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诞起兵后东吴率兵援助,但司马昭运用心理战将其击败

诸葛诞起兵后东吴率兵援助,但司马昭运用心理战将其击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03 更新时间:2024/1/4 14:50:46

历来权臣篡位其实都不容易,司马家族也不例外,他们在军事领域面临的挑战尤为明显。

早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曹魏为了同时抵御蜀汉、东吴的北伐,将重兵屯驻于西北、东南两个方向。其中,西北方向常年由司马懿统帅,自然是党羽遍布,但对于东南方向则无法染指。

因此,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仍选择支持曹魏的东南方面军队连续发动了三次叛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执政期间各一次;而且,地点都在位于淮南地区的头号军事重镇寿春,故而获胜者司马氏将其称为“淮南三叛”。

由于司马家族篡位的趋势越来越趋于明朗,曹氏支持者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三次叛乱的激烈程度呈逐渐上升态势。

比如,嘉平三年(251年)王凌试图起兵事泄,司马懿不假思索地率军讨伐;王凌自知不敌,投降后被逼自杀,双方基本没交过手;在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起兵后,虽然面临了军心涣散、逃兵众多的窘境,但依靠文钦、文鸯子之勇,他们曾发起过有效攻势,甚至吓得司马师眼伤撕裂、眼球爆出,并因此在回师途中死去;而到了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发起的第三次叛乱,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事,不仅绝望感贯穿始终,还出现了诡计频出、血流成河、自相残杀甚至数百人排队赴死的场景。在三国后期,此战堪称经典。

诸葛诞

诸葛诞起兵反司马,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早年间,他就与夏侯玄、邓飏等人志气相投、互相标榜;因此,眼见诸位老友逐渐被灭族,他的内心早就惶恐不安。但鉴于力量寡弱,他选择了蛰伏隐忍,甚至在毋丘俭叛乱期间为司马师出力。由于表现突出,他被任命为征东大将军,代为镇守寿春。

手握东南军事重镇,诸葛诞立即着手反叛。吸取前两次起兵者的教训,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招兵买马、筹集粮草,甚至还豢养了数千名身手过人的扬州侠客作为自己的近卫队。

甘露二年(257年)4月,在准备了十多万兵马、足够支撑一年的粮草后,他派小儿子诸葛靓前往东吴为质称臣,请求发兵支援。

当时东吴的实际掌权者是大将军孙綝,由于刚刚经过血腥的内卷后位居宰辅,寿春传来的好消息,在他眼中宛如送到嘴边的战功。他立即任命诸葛诞为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其后派全怿、全端以及两年前投奔东吴的文钦等人,率军三万前去协助。

对此早有准备的司马昭也毫不怠慢,为了避免后方生事,6月,他裹挟着魏帝曹髦、郭太后一同出征,调集的兵马达26万之多,浩浩荡荡挥师东南,对寿春形成包围之势。

文钦

当各路魏军的包围圈还未完成时,文钦、全怿等人率众突入城中;同时,吴将朱异另率三万人进驻安丰,与寿春内外呼应,试图牵制魏军注意力、诱使司马昭改变战略。但在王基的建议下,魏军不为所动,继续坚持深沟高壑、围而不攻的战略,依靠优势的兵力、物力,他们围着寿春城修建起了两圈高大坚固的营垒,摆出了一幅耗死城内十几万兵马的架势。

这么一来,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原本应由司马昭发动的攻坚战,如今却变成了城内外诸葛诞与吴军眼前的选择。而在千里之外的西线,蜀汉大将军姜维虽趁机北伐,却被司马望、邓艾予以有力挫败,压根没对司马昭形成有效牵制。

接下来,战局越来越朝着不利于诸葛诞、吴军的方向发展。

首先,奉司马昭之命,作为外部游军的兖州刺史州泰击败了吴将朱异,杀俘吴军2000余人;更严重的是,吴军留在都陆的辎重粮草被魏将胡烈带着5000人奇袭焚毁,朱异的残部饥疲交加,靠着食用野外采集的葛叶才狼狈逃回。孙綝气急败坏,强令朱异再次出战,但对方以缺乏粮食为由拒不服从;恼羞成怒之下,孙綝将其处死,却因此激起民愤,越来难以组织起兵力。

随后,司马昭发动了心理战。他派人潜进寿春城内造谣,声称魏军人数太多、粮草不足,已经分流一部分人跑去淮北乞食了,可见这种大规模的围攻不可能持久。城内的诸葛诞等人对此信以为真,对粮草的使用大手大脚。

