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能撑800年,“郭家军”功不可没,正史却说他们是奸臣

周朝能撑800年,“郭家军”功不可没,正史却说他们是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85 更新时间:2024/1/18 20:00:30

(创立西周的周武王姬发

一、虢国与虢国国君崇高的地位

周武王灭商后,广建诸侯国。他将他的两位叔叔虢叔与虢仲分别封于今天的陕西宝鸡与河南荥阳,宝鸡这边的叫西虢国,荥阳这边的叫东虢国。也就是说,虢仲守着周王室的东大门,虢叔守着周王室的西大门,两人像门神一般,为周王室的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从“虢”字的形状看,就像一个人在徒手搏虎,对!虢人就是以“勇猛能搏虎”而著称于世的。也就是说,周文王的这两个弟弟虢叔与虢仲都孔武有力,是当兵打仗、领兵作战的上佳人选。西周大量史料表明,虢氏一族世世代代都担任周王室的“师”官,掌管“周六师”或“殷八师”,这就像周公和召公二族世世代代都担任周王室的“执政”官一样,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表明了周天子对虢氏的极大的信任。后人将虢公、周公、召公并称周室三公,地位崇高。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下“周六师”和“殷八师”。周六师是周天子设置在京畿镐京的机动兵力,每师3000人左右,总数18000人,战车有千辆。率领周六师的主要是虢叔及其后裔。殷八师是周天子设置在新征服地区河南洛阳的机动兵力,每师3000人,总兵力24000人,以威服东与南两个方向的敌人。率领殷八师的主要是康叔,虢仲与他的后裔也多有参与。

西周建立后,远非《史记》所记载的那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派和平气象。东有东夷,西有西戎,北有鬼方,南有荆楚,中间还有殷商旧裔,加上一些分封的诸侯国不听话,这些不安定因素时时都需要“六师移之”,“八师镇之”。所以,虢叔与虢仲非常忙碌。

不过,东虢国的名气远不如西虢国,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西虢国。

二、阵阵不离“郭家军”

虢叔与虢仲,还有他们的子孙带领的军队,我们暂且称之为“虢家军”或“郭家军”吧,不准确,因为军队主要来自周王室,但好记。

周朝的第四位天子周昭王伐东夷时,虢仲之子虢城公曾为周师统帅,后来周昭王又命仲旄父替代虢城公为周师统帅。这件事记录在首都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班簋”上。

周朝第五位天子周穆王不仅东征,而且西讨,东西两线都开战,经常以虢氏后裔为帅。现藏于美国米里阿波里斯美术馆的重要西周文物“虢伯捱簋”,记载了虢叔后裔虢伯捱跟随周穆王征伐东夷,臣服“逨、鱼、渤”等众多小国的英雄事迹。周穆王非常高兴,给了他许多赏赐。虢伯捱为了记住战功,特地制作了这个青铜器。

西周第十位天子周厉王时代,虢叔的后裔虢公长父很受宠信,此人颇具军事天赋。《史记》记载,楚王熊渠要称王,但是害怕虢公长父伐楚,于是自行去掉了王号。但是在周厉王征伐淮夷时,虢公长父遭遇滑铁卢,“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伐之不克”。这次战争的失败,大大影响了虢氏家族的声望。

周朝第十一位天子周宣王十二年,虢国后裔虢季子白率周师攻打猃狁,取得了“斩首500,俘50”的好成绩,并割敌左耳献给王,受到周宣王表彰。这件功劳记录在“虢季子白盘铭文”中。

(虢季子白盘)

周朝第十二位天子周幽王时期,虢叔后裔虢石父又成为周幽王的重臣,虢石父在犬戎与申国攻打镐京的战争中战死。虢石父的儿子虢公翰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周天子,即周携王。于是出现了郑武公与晋文侯支持的周平王与虢公翰支持的周携王两王并立的局面,最终,周平王胜出,周携王被晋文侯杀死,虢公翰对周携王的支持宣告失败。

