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狄仁杰,真的是神探吗?我看他仅仅只是“左右逢源”的高手

大唐狄仁杰,真的是神探吗?我看他仅仅只是“左右逢源”的高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6 更新时间:2024/1/19 23:29:59

他最出色的还是能够在唐中期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左右逢源,不管是在李唐一方,还是在武则天一方都落得了好评,甚至被夸赞为“名臣之体”,他的同僚蔺仁基也评价说“狄仁杰是个贤者,天下只此一人”。

在中国历史上名臣可不少,比如岳飞、于谦等等都是后世敬仰,历朝历代追封的大英雄,但是在大慧看来,狄仁杰和他们都不同,他的功业不是建立在自我牺牲之上的,那么狄仁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图片:狄仁杰上朝剧照

一、混乱大唐中的“操盘手”

武则天这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女性,在晚年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立储。

当时朝堂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拥立武则天的亲侄子武三思当太子,第二种观点是迎回被贬谪在外的老太子李显。

这两人都和武则天以及各派政治集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算是武则天本人也苦恼不已,于是她选择征询狄仁杰的意见。

一次,在被问起接班人的问题时,狄仁杰就表示应该把老太子李显给迎回来。武则天不解,询问原因,狄仁杰解释:自古以来,只是听说儿子祭祀母亲的,还没有听说过有侄子祭祀姑姑的,就算是侄子能想起来姑姑,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血缘的疏远,到最后还有谁能记得陛下您呢?

图片:武则天与狄仁杰剧照

还有一次,武则天做了一个梦,遇到自己变成折断翅膀的鸟儿,于是询问狄仁杰为何意。狄仁杰抓住机会,表示:翅膀就如同自己的血亲骨肉,如今老太子被贬谪在外,他能够返回到您的身旁,就像是鸟儿有了新的翅膀。

在狄仁杰的不断劝说下,老年武则天终于感念起了母子之情,也得以让庐陵王李显再次重返权力中心。另外,在狄仁杰的建议下,李显的回朝仪式举办的甚是隆重,这基本就昭告天下李显是女皇正式的接班人了武三思等人也就没啥非分之想了。

换言之,狄仁杰虽然在武则天手下效力,但却一直致力于李唐的复兴,打牢了法统和人才基础,像辅佐李显的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姚崇等名臣,都是狄仁杰推荐出来的。

图片:狄仁杰向武则天提出建议剧照

二、“铁血硬汉”狄仁杰

狄仁杰所处的时代应该是唐代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不仅有唐、周之间的较量,后来还发生了越王叛乱等事件,此时的狄仁杰正在豫州当刺史。

当时朝廷让张光辅去平叛,结果此人仰仗权势,竟然放纵手下的士兵去祸害百姓,并且勒索官府,狄仁杰面对这一行为,是怎么也不肯同流合污,张光辅很生气,就去质问这个职位远不如自己的“地方官”。

狄仁杰见到他根本不畏惧,还大声的呵斥:“你是在平乱还是在生乱?要是我手上有尚方宝剑,非得一剑砍死你不可”。这句话气的张光辅是上气不接下气,一句话说不出来。

图片:狄仁杰画像资料截图

后来,狄仁杰被政敌诬陷,落到了唐朝著名酷吏来俊臣手中,来俊臣让心腹马仔王德寿去审讯,问狄仁杰:“你肯定不想死,我也得升官发财,你和杨执柔是上下级的关系,干脆把一切问题都推到他身上,这样你免罪了,我也审问有功能升官了,你看怎么样?”

狄仁杰一听,接着说:“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但凡是个人能干这事?”说完直接就一头撞向石柱,搞了个头破血流。王德寿等人压根就没料到狄仁杰能这么硬刚,吓了一跳不说,担心他出问题惹祸,还连忙道歉,就这样,狄仁杰不畏强权,不惧酷吏的美名也就传遍了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期间,一年断案涉及两万余人,其中没有一间冤假错案,用直白过硬的政绩证明了自己与天下酷吏的不同,后来关于狄仁杰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也还是得意于此。

图片:狄仁杰硬刚剧照

三、不用元芳也能纵横天下

武则天在位时期,中原北方的游牧民族发展很快,导致边境祸端丛生,狄仁杰时常以将军的身份带兵出征,在边疆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

这可不是大慧猜的,根据史料记载,万岁通天年间,东北的契丹部落攻入冀州,整个河北地区为之震撼,魏州刺史独孤思庄因为惧敌,便把所有百姓聚在城中防御。

狄仁杰临危受命率军出征,到了魏州一看,于是告诉所有人:“现在敌人还距离此地甚远,大家完全没必要惊恐,就算敌人来了,也由我去抵挡”。就这样,魏州的百姓放下心,开始有序的生产。

后来契丹人听说狄仁杰率军镇守,不敢攻打,只能撤军。当地百姓为了歌颂狄仁杰的退敌之功,还为他竖了碑。此后狄仁杰还担任过河北道行军元帅一职,全权负责对契丹的作战,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北方游牧政权。

图片:狄仁杰率领众人迎敌剧照

必须要说的是,狄仁杰不仅能自己带兵上战场作战,还有一双会识人的眼睛,李楷固和骆务整原本是游牧民族叛逃而来的降将,按照唐朝的法律是要被处于极刑的,狄仁杰知道后就向女皇谏言,说二人都是北方部落中出名的战将,作为天朝上国,理应饶恕其罪状,并且赐予一定的官爵。

