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凭什么延续八百年?拜姜子牙所赐吗?

周朝凭什么延续八百年?拜姜子牙所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37 更新时间:2024/2/12 11:26:36

小十七侃2022-07-0419:26辽宁关注周代能够存在八百多年,早期是因为他们足够强大,后来则是因为他们的实力不够,或许有人不知道原因,但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实力并不强。01,西周王朝的盛败。在周文王姬昌的统治下,周国在商末逐步发展壮大,渐渐发展成一个强国,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姬昌登基,他勤政治国,重用人才,与各诸侯国结盟,首先剿灭了那些与他作对的藩属国,而后又派兵四万五千万人进攻,最终在牧野大战中打败了商纣王的十七万军队,一举歼灭了大商。

周武王在公元1146年,因祖先曾经在周原定居,故以周代为国名,并设立周国,并将首都设在今陕西西安的镐京,之后又派军剿灭了所有不服他的藩属国,又将整个国家进行了一次再分封,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有功之人都被册封为诸侯,共分了71个诸侯国,这些国家大多属于姬家。周武王的目的,就是为了“封建亲戚,以藩篱护住周围,意思是让自己的人成为自己的领主,保护自己的国家,而周皇室的人,自然也包括姜子牙等人。

周武王为了平息殷商的余孽,将一部分王氏子孙赐给他,这里面,就包括了武庚的儿子武庚,因为武庚的权势很大,所以被周武王册立于朝歌城,为的就是收拢民心,周武王在周围也立下了三位公爵,分别是管叔蔡叔,霍叔。总之,在周武王实行分封制时期,诸侯国家的统治者既是皇帝,也是周王朝的忠实臣子,两者相辅相成,相辅相成。

其实周武王实行分封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能颠覆大商,全凭众人之力,岂能背叛?由于实行了割据制度,周武王晚年忧心忡忡,一方面是与其他姓氏的藩属不能和谐共存,另一方面则是异族贵族与商后人不受朝廷管辖。可是周武王还没有来得及做什么,他就死于三年,他的幼子子诵即位,被称为周成王,而周公旦则是周武王最杰出的兄长,也是开国之君,才能担任他的副手。

可是,周成王登基没多久,就发生了一场暴动,在武庚的怂恿下,管叔、蔡叔、霍叔等人对周公旦做了辅政官的事情耿耿于怀,发动了一次三监之乱,被周公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制服,甚至斩杀了武庚。三监之乱,对周王朝并无太大影响,但起码说明了,这套制度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只要有人不服,就会发动政变。三监之变之后,周公旦开始了一次统治,被称为“成康王”,这一时期,周王朝实力大增,民风安定,诸侯臣服于周王朝,帮助周王朝征伐四野。

周公旦在位时,又做了两大壮举:一是把国都移到了周,极大地增强了周国对诸侯的控制;其次是礼仪和娱乐,制订了一系列的法规和伦理准则。特别是礼仪制度的确立,对于周的统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周公旦为奴隶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的制度,让周皇帝的身份更加的神圣,这也是后世诸王都不愿意轻易铲除周朝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周公旦称周天子为大教,而诸君为小宗;在诸侯国,皇帝是大势力,卿是小宗,所以周皇帝就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谁要是顶替了王爷的位置,其他人绝对不会答应。

周成王以后,周国进入了昭穆时期,国力骤然下滑,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北方的军队崛起,周王朝在长时间的战争中元气大伤,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势力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周厉王登基后,为对抗军狄,全国常年征战,以积攒军饷,周厉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例如任命荣夷公执掌朝政,荣夷公又推出许多独占的经济政策,包括将菏泽山河、菏泽之地全部纳入国库,不准平民入山狩猎、下水捕鱼,许多人都因此而失业。

久而久之,大批民众就饿得死去活来,于是民众纷纷造反,在公元841年,民变最出名,周厉王险些丧命,最终遁入了豕(现在山西霍县),朝廷里,召穆公虎、周定公掌管政务,历史上称之为“共和”。此时,周朝内部的冲突加剧,周王室威望与实力锐减,各诸侯国势日渐强盛,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周厉王死后,周宣王即位,周宣王四十六年,他奋发图强,建立了宣王复辟的鼎盛时期,然而,当时的社会危难并没有消除,反而是北方各国中的势力越来越盛,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发生了反叛。