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外边的救兵仍然未到,城内开始发慌,内讧由此产生。

焦彝

诸葛诞的心腹蒋班、焦彝认为:“朱异等以大众来而不能进,孙綝杀异而归江东,外以发兵为名,而内实坐须成败,其归可见矣。今宜及众心尚固,士卒思用,并力决死,攻其一面,虽不能尽克,犹可有全者。”

听他们这么说,文钦可不干了:“江东乘战胜之威久矣,未有难北方者也。况公今举十余万之众内附,而钦与全端等皆同居死地,父子兄弟尽在江表,就孙綝不欲,主上及其亲戚岂肯听乎?且中国无岁无事,军民并疲,今守我一年,势力已因,异图生心,变故将起,以往准今,可计日而望也。”

双方僵持不下,诸葛诞选择了支持文钦。担心自己被除掉,11月,蒋班、焦彝翻出城墙来向司马昭投降。

紧接着城内的吴军也出了问题。在此期间,由于跟家里人起了冲突,全怿的侄子全辉、全仪带着母亲以及几十家部曲投靠了魏国。司马昭灵机一动,他以全辉的名义写了一封劝降书,让全府的亲信送进寿春城。12月,城内的全怿、全靖、全翩、全缉等人带着数千亲军出城投降。

先后两波人临阵投敌,城内人心浮动、惶恐不安。甘露三年(258年)正月,文钦、诸葛诞合计:这个时候,魏军一定认为城内已无心再战,防守难免松懈,正是突围的好时机。于是,他们准备好攻城器械后,对南面的魏军壁垒发动了猛攻。

但城外预判了城内的预判,魏军没有丝毫大意,甚至还早就做好了应对,他们凭借既高固的围墙,往下倾泻石块、火箭,纵然城内将士发疯似地前仆后继,仍未能突破防线一步。五六个昼夜下来,魏军围墙外遍布着一层层的尸体,阵亡者的鲜血肆意横流、浸泡着大地,甚至让人无从下脚。

诸葛诞

接下来,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恐慌情绪蔓延,数万人陆续出城投降。“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如此能省下大量口粮。

理论上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办法,毕竟这些吴军无路可退、唯有坚持到底。但这在诸葛诞听来却变了味:要是自剪羽翼,在东吴眼里哪还有丝毫价值?

于是俩人各执其见、互不让步;同时,他们在上回的毌丘俭叛乱期间可是对手,内心早就有些隔阂。如今新仇旧恨叠加,越发得看对方不顺眼。相比较之下,出生将门的文钦也许只是直肠子,文化人诸葛诞的心思可就复杂的多。

一天,文钦照旧入营议事,却被早有埋伏的诸葛诞杀害;“钦素与诞有隙,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钦见诞计事,诞遂杀钦。钦子鸯及虎将兵在小城中,闻钦死,勒兵驰赴之,众不为用。鸯、虎单走,逾城出,自归大将军。军吏请诛之,大将军令曰:‘钦之罪不容诛,其子固应当戮,然鸯、虎以穷归命,且城未拔,杀之是坚其心也。’乃赦鸯、虎,使将兵数百骑驰巡城,呼语城内云:‘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表鸯、虎为将军,各赐爵关内侯。”

这如同压垮城内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天,司马昭亲自来到壁垒,远远望见城内守军无精打采,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下令攻城。霎时间,十余万魏军在四面同时发动猛攻,犹如蚁群一般涌向高大的寿春城,喊杀声震天动地、骇人心脾。

诸葛诞

2月20日,城破,诸葛诞惶急之下,试图单枪匹马趁乱逃出城,被魏军所杀(随后被诛灭三族);他手下最贴身的数百亲卫兵,悉数丢下武器,却拱手傲然而立、誓不投降。魏军不信邪,将他们逐个砍杀;每杀死一人,就问身边的下一人降不降,答案毫无例外,一律为“否”。就这样,数百人前仆后继地慷慨赴死,没有一个例外。

而城内的吴军将领此时也所剩无几,于诠脱下甲胄、冲入敌阵而死,唐咨、王祚带着一万多人残余江东士兵投降。

血腥的淮南第三叛,以司马昭的大获全胜而结束。战后,对那些归降的军人,不论南北,司马昭悉数赦免,将领们甚至还被继续任用。至此,曹魏内部的所有反抗力量被清除殆尽,司马家族篡位进入了倒计时。

