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0岁赵匡胤刚去世,25岁皇后就想改嫁,小叔子不领情,直接软禁

50岁赵匡胤刚去世,25岁皇后就想改嫁,小叔子不领情,直接软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20 更新时间:2024/1/20 8:18:16

赵匡胤突然暴毙,无疑是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一个良好的机会。

这个皇位,赵光义已经觊觎已久了。

生在帝家,谁能没有皇帝梦?赵光义当然也不例外。

这一年,赵光义37岁,身有功勋,手握重兵。

赵匡胤刚去世,赵光义就立刻带着精兵赶到宫中。

按理说,宫中除了皇上的护卫,无论是谁都不能带兵前往。

可赵光义却说,自己带兵入宫,是为查清哥哥的死因,他不相信自己的哥哥平白无故就走了。

看着赵光义的兵,守宫门的人也不敢反抗,只能放他入宫。

但其实,这只是赵光义的理由罢了。

因为他知道,唯有带着自己的精兵进去,才能抢先登基。到时候,怎么解释还不是他说了算?

-

除了手握重兵之外,赵光义能当上皇帝,还有一个原因。

他得到了嫂子宋皇后的支持。

宋皇后的母亲是后汉的永宁公主,父亲是一个节度使,可以说,她的出身非常尊贵。

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就带着儿子赵德芳去投奔赵光义了。

此举,引起了众人的猜疑。

她身为皇后,不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反而将自己的小叔子扶上帝位,若不是早有私情,她怎会如此?

一时间流言四起,大家都以为宋皇后将嫁给赵光义。

当然,让人怀疑的地方也不止一处。

宋皇后是赵匡胤的第三任皇后,她嫁给赵匡胤时才17岁,而那时赵匡胤已经42岁了。

黄花大闺女,配一个年龄能当自己爹的大叔,宋皇后怎么会甘心。

深宫之中度日如年,所以这时,宋皇后就想到了赵匡胤29岁的弟弟赵光义。

赵光义虽然不常在宫中,但他每次托人送进宫的东西都进了宋皇后的卧室。

这两件事串联起来,不得不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但宋皇后真的与赵光义有染吗?

-

我并不这么认为。原因有三点。

第一:扶赵光义当上皇帝,并不是她的本心。

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想扶持的人是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

这些年来,她未曾生育,没有自己的孩子。

嫁给赵匡胤后,宋皇后一直都对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比较亲近。

他们俩很投缘,10岁的赵德芳也很喜欢宋皇后,二人亲密无比。

所以,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去把赵德芳找过来。

她要让赵德芳继位。

可宋皇后错信了人,据司马光记载,她派出去的人确实把赵德芳叫来了,但同时,还叫来了赵光义。

看着小叔子领兵前来,宋皇后就知道大事不妙。

赵光义手里有兵,而她只是个手无寸铁的皇后,即使她真的有先帝赵匡胤的遗诏,现在也是不顶用的。

所以,为了保命,宋皇后只能带着匆匆赶来的赵德芳去给赵光义赔笑脸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光义一听宋皇后让步,也欣然答应了条件。

由此可见,宋皇后只是为了保全自己和赵德芳的性命,才不得已向赵光义示好。

-

第二个原因:赵光义从宫外送进来的礼物,赵匡胤全都知道。

众所周知,在皇宫里,无论是人进出,还是物进出,都会被记录下来。

赵光义的东西也不例外。

并且,赵光义将东西交给宫里人时,并未指定要将它送给谁。

但宫里的下人们都是懂人情世故的,谁的地位高,谁最得宠,好东西当然就会落到谁手中。

所以,每次赵光义送来的东西,还没等别人瞧见,就被下人送进了宋皇后的寢殿。

因此,仅凭礼物就胡乱猜测是行不通的。

第三,赵光义继位后,宋皇后过得十分凄惨。

赵光义当上皇帝后,他从未履行之前答应照顾宋皇后母子的诺言。

反而,当时与宋皇后一起退让的赵德芳23岁时就突然去世,死因不明。

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无声无息就突然死亡,这其中是否有蹊跷,无人知晓。

赵德芳死后,宋皇后没有了依靠,每每病痛都无人照料。

试想,如果宋皇后真的与赵光义有私情,赵光义怎会如此对她。

赵光义继位19年后,宋皇后就因病去世,享年43岁。

经过以上三点分析,我认为宋皇后与赵光义并无私情。

一切的造谣,都是有心人编造罢了,人在深宫,谁又会没有敌人?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造谣给人带来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宋皇后虽在17岁时就嫁给赵匡胤,可说到底,这并不是她自己的选择。

