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第一清官海瑞,书法竟也如此绝佳,“字如其人”果然错不了!

明代第一清官海瑞,书法竟也如此绝佳,“字如其人”果然错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4/1/18 16:15:28

说起“清官”,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断案如神”的狄仁杰,“铁面无私辨忠奸”的包拯,还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呢?可能不少朋友会给出第四个答案:海瑞。海瑞清官的形象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热播,也让“清官海瑞”更加深入人心。

海瑞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明正德八年(1514年)生于海南琼山,他家境并不殷实,父亲早丧,其母对他甚为严格。海瑞从小饱读诗书,还接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时,海瑞乡试中举,此后一直为官,他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因此坐过几次牢,但这丝毫不改其志,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逝,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海瑞《奉别帖》

海瑞“两袖清风”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也掩盖了他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书法家,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海瑞极善书法,这种情况像极了大众知道李白是诗人,但不知道他还有一件草书《上阳台帖》。

海瑞《奉别帖》

《明史》记载:“(海瑞)楷、行皆佳,笔力精绝,功力深厚,静逸而无妩媚之态。”;清末书法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点评海瑞书法:“其笔法奇矫且可观”以上史料都可说明海瑞的字已经突破了当时的“馆阁体”书风,个性强烈,风格奇崛,大有可赏之处。

海瑞《金刚经》

海瑞传世作品极少,且均为小楷作品,其中以《奉别帖》《金刚经》最为知名。海瑞的小楷受赵子昂、苏轼、褚遂良王羲之钟繇等人影响,集古人成法精髓。《奉别帖》是学界推证的海瑞较为可信的书法真迹。此帖全卷共8行、96个字,单字大小约1.5厘米,是他写给“玉山先生”的一封书信。

海瑞《金刚经》

此帖出笔尖细,行笔轻盈但不失骨力;结字欹侧,章法萧散,在用笔风格上近似于褚遂良的《枯树赋》,而捺画、转折处又有钟繇《宣示表》的韵味,圆润隽秀。坦白来讲,海瑞这件书法称不上一流之作,这倒不是因为他与当时“主流”书风有所区别,而是在结字上有败笔,有些字追求欹侧但疏忽了整体的自然变化。

海瑞《金刚经》

《金刚经》这件作品据说是海瑞晚年所作,此帖在行笔上就要好于《奉别帖》了,笔画圆润遒媚,字字珠圆玉润,与当时的小楷名家王宠有几分相似,更能看出钟繇王羲之二人对其影响,既有钟繇小楷的结字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古朴,又有羲之小楷的圆润遒劲、笔势流畅。

海瑞《金刚经》

曾有人说如果海瑞的“直言天下第一疏”《治安疏》有书法真迹存世,其地位可比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不过,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况且海瑞的书法也实在难比颜真卿。当人们看到海瑞的字时,仍会感叹“字如其人”说得不假,海瑞这么“高大”的人物,字也不会差到哪去,这可能就是“因人贵书”了。

海瑞《金刚经》跋文

大家对海瑞书法有何评价,欢迎评论区讨论!

海瑞《金刚经》跋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宋为何不学汉唐嫁公主“保命”?有钱任性,坚决对和亲说“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大都知道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以及唐代与吐蕃、回鹘的和亲,并对几位和亲公主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是,我们却从未听过宋朝有类似的和亲政策。实际上,有宋一代,宋朝政权确实未曾与少数民族和亲。但是众所周知,两宋政府积贫积弱,与西夏、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斗总是败多胜少。我们不禁好奇,宋朝政府为何不采取汉

  • “铁蹄上的民族”元朝,为何对朱元璋的壮大视而不见?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南宋苟延残喘的几年,但已经没办法守住大宋的江山。因为蒙古人实在太过于勇猛,所以人们将蒙古人称为“战斗民族”或者是“铁蹄上的民族”。元朝建立后与中原人民之间的摩擦不断,这也导致了在元朝统治期间政权一直处于摇摇不定的状态。其实这根本原因都是统治阶级的内斗产生的,这种内斗一直持续到朱元璋建立明朝。 错

