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得帅就能当官,孝顺就能成名!三国时袁绍、曹操是如何当官的?

长得帅就能当官,孝顺就能成名!三国时袁绍、曹操是如何当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90 更新时间:2023/12/11 2:30:01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涌现出无数豪杰,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历史记载中,这些青史留名的豪杰们在年轻的时候刚刚起步为官时,大部分都是以孝行为众人所周知,然后通过察举制度进入大汉的官场。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和大汉以孝立国有关,也和当时大汉用人制度--察举制有关。

大汉自从刘邦建汉以来,两汉所有的皇帝中,仅仅有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的谥号不是孝,我们熟悉的汉文帝、汉武帝等汉代皇帝的完整称呼其实是“汉孝文皇帝”、“汉孝武皇帝”……

大汉以孝立国,整个官员体系也把忠君和孝顺并列成为用人的指导思想,在大汉,如果一个人不孝,那么这个人肯定不忠。“不忠不孝”成为指责一个人最强烈的方式也正是从汉朝开始。

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汉朝一个人想要当官,最正统的道路就是在当地被官员推举为孝廉!而且汉武帝之时,朝廷就给各地太守以上的官员下达了官员必须完成的KPI之一:察举当地的孝廉!如果完不成任务,官员们就要按照不敬和不胜任论处。

“有司奏议曰:‘……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

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看看三国群雄们都是如何走上官场的。

一、袁绍

袁绍是四世三公袁家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资源,年仅20岁就当了复阳的一把手。

但是这个时候袁绍之所以能当官,靠的是他的家族,以及袁绍容貌端正的长相。在《英雄记》里记载袁绍长得很帅,而且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当官的威仪,当了官之后还能有“清官”、“能官”的名声。

袁绍生而孤,幼为郎,容貌端正,威仪进止,动见仿效。弱冠除复阳长,有清能名。——英雄记

虽然袁绍起点极高,但是这种路子对于袁家来说,依然不算是正规的官场路线,毕竟此时的袁绍是以侠义闻名,而不是正统的孝道闻名,但是机会很快来了。

袁绍的母亲不久去世,袁绍需要辞官守孝三年。因为此时汉朝官场混乱不堪,党锢之祸接连上演,于是袁绍以退为进,在守孝期满后再次昭告天下,自己因为早孤,现在为去世的“父亲”继续补着守孝三年。

这六年的守孝期带给了袁绍巨大的名誉,袁绍成为当时著名的大孝子,这也为袁绍按照收养死士,结交豪杰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守孝结束后的袁绍也一步登天,被大汉权臣何进直接亲自征召,成为自己的参谋。

二、曹操

比起四世三公的袁绍,曹家虽然略有不如,但是曹操家族也算是当时著名的官宦世家,他父亲曹嵩就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太尉。

于是在曹操20岁的时候,曹操也同袁绍一样,顺利的走上了官场。

公元174年,20岁的曹操被推举为孝廉,随后他进入洛阳为郎,没多久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踏上了人生中第一个实权职位。

三、臧洪

臧洪是三国时期袁绍的部下,后来被袁绍所杀,是汉代著名的“天下义士”。

历史上群雄讨董虽然大家都尊袁绍为盟主,但是袁盟主压根不在酸枣。在酸枣驻扎的诸侯们就是在臧洪的主导下,诸侯们才歃血为盟的。

臧洪在踏上官场之路的时候是因为自己身材高大,相貌异于常人而被举为孝廉。

三国志之中记载,臧洪被当地官员们推荐为孝廉的理由是“洪体貌魁梧,有异于人,举孝廉为郎。”

也就是说臧洪因为个头比较高大,长的比别人帅就能当官了,那么这个臧洪真的一点背景都没有吗?要是各位读者真的这么想,那就上了当了!

臧洪之所以被推举为孝廉,明面上的理由可能是因为臧洪身材高大,长相有异于人,但是三国志之中还记载了臧洪父亲的身份:“臧洪父旻,历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原太守,所在有名。”

臧洪老爹臧旻曾经担任东汉时期的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职,而且官声很好,很有名气。试问臧洪有这样一个爹,就算他是武大郎这般的身材,也会被推荐为孝廉的吧。

其实这种察举制度很不完善,暗箱操作的程度很高,只要你是官员、是豪门大户,那么家族后辈中就很容易诞生更多的“孝廉”了。

所以,当时就有人用“儿歌”、“童谣”的形式吐槽这种察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你怎么看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蔺相如拿回和氏璧的后果是啥?老师永远不会告诉你,代价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于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读音,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被称为是天下奇宝,在刚挖出来的时候被命名为“玮”,《战国策》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这个和璞指的便是和氏璧,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在正史中有很多,并且大致相同。后来和氏璧被秦始皇做成了传国玉玺,可惜的是在后唐时期彻

