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贵霜帝国曾与东汉进行战争,后因内部发展不平衡而分裂

贵霜帝国曾与东汉进行战争,后因内部发展不平衡而分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43 更新时间:2024/1/25 6:19:30

贵霜人的身份谜团

贵霜人的起源也可以说是历史常识。基本上所有提到贵霜的资料都会告诉大家,贵霜是大月氏西迁之后在印度建立的国家,所以贵霜人就是大月氏人的后裔。

而现代一般观点认为,大月氏最早发源于甘肃省张掖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早期曾异常强悍,甚至曾逼迫匈奴对其臣服,并强令匈奴向其派遣质子。但在前3世纪末,一名在大月氏的匈奴质子却想办法逃回了匈奴,而且后来他还把自己的父亲给杀了,自己夺取了匈奴的单于宝座并统一了匈奴各部。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冒顿单于。

而冒顿统一匈奴之后,曾多次讨伐大月氏,在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到汉高帝五年(前202年)以及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到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冒顿率领的匈奴军队两次大败大月氏,使其在河西故地无法继续立足,只得无奈西迁。此后,大月氏首先迁居到了今天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但在汉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年),冒顿的儿子老上单于再次击败大月氏,大月氏再次西迁,迁到了今天中哈边境的伊犁河流域。而这里在之后的100多年间就成为大月氏新的根据地。

所以大月氏历史似乎也是挺清楚的,那么谜又何在呢?这个谜就是大月氏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因为大月氏西迁后曾经对中亚和印度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所以除了中国古代的记载之外,古印度乃至西方的一些史料也都记载有大月氏,而且大月氏在中亚和印度也都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存,但这些遗存所揭示的大月氏人种却相互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比如在《后汉书》里曾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如果从这个记载来看,大月氏应该是一个说汉藏语系的黄种人族群。

大月氏西迁示意图

但大月氏人西迁之后,曾发行过大量刻有其统治者的钱币,而这些钱币上的统治者形象确都是白种人形象。而且现代一些观点认为,西方史料记载的一个强大民族马萨盖特人就是大月氏,而西方史料说这个族群是塞种的一支,也就是说印欧语系的白种人。所以关于大月氏人的族源,其实到现代还是存在着很多谜团。

大月氏与希腊人

因为大月氏曾长期压制匈奴,所以在中原人眼里,他们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族群。所以才会有后面的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但张骞却没能说服大月氏,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大月氏此时已经在中亚和印度看到了比击败匈奴回归故地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说到这里,要先放下大月氏,说一下当时中亚和印度的局势。在大月氏来到中亚之前,中亚原本生活有一个被称为塞迦人(Saka)的族群,他们应该也是塞种人的一支。在他们的南方,也就是北印度地区,则生活着大量的希腊人。那么提到印度的希腊人,大家肯定首先会想到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虽然亚历山大对印度的征服具体过程现代也有一些争议,但在北印度却确实存在过由入侵的希腊人建立的国家。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在亚历山大死后,他的众多将领率领军队离开印度。但当时已经移居当地的许多希腊移民却留了下来,成为了印度孔雀朝的臣民。在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前后,希腊人在伊朗建立的塞琉古帝国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特一世宣布巴克特里亚独立,建立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之后到汉惠帝五年(前190年)前后,其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开始大举入侵北印度。而他的入侵可能得到了早年留在当地的希腊人接应,所以一路高奏凯歌,最远甚至可能打到了印度孔雀王朝的都城华氏城下。

而在德里特里一世死后,巴克特里亚发生内战,分裂成了多个小王国。其中在位于今天印度北部犍陀罗的希腊人改信了佛教,后来还创造出了影响深远的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而张骞出使大月氏时,也曾记载了一个名为大夏的国家。一些现代观点认为,大夏就是一些印度和西方史料中记载的巴克特里亚。张骞记载中说大夏有国民100多万,其首都叫蓝市城,并说之前不久大月氏将其攻败,还说大夏“兵弱,畏战,善贾市”,也就是说这个国家战力不强,但很擅长做生意,这种特点也很符合希腊人擅长贸易的特点。

