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胁坂安治:韩国人眼中最强的日本战国将领,丰臣秀吉的贱岳七本枪之一

胁坂安治:韩国人眼中最强的日本战国将领,丰臣秀吉的贱岳七本枪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8 更新时间:2024/1/23 21:57:40

胁坂安治

韩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鸣梁》反派之一是胁坂安治,2022年韩国热门电影《闲山》最大反派甚至可以说男二也是胁坂安治,胁坂安治在许多韩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都出现过。

不过胁坂在日本名气并不大,虽然胁坂安治是丰臣秀吉钦定的的“贱岳七本枪”之一,贱岳七本枪七人分别是福岛正则、加藤清正、胁坂安治、片桐且元、平野长泰、糟屋武则、加藤嘉明。但不可能7个人名气都大,就像五虎上将黄忠马超名气远不及关羽赵云

韩国电影里的胁坂安治

福岛正则加藤清正无疑是贱岳七本枪里名气最大的。所以胁坂安治在多数日本人印象中就是一个普通的战国名将。

胁坂安治出生于1554年,是贱岳七本枪里年龄最大的武将,出生在近江国,当时近江是由浅井家统治。

胁坂一开始侍奉于浅井长政,1573年浅井家被织田信长灭亡,胁坂转投靠织田家,并在信长家臣明智光秀麾下作战。后来明智光秀征伐黑井城,此战胁坂斩杀了名叫“赤鬼”的敌将,立下战功,但明智光秀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奖励,胁坂很不是滋味。

真田昌幸和贱岳七本枪

信长的另一个部将羽柴秀吉这时就趁机招揽胁坂安治,胁坂便从此在秀吉麾下作战。1578年,因为胁坂在跟随秀吉讨伐毛利家的战斗中立功,秀吉就赐予他绣有白轮纹的母衣,胁坂安治把白轮纹图案设置为自己的家纹

1583年,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家的两个大将羽柴秀吉和柴田胜家发生争夺织田家业的贱岳之战,即上面提到的胁坂安治成名战。此战中胁坂斩杀了敌将柴田胜政

值得一提的是,贱岳七本枪这个说法在天下传开后,福岛正则他不屑跟胁坂安治这种人并列加藤清正也说过类似的话。

胁坂家纹白轮纹

贱岳之战后胁坂安治以丰臣水军将领身份活跃于日本战国舞台,他可打陆战也可以打水战,1585年因为参与四国征伐战功,获得封地淡路岛,成为四国地区的大名,总石高6万石

1592年丰臣秀吉入侵朝鲜,胁坂安治还是以水军将领身份参战,他共率领1500人出征。

由于战争一开始丰臣水军需要明白陆军的状况,胁坂安治被水军总司令九鬼嘉隆派往陆地编入加藤清正的部队作战,方便第一时间获取消息,当加藤军行径到汉城南面的龙仁时。胁坂和加藤分开,胁坂安治部队就暂时驻扎在这里。

1592年5月20日全罗道地方长官李洸集结大军,试图收复被日军侵占的汉城,前往汉城勤王的军队还有忠清道庆尚道的,南方三道军队于5月24日会师,归于李洸麾下合流作战,称之为“三道勤王军”,数量5万人。

五万人的朝鲜勤王军来到胁坂军阵地龙仁,当时胁坂安治不在这里,还在汉城。他的两个手下胁坂左兵卫和渡边七右门却先击杀朝鲜军先锋白光彦和李之诗二人。

白光彦和李之诗部队覆灭消息传来后,勤王军全体士气大跌,当胁坂安治听说部下在龙仁被朝鲜军围攻后,他就立刻带兵连夜赶去救援。不算半路上则损的人马,胁坂安治最多就带了一千余人,加上胁坂左兵卫和渡边七右门卫两人的部队最多不过1500人,凑个整数,就算有2000人吧。

6月6日也就是第二天早上,马不停蹄地胁坂安治赶到朝鲜军阵地光教山,他直接就对数十倍于己的朝鲜军发起攻击。

《宣祖实录》记载胁坂安治骑着白马,带着金假面,手持太刀劈砍朝鲜兵。

还原史书里的形象

就这样规模5万人的勤王军在龙仁附近的光教山被日将胁坂安治仅以2000人部队大破,朝鲜史料记载“三道军望之大溃,声如山崩。”勤王军丢弃的物品堆积犹如一座大山。

这是壬辰倭乱七年中朝鲜和日本交战中最耻辱的一战

换个角度看,光教山之战其实还是日本战国时代兵力最为悬殊的奇袭战毛利元就和在严岛之战4000兵力击溃陶晴贤4万大军、织田信长桶狭间之战3000人击败今川义元2万人大军,岛津家久冲田畷之战中用6000士兵击败龙造寺隆信3万人大军。而胁坂安治异国他乡仅以最多只有2000名兵力击溃了至少5万人朝鲜勤王军