譬如楚国,原本是一个子爵,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的将周围的一些国家都收编,实力越来越强,于是,他又去找周皇帝要一个更高的封号,被拒绝后,居然以自己的名义成为了诸侯,这让周宣王大为不满,于是出兵进攻楚国,险些把楚国夷为平地。事实上,楚国也是其它强国的一个缩影,他们在自己的势力壮大后,并没有安于现在的局面,只是没有楚国那么嚣张罢了。到了周宣王后期,周天子建立了许多强大的侯国,他们可以自己挑选自己的接班人,并不需要周皇帝来决定,这是一种传统,只有在他们选定了自己的接班人后,才会下达一份诏书。可是周宣王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插手鲁国的继承权,强行将鲁孝公推上了位,这让鲁国和其它诸侯国心有不甘,不过当时的大周王朝还算强势,也只能忍气吞声。

此后,周宣王连续进攻条戎、奔戎、西戎等西戎,但屡遭重创,中原军队力量锐减,诸侯国忌惮周朝,使其势力大为减弱。周幽王登基,周王朝也不过是个名头而已,连一个小小的申国,都没将他放在心上。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曾数次向西域的戎狄发动进攻,但均以失败告终,元气大伤,周王朝处于危险之中。公元771年,周幽王废除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和太子伊臼,将她封为皇后,而伯服则成为了王储,申侯对此很是恼火,与大戎国、大戎国联手,击杀了周幽王,导致了整个西周的覆灭。

公元1046年,公元771年,西周王朝一共有12任君王,其覆灭的主要因素有北方少数民族的干扰,其次是诸侯国的发展,与周代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近,越来越强,对周代的管理也很不满意,因此对周代的忠心耿耿。02,五大王者之一。按照常理,西周覆灭后,应该是王朝更替的时候,问题是,皇帝由何人担任?其实,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除非是周皇室的嫡系子弟,否则的话,任何一个人,都会成为众矢之的。这可如何是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所有的国家都灭了,然后再想要成为皇帝。周幽王死后,郑、卫、晋等诸侯推举周幽王的世子,即周平王,周平王为避免军狄的侵扰,遂将都城移至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从此东周便有了。虢公寒等人对此颇有微词,便推举太子余人为王,史称为周携王,此后二十年内,郑庄公杀死了周携王。二王并列,可见周皇室的衰败和各大诸侯的野心,而周平王这个皇帝,虽然体内流淌着皇室的血脉和有限的领地,但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整个国家就是一块被人捧在手心里的灵牌,随时都会被拆掉。

周平王过世,其子周桓王登基,他因郑庄公执掌朝政而心生怨恨,率部所剩不多的兵马进攻郑国,却被郑庄公打败,甚至连胳膊都受了重伤,从此周天子失去了所有诸侯的尊敬,从此礼崩乐坏。简单来说,力量就是力量,一旦失去了力量,他就会被人随意摆布,而维持周天子的规矩,也就失去了意义。由于周王室日渐衰落,各诸侯纷纷展开了争夺,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各大藩属国渐渐蚕食了周围的小国,导致了诸侯国的人口急剧减少,而当实力足够的时候,就举行一次会议,推举自己成为一方霸主,让其它国家听从自己的号令。于是,就出现了五个霸王,一个是秦楚宋,一个是齐晋楚,一个是吴越,但无论是哪个,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的诸侯,都在争夺自己的地盘,而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有的诸侯国都给铲除,让自己变得更强,或者是取而代之。为什么周王室还能屹立不倒?随着诸侯之间的争斗,周王朝的领土也被其它诸侯国瓜分,周王朝的势力也在不断削弱,最终变成了一种随时都有可能被人覆没的局面。我说的是纯粹的军事问题,但周皇室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很大,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没有哪个国家会轻而易举的覆灭周王朝,那样的话,会引起其它国家的围剿。那个时候,诸位诸侯争斗,没有一个国力能够长久,否则也就没有了“五王”之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人用周皇帝取代自己的位置,去统领各国,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其实,各国不仅要除掉周王室,而且要以周皇室为借口,有什么事情要上报,还得继续向周皇室进贡,以扞卫周皇室为借口,四处征战,直到强大到各国联手都奈何不了他们,他们就会代替周天子。春秋五雄,没有一个能达到这种程度,周王朝才能幸免于难,各国互相争斗,抢夺领土,争夺百姓,最终达到一家之力。公元前771年,东周建国,公元前403年,三大王朝分裂,这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周代各个国家的弱肉强食,在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传说,例如,吴越的时候,勾践为了征服吴国,最终征服了吴国,成为了战国时代的霸王。03,七大英雄之一。三国分裂后,齐楚、燕赵、韩卫秦等七个强国相继诞生,当然,也有少数几个幸存的小国,但他们都是这七个小国的爪牙,在强国之间的争夺之中苟延残喘。而周王室则是在周王城内,国土狭窄,人口稀少,没有任何的身份,周王室却出现了内乱。