值得一说的是,像《史记》这样的正史,一直认为虢国国君从周厉王时代开始就“变坏了”,周厉王说什么,虢公长父就做什么,成了暴君周厉王的帮凶,甚至是促使周厉王堕落的祸首。到周幽王、周携王时,虢石父与他的儿子虢公翰又成为奸臣和导致国家动荡的祸首。

其实,《史记》的这种看法非常片面。要知道,虢国历代国君崇尚的是忠君,从周武王到周幽王一以贯之,这有错吗?或许有人说,当周天子变成了“坏天子”时,就不应该尽忠了;这种说法挺荒唐的,天子变坏了,做为臣子就要想法促其变好啊,难道要背叛他才对?再说了,周厉王与周幽王的“坏”,史家有争议,这二王的很多行为,不过是与公卿贵族们的利益之争罢了,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非。而作为忠臣,虢国自然应站在周天子这边。

(周幽王)

三、为周王室流尽最后一滴血

周携王死后,虢公翰陷入痛苦中。他之所认反对周平王,是因为周平王与申国和犬戎勾结,害死了周幽王,虢公翰认为周平王弑父加弑君,罪上加罪,没资格做天子。可是他支持的周携王死了,周幽王次子伯服也在镐京之乱中被杀,周平王成为唯一合法的继承人。怎么办?

思虑再三,虢公翰只好向周平王屈服,从此追随周平王。也就是在此时,他将西虢国从陕西宝鸡迁到了河南的三门峡,从此称为南虢。南虢离周平王所在的新都洛阳近,便于听从调遣。南虢的国君们就像西虢一样,继续做着周天子的忠臣。

周平王晚年,南虢的国君虢公忌父获得了周平王的信任,周平王讨厌郑庄公实力强大后耀武扬威,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想擢升虢公忌父以分郑庄公之权,但因郑庄公激烈反对,未果。周平王死后,周桓王即位,周桓王信任虢公林父。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征不来朝拜天子的郑庄公,命虢公林父统率右军及蔡、卫两国军队,两军战于河南长葛,可惜虢公林父没能取胜。

在郑庄公藐视周天子之后,晋国的曲沃武公又藐视周室宗法,屡次欲杀害晋国国君夺位,周桓王于705年和703年两次派虢公林父讨伐曲沃武公,都取得胜利。

周惠王时期,南虢国的末代国君虢公丑还帮助周惠王灭掉了不服管理的樊国,并且再次攻打不听话的晋国,获得小胜。可以说,东周的天子对东方诸侯的管理,基本上是靠着虢国的支持来实现的。

可是因为虢公林父、虢公丑多次讨伐晋国,南虢与晋国结下仇恨,公元前655年,已经强大起来的晋国“假途灭虢”,向虞国借路,灭了南虢国。周王室最忠实的盟友和亲信虢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回到开头,还有一个东虢国,结果如何呢?原来,在公元前773年,郑桓公将关中地区的郑国东迁至东虢国与郐国之间的新郑,之后趁着犬戎攻打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阳之机,郑桓公之子郑武公灭了东虢国及郐国。

虢氏所属国家由此全部完结。

可见,在虢国存在的时候,是周王室最大、最长久的依靠,虢国灭亡后,周王室以看得见的速度直线衰落。周朝能撑800年,虢国及其国君们功不可没。很多人把后期虢国国君看作逆历史潮流的奸臣,其实从周天子的角度看,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忠臣。

更多文章

  • “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川大破格录取,导师:宁愿辞职,也不教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作为以青铜器为主要材料生产对象的商周时代,其不仅为后世留下了璀璨精美的青铜工艺品,也将文字推向了新的台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逐渐没落,更为简易的金文开始成为时代热潮。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汉字

