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期,姜子牙的封国,怎么就这么容易被臣子取而代之?

春秋战国时期,姜子牙的封国,怎么就这么容易被臣子取而代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44 更新时间:2024/2/12 10:55:00

田氏家族算是在齐国一脉相承了,历代田家掌舵人都不缺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的大政治家,无论是从大的战略布局还是到小的安排上,田家都可以做到很顺风顺水。并且审时度势趁着齐国内乱将自己的势力搞了上去,并通过数次政治的“

投机倒把

”行为使得田家很快在齐国站稳了脚跟,并且得到发展。从一个异性小家族发展到与齐国贵族 相当的实力,再到成为齐国的实际上的掌权人。

田氏代齐的漫长的岁月中,田氏懂得怎样收买人心,并且精于计谋,求得在各方势力的中立地位,在各个时间段的政乱中巩固了自家实力,避免了前期与大家族发生不必要的碰撞而导致自己夭折的局面。

[var1]

田氏在发展进程中能够与齐国政坛之上有影响力的大家族,如如栗、高、鲍、晏等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

虽然到最后这些家族的下场被驱逐的被驱逐,死的死,散的散,逃的逃,但是在此之前田氏与他们的关系是十分的要好的。

《左转》中昭公八年的时候就提及田恒子与高氏子交好的相关记录。其实当时一心维护齐侯实力的的大夫晏婴也与田氏的关系很不错,这一点从相关历史献记载的晏婴多次与田文子、田恒子交换政治意见可以看出,晏婴对于田氏还是比较欣赏的。

[var1]

除了上述之外,田家对于在齐国权势争斗的失败的公子、贵族,所采用的的就是拉拢的怀柔政策,而非像其他贵族一样采取赶尽杀绝的策略。甚至一些齐国的公子以及后世没有自己的没有自己的收入,田家人为了取得这些人的好感,就将自家封邑中的土地割让给他们,让他们的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

田氏家族对于这些流落在外的公族基本上都是给钱、给地、给吃给穿,不论是谁一应接济,这就使得这些人欠给了田氏家族人情,田氏也获得了他们的好感。这也让后来的田氏更加获益,使得他们在齐国彻底的扎下了根。

[var1]

田氏在齐国扎下根之后,就致力于怎样培植自己的亲信,在齐国政坛之上安插自己的眼线,田氏的这一策略使得最后的田家在齐国的各个层级的官阶上都有人 ,这就大大巩固了田氏在国内的地位。

并且自田桓子开始,田氏在自己的领域上做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利于民的政策,这样一来田氏算是收获了民心。自齐景公即位之后,齐国变得十分的腐烂,朝廷之上奢侈之风泛滥,下层律法苛刻,再加上各项政策的压制,使得老百姓面临的社会压力无限巨大,百姓靠种地获得的粮食三分之二就要交公。

[var1]

不仅如此还要面临无休止的徭役,此时的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齐国大地之上演绎的一副画面就是民不聊生。饿死、冻死之人更是多不胜数。

另外齐国此时的律法十分的严苛,老百姓稍微犯一点错误就要受到处罚,动不动就是砍脚,剁腿之类的酷刑。

在当时齐国市面上最多的生意人,就是做拐杖之类的生意,而并非买鞋子的。

相反的是田家在这个时候的名声却十分的好,他们多行仁义至策。大力扶助贫苦之人,在民间为田家赢得了好的名声。

他们看见百姓挨饿,就令人借给老百姓粮食,用大斗借,可以用小斗还。

更准确的解释这件事就是:老百姓借一斤粮食,还的时候仅仅只还几两粮食便可以了。

在私底下田氏族人还经常救济贫困孤寡,让他们可以生活下去。

对于公家卖的盐铁之类的官品,田家也都是高价进,低价出。

[var1]

田家这些厚施与民的相关策略与当时齐国腐败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时候齐人又怎么不对田氏感恩戴德。甚至在民间老百姓都称田氏为“衣食父母”。

还有,田氏家族施行的一些

外交政策卓有成效

,为他们争取了相对平和的外部环境。

臣子弑君,于义不合,于理不通,其他的诸侯国有以此为借口组成反齐同盟的可能。

对于此田氏也是积极做事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田氏将自己的外交事业搞的也是如火如荼,田氏积极团结周边小的国家,暗中与楚国、魏国、赵国这样的国家达成共识。

到最后田氏顺利的稳定了各诸侯对齐的相关政策,缓解了来自外界的压力。

最终在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齐终于得以实现,而且在魏文侯等相关诸侯的支持下,周天子也给田氏办理了合法手续,田氏第十代掌门人田和成为了齐侯。

[var1]

