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唐朝诗人有点懒,一生只写了2首诗,却成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这位唐朝诗人有点懒,一生只写了2首诗,却成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91 更新时间:2024/1/18 19:02:00

唐诗宋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化顶峰,其中宋词经常被认为是宋朝人效仿唐诗而作,但是缺失了唐诗的很多精神内涵,所以被许多人视作唐诗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地位。

这种想法不无道理,因为文化繁荣的前提就是经济繁荣或者国家强盛。作为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有成就并不稀奇。而在唐朝,有这样一位诗人,虽然仅仅留下了两首诗,但其中一首在诗词历史上地位却非常高。这首诗就是我们熟知的《春江花月夜》。

在宋朝,政府军事弱势情况严重,先后面对辽金两大劲敌,国民自信不足,这种情况也反映在了文化方面,致使宋词中出现了很多靡靡之音,负面情绪偏多,少有积极乐观的诗作出现。而唐诗的风格整体奋发向上,即便偶有负面情绪,也多数是文人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如此对比之下,宋词的历史文化地位自然不如唐诗,而唐诗之中被世人公认最为优秀的作品,就是唐代诗人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本人在唐朝时就颇负才名,在人才济济的唐朝就同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如此才名,可见张若虚的才华在唐朝时就已经得到了文坛的认可。有趣的是,张若虚本人流传的诗作并不多,至今只有《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在唐诗中地位非常高,被认为是唐诗开山之作。

这首七言古诗最早出现在《乐府诗集》中,因为张若虚本人并没有诗集存世,所以才会通过这种收录范围很广的诗集现世。自从这首诗出现之后,许多文人才子都对该诗表示了赞赏之情,这首诗收获了非常多的赞美之声。

有些人认为,这首诗是全唐诗的代表,整个大唐所有的诗词歌赋加在一起都不如这一首诗;有些人誉其为“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这些赞美都是针对《春江花月夜》,至于《代答闺梦还》则很少被人提及。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在江边赏月时有感而发创作的作品,虽然是随手之作,但是这首诗从创作手法、修辞方式、抒发感情等方面都属于极品,非常值得品味。整首诗的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层次依次递进,划分非常明显。

第一个部分自然是描述江景美好,张若虚对江景的构图非常精美,意境很高,气势雄浑壮阔,同时还赋予了江水很强的生命力。不仅整体景色精美,诗人对细节方面的把握也非常到位,将月色笼罩下的幽静夜景精确地呈现出来,烘托气氛的手法非常高超。

将江景刻画好后,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慨。眼见夜色幽静,江景壮阔,诗人免不了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虽然古代未必有“宇宙”的概念,但是诗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显然是在思考大自然,或者说是宇宙的奥妙之处。在这一部分,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感慨结束后,则是诗人自身的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古代文人想要有所成就,多数都要离开家乡到权贵云集之处谋生,张若虚纵有才子之名,也不能例外。虽然诗人在诗中刻画的是游子同思妇之间的相互思念之情,但实际上触发的仍旧是诗人本人的感情。虽然其中也有这种负面情感,但诗人最终的落脚点仍旧是豁达乐观。

这也是唐朝与宋朝诗人的不同之处,宋朝诗人受现实状况影响,最终的落脚点大多数时候都是负面情绪或者忧思过度。双方的另一个不同,则是在用词和手法使用上,宋朝诗人偏重于表面华丽的用词,唐朝诗人则对这些华丽之词不怎么在意。

宋朝时经济发达,宋人又注重享受生活,自然日常生活更倾向于追求精美,用词方面也不例外,这很正常。而唐朝同样文化繁荣,人们也追求享受,却并不刻意,更不过度,主张自然而然,诗词中自然也是同样的追求。

因此《春江花月夜》中的用词并不算非常华美,却几乎每一处都刚刚好,能够将情与景交融在一处,合为一体,让人感觉不到生涩或不合时宜。此外,该诗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不过并没有刻意运用,而是非常精巧地镶嵌入诗句之中。

比如诗人开篇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但是很多人第一遍读起来甚至没有发现这种修辞手法;此后多处采用映衬和对比两种修辞方法,将江景的明暗刻画出来;比喻也是该诗常用的修辞手法,而且诗人还同时运用了明喻和暗喻两种手法。

正是有了这些恰到好处的用词和合适的修辞手法,才将江景同情感描绘得虚实相生,情景融合十分深入。唐朝诗人都擅用深入浅出的描写方式,该诗也有相同的描写,对游子与思妇之间思念之情的刻画就是如此。

除了诗本身的美感,据说《春江花月夜》的配乐也非常美,被世人认为兼具意境美和音乐美。因为古时的诗词都是唱出来的,所以每首诗词都有自己的配乐,这首诗的配乐最早应该是南朝后主所做,但是原始版本的配乐早已失传,后人称颂的版本是张若虚所做。

