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汉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季汉三杰孔明云长益德,三国三杰都有谁?

前汉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季汉三杰孔明云长益德,三国三杰都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37 更新时间:2024/1/2 7:29:33

上面的说法见于《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卷首:“前汉三杰,留侯、酂侯、谁阴侯也,人皆知之。季汉三杰,其云长、孔明、益德乎?”

季汉三杰有孔明云长益德,偏偏没有“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赵云赵子龙,这可能让很多三国爱好者愤愤不平并心存期待:前汉季汉六杰之外,是不是还有更高的称号?陈平赵云哪去了?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或《三国志通俗演义》,很多人是把它当正史来看的,所以历代名家点评《三国演义》的时候,总是要依据一些正史资料。季汉三杰的说法,我们在裴注《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中也能找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

这话出自魏晋时期名臣及文学家、思想家傅玄所著《傅子》,说这话的“征士傅干”就是傅玄的父亲,他之所以被称为“征士”,就是因为曹操攻打孙权的时候,曾征召他为参军。

作为曹操的高级参谋,傅干能对曹操这样评价敌对阵营的骨干,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如果曹操不认可,那么傅干就有生命危险了——孔融散布“袁绍不可战胜论”,曹操就动了杀机。

既然“季汉三杰”于史有据,那么我们就可以探讨一下陈平和赵云了,这两个人对前汉和季汉的贡献不可同日而语,人品似乎也有天差地别。

笔者说的前半句可能有读者不爱听: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赵云真的那么差吗?

这个答案虽然我们不愿意接受,但却是史实,因为要是没有陈平,大汉帝国可能也就二世而亡了:“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之所以没有入选前汉三杰,除了开国功绩略逊一筹之外,人品可能也有一点瑕疵,司马迁班固在《史记》和《汉书》中都记载了陈平的自我批评:“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如果我们从三国人物里找跟陈平相似的人物,笔者认为毒士贾诩是有资格入选的——此公一生专门坑人,玩了无数阴谋诡计,但是却走到哪里都受欢迎,不管是张绣还是曹操,都把贾诩当块宝。曹丕恨张绣入骨,但却对贾诩言听计从,这就让人不能不佩服“三国毒士”确实技高一筹。

相比之下,赵云的战功和地位都不如关羽张飞,当然也不如魏延,但人品似乎要好得多,所以在季汉三杰之外,评论者也给了赵云另外一番评价:“有胆有识,可为师表。”

如果我们细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赵云并不是傻大胆,李卓吾先生的评价是很公允的:“还是识胜,非胆胜也。盖胆从识生,无识而有胆,妄耳,狂耳,非胆也。”

有胆有识的赵云被后世尊崇,主要是源自他不娶赵范之嫂、阻止刘备瓜分蜀中田宅和谏阻伐吴、拒受诸葛亮败军之赏等几件事,再加上他能压制住骄横的孙权之妹、两次救主,是担得起李卓吾以下评价的:“若子龙者,真可托妻寄子之人也。有以感动先主,故信心不疑,得臻大美。噫!丈夫何可为尤色所压哉!子龙真吾师也。”

也难怪李卓吾先生大发感慨,我们细看一下某个行业,师侄偷了师婶、大师暧昧女徒弟、大师兄闹了师弟媳妇、叛徒先后抛弃原配,这样的事情,几乎主流非主流都有,这些人跟赵云相比,还不应该找一块冻豆腐撞上去?

前汉三杰是大家公认的,“盗嫂受金”之嫌的陈平未能入选,读者诸君也能理解,但是诸葛亮、关羽、张飞并为季汉三杰,而赵云被排除在外,似乎会令很多人不高兴。这一点虽然有些遗憾,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不管曹魏还是东吴,他们忌惮并研究的对手,在蜀汉集团,除了刘备之外,还真就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三位。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赵云不能位列季汉三杰而惋惜甚至生气,因为按照正史和演义的说法,有胆有识有德的赵云根本就不在乎这些虚名。

赵云不在乎这些虚名,笔者是个凡夫俗子,倒是不能不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不仅限于刘备的季汉集团,而是在魏蜀吴中评选出“三国三杰”,即使曹操刘备孙权都不参选,那么“三杰”的名单可能也要进行重大修改吧?