  • “独尊儒术”是在文化上的大一统措施,但汉武帝并未彻底废黜百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所说的“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是对他肯定儒学的政治指导地位的政策的赞扬。从轻儒到重儒的转变1、从黄老学说到儒学的实践汉武帝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变化,就是空前抬高了儒学的地位。汉高祖刘邦曾经特别瞧不起儒生。刘邦打天下时,引兵过陈留,郦食其到军营前求见,刘邦问通报者:“何如人也?”答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刘秀夸奖冯异之语,“东隅”多表示东方或早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冯异是东汉光武帝的开国大将。其为征西大将军剿灭赤眉,邓禹邓弘不听调遣,兵挫华阴。冯异弃马步行返“回豀阪”,使计大败赤眉于“黾池”。于是刘秀“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豀,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这是把冯异比作“大鹏鸟”,以“垂翅”喻暂时挫折,用

  • 三国这位不起眼的武将,不仅生擒了关羽,还斩杀了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想要飞黄腾达,出身名门或大富之家并不一定有用。举例来说,最终成就帝业的刘备不过织席贩履的没落贵族之后,而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更是个个出身寒门,在三国乱世,有才能者有着无数机会。马忠并没有鲜明的特色、过人的武勇、丰富的剧情,但却能够立下当时许多顶级武将所难以企及的战绩,实在是令人不禁感叹造

  • 贾诩在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三国当中的顶级谋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贾诩第一次出著名的计谋,让原本放弃抵抗准备退回西凉的李傕郭汜等人杀回长安。这件事让贾诩名声大噪,但得利者除了他自己似乎没有别人。本来李傕郭汜逃回西凉,天下有望太平,但他们杀回来了,李傕郭汜自己最后也是死于非命,惨淡收场。他们如果回到西凉,或许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但西凉毕竟大本营,回去后保命不成问题

  • 她是《三国》中的悲惨才女,遭蛮族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是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也是流离失所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女性是弱势群体,纵然是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也不例外。当时的大文学家蔡邕,有一个掌上明珠蔡文姬,他从小就培养女儿书法、文学、音乐,蔡文姬天资聪颖,9岁的时候就是个才女了。有一天晚上蔡邕在夜间鼓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文姬说是第二根,随后蔡邕故意弄

  • 历史悲歌:长平之战后蔺相如和廉颇的命运成为古代军事惨案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起初,赵国获得了一块绝世宝物——和氏璧。传说中,持有这块玉璧的国家将会得到天下。然而,秦国的国王声称愿意用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国害怕秦国不履行承诺,但相形之下,和氏璧又实在太过珍贵,赵国不得不答应了这场交易。[var1]面对这个情况,赵国决定派遣蔺相如前往秦国。经过多方斡旋,蔺相如最终亲手将和氏

  • 向孔子学敬业 在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立德修业惟诚惟勤,如何提升服务者的个人价值感,国学大智慧与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对职业的敬重态度亦足以让现代人效仿。兢兢业业干好小职务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时丧母,二十岁娶亲,次年生下儿子孔鲤,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身上。[var1][var1][var1][var1]生活的艰辛磨练了孔子的性格,他做任何事情都认真细致。因为这个缘故,孔子获得了在贵族季氏手下当差

  • 三国第一武将:一生勇武非凡,更兼忠义无双,后世尊称武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汉代的度制基本为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合现在为:1引=2310cm1丈=231cm1尺=23.1cm1寸=2.31cm1分=0.231cm也就是说,关羽身高 9尺=23.1×9=207.9(cm)这样一个彪形大汉,走在路上有多显眼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彪形大汉多大力可以而

  • 三国中最心机的三个事都跟他刘备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点几乎是三国迷所公认的,阿斗的弱智低能与幼年的遭受有着很大的联络。大家试想一下,不到一岁的小孩,被虎将裹在怀里,左冲又突,估量早已被震晕过去了。如赵云所说,“适才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态,多是不能保也。”十分困难逃脱曹军的魔爪,回到父亲的怀有,却又被“掷之于地”太残暴!太残暴!莫说是一个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