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城内士兵不足三千,粮草不足百石,跟来势汹汹的陈友谅大军相比,相去甚远,哪里守得住。花云也不是傻子,知道守是肯定守不住的,但是决不能弃城而逃。因为他知道,此处乃是南京的屏嶂,要是此处丢了,南京就没有屏障可言了,朱元璋危险,于是他决定留下来守城,哪怕付出宝贵的生命。
花云决定守城后,连忙命令加固城墙,拓宽护城河,分派手下将士日夜把守各大城门。
次日一早,陈友谅数十艘战舰出现在西北方,紧接着,士兵陆续登岸,蜂拥过来,没有多久,便把整个城池便被围得水泄不通。不一会,攻城开始了,先是一阵密如飞蝗的箭矢朝着城头射来,随后,一批不要命的敌兵扛着云梯慢慢靠近城墙,准备登城。花云和朱文逊披着重甲,站在城头,鼓舞将士积极守城,双方激战不已。花云的战袍也慢慢染满了鲜血。
这场战斗十分惨烈,从早上打到傍晚,足足打了一整天,手下将士也死伤近千人,朱文逊战死,花云自己浑身全都是血,接着指挥,终于把敌人打退了。
池州城虽然守军不足三千,粮草缺乏,但是在花云的指挥下,硬是抵挡了三天,令陈友谅十分头疼。
可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河水暴涨,满进了城,陈友谅见机不可失,让士兵们不要再拿云梯登城,让他们跳到舟尾然后登城。
池州城将士见情况十分危急,知道守不住了,建议花云赶快弃城逃跑,但是花云却不为所动,提起长刀和敌人冲杀在一起(小说《明英烈》中说他拿棍子的,也不知道真假),最后终因众寡悬殊而被生擒。
陈友谅见生擒了花云,大喜,亲自过来劝降花云,想要收为己用,可是,花云却破口大骂,说:“你们这般强盗不是我主公的对手,何不赶快投降!”花云说完,用力一挣,身上的绳索全被挣断了开。他连忙起身夺刀,连杀五六人。
陈友谅大怒,命人击碎了他的头颅,结果他还没有死,再令人将他绑在桅杆上,命人拿弓箭射他,直到他死为止。花云到死也没讨过一句绕,一直骂贼不休,声音十分洪亮,当时才三十九岁。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花云这样的猛将,勇猛赛吕布,忠烈胜关羽,他身上那种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精神,确实令人敬佩!太平城的百姓十分怀念花云将军的功绩与忠烈,后来还为他修建了一座“忠烈祠”,在那里,还一直世代流传着“花将军歌”。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是花云的夫人郜氏却非如此,在太平城即将攻陷的紧要关头,她并没有扔下花云,独自逃命去。她还被明世宗追赠为贞烈夫人,特地为她修建祠堂祭祀,那么她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值得明世宗如此敬重,请听明日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