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出现的厉害人物非常多。无论是三国志中,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有厉害人物出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首先来说,曹操、孙权和刘备就是非常厉害的。有了厉害人物,就肯定有蠢人。这一点是相对的。
三国时期,厉害的谋士肯定不在少数,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会有谋士出现。即使是王朝的末期,也是如此。三国时期,出现了五位蠢货,这些人都是三国时期的佼佼者,在当时来说,这些人都是表面聪明。在战乱年代,这些人就是摆明了作死。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许攸。在三国演义中,许攸也出现了。在当时许攸是一位贪官,因此袁绍处理过许攸,由此导致了许攸的记恨。到了关键时刻,官渡之战的时候,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许攸向曹操献计献策,于是曹操火烧了粮仓。
由此曹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许攸是有很大功绩的。本来在官渡之战中,许攸是有很大功绩的,可问题是许攸不知道收敛,反而和在袁绍时期一样,嚣张跋扈。在曹操这里,许攸不断的吹嘘自己的功绩,这就让曹操产生了不安的表现。
许攸在曹操这里,不断宣扬自己的功绩,同时,许攸连曹操都不放在眼里。甚至是直接称呼曹操为曹阿瞒,这就更加导致了曹操的不甘。许攸在很多场合中,不分主公,这导致了曹操更加不满意。曹操对人才有很高的容忍度,但是许攸做的太过分了。
许攸的表现与孔融倒是很相似。许攸在三国正史中,被曹操杀死。除了许攸之外,曹爽是另一位三国时期的蠢货。曹叡驾崩后,曹爽与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刚刚成为托孤大臣的时候,曹爽将司马懿边缘化,一开始这种手段是管用的。
到了之后,司马懿的势力就压制不住了。曹爽自以为是,以为能够压制住司马懿,可是万万想不到,在关键时刻,司马懿竟然独揽兵权。有了兵权的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由此曹魏的大权旁落,司马家族成为了真真正正掌权的人。
吕布是三国第一武力值的人,不可否认的是,吕布的很多方面都是超越常人的。单单从身高来说就是如此。吕布勇猛无人能敌,可是要说头脑,肯定是没有的。吕布就是有勇无谋的。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骂成了“三姓家奴”。
正史中,吕布杀死了董卓。不过吕布杀死董卓,不是因为貂蝉,貂蝉是虚构出来的。吕布杀死董卓,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吕布调戏了董卓的一个婢女,当时的董卓将手戟扔到了吕布身上,这让吕布开始忌惮。于是在王允的劝说下,将董卓杀死。
可是之后,吕布没有打败曹操,五花大绑的被绑到了曹操面前。这样的情况下,吕布仍然自信曹操不会杀死他。可是在刘备的一席话之后,曹操决定杀死吕布。就这样,吕布成为了三国最冤的人。吕布的愚蠢在于不懂当时人们尊崇忠义文化,当时的吕布多次卖主求荣。
第四位的就是杨修。众所周知的是,杨修因为“鸡肋”事件,导致了命丧黄泉。对于杨修来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舞文弄墨上,对于人情世故一点不明白。凭借着文学上的才华不把别人放在眼中,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被曹操杀死了。
杨修的“鸡肋”事件是导致杨修被杀的导火索,真正让曹操杀死杨修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参与了夺嫡之争。在杨修的一生中,多次讽刺了曹操。这让曹操忍无可忍,于是借助“鸡肋”事件将杨修杀死。只不过杨修不懂得人性,于是成为了刀下鬼。
最后一位蠢货就是袁绍。袁绍出身名门,四世三公,在东汉末年来说,袁绍的实力肯定是最强的。袁绍是朝廷重臣,笼络了一批势力。因此袁绍想要一统天下是最简单的,可是在官渡之战中,袁绍犯了傻。袁绍的愚蠢在于刚愎自用,多谋少断。
优柔寡断的袁绍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在该决策的时候,袁绍不决策,反而是拖拖拉拉。这直接导致了战争的机会转瞬即逝。最终的袁绍因为刚愎自用,导致了无人可用。结果袁绍直到病逝,也没有能够一统天下,反而将北方“送”给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