周皇室之争,韩赵之争,周王城一分为二,东周公国,西周公国,周王仅有一座王府,坐落在东周公境内,周王从此依附他人,形单影只,凄惨无比。周王室实力低微,连一块领地都没有,而他的庇护东周公国,实力也是如此,所以各国都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换句话说,周王现在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诸侯,与其被人拿来攻击,不如把其余诸侯国都灭了,然后发展自己。在七国之中,秦国是最有野心的国家,秦国向来有征服六国之心,秦惠文王登基为帝。当然,实力雄厚的齐国人也是不肯屈居人下的,齐威王曾经在田忌、孙膑的帮助下,成为了东方的王者。七国之中,魏,齐,楚,赵三国相继成为诸侯,但是随着商鞅的改革,秦国实力越来越强,与六国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秦武王时代,他想要覆灭大周王朝,杀到周王城,在与人争斗的时候,他被人用龙纹赤鼎击杀,最终战死,而周王朝也幸免于难。那时,周赧王是周王朝的末代皇帝,他的统治时间为五十九年。周赧王雄才大略,曾经与各国联手进攻秦国,为此,他在东周境内向民间借贷,但六国对他视若无睹,他所借的银子也用光了,所以背上了一大笔债务,从此“负债累累”。周赧王不从,秦国派兵将他驱逐到了西周,西周公国与秦国发生了冲突,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56年派兵剿灭了西周,三十六座城市,三十万人,全部归秦国所有。同年周赧王病逝,东周公国国君惠文君代行皇帝之位,他与其子昭文君均有抱负,欲与六国联手对抗秦国,结果却是功亏一篑,反而惹上了秦国。

公元前二百四十九年,秦王政派出吕不韦,对周公发动进攻,一举歼灭了周公,从此,周代再无祭祀之事。秦国敢于接连攻打东周公国,摧毁西周公国,消灭周国,也是因为秦国是最强的,秦国也是采取了与六国对抗的正确策略,例如远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才让秦国立于不败之地。直到秦始皇王政登基,六国才发动了全面进攻,十年之内覆灭六国,统一了秦国,也宣告了战国时代的终结。战国时代为公元前475-221年,是春秋时代的继续,也是各国最后的战争,秦国崛起,导致了大周的覆灭。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周天子执掌大权,也就是在西周的头两百年左右,其他五百年,四面八方都是割据一方,主要是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周天子就是一个旁观者,根本就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最后得出结论:“周王朝能够存在八百多年,一是因为它的实力太过强大,二是因为它太过孱弱,以至于在最后的诸侯争夺战中,它只会成为一个祭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激战马庄,韩先楚提上枪大吼一声:跟我冲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先楚成为名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徐海东的15军团改编为115师344旅,韩先楚任该旅的688团副团长。1938年1月,344旅新组件689团,韩先楚被调到689团任团长。我八路军的太行山根据地刚刚建立的时候,便逢日本鬼子的“九路围攻”,日军气势汹汹地扑向太

  • 妲己奉命祸乱殷商,最后却死在姜子牙手中,女娲为什么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女娲娘娘看见纣王留下的诗,顿时火冒三丈,前往朝歌报复纣王的途中,被两道红光挡下,掐指一算,商纣王还有28年气运,便返回行宫,招来轩辕坟三妖,命她们隐藏妖形,托身宫中,霍祸乱君心,助武王伐纣。妲己谨遵女娲娘娘命令,成功让纣王沉迷女色,不理朝政。可为什么,商朝灭亡之后,女娲娘娘没有保妲己一命,而是任由姜