我们给季汉留一点面子,是可以把诸葛亮当做“三国萧何”的,唯一能跟他竞争此位的,可能就是曹魏集团的荀彧荀令君了——有人认为荀彧并非曹操之臣,他忠于的是大汉天子刘协,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似乎比诸葛亮更像萧何。

萧何好找,张良韩信难寻,有人把张郃比作韩信,这肯定是表扬话不值钱,因为无论怎么看,被张飞打得弃马缘山而逃的张郃,都没有半点韩信的风采,他最精彩的表现,就是把初出祁山的诸葛亮打了回去。

张郃难比韩信,关羽张飞似乎也不行,笔者对三国后期人物了解不多,所以这个问题就只能由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荀彧诸葛亮身上有萧何的影子,哪两位三国谋臣名将堪比张良韩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志才不死,郭嘉不出”中的志才是谁,为何受曹操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曹操成就霸业的过程中,有许多文臣武将前仆后继为曹操霸业做出贡献,有的早逝,有的战死。但在曹操眼里,喜欢的谋臣和将官也不少。比如谋臣郭嘉就是其中一个。郭嘉在曹操争霸过程中,做出了贡献。而且从史料记载看,郭嘉还是一个很厉害的谋臣,但可惜郭嘉不幸早逝,他死后曹操很痛心。毕竟少了为其出谋划策之人。不过郭嘉

  • 周穆王求药西王母,天山雪莲通补兼顾流传久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岩彩画《玉帛之路——穆天子西巡》提到周穆王,就不得不提到西王母,《穆天子传》与《列子》中都有关于这两位人神之恋的记载,浪漫而哀惋,令人唏嘘。除这段爱情传奇之外,《穆天子传》中还记载了周穆王向西王母求取长生不老药的传说:“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孳木华不畏雪

  • 芹斋聊三国:吕布命丧白门楼 袁术称帝黄泉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第七章吕布命丧白门楼袁术称帝黄泉路话说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诸侯割据,淮南袁术自恃兵精粮足,野心膨胀,尽管臣下都不支持,袁术还是忍不住了,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公然称帝。与此同时,曹操迎接汉献帝到了许昌。01袁术的皇帝梦“仲家帝”袁术当上了伪帝之后,就派使者韩胤去恭喜吕布(之前,两家曾有婚约)

  • 三国武将按战力分为五档,典韦在第三档,赵云在第二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1、魏延:三十回合打平冷苞,十回合击败马岱,平文聘,疑孟获,杀王双,破郭淮。被庞德30回合击败。2、姜维:出场单挑赵云,不落下风。粗看似乎不错,但只有数合,第二赵云已经七十岁。对比一下当年长坂坡单骑救主,汉水吓得张郃徐晃不敢交锋的赵子龙,衰退是非常明显的。3、王平:街亭之战,王平和张郃在战场上相遇,

  • 周朝能撑800年,“郭家军”功不可没,正史却说他们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最厉害的将领,周朝军队总兵力,周朝军事实力怎么样

    (创立西周的周武王姬发)一、虢国与虢国国君崇高的地位周武王灭商后,广建诸侯国。他将他的两位叔叔虢叔与虢仲分别封于今天的陕西宝鸡与河南荥阳,宝鸡这边的叫西虢国,荥阳这边的叫东虢国。也就是说,虢仲守着周王室的东大门,虢叔守着周王室的西大门,两人像门神一般,为周王室的长治久安保驾护航。从“虢”字的形状看,

  • “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川大破格录取,导师:宁愿辞职,也不教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作为以青铜器为主要材料生产对象的商周时代,其不仅为后世留下了璀璨精美的青铜工艺品,也将文字推向了新的台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逐渐没落,更为简易的金文开始成为时代热潮。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汉字

  • “独尊儒术”是在文化上的大一统措施,但汉武帝并未彻底废黜百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所说的“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是对他肯定儒学的政治指导地位的政策的赞扬。从轻儒到重儒的转变1、从黄老学说到儒学的实践汉武帝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变化,就是空前抬高了儒学的地位。汉高祖刘邦曾经特别瞧不起儒生。刘邦打天下时,引兵过陈留,郦食其到军营前求见,刘邦问通报者:“何如人也?”答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刘秀夸奖冯异之语,“东隅”多表示东方或早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冯异是东汉光武帝的开国大将。其为征西大将军剿灭赤眉,邓禹邓弘不听调遣,兵挫华阴。冯异弃马步行返“回豀阪”,使计大败赤眉于“黾池”。于是刘秀“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豀,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这是把冯异比作“大鹏鸟”,以“垂翅”喻暂时挫折,用

  • 三国这位不起眼的武将,不仅生擒了关羽,还斩杀了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想要飞黄腾达,出身名门或大富之家并不一定有用。举例来说,最终成就帝业的刘备不过织席贩履的没落贵族之后,而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更是个个出身寒门,在三国乱世,有才能者有着无数机会。马忠并没有鲜明的特色、过人的武勇、丰富的剧情,但却能够立下当时许多顶级武将所难以企及的战绩,实在是令人不禁感叹造

  • 贾诩在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三国当中的顶级谋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贾诩第一次出著名的计谋,让原本放弃抵抗准备退回西凉的李傕郭汜等人杀回长安。这件事让贾诩名声大噪,但得利者除了他自己似乎没有别人。本来李傕郭汜逃回西凉,天下有望太平,但他们杀回来了,李傕郭汜自己最后也是死于非命,惨淡收场。他们如果回到西凉,或许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但西凉毕竟大本营,回去后保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