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查办蓝玉一党,杀了数万人,为何却独独放过了他?

朱元璋查办蓝玉一党,杀了数万人,为何却独独放过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87 更新时间:2024/1/21 2:56:52

朱元璋身为明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成为后期统治明朝的君主。而我们也知道,朱元璋历史上有大肆诛杀功臣的事件,这值得我们深究,然而,为什么朱元璋查办了蓝玉一党且杀了数万人,为什么却单单放过了与蓝玉关系不错的俞通渊?

蓝玉案

这得从朱元璋的“洪武四大案”说起,其中,蓝玉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朱元璋大肆诛杀身边功臣的重大事件,以为几乎所有人都会被诛杀,却在那是时候朱元璋放过了他,只有他生存了下来,他就是俞通渊。历史上记载着,俞通渊和自家亲人拿着自家掌握在手里的水军投靠了朱元璋,因为那个时候朱元璋恰巧需要水军的支撑。

这么好的事情,朱元璋感到很感动,因为那时候需要用兵力来提升自己部队的作战能力。而俞家人也为朱元璋的作战奉献了自己的几个性命,但是其实,俞家人恰巧和蓝玉有着很深的交情,所以可以说,在蓝玉案中,凡是和蓝玉有交情的人,都会被朱元璋揪出来诛杀。可是最后,朱元璋却偏偏的没有杀害到愈家还没有作战牺牲的人。

朱元璋放过俞通渊?

其实,并不是因为朱元璋不想诛杀俞家人,而是俞家人不仅为朱元璋效劳,而且还为朱元璋出生入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俞家人,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朱元璋。从投奔朱元璋后,俞家人四个人就有三个已经为了朱元璋这个军队作战而牺牲。

朱元璋在执行蓝玉案时俞家人恰恰只剩下一个俞通渊,所以朱元璋还是放过了和蓝玉有交情的一个人,他就是俞家人的俞通渊。可是不是都说皇帝执行策略都是非严谨的吗,为什么朱元璋会放过俞通渊,为什么明明说好和蓝玉有交情的人都要诛杀可是却偏偏放过了通渊?

其实,朱元璋还是比较人性化和开明的。朱元璋一方面考虑到俞家人对自己奉献的太多了,而且如果不是忠诚,俞家人当初就不会携带自己拥有的水军兵马来投靠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忠诚俞家人就不会为自己而牺牲,简单来说,朱元璋一直把俞家人的恩情铭记在心。

而且我们都知道,皇室家族一般都很注重血脉的延续,俞家人已经对朱元璋自己有很大的恩情了,所以,朱元璋不可能让俞家人仅剩的俞通渊也死亡,毕竟俞家就只剩俞通渊可以延续俞家的血脉了。倘若朱元璋连俞通渊也杀了,那么他一定会深深地感到内疚,俞家人在九泉之下也会死不瞑目...

所以,不是说朱元璋单纯的只想放过俞通渊,是因为朱元璋一直记着俞家人对自己的恩情。事实上俞家人真的非常的忠诚可靠,因为俞通渊虽然没有在蓝玉案被诛杀,但是最后在一场战斗中,为了保护建帝,最后也壮烈得牺牲了!

参考资料

《明史》

赵翼. 《廿二史记》

《明太祖实录·卷250》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有人说明朝领土超过4800多万平方公里,有这么夸张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朱元璋之后的蜀汉孟昶和明成祖朱棣先后发起的北伐战争中,明朝成功收复了原宿敌元朝和北方的草原地区,把版图扩张到了今天东北、西南和内蒙古地区。此外,在1435年,明成祖收复了大理,扩大了云南的疆域,更加稳固了明朝的南方边界。在明中后期,明朝的领土面积趋于稳定。明朝在此期间驻防边关的兵士和官员非常多,应