  • 他曾经被家人冷落,后来功成燕国,身佩六国相印,家人跪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燕国十大名将,燕国郭隗简介,燕国下都

    [var1]曾身佩六国相印,合纵六国共同抗秦,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的苏秦,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概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苏秦的经历。秦国求官被拒之门外苏秦年轻时候前往鬼谷拜在鬼谷子门下学艺,学成出山后来到秦国,多次的向秦惠王推荐自己。然而此时的秦国刚经历了“商秧变法”,秦惠王刚登王位,对天下辨士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总共封了多少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封神榜姜子牙封了什么神,曾仕强姜子牙封神,姜子牙的妻子被封了什么神

    上古之时,阐教、截教能人异士齐出,天庭却无能人强将。昊天上帝命阐教十二仙称臣,元始天尊不舍,又因商朝气数将尽,周朝即将兴起,于是阐教、截教、人道共议封神榜,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封神榜分为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殷商灭亡之后,姜子牙持封神榜开始封神。虽然当

  • 《姜子牙》:这位大叔不太冷,子牙摘下百神之长的头衔,换众生平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以72岁的高龄出道,但出道即巅峰,率领西岐大军攻克朝歌,推翻了纣王,帮助周文王姬昌建立了新的王朝。从表面来看,这是姜子牙的个人奋斗史,他从一介村夫做到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荣华富贵,还与神族关系很深,天上地上都很吃的开;如果再往内看,会发现,这是两个帮派之间的大战,阐教与截教在这场原本是人

  • 秦始皇准备统一中国,面对其他六国时,为什么要先灭掉韩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灭六国统一文字,韩国综艺谈秦始皇,六国韩国

    秦王嬴政在铲除了嫪毐和吕不韦两大集团之后,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了秦国的权力。公元前二三四年,秦王嬴政就着手制定统一天下的战略,首先消灭最顽强的对手赵国还是消灭最弱的韩国,就成了朝堂上最大的争议。最终秦王嬴政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决定先打垮赵国,再出兵消灭韩国。公元前二三三年和二三二年,秦军连续多次对赵国发

  • 三国中被名气埋没的将领,年近八十仍骁勇善战,先锋所致无坚不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隐藏最深的名将,三国时期最惨烈的将领,三国最有血性的将领

    说到这儿,诸位客官会想小二要说哪个五虎将。这么想也没错,三国时期是一个靠着自身实力说话的年代。不止自身武艺超群,作战军中潇洒进退,其军事能力和军事眼光也都要硬。可开头说的这个将领,却是蜀国一个被一句话埋没的将领廖化。一口“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无能”大锅,毫不留情的扣在廖化头上。这句妇孺皆知的

  • 晋国五位大夫的求败式战争:一堂“以败求胜”的失败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并起,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军阀割据争夺,大战持续。晋国为了更好地解决适者生存的运势,积极主动开展改革,踏入强国之路,执掌秋春统治150多年,变成春秋五霸之最。晋国的改革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趋势,但也具有着难题。晋国在历年来改革中存在的不足积年难改,导致的苦果

  • 这个萝莉让孙权十多年没立皇后,并开创了追封皇后的先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的三个历史故事,孙权为啥不追封周瑜,孙权字是什么

    说起这个萝莉就要追溯到孙策时期了,大家都知道袁术本来强的一匹,但是自己作死放走了这头幼虎,又慢慢作死打这打那,最后被慢慢蚕食,自己也气死了。袁术气死了很多手下和家眷都还在庐江,庐江后来被孙策所迫,其中大部分人被强制迁入吴县,在这群迁徙的人里就有个叫步练师的萝莉。要说步家在汉早期也是名门望族,但是慢慢

  • 三国时期,五虎将武艺高强都高强,那么他们后人谁的武力值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虎厉害还是桃园厉害,三国五虎将后人排名,五虎后人

    父辈如此厉害,作为他们的后代,关平等人的表现也不逞多让。那么,在五虎上将的后代中,谁的武艺水平是最高的呢?答案是关平。首先,先排除马超和黄忠。因为马超骑兵反曹操之后,在冀城一战中,曹魏将领梁宽等人把马超的幼子三人,以及至亲十余口都尽斩了。此外,再加上被曹操所杀的宗族两百口人,马超的亲人只剩下从弟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