仅以战役角度和精彩程度,光教山之战足以和桶狭间等战国时代有名的奇袭战并肩。

不过在日本那边几乎没人知道光教山之战,日文维基百科都没有光教山之战专门的词条。因为今天毕竟日韩两国民间交流密切,日本为了不得罪韩国,所以很少宣传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王朝的事情,所以可以看到大多数日本战国题材电视剧都没有描述壬辰倭乱的,或则只一句带过。

战国时代日本士兵

光教山之战后胁坂安治被丰臣秀吉大力嘉奖,并令他重新回到水军岗位。

日本水军这边情况不容乐观,因为横空出现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

战争开始以来,李舜臣在海上连战连捷,给日本造成不小损失,日本海上补给线不及正常的三分一。

于是日本水军将铲除李舜臣作为首要目标,胁坂安治为了进一步获得战功,决定不通知另外两位水军搭档加藤嘉明和九鬼嘉隆,在7月6日擅自率领73艘战船前往巨济岛

当天李舜臣获知胁坂安治来袭的消息,李舜臣率领56艘船迎战,结果这次胁坂安治被李舜臣打了个大败。胁坂安治两名得力家臣胁坂左兵卫和渡边七右门卫两人阵亡。胁坂安治本人的盔甲也被朝鲜水师射中。(出自《胁坂家谱》

胁坂安治率领的日本水军近乎全军覆没,73艘战船中共63艘被击毁。朝鲜仅损失4艘19人阵亡114人受伤。战败后他带领200残兵败将弃船逃到附近的闲山岛上,据说当时胁坂安治只能吃海草为生。

两天后,胁坂安治才被赶来的加藤嘉明和九鬼嘉隆救下,不过日本水师在撤退途中遭遇李舜臣追击,又损失不少。

此战是为闲山岛海战,壬辰倭乱朝鲜军取得的三大胜利之一,另外两个是第一次晋州之战和幸州之战。

闲山岛海战

此战之后日本水军由攻转守,按照丰臣秀吉命令日军在占领的朝鲜半岛南部沿海地区修筑大量城堡(即倭城)来防御朝鲜水军。后来李舜臣主动进攻釜山和熊川倭城,均没有成功。但是打得胁坂安治、藤堂高虎等日本水军将领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来。

不得不说,当时日本城堡设计得防御力非常强,即便后面明军水陆并进都未拿下,这个不怪李舜臣不行。

站在朝鲜角度来看,之前在陆地上胁坂安治仅用最多2000人部队打崩了数万朝鲜军,给朝鲜民族造成奇耻大辱,李舜臣在闲山岛之战中痛击胁坂安治,而且差点活捉,后面有打得胁坂安治等日本水军只敢在倭城防御。算是给光教山之战中的朝鲜军报了一箭之仇。

李舜臣

这也是李舜臣为什么是朝鲜(韩国)民族英雄的原因之一,打得日本人都佩服,近现代日本、英国等国家海军将领都钦佩李舜臣,19世纪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马汉都在其著作《海权论》收录了闲山岛之战。

1598年11月10日,当时丰臣秀吉已经去世,名义上是丰臣秀赖的天下了,但丰臣政权实权在德川家康为首的五大老手中。在五大老联合决议下,停止入侵朝鲜,并且撤回在朝鲜的所有远征军。

当时小西行长镇守的顺天城已经被李舜臣和两路明军包围,理应是胁坂安治来救小西行长,毕竟他是职业水军将领,结果胁坂安治、加藤嘉明等水军将领都直接丢下小西,带着全日本唯一的职业水军跑路回国。

皆因胁坂安治等人跟小西行长的个人恩怨,以及惧怕李舜臣等因素。

既然日本水军不管,只能由陆地作战的岛津义弘立花宗茂来救小西行长。义弘和宗茂这两个人都没怎么打过水战,本来就不负责援救小西这件事。所以露梁海战中李舜臣和明军就跟临时组建的日本船队交锋,严格意义上这不算日本水军。

这件事足以说明胁坂安治这人品行恶劣,且没有大局观。

关于胁坂安治入侵朝鲜的经历后续壬辰倭乱系列文章会继续讲明。

自丰臣秀吉、前田利家先后去世,德川家康开始窃取丰臣政权,这时只有担任类似文秘官职的石田三成站出来反对德川家康,全日本大名开始各自站队,就有了关原之战。

而胁坂安治在关原大战爆发时候加入了石田三成领导的西军。

9月15日,关原之战在岐阜一带打响。当天正午,加入西军的小早川秀秋倒戈,开始帮助东军攻击西军。这时在附近的胁坂安治也反水了,并跟小早川秀秋、藤堂高虎等人一起攻击西军将领大谷吉继,并将其逼死了。