一来可以给其他北方将领一定的诱惑,二来这些降将必然为大唐、为陛下立下功勋,三来,这是彰显陛下恩威和胸襟的好时候。在他的建议下,武则天力排众议封赏了李楷固等人,果不其然,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大唐著名的将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命运多舛的“初唐四杰”:两个溺水而死,一个被杀,只一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洪州都督阎伯玙为庆贺滕王阁重修完成而大宴宾客,席间正巧途经南昌,便应邀参会的王勃一气呵成写就了传世名篇《滕王阁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句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实际上,王勃过人的天赋早在其幼年时期就已经展露无遗,他九岁时就曾为著名学者颜师古所作的《汉书注》指

  • 汉献帝和伏皇后: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强汉的口号,可是到了东汉末年,作为汉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刘协,却没有遗传一点骨气。历史上有太多的昏君,也有很多明君。毕竟皇帝这个称呼就代表着天下权利,享受着千万人望其项背的生活。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是汉王朝四百年历史的最后一位皇帝。刘协此人并非无能,只是时也命也,落在乱世就

  • 唐高宗为什么将妹妹以皇后礼下葬?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赎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因为什么废后,唐高宗墓,唐高宗最爱的女人

    唐高宗李治的这个妹妹,是衡山郡公主。 虽然唐太宗李世民有三十五个子女,但是最受宠的要属衡山郡公主了。这大概是因为在衡山郡公主两岁的时候,其生母长孙皇后便去世了。李世民便将对妻子的爱全部都倾注到了这个孩子身上(毕竟其他子女都长大了)。就在小公主八岁的时候,李世民便封他为衡山郡公主。并将衡山郡作为其汤

  • 唐风尚武,李太白佩剑不离身,是不是证明李白有武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哪里记载了李白会用剑,李太白李白,古代李白真的会剑术吗

    因为“武功”二字之意,不是武艺,讲的实际是军功。例如“秦王汉武、武功赫赫”之说。所以李白是没有半点武功的!其次,唐风尚武,所以李太白佩剑不离身,一定的武艺基础肯定有!但多高就不好说了。毕竟没参加过战斗,也未见史书上有他的实战记录。大概就像个炮仗,能炸响,威力也能伤人,但与真炸弹相比,总是有很大差距的

  • 世界第一位帝王,比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早3000年,却意外被河马咬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杀马,刘邦比秦始皇多活了,秦始皇是怎么死的被猴子咬死的

    他是史学家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帝王,比我们的秦始皇统一中国还要早近3000年的时间,他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却不幸死于河马之口。本期节目要讲述的主人公就是美尼斯大帝,古埃及历史上的头号传奇人物。数千年前的尼罗河三角洲一带,时常洪水泛滥,但丰沛的水利也灌溉出了三角洲平原,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在这里诞生。

  • “说曹操,曹操到”这话家喻户晓,实际后面还有一句,你却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句家喻户晓的话其实并不完整,全句应该是“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是因为这后半句在当时并没有人敢提起。最初刚说起曹操,曹操就到了他面前的人是汉献帝刘协,那时他正奔走在逃亡之路上。汉献帝是董卓扶持的傀儡皇帝,董卓死后又被他的部下李傕和郭汜挟

  • 刘病已是被霍光推上皇位的,那么,他是如何坐稳这个位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刘病已是汉武帝的皇曾孙,但是却因为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这一脉几乎全部被杀,只剩下刚出生的刘病已。刘病已出生后,先是在大牢里度过的。后来,汉武帝听说他还活着,就将他赦免,并恢复了他皇族的身份。但是,也仅仅只是恢复皇族身份而已。从大牢出来后,刘病已来到了掖庭,这里是罪奴的地方,刘病已虽然恢复了皇族身份

  • “秦”字传说是秦始皇造的,取“春”“秋”各一半,有何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的名字含义,秦春秋,梦回大秦再访秦始皇

    ????????????????????秦始皇传说秦朝的“秦”字是秦始皇造出来的。“秦”这个字,在远古时写作“琹”,到了战国之前还是这么写的。传说秦始皇消灭齐、楚、燕、韩、赵、卫六国,统一了中国,他非常高兴,自以为没有谁比自己功劳更大的了,他沿用原先秦国的名称建立了秦朝,自称始皇帝,幻想自己建立的秦

  • 唐朝衰败的标志不是“安史之乱”,而是20年后的“奉天之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直接捅破了“开元盛世”背后社会矛盾不可协调的窗户纸,也是唐朝从盛世跌落的转折点。然而,唐朝真正衰败的标志,并不是“安史之乱”,而是20年后的“奉天之难”。 一、自古削藩多凶险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马嵬兵变时失去了军事控制权,太子李亨随后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6年后,唐肃宗病逝,其长子李

  • 唐朝的一镇节度使管理了多少军队,为何能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各个节度使兵力,唐朝的节度使动画,唐朝节度使造成了藩镇割据

    府兵制与节度使轮换制度被破坏,专镇一方的节度使有了募兵权与财权。为天下精锐的节镇牙兵们只知有节度而不知有朝廷,从此节度使就拥有了威胁唐王朝中央的能力。 安史之乱发生前,唐朝十大藩镇节度使及军力分布如下:(1)范阳节度使。为控扼奚与契丹而设,节镇治所位于幽州。下辖兵力员额为:九万一千四百人。(2)平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