从田完入齐国,到田氏代齐这一段时间就有长达三百年的时间。中间的坎坷也是不言而明的,不过田氏凭借自身敏锐的政治头脑,以及相关的计谋的合理运用最终抵挡住了来自各方的攻势。在混乱大隐于田,韬光养晦,或是果断采取策略,或是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走的十分的恰当。直到最后取得了成功,田氏成为了齐国的主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文王背了姜子牙800步,周朝天下800年,周文王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姜子牙的故事有很多,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特别是明代有一个叫做许仲琳的人写了一本叫做《封神榜》的书之后,在这本神魔小说的渲染下,关于周朝和姜子牙的故事显得愈发传奇。周朝是在推翻了商朝之后建立的,当时姜子牙还不是周朝的丞相,而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他原名叫做姜尚,祖上是贵族,但是到了他那一代早就

  • 《山海经》是真的吗?清朝民间发现姜子牙坐骑四不像,全国仅剩120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姜子牙约在公元前1156年出生,他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然而到了姜尚这一带,已经家道中落的十分厉害了,年轻的时候,姜尚做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楼经营过生意,总之能做的都尝试过,然而他并不是这块料,所经营的生意都失败了,最后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娶一个乡野的妇人为妻,不过在这期间,他人穷志不穷

  •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公元前293年,白起在好友丞相魏冉推荐下,带兵攻打打韩、魏,依阙之战斩杀了韩国和魏国二十四万人。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var1]公元前282年楚王任用张仪合纵伐秦。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前280年,

  • 3000年前姜子牙预言:“此地有宝”,能造福后代,1988年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想起姜子牙,大家想必对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他的名气虽大,但前半生却平平无奇,甚至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直到晚年他遇见了西伯侯姬昌。才得以有用武之地,并一举登上政治舞台!可谓是大器晚成。姜子牙对于周朝而言他的功劳功不可没,他的丰功伟绩被后人歌颂,甚至传的神乎其神,而因此关于姜子牙的神

  • 赵侑本是赵国太子,成为亡国的帮凶,还和王妃娼女苟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二儿子春平君没过多久就被立为太子,这时候他还是赵国的相邦,而且他的爵位是候。在战国时期的爵位是候君二等制,一般的公子都称君,而候比君还要高一级,这时候应该称之为春平候。可谓是前途无量,妥妥的赵王的接班人。[var1]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春平候二十岁的时候,赵国为了避免和秦国打仗,就把他作

  • “武圣”本来是姜子牙,为何后来变成了关二爷?专家:资本的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和“文”相对的就是“武”,只有“文圣人”不能没有“武圣人”,于是关二爷便成了“武圣”。毫无疑问,在汉末三国的乱世当中,刘备帐下的关羽是当时的一流武将。抛开《三国演义》中的艺术成分不谈,就正史而言,关羽也担得起一个“忠”字。但是将这位名将与前后的诸多名将放在一起,会发现关二爷的战绩,其实并不具备绝对的

  • 李斯如何从布衣到秦国丞相?职场人必学习的“一堂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于李斯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他对秦国做出的贡献以及促成汉人一统的局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李斯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老鼠哲学”,司马迁的《史记》对其评价很高,说李斯“极忠而死”。而有些人对其的评价是“投机分子”。不管如何评价李斯,他确实是从布衣走到秦国的权力巅峰的人物,这样的一路走来离不开他的奋

  • 姜子牙封365正神:1首领1总管6大帝6主神,其中一位可比肩玉皇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到底是谁呢?咱们具体分析分析。封神之始,昊天上帝要求十二仙首称臣,辅助管理天界。然而,三清不愿让弟子们受神道束缚,所以经过一番商议,定下封神金册,封神榜由此而来。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修仙问道者,一般都不愿意被封神。仙道一途虽然艰难,却乐在无拘无束,没有职责枷身。而封神之后,需要执行上天赋予的使命,稍

  • 韩先楚怒斥开国少将刘懋功:我命令都不好使!刘懋功:谁的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先楚战斗很快打响了。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连续作战,232团全体官兵英勇顽强,浴血奋战,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战斗后期,敌人以为232团是我军主力。因此,派出重兵包围了这里,韩先楚决定,部队撤出行动。232团政委刘懋功,带2个连完成掩护任务后,最后撤离。不幸的是,敌人派出了骑兵,很快就包抄了

  • 封神档案,姜子牙在阐教为何不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封神榜姜子牙黑历史,重生封神之拜师阐教,封神中阐教弟子有哪些

    当初元始天尊收徒弟的时候,很明确的说只收女娲大神造的(就是人),其他妖魔鬼怪一概不收的。姜子牙其实是熊头人身的妖仙,自然不能入元始天尊的法眼。可能是心诚所至吧,姜子牙三跪九拜来到了玉虚宫,又在元始身前跪了300年(肉身没了,魂魄还在),才打动了元始天尊,让他重投了人胎,才拜入阐教门下。结果还是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