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三大征”有哪些战役?使明朝不足五十年内灭亡

“万历三大征”有哪些战役?使明朝不足五十年内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4/2/16 16:35:51

这也是第六届“中国历史校际精英问答比赛”的抢答题题目,问题是︰明朝“万历三大征”是指播州之役、朝鲜之役,还有哪场战役?在未解答问题前,首先要谈谈入选三大征的条件为何呢?因为据史书所载,发生在万历年间的大战岂止于三!比如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缅战争,以及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均未能入选,这是因为“万历三大征”之说出自时人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一书。作者以个人所知,综合公文、案牍,记载了万历二十(1592年)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间的三次战争,并叙述战略、战法得失,书后并附《宁夏总图》、《日本总图》、《播州总图》。因此答案是宁夏之役。

“万历三大征”以宁夏之役以首,又称宁夏兵变或哱拜之乱,可见事件的主角包括宁夏、兵变及哱拜三个元素在内。宁夏是明代边陲九个军事重镇之一,主要是防御蒙古族人。事件的主角哱拜原为蒙古鞑靼人人,明嘉靖年间因得罪酋长,父兄被杀,他投了明军。万历十七年(1589年),被提为副总兵。

万历二十(1592年),哱拜与他的儿子承恩、义子哱云及土文秀等人发动叛乱。四月,朝廷以李如松为宁夏总兵,同时派遣麻贵驰援平叛军队。同时,在总督叶梦熊的统帅下,叛军被重重包围在宁夏城中,并决水灌城。最终,哱拜自杀,其馀人悉数被擒,这场为期数月的叛乱以明朝的胜利而终结。

第二大征也是发现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中日朝鲜之役。那年日本在丰臣秀吉的精心策划下,以小西行长为统帅,倾全国之力侵略朝鲜。万历皇帝以李如松为统帅,在平壤战役中大败日军,接着又连续数次击败日军。最终,在双方议和下进入短暂的休战期。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日军以李宗成事件为由再次进攻朝鲜,同时使用反间计使得李舜臣下狱,日军势如破竹。而明朝方面以麻贵为总兵,抗击日军,并在稷山、蔚山取得大捷。最终在鸣梁海战重创了日军,与此同时丰臣秀吉去世,日军士气受挫。最终,朝鲜之战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

最后的播州之役发生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与大明关系恶化的播州土司杨应龙发动叛乱,万历皇帝以李化龙为统帅,总督四川、湖广、贵州三省军务,围剿杨应龙。与此同时,杨应龙大规模进攻四川企图打开战略上的不利局面,获取战争主动权。李化龙看穿了杨应龙的企图,于是占领湖广和贵州的要道,企图切断杨应龙和苗人的联系。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在李化龙指挥下,兵分八路,大军势如破竹,尤其是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三位“英宗”皇帝,除了朱祁镇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宋英宗赵曙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宋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宋仁宗在位,赵宗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等官职。嘉祐七年(

  • 不计前嫌向前妻送钱 岳飞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未说岳飞,先说王安石。话说王安石中年丧妻,娶了一个小妾。小妾年轻貌美,但王安石忙于政事,冷落了小妾。小妾不甘寂寞,跟府中仆人偷情。消息终于传到王安石耳边,王安石并没有责怪小妾,反而大方成全,并且主动赠送千金,正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既为宰相致力于变法大业,难免要牺牲儿女私情,至于岳飞也是不遑多

  • 《大宋宫词》即将完播,郭皇后的隐忍,是给女性同胞们一个忠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皇后向太后道歉,大宋宫词大结局郭皇后,郭惠妃

    在《大宋宫词》中,郭皇后虽然是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她连心爱之人都得不到,是有多么悲催呀。郭皇后自小入宫,从来不愿意去争权夺位,一心只希望陪伴在皇上左右。刘娥的出现,导致郭皇后的内心紧迫,她害怕失去皇上对她仅有的一点爱。刘娥曾被先皇赐毒酒,是郭皇后就下了她。有些观众们该不理解郭皇后为什么要这样做,刘娥死

  • 明代第一清官海瑞,书法竟也如此绝佳,“字如其人”果然错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官”,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断案如神”的狄仁杰,“铁面无私辨忠奸”的包拯,还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呢?可能不少朋友会给出第四个答案:海瑞。海瑞清官的形象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热播,也让“清官海瑞”更加深入人心。海瑞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明正德八年(1514年)生于海

  • 大宋为何不学汉唐嫁公主“保命”?有钱任性,坚决对和亲说“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大都知道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以及唐代与吐蕃、回鹘的和亲,并对几位和亲公主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是,我们却从未听过宋朝有类似的和亲政策。实际上,有宋一代,宋朝政权确实未曾与少数民族和亲。但是众所周知,两宋政府积贫积弱,与西夏、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斗总是败多胜少。我们不禁好奇,宋朝政府为何不采取汉

  • “铁蹄上的民族”元朝,为何对朱元璋的壮大视而不见?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南宋苟延残喘的几年,但已经没办法守住大宋的江山。因为蒙古人实在太过于勇猛,所以人们将蒙古人称为“战斗民族”或者是“铁蹄上的民族”。元朝建立后与中原人民之间的摩擦不断,这也导致了在元朝统治期间政权一直处于摇摇不定的状态。其实这根本原因都是统治阶级的内斗产生的,这种内斗一直持续到朱元璋建立明朝。 错

  • “登州阿云案”为何十余年悬而未决,王安石和司马光到底孰对孰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阿云因定亲对象太丑而意欲谋杀,对方受伤未死,朝廷争论不下 此案发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登州有一位叫阿云的女子,在她母亲去世后不久,被许给一户韦姓人家,而且已经履行了采纳程序,也就是已经完成订婚了。不过,当阿云得知她的未婚夫长的很丑陋之后,心里很不情愿。一天,她趁未婚夫熟睡之际,想要将

  • “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是怎样的?宋高宗赵构真的有神人相助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泥马渡康王大结局,赵构和高宗谁厉害,泥马渡康王在线阅读

    版本一:夹江泥马渡康王 这个版本在《说岳全传》第二十回: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进兵第一次围困开封府,时为康王的赵构赴金营为质,金兵押其北上,途中赵构脱逃至磁州,夜宿崔府君庙,神人托梦告知金兵将至,赵构警醒后却见庙外已备有马匹,随即乘马狂奔。 金兀术追击康王到达夹江边时,马已经驮着赵构跳入江

  • 赵构到底应不应该跪下?要跪但不能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尽忠报国淮下书生看到这么一个评论,说应该把秦桧王氏等人的跪像挪走,把宋高宗赵构的跪像立在这里。因为岳王爷的死,赵构脱不了关系!秦桧等人跪像你要单说让赵构跪下倒也没什么,你说把秦桧王氏挪走是几个意思?这是变着花样给秦桧洗白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岳飞案之前的韩世忠案,这个我后面还会讲,如果没有秦桧的鼓动,

  • 艺雀艺术史论|宋朝工艺美术评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戈特弗里得.桑佩尔曾指出艺术与其环境、天气、材料等都有关系,吉迪恩直接将设计史看作是一部技术史,工艺美术不止与材料技术有关,还与他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直接相关,当我们谈论两宋的工艺美术时,总免不了要先谈谈这些看似与工艺美术本身并无利害关系的东西。民国时期的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有言:“华夏民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