  • “登州阿云案”为何十余年悬而未决,王安石和司马光到底孰对孰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阿云因定亲对象太丑而意欲谋杀,对方受伤未死,朝廷争论不下 此案发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登州有一位叫阿云的女子,在她母亲去世后不久,被许给一户韦姓人家,而且已经履行了采纳程序,也就是已经完成订婚了。不过,当阿云得知她的未婚夫长的很丑陋之后,心里很不情愿。一天,她趁未婚夫熟睡之际,想要将

  • “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是怎样的?宋高宗赵构真的有神人相助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泥马渡康王大结局,赵构和高宗谁厉害,泥马渡康王在线阅读

    版本一:夹江泥马渡康王 这个版本在《说岳全传》第二十回: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进兵第一次围困开封府,时为康王的赵构赴金营为质,金兵押其北上,途中赵构脱逃至磁州,夜宿崔府君庙,神人托梦告知金兵将至,赵构警醒后却见庙外已备有马匹,随即乘马狂奔。 金兀术追击康王到达夹江边时,马已经驮着赵构跳入江

  • 赵构到底应不应该跪下?要跪但不能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尽忠报国淮下书生看到这么一个评论,说应该把秦桧王氏等人的跪像挪走,把宋高宗赵构的跪像立在这里。因为岳王爷的死,赵构脱不了关系!秦桧等人跪像你要单说让赵构跪下倒也没什么,你说把秦桧王氏挪走是几个意思?这是变着花样给秦桧洗白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岳飞案之前的韩世忠案,这个我后面还会讲,如果没有秦桧的鼓动,

  • 艺雀艺术史论|宋朝工艺美术评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戈特弗里得.桑佩尔曾指出艺术与其环境、天气、材料等都有关系,吉迪恩直接将设计史看作是一部技术史,工艺美术不止与材料技术有关,还与他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直接相关,当我们谈论两宋的工艺美术时,总免不了要先谈谈这些看似与工艺美术本身并无利害关系的东西。民国时期的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有言:“华夏民族之

  • 艺雀艺术史论|走进宋代建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补充:[北宋]李诫《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北宋]晋祠周柏唐槐、难老泉、宋代彩瓷被誉为“晋祠三绝”[北宋]定州开元寺料敌塔-用于瞭望军情而得名国内现存最高的砖质结构塔[北宋]河南开封-开宝寺塔[北宋]独乐寺观音阁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古木建筑[辽]

  • 魏忠贤掌权能挡住后金,崇祯却不行?非忠贤厉害,是崇祯不行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忠贤临死前对崇祯说了一句话,魏忠贤崇祯免费阅读,为什么魏忠贤那么厉害斗不过崇祯

    不可否认,魏忠贤对于当时的局势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这并不代表魏忠贤这个人不可或缺。 崇祯即位之后为了揽权,对魏忠贤下手也是无可厚非的事,魏忠贤毕竟是天启的人,不是崇祯的亲信。不可或缺的只是魏忠贤所处的那个位置而已,也不是一定要让魏忠贤坐,只要能够发挥作用,由李忠贤坐也好,让王忠贤坐也罢,实际上

  • 《吃一场有趣的宋朝宴席》| 大宋皇帝吃“西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需要御厨里的“膳工”烹调出各色佳肴,然后需要“膳徒”给他端到跟前。端到跟前还不算完,还得有人擦桌子、铺桌布、叠餐巾、布菜、倒酒,甚至在皇帝吃每道菜之前还得替他尝一口,以免有人下毒。后面这些活儿已经跟御厨没有关系了,全靠宫女来完成。负责替宋朝皇帝尝菜的宫女有几十个,轮流值班,统称“尚食”;负责布菜

  • 朱元璋查办蓝玉一党,杀了数万人,为何却独独放过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身为明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成为后期统治明朝的君主。而我们也知道,朱元璋历史上有大肆诛杀功臣的事件,这值得我们深究,然而,为什么朱元璋查办了蓝玉一党且杀了数万人,为什么却单单放过了与蓝玉关系不错的俞通渊?蓝玉案这得从朱元璋的“洪武四大案”说起,其中,蓝玉案就是一个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