同时,当曹魏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内讧时,蜀汉、东吴两国却一无所获,甚至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充分体现出,三足鼎立的力量均势已不复存在,天下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昭体现出的战术水平碾压东吴上下,当时的司马家族,确实毫无敌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上第一奇女,六位君王纳为后妃,48岁唐太宗仍不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萧皇后。萧氏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罡曾为她仔细推算了生辰八字,最后得出八个字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氏13岁那年,与隋文帝的儿子杨广完成了婚事,杨广得到如花似玉的萧氏,千般爱怜,万般情怀,也抱着无穷的希望,因为杨广也知道萧氏既然能母仪

  • 诸葛亮首次北伐过于乐观,马谡守街亭也应为仓促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是战术层面的过失,很容易让人遮蔽战略层次的检讨。诸葛亮本人对此战的检讨见之于他请求自贬的上疏:“臣以弱才,叨窍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怯,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其咎。”诸葛亮的疏文中确实

  • 诸葛亮用兵多求“稳”,虽国弱兵少但仍能屡挫强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作出详细解释:“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

  • 唐代女子服饰为何大多是半露胸式裙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卫,唐代抹胸服饰,唐代美女图片

    说起服饰,大家肯定能想到衣袖宽大、洒脱飘逸的汉服,也能想到唐朝时服装的开放、个性,还有清朝时的旗袍等。最令人惊讶的是,唐朝毕竟是古代,竟然流行半露胸式的裙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一:唐朝女性地位较高。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一个朝代,不仅是它开放、繁荣的程度非常高,而且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 诸葛亮在当时便受到三国人士敬佩,后世同时进入文武双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钟会带领20万大军攻打蜀汉的时候,“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秋,魏镇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孙权有一次和诸葛恪聊天,将诸葛亮比作伊尹、周公这一类人,“孙权尝问恪:‘君何如丞相?’恪曰:‘臣胜之。’权曰:‘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

  • 诸葛亮以蒋琬为嫡系骨干,加之荆州派支持使蒋琬成为诸葛亮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攻取荆南四郡,成为荆州南部的主人。随后不久,一批荆州精英投靠刘备。代表人物有魏延、黄忠、马良、杨仪、蒋琬等。这些人,后来普遍受到重用,成为控制蜀汉军政大权的荆州派。不过,与魏、黄、马等人相比,蒋琬投奔刘备后的仕途并不顺利。长期不受重用。起先,做了五年的州书佐(吏,不是官)

  • 唐代最隐秘的帝王墓,1200年从未被盗,却被当地村民无意炸开入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目前唐代最复杂的墓,探访唐朝皇帝墓,唐朝第一大墓在哪

    众所周知,古代帝皇在位期间都会为自己修建陵墓,而且工程量非常浩大,甚至有些帝皇直至死后陵墓都还未修建完成。作为奢侈豪华的古代陵墓,自古代开始都会盗墓贼给惦记着,只因陵墓里的陪葬品能够让他们坐享荣华富贵,为此,有许多帝皇墓和王侯墓以及贵族墓地都被盗墓者洗劫一空,能够幸免不遭他们挖掘的只有那些隐藏着非常

  • 诸葛亮有3宝,第1是八阵图,第2是木牛流马,第3个的攻击力最凶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军事实力的强悍,与两个因素密不可分。第一首推人员因素。刘备号称天下枭雄,诸葛亮更是一代人杰,两人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军事人才。刘备病故前,蜀汉连遭荆州失守、夷陵之战两次大败,形势危急。关键时刻诸葛亮独立承担起蜀汉军政大计,治国用兵一把抓,使得蜀汉在短时期内扭转颓势,转危为安。蜀汉武备强悍的第二个原因

  • 唐朝最神秘的附属国,距离长安7500公里,却在历史上突然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代的藩属国,那真的还非常多了,有渤海国、南诏国等古国,有些藩属国在封建王朝落败之后就独立成国,但大多部分依旧是中国固有领土。说到南诏国这些古国,大部分人都觉得熟悉,可要是说到这个神秘的古代国家,应该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许连听都没听说过。流鬼国,曾经是唐朝的附属国,地处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距离长安

  • 大臣死前,给每个儿子分5个奴婢,李世民:太少,再给你加10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父子从太原到长安的几场大仗,都有刘弘基的参与。在李勣等人没有投靠李渊之前,刘弘基是李渊最为倚重的猛将之一。在和隋朝大将卫文升的鏖战中,李世民派遣的其他几路大军还没到达指定地点,刘弘基就已经打了一场胜仗。后来李渊称帝,刘弘基是元老,被赐免死一次。 李世民继位后,刘弘基被委以重任。当时唐将李孝常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