张骞

而在大月氏进入中亚之后,首先把中亚的赛迦人给赶走了。赛迦人被驱离故地之后,又很快南进到了印度北部。而他们这一路给予周边的几个希腊人小王国沉重打击。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赛迦人摧毁了巴克特里亚东部重镇阿伊卡努姆(Ai-Khanoum)。但赛迦人南进最主要的目的是躲避大月氏,所以似乎在当地并没有久留,所以巴克特里亚并没有马上灭亡。但紧随其后的大月氏人却更进一步,侵入到了巴克特里亚核心区域,在元光五年(前130年)前后迫使其称臣,之后巴克特里亚逐渐走向灭亡。1年之后,张骞到达大月氏并留下了相关记载。而在此之后,尽管一些从巴克特里亚分裂出来的小王国还存在了100多年,但都已经非常边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大月氏是希腊人在印度统治终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贵霜与大乘佛教

大月氏在攻灭了巴克特里亚之后,将所占领的土地分给了自己的5个部族,而其中之一就是贵霜。当时每个部族都由一名翕侯所统领,而在过了100多年之后,贵霜部的翕侯丘就却(Kujula Kadphises,又译迦德菲塞斯一世)一举攻灭了其它4个翕侯,自立为贵霜国王,正式建立了贵霜王国。在此之后,他先是击败安息,又先后攻灭了喀布尔(《后汉书》称其为高附)等周边政权。而他的孙子阎膏珍(Vima Kadphises,又译迦德菲塞斯二世)继位后,再次对当时控制着北印度的塞种人发动攻势并将其击败,贵霜的势力更加深入北印度。

而在阎膏珍在位期间,贵霜已经出现了崛起之势,所以可能也动了重新东征,回到其历史发源地的念头,以至于竟然和之前一直合作的汉朝发生过一次大战。根据《后汉书》记载,当时贵霜要求与汉朝和亲,结果被汉朝断然拒绝。结果贵霜以此为理由,于永元二年(90年)夏,派其副王谢会率领7万大军向今天的新疆喀什附近杀来。而当时任职西域都护的名将班超看到贵霜军来势汹汹,决定避其锋芒,坚守不战。结果远道而来的贵霜军出现粮草不足,被迫向龟兹求援。但班超预料到了贵霜军的困境,提前在前往龟兹的要道上设伏,全歼了谢会派去求援的军队。谢会得报后知道继续坚持必然全军覆没,于是派人向班超求和并退兵,双方重修旧好。“月氏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谢遂前攻超,不下,又抄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龟兹求救,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超伏兵庶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

而在阎膏珍的儿子迦腻色伽一世(Kanishka)继位之后,贵霜继续了其扩张行动,不但将北印度地区几乎完全纳入了自己的版图,而且还曾一度将其触角越过帕米尔高原,在新疆喀什附近扶植了自己中意的统治者。当时可以说丝绸之路的许多重要节点都已被其控制,因此贵霜帝国也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地。大量来自中原的丝绸和来自罗马的黄金都经由贵霜中转之后被卖到罗马和汉朝,作为中间商的贵霜也在此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很快进入了其极盛期。

而经济的发展必然也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贵霜处于中原、印度、波斯和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文化圈的交界点,各种文化在其境内都有相当程度的存在,甚至还曾彼此融合产生出了新的文化。在贵霜前期的几位重要国王中,丘就却信仰佛教,阎膏珍信仰婆罗门(原始印度教),而迦腻色伽一世则又是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曾建立了一座非常宏伟的舍利塔,以存放佛骨舍利。而迦腻色伽一世还效法印度的阿育王,曾向外国大量派遣僧侣以传播佛教,许多人认为佛教最早传入中国就跟迦腻色伽一世有直接的关系。

贵霜帝国疆域图

信仰佛教的希腊人所聚居的犍陀罗地区后来也被贵霜吞并。而犍陀罗地区所流行的佛教教派将早期佛教信仰与部分古希腊元素进行了结合,后来这一教派在贵霜流行了起来。一些观点认为,这个教派就是后来广泛流行于中日等东亚地区的大乘佛教的雏形。而无论大乘佛教是否吸纳了希腊元素,它基本成型于贵霜时期的北印度可以说是没有太大疑问的,所以可以说贵霜帝国在大乘佛教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迦腻色伽一世晚年仍然奉行对外扩张政策,而其国内厌战情绪高涨,导致迦腻色伽一世最后竟然在病中被人闷死在了床上。而贵霜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因此很难用统一的方式对不同区域进行管理,各地之间的疏离也渐渐无法调和。黄初六年(225年),贵霜帝国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帝国迅速被波斯灭亡,而东部帝国则在咸康六年(340年)前后被印度笈多王朝灭亡,贵霜自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其对后世的影响却可以说持续到了今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诞起兵后东吴率兵援助,但司马昭运用心理战将其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来权臣篡位其实都不容易,司马家族也不例外,他们在军事领域面临的挑战尤为明显。早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曹魏为了同时抵御蜀汉、东吴的北伐,将重兵屯驻于西北、东南两个方向。其中,西北方向常年由司马懿统帅,自然是党羽遍布,但对于东南方向则无法染指。因此,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仍选择支持曹魏的东南方面军队连