正因为她与赵匡胤年纪的差距,才让人对她有所猜忌,认为她会与别人行不轨之事。

也许真的是身居高位,宋皇后才会遭人妒忌,被人用造谣来毁掉一身清誉。

如果赵匡胤没有突然暴毙身亡,宋皇后生前也不会过得如此凄惨。

如果她当时没有错信别人,让一个更可靠的人去找赵德芳,或许她会当上皇太后。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已经发生的事也不会再重演一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金国的崛起,出现于宋仁宗时代,北宋会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永嘉之乱与靖康之耻从结果的承受者角度来看,永嘉之乱和靖康之耻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西晋初年,虽然西晋帝国贵族奢靡成风,但是在西晋帝国的国家机器面前,内迁的胡人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甚至就连匈奴贵族刘渊的生死,本身也不过是西晋统治层一句话的事情。而事情的变局出现在一代妖后贾南风毒杀西晋太子这个关键点上

  • “万历三大征”有哪些战役?使明朝不足五十年内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也是第六届“中国历史校际精英问答比赛”的抢答题题目,问题是︰明朝“万历三大征”是指播州之役、朝鲜之役,还有哪场战役?在未解答问题前,首先要谈谈入选三大征的条件为何呢?因为据史书所载,发生在万历年间的大战岂止于三!比如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缅战争,以及万历四十七年(

  • 历史上,有三位“英宗”皇帝,除了朱祁镇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宋英宗赵曙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宋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宋仁宗在位,赵宗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等官职。嘉祐七年(

  • 不计前嫌向前妻送钱 岳飞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未说岳飞,先说王安石。话说王安石中年丧妻,娶了一个小妾。小妾年轻貌美,但王安石忙于政事,冷落了小妾。小妾不甘寂寞,跟府中仆人偷情。消息终于传到王安石耳边,王安石并没有责怪小妾,反而大方成全,并且主动赠送千金,正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既为宰相致力于变法大业,难免要牺牲儿女私情,至于岳飞也是不遑多

  • 《大宋宫词》即将完播,郭皇后的隐忍,是给女性同胞们一个忠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皇后向太后道歉,大宋宫词大结局郭皇后,郭惠妃

    在《大宋宫词》中,郭皇后虽然是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她连心爱之人都得不到,是有多么悲催呀。郭皇后自小入宫,从来不愿意去争权夺位,一心只希望陪伴在皇上左右。刘娥的出现,导致郭皇后的内心紧迫,她害怕失去皇上对她仅有的一点爱。刘娥曾被先皇赐毒酒,是郭皇后就下了她。有些观众们该不理解郭皇后为什么要这样做,刘娥死

  • 明代第一清官海瑞,书法竟也如此绝佳,“字如其人”果然错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官”,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断案如神”的狄仁杰,“铁面无私辨忠奸”的包拯,还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呢?可能不少朋友会给出第四个答案:海瑞。海瑞清官的形象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热播,也让“清官海瑞”更加深入人心。海瑞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明正德八年(1514年)生于海

  • 大宋为何不学汉唐嫁公主“保命”?有钱任性,坚决对和亲说“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大都知道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以及唐代与吐蕃、回鹘的和亲,并对几位和亲公主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是,我们却从未听过宋朝有类似的和亲政策。实际上,有宋一代,宋朝政权确实未曾与少数民族和亲。但是众所周知,两宋政府积贫积弱,与西夏、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斗总是败多胜少。我们不禁好奇,宋朝政府为何不采取汉

  • “铁蹄上的民族”元朝,为何对朱元璋的壮大视而不见?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南宋苟延残喘的几年,但已经没办法守住大宋的江山。因为蒙古人实在太过于勇猛,所以人们将蒙古人称为“战斗民族”或者是“铁蹄上的民族”。元朝建立后与中原人民之间的摩擦不断,这也导致了在元朝统治期间政权一直处于摇摇不定的状态。其实这根本原因都是统治阶级的内斗产生的,这种内斗一直持续到朱元璋建立明朝。 错

  • “登州阿云案”为何十余年悬而未决,王安石和司马光到底孰对孰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阿云因定亲对象太丑而意欲谋杀,对方受伤未死,朝廷争论不下 此案发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登州有一位叫阿云的女子,在她母亲去世后不久,被许给一户韦姓人家,而且已经履行了采纳程序,也就是已经完成订婚了。不过,当阿云得知她的未婚夫长的很丑陋之后,心里很不情愿。一天,她趁未婚夫熟睡之际,想要将

  • “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是怎样的?宋高宗赵构真的有神人相助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泥马渡康王大结局,赵构和高宗谁厉害,泥马渡康王在线阅读

    版本一:夹江泥马渡康王 这个版本在《说岳全传》第二十回: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进兵第一次围困开封府,时为康王的赵构赴金营为质,金兵押其北上,途中赵构脱逃至磁州,夜宿崔府君庙,神人托梦告知金兵将至,赵构警醒后却见庙外已备有马匹,随即乘马狂奔。 金兀术追击康王到达夹江边时,马已经驮着赵构跳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