  • 800战象打不过700蒙古骑兵,麓川王国为何还在元明之际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蒙元兵阵的历史,蒙古打吐蕃为什么这么轻松,蒙古军攻宋时怎么做到不失道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我願無違字数:2716,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西南之地,随着中原王朝退出之后,南诏和大理相继填补了这期间的空白,逐步成为了西南地域中事实上的霸主,一直到蒙古政权的兴起,方才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独立。 但同时,随着蒙古军队在西南的不断用兵,将先进的军事、政治经验带入这

  • 论程朱理学对宋代瓷器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又称性理学,与心学相对。它的特点在于主张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核心思想,强调人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达到理性认识的境界,而通过理性认识来掌握宇宙事物的真实本质,认为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和内在的因果关系。程朱理学注重中庸之道,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崇尚孔子的仁德之道。作为当

  • 赵构对岳飞革职罢官就行了,为何还杀掉了他?彻底消除岳飞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是南宋名将,因其文武全才,功勋赫赫,后世尊他为“武圣”。应当说,岳飞一路走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座丰碑,殊为不易。岳飞出身平民之家,教育条件很一般,可他自幼努力求学,文韬武略都为世人所敬仰。同为南宋民族英雄的文天祥曾评价岳飞道:“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

  • 商朝如何“有典有册”:甲骨文破解谜团,难怪找不到夏朝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又有史书记载,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记录上古之事的书籍,谓之《尚书》,其中有尧舜禹等事迹;夏朝占筮方法为《连山》,周朝的为《周易》,商朝的《归藏》.......以此来看,不仅商朝已经“有典有册”,甚至夏朝、更早的五帝时期,中国都可能已有典籍。然而问题在于:史书记载秦朝蒙恬首造毛笔,传统

  • 《狂飙》高启强人生路上的三大贵人,最后一位看似不起眼,却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高启强一心想攀上安欣这个高大上的朋友,而安欣只是把高启强当作一个面熟的街坊吧?从某个角度上说,后期的孟德海、杨健、老黄、张彪、王秘书等人,都是高启强的贵人吧?有一句话说“一时有贵人,那可能是运气,一直有贵人,那一定是实力。”孟德海挑中高启强助他拆迁,是高启强的强盛集团的实力摆在那里。强盛集团通

  • 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雅利安人进入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妇好墓出土“人骨”这件事,只能相信事实。妇好墓,1975年发现,1976年正式发掘。发掘结果是,墓内有殉人16个,狗6只。随葬品1928件,包括210件铜器、玉石器、骨牙器等。另有贝6800余枚。出土的著名器物不少,不详赘述。16个殉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中有一个是“白人”。甲骨卜辞证明,妇好是

  • 两河流域是否存在青铜时代:ChatGPT-4被扳弯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ChatGPT-4先是坚持认为两河流域存在青铜时代,经过“走近远古山里人”曲折迂回的提问,最终迫使ChatGPT-4承认两河流域不存在青铜时代。ChatGPT-4的回答像极了某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对话机智有趣,让我们来看一看。走近远古山里人: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ChatGPT-4:

  • 以瘦峭甲天下,看北魏《吊比干墓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崔浩的生卒年代,与立碑时间不符。崔浩(?—四五O年),字伯渊,一作伯源,崔宏之子。官至司徒总百揆,工书。崔浩书迹对当时的书风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后世多宝其迹,以作楷模。故推测此碑的书丹人与崔浩有直接或间接亲友关系。皇帝吊殷比干文維皇構遷中之元載,嵗御次乎閹茂。望舒會於星紀,十有四日,日維甲申。予揚和

  • 【精品推荐】商代青铜癸古作旅铭文罐晒宝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规格:高28CM,口径19.5CM,底径25CM规格:高28CM,口径19.5CM,底径25CM规格:高28CM,口径19.5CM,底径25CM规格:高28CM,口径19.5CM,底径25CM规格:高28CM,口径19.5CM,底径25CM规格:高28CM,口径19.5CM,底径25CM商代青铜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