其实古代并没有冠名权的说法,所以这些配乐有很多人都曾经创作过,只不过张若虚的版本最为出名,所以才被今人误认为是张若虚专有。因为只有两首诗词传世,张若虚也被称为唐朝最懒的诗人,不过对于创作者而言,作品的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其作品能够流芳百世,本身就已经证明了张若虚的实力,毕竟诗不在多而在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晚清政府的腐朽,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俸禄,这会颠覆你的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所谓的“腐败无能”仅仅是一个很笼统的词语。要想了解晚清政府的腐败程度,我们就得从某些清朝官员的身上去寻找答案。或许,我们从晚清名臣曾国藩的身上,当时清政府的腐败程度。《曾国藩传》这本书当中记载,曾国藩当时一年的收入只有四、五十两白银,加上所有的粮食和良田,一年也不过是100多两。当时清朝的收入

  • 考古专家挖开唐朝公主墓,发现一具男尸,揭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公主名字一览表,唐朝公主墓被盗事件,唐朝好男人公主产子

    但是让很多人感到最意外的,就是在墓志铭上所留下的宗室女子的封号,却和历史上记载的同一时代一位和亲下嫁的公主封号相同。考古学家翻遍资料,根据相关信息推测,这名宗氏女子很有可能是唐朝历史上首位和亲下嫁的衡阳公主。《上邪》作为一首情歌,传诵至今。“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

  • “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雍正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火耗归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大力推行“火耗归公”政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雍正皇帝认为,官员的工作是为国家服务的,因此国家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而燃料费用是官员必须支付的一项开支,如果不由国家负担,就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雍正皇帝认为,“火耗归公”

  • 详细分析明朝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海禁政策解析,明朝禁海制度什么时候解除,明朝中后期海禁调整的原因

    喜欢明朝的说清朝的闭关锁国维护大,说闭关锁国断绝了与世界的交流,但是明朝没有断绝与世界的交流,比如郑和下西洋等。喜欢清朝的说海禁危害大,因为明朝海禁时间将近200年,比清朝的闭关锁国时间长的多的多。毕竟清朝真正闭关锁国的时间是29年。分开看,到底这两个朝代哪个更扯。首先看明朝的海禁:明朝的海禁时间(

  • 考古专家发现一个隋朝墓穴,开棺时却被棺材上的四个字吓得不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通过墓志铭,考古学家了解到,这是隋朝一位皇室女子的古墓。墓主人是一位在当时身份显赫,名为李静训的小女孩。根据历史资料显示,这个小女孩的身份十分不简单,乃是隋朝的镇国大将军李崇的孙女。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

  • 中国历史上最能装B的是谁,乾隆才是最大的装B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酷爱文墨,一生作诗四万余首乾隆一生酷爱舞文弄墨,正如宋晓峰在小品中所表现的那样,动不动就要“吟诗一首”。根据统计,乾隆一生作诗多达四万三千余首。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乾隆活了88岁,从其出生开始算起,平均每年都要作诗近500首,每天都要作一两首。一生作诗四万余首什么概念?要知道整部《全唐诗》一共收录了

  • 谁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王朝?不是汉朝唐朝,而是被人诟病的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经过萨尔浒战役后,金人的军队开始展现出攻势,反压制大明王朝,但依然无法跨过关宁铁骑驻守的山海关,每次都是一击就退,始终不能真正占领北方地区。我想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历史上最强战斗力的军队,一定是秦始皇的军队。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一统诸国,北击匈奴,称始皇帝,天下无敌。但是,从始皇帝统一六国再到秦朝

  • 《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为什么又要重新又立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王朝康熙为何要废太子,康熙对雍正的评价,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

    康熙为何要重立太子从《雍正王朝》来看,胤礽重新被立为太子似乎是由“公推事件”直接导致的,但纵观整个事情发展,其实此事早已有了铺垫。 1、储君之争的残酷。太子被废之前,储君之争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这在康熙发现太子与郑春华私通的那晚就已经有所体现,大阿哥不仅提议要杀了胤礽,此后更有三阿哥胤祉举报大阿哥胤

  • 诗魔白居易的另一种画风,偏爱老少配,诗词既香艳又辣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其实在唐宋时期,这些文人墨客还有其另一面,就是他们似乎有一种风俗,就是但凡是文人,都会狎妓纳妾,这在当时都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有种参与了这种事情,才能被称为是名士。那些都是文人,肚子里自然是有许多墨水的,所以他们也留下了不少,读起来特别香艳的诗词,有些到了今天这么一个开放的时代,都很是让人浮想联翩

  • 隋炀帝与关陇集团的暗战——经营东都|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修建新都大兴城、隋炀帝经营东都洛阳,都是隋朝皇室致力于制衡关陇集团的措施。然而隋炀帝用关东势力反制关陇集团的办法,造成了严重的政权撕裂,最终身死国灭。大司马刚从洛阳游玩归来,对其兴衰深有感触,今日推荐纪兄此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品味天下之兴亡大势。请输入标题 bcdef北朝隋唐专题文章:高欢、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