  • 不读三国正史就不会知道:东吴西蜀九大谋士,有八位终生都是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翻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传说中的东吴西蜀九大谋士,有八位终生担任武职,只有一个改行了——你印象中的文官,其实是位武将,而这也可能就是东吴西蜀打不过曹魏的原因。我们熟知的刘备三大谋士,诸葛亮和庞统一开始都是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当丞相之前是军师将军,法正也当过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刘备进位汉中王,法正水涨船

  • 司马家族一统三国后,为何只存在了一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到了现在,读了很多的历史以后,小编却对司马懿有了新的认识,其实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司马懿并非出身寒门,他的祖宗非常的有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重黎,他的家族到了周朝以后,才改我们熟知的司马。他的一个老祖宗更是跟着项羽打江山,最后也是被封了一个王。司马懿小的时候很聪明,他小小年纪就非常有壮志,同时

  • 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地理知识有多差?三国和水浒的地理谬误比比皆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甚至很多初中学历的朋友都会发现,四大名著里面存在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在地理方面,施耐庵和罗贯中就留下了大量的谬误,那么,这些谬误都有哪些,并且从何而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四大名著一、名著中的谬误对于古人来说,这些名著里面的谬误实在算不得什么,大多数古人并没有发现这书上的谬误,不过,在现代人的视角下,这

  • 他,战国一代箭神,却被乱箭所射杀,爱狗守其尸首七日而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女箭神,后羿杀六大凶兽的故事,战国一代箭神被杀

    由于其姑姑是战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夫人,所以毛利元就乃吉川兴经的姑父,又由于其母亲是毛利元就的妹妹,所以毛利元就又是其舅舅。因此,一开始毛利家与吉川家因为联姻的关系,相当的铁,经常一起联手对抗敌人。[var1] 但很快两家因为各为其主,和自身的利益,曾经的姻亲关系瞬间不复存在。毛利军与大内义隆军联手

  • 他是李牧的孙子,韩信也得认怂,刘邦拿他防兵仙,死后成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李牧 他叫李左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是他的爷爷,可见遗传基因多么强大,可是悲催的是他的命运跟爷爷李牧一样,上级最后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被人家或杀或擒,爷爷惨点被杀了,他呢好一些被抓住了。秦朝末年,六国死灰复燃,他呢辅佐赵王歇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广武君。[var1] 韩

  • 他是战国后期的救火大队长,手上权力比宰相都大,可惜遇到俩坑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四大名将简历,七爷救火,救火小英雄是谁

    [var1] 没错,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的擎天玉柱,生平无败绩的大将军李牧,据一些史书上讲,他还是残疾人,有一只手是残废的,可就是这个人,在赵国后期,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哪里摆不平,就跑到哪里,在那种情形下,居然能打的有声有色,估计就连白起也自愧不如。 [var1] 先说说赵国的形势吧,长

  • 假如你穿越回到三国,下面五位昏庸的主公你会为谁效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袁绍当他拥有了四州的地盘后,局势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控制的了。由于地盘太大,名声太响,他的下属里,来自各个州,各个派系,各个大家族的谋士、武将都有。导致这些人肯定不可能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为他老袁家出力。很多精力被放在对其它派系的倾轧上了。荀彧、郭嘉也在袁绍那儿待过,为什么要走,还不就是认清了

  • 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其实他并不笨,只是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取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襄公的故事及简介,襄公之仁,襄公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周代襄王十四年,宋朝攻打郑国,楚国趁机攻打宋朝。宋朝入伍后遇见了楚国。这就是泓水之战。这是宋襄公的一个笑话。宋襄公说仁义和道德。他不肯在敌军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去歼灭他们。后面他就被击败了。他还因此伤到了大腿,因为这个死去了。第二个故事也很出名。这是孔子的弟子子路的去世。先生死是不可避

  • 一个屠户的家变,开启了三国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乱世贴吧,谁导致了三国乱世的开始,三国屠户的逆袭

    那时曹操与袁绍还是放荡不羁的小衙内,孙坚跟着父亲在种西瓜,刘备和母亲过着织席贩履的日子,南阳人何进在父亲手上接过屠刀,虽然屠户的地位不高,但是何进还是依靠宰羊杀猪,成功养活一家五口人,并且把两个妹妹养的天生丽质、楚楚动人。恰逢汉灵帝选妃,何进就重金贿赂皇帝身边的与自己是同乡的宦官郭胜,在郭胜的帮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