  • 史上第一奇女,六位君王纳为后妃,48岁唐太宗仍不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萧皇后。萧氏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罡曾为她仔细推算了生辰八字,最后得出八个字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氏13岁那年,与隋文帝的儿子杨广完成了婚事,杨广得到如花似玉的萧氏,千般爱怜,万般情怀,也抱着无穷的希望,因为杨广也知道萧氏既然能母仪

  • 诸葛亮首次北伐过于乐观,马谡守街亭也应为仓促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是战术层面的过失,很容易让人遮蔽战略层次的检讨。诸葛亮本人对此战的检讨见之于他请求自贬的上疏:“臣以弱才,叨窍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怯,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其咎。”诸葛亮的疏文中确实

  • 诸葛亮用兵多求“稳”,虽国弱兵少但仍能屡挫强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作出详细解释:“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

  • 唐代女子服饰为何大多是半露胸式裙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卫,唐代抹胸服饰,唐代美女图片

    说起服饰,大家肯定能想到衣袖宽大、洒脱飘逸的汉服,也能想到唐朝时服装的开放、个性,还有清朝时的旗袍等。最令人惊讶的是,唐朝毕竟是古代,竟然流行半露胸式的裙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一:唐朝女性地位较高。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一个朝代,不仅是它开放、繁荣的程度非常高,而且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 诸葛亮在当时便受到三国人士敬佩,后世同时进入文武双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钟会带领20万大军攻打蜀汉的时候,“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秋,魏镇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孙权有一次和诸葛恪聊天,将诸葛亮比作伊尹、周公这一类人,“孙权尝问恪:‘君何如丞相?’恪曰:‘臣胜之。’权曰:‘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

  • 诸葛亮以蒋琬为嫡系骨干,加之荆州派支持使蒋琬成为诸葛亮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攻取荆南四郡,成为荆州南部的主人。随后不久,一批荆州精英投靠刘备。代表人物有魏延、黄忠、马良、杨仪、蒋琬等。这些人,后来普遍受到重用,成为控制蜀汉军政大权的荆州派。不过,与魏、黄、马等人相比,蒋琬投奔刘备后的仕途并不顺利。长期不受重用。起先,做了五年的州书佐(吏,不是官)

  • 唐代最隐秘的帝王墓,1200年从未被盗,却被当地村民无意炸开入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目前唐代最复杂的墓,探访唐朝皇帝墓,唐朝第一大墓在哪

    众所周知,古代帝皇在位期间都会为自己修建陵墓,而且工程量非常浩大,甚至有些帝皇直至死后陵墓都还未修建完成。作为奢侈豪华的古代陵墓,自古代开始都会盗墓贼给惦记着,只因陵墓里的陪葬品能够让他们坐享荣华富贵,为此,有许多帝皇墓和王侯墓以及贵族墓地都被盗墓者洗劫一空,能够幸免不遭他们挖掘的只有那些隐藏着非常

  • 诸葛亮有3宝,第1是八阵图,第2是木牛流马,第3个的攻击力最凶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军事实力的强悍,与两个因素密不可分。第一首推人员因素。刘备号称天下枭雄,诸葛亮更是一代人杰,两人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军事人才。刘备病故前,蜀汉连遭荆州失守、夷陵之战两次大败,形势危急。关键时刻诸葛亮独立承担起蜀汉军政大计,治国用兵一把抓,使得蜀汉在短时期内扭转颓势,转危为安。蜀汉武备强悍的第二个原因

  • 唐朝最神秘的附属国,距离长安7500公里,却在历史上突然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代的藩属国,那真的还非常多了,有渤海国、南诏国等古国,有些藩属国在封建王朝落败之后就独立成国,但大多部分依旧是中国固有领土。说到南诏国这些古国,大部分人都觉得熟悉,可要是说到这个神秘的古代国家,应该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许连听都没听说过。流鬼国,曾经是唐朝的附属国,地处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距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