关原之战结束后第二天(9月16日),井伊直政带领东军攻击石田三成的封地佐和山城,胁坂安治作为主力出战。最终佐和山城陷落,石田三成的父兄都被逼死。

其实胁坂安治从一开始就不想加入西军,毕竟战前就有一堆大名不看好三成获胜,胁坂安治就是其中之一。关原之战前胁坂安治还将儿子送去家康那里做人质,但由于家康讨伐上杉景胜时,胁坂安治没有跟着去,就留在大阪。

当时大阪一带都是西军大名,胁坂安治总不可能还高呼我是东军吧,所以他只能暂时加入西军,到时候借机反水,如果西军真的获胜,那他也不亏。

关原之战

德川家族统治日本后,1609年,胁坂安治从3万石大名晋升为5万石大名。1614年,德川家康发动攻打丰臣秀赖的大阪冬之阵,这一战胁坂安治没有参加,但是他参与了大阪夏之阵。

但不管怎么说,胁坂安治身为丰臣政权嫡系将领,没少受过秀吉恩惠,但在关原时就加入了德川家康,正如上面所说此人不忠不义。他临阵倒戈不亚于小早川秀秋那般恶劣,但他却未背负那样的骂名。

倒也不是胁坂藏的多深,纯粹是胁坂安治在日本名气不大,人们自然忽略他了。

这里说一下,丰臣秀吉的水军将领有胁坂安治、加藤嘉明、藤堂高虎、九鬼嘉隆、来岛通总。其中来岛通总在朝鲜被李舜臣部队打死,除了九鬼嘉隆加入西军以外,其余三个水军将领在关原之战都参与了东军,而且在大阪夏之阵中都以德川军身份出战。

1626年9月26日,胁坂安治去世,享年72岁。

胁坂安治还有一个后人名为胁坂次郎,此人名字大家自然陌生。但他干出来的事情一定熟知,他是南京大屠杀佐级元凶之一

胁坂次郎出生于1886年,190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学校。当时朝鲜已经被倭寇殖民了,1912年胁坂次郎被分配到朝鲜驻军,后来还调任到日占台湾。但他升官非常慢,后来和他同年龄段的人都当将级军官,他才混到个大佐。

虽然升官慢,但胁坂次郎平时为人很拽,皆因为他祖先是“贱岳七本枪”之一的胁坂安治,尽管在日本战国名气不算很大,但好歹也算名门了。

1937年8月,胁坂次郎被调任为日本陆军36联队队长,在第九军团麾下作战,参与入侵上海。因为36联队由胁坂次郎统领,又叫胁坂联队,占领虹桥机场的就是这个联队。

胁坂部队

11月,倭寇攻陷上海后,胁坂次郎随大部队洗劫太仓、昆山、无锡等地,沿路烧杀劫掠。

12月1日,胁坂次郎参与攻打当时首都南京,日本陆军用12天时间攻陷了南京。这一过程胁坂次郎立下“大功”,胁坂联队摧毁了雨花门,光华门、中山门三处的守军,破城后胁坂次郎参与屠城。

日本书籍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1938年胁坂次郎参与入侵徐州,表现不明,可以确定胁坂次郎没有参与台儿庄战役。当年7月份胁坂次郎升为少将,他终于升到将级了。升职后不久回国,调任到守备日本本土部队。

据胁坂联队的士兵回忆,胁坂次郎脸面狭长,留着八字胡,刚毅沉着,在战阵中总是挥舞着一面祖传下来的红色指挥旗。这面红色指挥旗就是胁坂家纹白轮纹旗

胁坂家旗帜

1964年,78岁的胁坂次郎死去。很遗憾,胁坂次郎没有被中国军队重创过,也就是他本人犯下恶行后全身而退了。如果当时中国出现一个重创他的人,就像李舜臣重创胁坂安治一样。那这个人也绝对是民族英雄,可惜没有出现。

站在日本角度,胁坂家是日本外扩的急先锋,但对于被胁坂家入侵的朝鲜半岛和我们中国来说,胁坂家造成了几国的黑历史,手上沾满了中朝(韩)人民的鲜血。

淞沪会战

参考资料

《再造番邦志》:朝日贼从山谷张旗而下,前列只有三贼,挺身以来,大军望见,一时溃散。山崩潮退,莫敢遏止,军实辎重。悉以遗贼。

《全罗道巡察使李公行状》:进击龙仁贼,白光彦、李之诗中丸而死,贼众聚至,郭嵘军先败,三道军遂溃,势如山崩不可止。

这里交待的很省略,但最后一句形容溃败场面是“三道军遂溃,势如山崩不可止。”

