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良玉坐拥80万大军为什么不去救驾?

左良玉坐拥80万大军为什么不去救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74 更新时间:2024/2/13 4:56:37

左良玉坐拥80万大军为什么不去救驾?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实际上,就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前,明朝其实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当时朝廷还有一员大将,其名叫做左良玉,左良玉彼时拥兵80万,从兵力上和战力上来看都不弱于李自成大军,可为何左良玉却不去支援崇祯帝,以至于最终明朝江山倾覆呢?

大将左良玉

在战场上,左良玉的表现相当不俗,曾经在洪桥、大堑山等等战役当中都杀敌颇多,因此得到了河南道御史侯恂的提拔,成为了边军副将,并且在之后又接连立下了很多军功,由此得到了朝廷的注意。

可为何拥有80万大军的左良玉,却没有前去救援崇祯帝呢?按理来说,彼时李自成虽然拥兵百万,但大多都是农民军,战力并不强悍。而且左良玉在此前跟李自成的对战也是胜多败少,如果加上跟北京城驻军里应外合,应当是很有机会击败李自成的,但他为何并没有驰援崇祯帝呢?

左良玉军队实力并不强

左良玉彼时虽然拥兵80万,对外更是号称有100万大军,但实际上,这80万当中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左良玉征战之中收降的农民军,战斗力并不强悍,如果直接跟李自成的起义军对战,他们之中的部分人还可能出现投敌的情况。

而左良玉麾下的正规军,真正效忠于他的亲兵,实际上仅仅只有5个营,总兵力不过20余万左右,根本无法与李自成军队相比。而且明朝末期吏治腐败,这意味着左良玉的军队补员将远远少于得到民心的李自成的义军,这也让左良玉大军在面对李自成军队时更添了战败的风险。

左良玉自己有所顾忌

左良玉虽然是继袁崇焕之后的明朝第一大将,但其本人的品质和魄力都不及袁崇焕。公元1637年,彼时的左良玉通过镇压起义获得军权,仅仅拥有10余万大军时就已经开始拥兵自重。

当时的应天巡抚张国维连续发布3次檄要求左良玉前去剿匪,但左良玉都丝毫没有理会,而是放纵自己的士卒在河南强抢民女搜刮民脂民膏,硬是享了1个多月的福之后才极不情愿地北上剿匪。

山高路远不便驰援

1644年时,左良玉其实写过一份出兵计划上交给朝廷,希望在朝廷答复之后再进兵,结果因为相隔千里,还要越过李自成大军所在的重重难关,这出兵计划送到朝廷的时候李自成大军已经围困北京城,左良玉还没接到朝廷回复时,李自成就已经攻陷了紫禁城了。因此,左良玉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前去驰援崇祯帝,明朝灭亡已经成定局了。

结语

总而言之,明朝的倾塌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人一军之过,是因为整个大明朝都已经腐朽不堪以致大厦崩塌。况且左良玉本身并非完全的忠臣良将,崇祯帝之死、明朝之亡自然就成定局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大月氏国女王为什么拒绝汉武帝联合打击匈奴的请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争取外援,便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去联合匈奴的“仇人”大月氏国。当张骞历经艰辛到达大月氏国后,汉武帝联合打击匈奴的请求却被女王一口拒绝,这是为何呢?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又发生了哪些事呢?汉武帝即位之后,便雄心勃勃的想要改变汉匈之间不对等的关系,决定武力打击匈奴。可在此之前几十年,汉朝从未真正的打击过匈奴。(

  • 古代的驸马真的不如一个女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驸马真的不如一个女官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在看宫廷剧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获得皇帝的欣赏,然后把公主嫁给他,从此娶得身份尊贵的公主,平步青云,走上人生巅峰,成功逆袭了。可是,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其实驸马爷的生活跟地位远没有宫廷剧中美化的那么美好。许多驸马爷的地位虽说相比平民是尊

  •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对三国的哪些人评价很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前两位是陆逊和陆抗父子两人,陈寿对这两位的评价是“春秋方壮,威名未著,予既奇逊之谋略,有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其实这样的评价已经非常的高了,比起孙坚和孙策父子两人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除了这两位,接下来陈寿还对孙坚和孙策父子进行了评价。我们知道在三国时期,由于董卓乱政,各地诸侯也一起讨伐董卓。虽

  • 刘备临终托孤的时候,为何把兵权交给李严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夷陵之战和官渡之地、赤壁之战一样,对于三国的历史格局形成了重要的影响。经此一战,不仅蜀汉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刘备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在临终前,刘备在白帝城进行了托孤。而提到白帝城托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典故。不过,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的托孤大臣

  • 曹操集团的政治中心在邺城与许昌,为何他最后在洛阳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令人奇怪的是,曹操在消灭袁绍集团后将大本营迁到了邺城,此后的邺城、汉献帝所在的许昌成为了曹魏集团的政治中心。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在邺城和许昌之外的洛阳病逝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病逝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而死前的建安二十四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趁机攻打蜀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想必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争斗可谓是热血沸腾,同时很多人会对孔明之死些许有点遗憾。不过可能大家会没注意到,在三国演义中孔明逝世后,重心就到了曹魏吴蜀的政权上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这里要说的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在白帝

  • 赵曙濮议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曹太后的态度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尊礼濮安懿王赵允让的讨论,那么赵曙濮议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曹太后的态度怎么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

  • 丁戌奇荒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是怎么解决这场饥荒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丁戌奇荒,清朝,历史解密

    在每年上映的众多电影之中,总有几部戳中观众的泪腺,让人心情压抑乃至流泪。这其中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有人世间罕见的灾难,就如2012年上映的电影《1942》。相信当年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都会对其中的故事情节有所记忆。在旱灾引起的大饥荒面前,为了避免战火的摧残,无数的河南百姓背井离乡逃荒陕西。张国立饰演

  • 红山文化的起源是什么?来源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生活在西拉木伦河两岸的红山文化部落集团,过着比较稳定的农业经济生活,已经发现了较多氏族居住营地的遗址。大凌河上游牤牛河北岸的敖汉旗河福营子村,有一处红山文化的氏族部落,两条保存较好的壕沟将部落遗址分别围成紧邻的两个部分,即两个氏族。其中东南部的壕沟周长 600余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在壕沟的东南边留

  • 开国元帅陈毅的第二任妻子:赖月明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赖月明,民国,历史解密

    赖月明,江西兴国人,1914年生,开国元帅陈毅第二任妻子。1931年在"月老"李富春、蔡畅等人的热心帮助下,陈毅和赖月明结婚。红军主力长征后与陈毅失散。后与受伤掉队的红军方良松结婚,两人生有3个儿女。直到1989年春,七十四岁的赖月明接受了传媒记者的采访,世人才知道陈老总的"月明"还活在人间,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