国时期的特殊性,有许多有能力的将才被发掘出来。甚至就算一开始并不那么优秀的人,在时代的锻炼下,也成为了一代杰出的伟人。那个时代,有义薄云天受人钦佩的关羽,也有因勇猛善战而流传后世的张飞,还有虽并非桃园三兄弟,却始终忠心耿耿的赵云,还有那个智谋无人能敌的诸葛亮…...这些来自三国时期的人物,几乎

  •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只为关羽报仇?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已经多次用行动证明,不论是自己的宗族还是自己的妻儿,刘备都可以舍弃掉。这样的人,他会为了把兄弟而跟其他人拼命么?况且,关羽死后,刘备准备了几年时间,又行军半年才到达吴国。这样的表现,让人无法相信他的主要目的是报仇。刘备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心机城府都不亚于曹操孙权,从一个连贱民都不如的落魄贵族到称帝

  • 东汉末年,汉灵帝任命三位州牧,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益州牧:刘焉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诸侯,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职。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上奏朝廷,请求担任益州牧。一年后,汉灵

  • “头枕洛阳,身卧当阳”的关羽,他的两座坟怎么不招“强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困土山三大事件,关羽简介,关羽女儿最后嫁给谁了

    220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军杀害,孙权为了嫁祸曹操,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为了平息刘备的愤怒,孙权以“侯王礼制”的罪名,将关羽的身体葬在湖北当阳。有趣的是,老谋深算的曹操也将关羽的首级,葬在河南洛阳。故此,后世认为,关羽是一位非常奇特的名将,他居然完成了,“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的人生神话。

  • 霍去病是私生子身份,一跃成为西汉名将,为何在24岁突然去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霍去病的真实姓名,真实历史上有霍去病,西汉霍去病的死因

    霍去病出生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他的姨母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刘彻,后来被立为皇后。霍去病因此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员,受到武帝的宠爱和提拔。他从小就善于骑射,16岁就被任命为侍中,18岁就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冠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