《惩毖录》:三道军望之大溃,声如山崩。

《宣祖实录》:器甲、刍粮委弃如山。

因为李舜臣日本海上补给线不及正常的三分一观点出自《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抗日援朝》

英国海军上将巴拉德认为,海军史上唯有李舜臣可以与英国名将纳尔逊相提并论。

《抗日战争的细节》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槐凖——从南洋胶工到陶瓷研究专家(百年航程有“侨”精彩(57))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回国后的韩槐凖1892年,韩槐凖出生在海南文昌凤鸣村,家庭虽不富裕,但他自幼好学,兴趣广泛。1913年,21岁的韩槐凖从县学堂毕业后,开办了一家染坊,但由于技术滞后,染坊经营不善,还欠下了债务。为了谋生,1915年,韩槐凖前往英属马来亚,这里因地理位置近、交通便利和乡戚关系,是海南人出洋

  • 历史上的今天:孔子逝世,其后人因何顶撞多尔衮还丢了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没落的旧时贵族,孔子虽于年轻时便步入鲁国政坛,不过一直到死,他的政治主张都未被任何一个诸侯国真正采纳。孔子尝历时十四年,周游列国,无奈并无诸侯响应,甚至曾困顿不堪,囿于陈蔡,竟遭绝粮,差点死在途中。[var1][var1]彼时正值大争之世,群雄并起,不惜相狩。流行的是霸道,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而至

  • 嬴政要想成为秦国真正的王,他要扫除哪些障碍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时候李斯来到秦国,在李斯的开导下,嬴政终于确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统一六国,成为天下的王。可是他也知道要想成为天下的王,首先必须成为秦国真正的王。他要清除哪些障碍呢?第一,嫪毐集团。嫪毐是嬴政母亲赵姬的男宠,本来是吕不韦推荐给赵姬的。假扮宦官进宫,与太后赵姬私通,倍受太后宠信,被封为长信

  • 秦国灭六国的先后顺序,远交近攻,步步为营,全是算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韩国。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领秦军灭韩国,俘获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以其地置颖川郡。韩亡。虽然韩非子也在劝说秦王嬴政不要攻打韩国,被李斯和姚贾迫害而亡。[var1]二、赵国。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乘赵地饥荒派部分军队围邯郸,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公元前228年(秦

  •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二名张仪 ,魏国贵族后裔,鬼谷子学生,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var1

  • 燕国曾招贤纳士变法图强,大败齐国,为什么还积贫积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按理说,处于边疆的诸侯国的发展空间都很大,比如秦国,晋国,齐国,楚国都是地处边疆。经过励精图治而成为一方霸主。而燕国作为七雄之一,在赵国经历过长平之战,损失七十万人后,元气大伤之时,派大将剧辛攻打赵国,结果全军覆没。[var1]可见燕国的实力实在是弱,最后被秦国吞并也是毫无招架之功。是什

  • 庞煖击败的燕将剧辛很不一般,曾在燕国变法,大破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庞煖去了楚国。他和乐毅去了燕国。这时候燕国的燕成王励志改革,求贤若渴,剧辛很受燕成王赏识,委以重任。这时候他和郭槐,邹衍,乐毅名列燕国四大臣子。剧辛在燕国变法,让燕国一度强大,能够和齐国和赵国争锋。[var1]为了获得和齐国的战争优势,剧辛还周游列国,达成协议,一致孤立齐国,共同对付齐国。在联军大败

  • 辽宁省籍三国名人:锦州市三人,辽阳市六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锦州市籍的三位三国名人出自同一家族,分别名为丘力居、蹋顿和楼班,是汉末三国时期乌桓部落的代表人物。丘力居担任部落首领期间,曾于东汉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勾结中山相张纯、泰山太守张举等人在东北地区起兵作乱,入侵中原地区,给中原百姓造成沉重灾难。为了平息叛乱,时任幽州牧刘虞、中郎将公孙瓒及后来的蜀汉皇

  • 春秋战国之鲁国的前世——奄国(yn,gu,)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初年周公先是辅佐周武王,后又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天子,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沿用周公初封地“鲁”称号建立鲁国,定都曲阜”。奄国是个什么国呢?今天我们就简单来了解下鲁国的前世是个怎样的存在奄国,是商末周初山东曲阜之东的一个小

  • 三国中被愚蠢害死的五大蠢货,杨修上榜,这些人都是表面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的厉害人物非常多。无论是三国志中,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有厉害人物出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首先来说,曹操、孙权和刘备就是非常厉害的。有了厉害人物,就肯定有蠢人。这一点是相对的。三国时期,厉害的谋士肯定不在少数,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会有谋士出现。即使是王朝的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