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皇太极的长女,7岁许配给驸马,13岁出嫁,一生受尽宠爱

她是皇太极的长女,7岁许配给驸马,13岁出嫁,一生受尽宠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4/2/16 16:38:33

乌拉纳喇氏被休弃的事情并没有牵连到她的子女,她离开后,长子豪格依旧是皇太极看重的人,女儿敖汉公主更是皇太极的掌中宝,公主仿佛承袭了父亲的一些基因,自幼便是一个聪明又可爱的孩子,她人们印象中那种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公主不同,她有主见,是个在逆境中也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是以皇太极很是喜爱她。

后来公主才7岁,皇太极就已经为她挑选好了夫婿的人选,那就是敖汉部的班第,想都不用想,这肯定是以政治联盟为目的的婚姻,大多数的公主在联姻后都生活得不幸福,因为她们和丈夫没有感情,也不知道怎么去守护两个人的婚姻。

可敖汉公主的婚姻却与众不同,她在得知婚事后不吵不闹,很快就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她和班第真正成婚的那一年,她不过才13岁,却已经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成熟的女孩了。婚后她把班第哄得服服帖帖,让敖汉部与大清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婚后的班第对公主也是言听计从,这使得皇太极对这个女儿越发满意了。崇德元年,皇太极先后两次晋封班第,第一次是将他封为了札萨克多罗郡,第二次是让他当了敖汉部的领旗者,除了班第自身的能力出众外,想必皇太极也是出于对公主的爱护才对额驸如此照顾吧。

而且幸运的是,敖汉公主没有步上母亲的后尘,她和丈夫的感情非好,不像一般的政治联姻那般无趣,两人还生了五个孩子,从这个子嗣的数量,我们就可以得知公主和额驸生活是多么地幸福。

不仅如此,从历史记载的种种迹象来看,敖汉公主成婚后也并未失宠,她曾多次和额驸一起到盛京做客,皇太极总是以大礼相迎,并赏赐了他们许多物件,虽然最后敖汉公主34岁就逝世了,但她总是生活在幸福中,受尽丈夫与父皇的宠爱,也算一生无憾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时期,朝廷在水利上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没有成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北宋朝廷在西北沿边地带大兴水利事业,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命脉,粮食生产高度依赖水资源。灌溉在这里具有特殊的意义,神宗说到:“灌溉之利,农事大本”。兴修水利不仅可以抵御水旱灾害的侵袭,还可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提高农田的粮食产量。救灾的根本办法乃是发展

  •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厉害,296年来仅有8人拥有,和珅都没混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花翎是什么?又有哪些特殊的含义,为什么如此难以获得?今天我们走进大清王朝的历史,了解清朝花翎的那些事。01什么是花翎女真族在入关以来,直接改写了汉人的统治格局,尤其在服饰等方面,直接被冠以了清朝自己的特色。 例如前期,要求汉人接受自己统治的重要标志就是留成“金钱鼠辫”,这种发型不同于今天电视广泛流传

  • 南宋的救灾措施有用吗?相对于前朝,要积极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卫,宋朝的赈灾政策指哪一政策,北宋和南宋的区别

    这些灾害不仅破坏了社会生产并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还成为社会动荡、社会生产力暂时倒退的根源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削弱了统治阶级的控制力量。因此,灾害与政z稳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历代政权对此都极其关注灾害问题,绝大多数王朝都比较重视防灾、救灾工作,那些灾前的防御、灾时的赈恤和

  • 大清灭亡后,格格们嫁给了谁?这几位明星其实是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作为皇室的成员是无比光荣的事情。生于皇室的人,注定要接受严格的教育,承担起传承和维护文化的使命。而当反抗行动爆发,皇室的地位也逐渐式微,成员们开始感到茫然和无措。特别是那些王爷和格格们,他们曾经生活在皇室的富贵繁华之中,享受着无数人羡慕的待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身份也开始逐渐消失,从一

  • 朱祁镇无论在哪一点上,都根本没法和朱祁钰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祁镇对待朱祁钰,朱祁镇朱祁钰同人文晋江,穿越成朱祁钰刺死朱祁镇的小说

    抛去才干,一个凉薄冷血寡恩,一个纠结妇人之仁。论皇帝,朱祁钰还算中上;朱祁镇么,徽钦二帝宋高宗都可以骄傲地挺直脊梁。朱祁镇既不是个好皇帝,也不是个好人,宠幸奸臣宦官,导致土木堡之变,也就徽钦二帝的水平,天子叫国门,君王送社稷,冤杀忠臣良将,给也先立庙,比完颜构还要无耻。对内政治积弊,重用夺门奸佞,错

  • “戚继光斩子”的记载虽多但互相抵牾,其真实性有待商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这件事,史料记载颇多,稍微查询一下就能发现四种史籍有戚继光斩子的记录。首先是地方方志,如福建《仙游县志》的说法:“考之传记:继光至莆田,将出师,烟雾四塞,其子印为前锋,勒马回,求且驻师,继光怒其犯令,杀之。”除了地方县志之外,还有各种野史记载了这件事,而且说得一个比一个绘声绘色,像《万历野获编》

  • “民间的这个组织,在古代是什么级别?”明朝锦衣卫?哈哈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猫:想吃老鼠自己去捉,不要抢我的!据说婚后的女人,都是这样上街的!小哥,是不是走错场了?朕的愿望,就是愿天下安稳!准备好,拍照了!咦,怎么滑下去了别挤了,我请你吃还不行吗?狗:你眼睛有问题吗?看不见我的哈喇子吗?一般妹子和网红之间,只差了一套化妆品!兄弟,最后那个“自动回复”忘记加句号了!小狗的另类

  • 元朝皇帝用独木棺下葬,千军万马踏平川,竟至今未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一篇名为《草木子》的典籍中记载道:忽必烈逝世后,遗体安放在一颗掏空了的千年古树里,下葬的时候,士兵及工匠要在忽必烈的陵墓前发下毒誓,绝对不能够泄露任何消息。填土之后,元朝还调动了万余马匹,在不断地踩踏下,驻扎在此的军队一直待到隔年的春天,等到这里再度长成草地的时候,他们就离开了。虽然都是崇尚入

  • 郑和下西洋28次用了7年时间,明朝没有发动机,却能横渡国外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和为什么三下大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前期的吗,明朝郑和一共几次下西洋

    可这也让我们疑惑,古代科技并不发达,而世界上第一个发动机在十九世纪才被发明出来,这个时间距离郑和下西洋有四百多年,在没有发动机的明朝,郑和的船只又是如何横穿国外洋,到达非洲的呢?根据《郑和航海图》记载:“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换算成现代的数据是郑和的船高55米,长125米,宽50米,这在当时就是

  • 司马光拿头砸缸,救了大宋最快乐的姑娘,李玮他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玮个人资料图片,李玮大姐近况,洛阳李玮

    剧中的司马光沉浸在封建礼教的世界里,提出诸多不尽人情的建议,并以去留做要挟。却全然没有发现自己的作为,已经到了毫无怜悯之心,不顾的骨肉亲情的地步。他一直以来自诩道德典范,在朝中事事都拿祖宗加法,天子社稷万民来要挟宋仁宗。而且他一次次的对梁怀吉和徽柔的事情推波助澜,许多观众提出如果没有他,徽柔的下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