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东惊现3000年前古城,城中巨大祭坛保持完整,疑似姜子牙封地?

山东惊现3000年前古城,城中巨大祭坛保持完整,疑似姜子牙封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2/12 7:58:01

古城初现

说起南水北调工程,大家肯定并不陌生,这项国家级的庞大工程,在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你们知道吗,就在南水北调东线的山东段建设工程中,却发生了一件谁都意想不到的意外!这个意外迫使这项国家耗资3000亿的计划被紧急叫停。不仅如此,当地的领导班子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找来了全省最顶尖的各路考古学家,来到这里的考古专家都带着疑惑,究竟是发现了什么样的遗址才能让大家如此重视呢?

西周遗址

这项重大的遗址发现于山东高青县的陈庄村,据说是当时南水北调的施工队员无意中挖到了西周的遗址,而且可能与我们熟知的姜太公有着说不清的关系,自2008年十月开始,从全省汇集的专家就对陈庄遗址展开了紧急发掘工作,揭露面积接近9000平方米,先后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重要城址和高规格的贵族墓葬,最重要的还是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的祭祀台,和50余件珍贵的西周青铜器,而且其中有近10件青铜器还刻有铭文,这些铭文的考古价值不用多说,除了这些,遗址中还有多座殉马坑等等重要发现,陈庄遗址的出现,一度成为近半个世纪多以来齐国文化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填补了我国山东周代时期的多项考古空白,曾先后入选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六大考古新发现,以及国家文物局的十大考古新发现。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座震惊中外的遗址都有着什么重大发现,又是怎么和姜太公扯上关系的?陈庄遗址的结构大致是一个方形,城内东西南北城墙约有180米长,总面积大约有40000平方米,而且只有南部城墙中部有一个城门,其余3面城墙经过严密的勘探并未发现城门,这也是后来各路学者对于遗址极具争议的一点,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发在评论区,城墙的四周各有壕沟环绕应该是早期的护城河,城内还发现了两座甲字形的墓穴,基于这点,各路专家也是对城址的性质先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疑点重重

首先有一部分专家认为,城址内既然发现了两座只有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就肯定是典型的诸侯等级的大墓,而且城内还有一座九层的祭坛,应该就是祭天的场所,以此断定,这座城址极有可能就是当初齐太公建立的都城营丘,但这只是一部分的看法。另一部分的专家学者则认为,陈庄遗址内墓穴出土的青铜器存在年代与齐胡公为齐君而迁徙的薄姑城年代相仿,而且根据文献记载和陈庄遗址的考古发现,此处就是文献记载中的薄姑城,那这座规模庞大的城池究竟是何地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城内发现的祭坛,祭坛位于城墙内中部偏南的地方。

距离南城门约有着20米的距离,南北长约34.5米,高约19米,其中心是一个圆台形,直径5.5米,从平面来观察,由内向外依次为圆形,方形,长方形以及椭圆形来层层环扣,用夯筑花土的方式堆积,而且填色深浅不一,其周围部分基本被破坏,但夯土台基的中心部分被保存完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专门查看了台基的刨面图像,有着9层堆积,而祭坛的中心部分保存完好,上面说的种种迹象表明,这次陈村的考古发掘,让沉睡地下3000多年的西周城池再次重见天日。”而除了这个重要的祭台,最让大家好奇瞩目的就是遗址内出土的这些铭文了,其中一个青铜器残片上赫然刻着“齐公”二字,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关于齐太公,也就是齐国的第一代国军姜子牙的文字记载。

姜子牙?

根据当时的通例,凡是能称之为“公”能够附加国名的,都是这个国家的第一代国君,例如鲁国之后的国君就被史书统称为称之为鲁侯,而不会被称为鲁公,所以齐公当然就是齐国的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说起这个名字,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大多数都一些传说的部分,疑点很多,以至于大家都很质疑姜太公到底是否存在,一度成为史学界的不解之谜其中一个,二陈庄遗址发现的铭文,首次出现了关于齐公姜子牙的线索。既然城主人的身份已经确认,那这座遗址是不是齐国的都城呢?对此有专家认为,陈庄遗址的城圈太小,所以应该不是都城,而是都城管辖的邑,也就是现在的县城,对此,有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春秋以前时期,只有都和邑两级,没有第三个存在,当然也不会存在“金字塔结构”。

所以无论是大邑、还是小邑,统统都归都城管辖。而且古代划分都与邑的标准就是宗庙。在《左传》一书中就说到“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而不是有没有城墙或者城圈的大小。在当时是否建城墙和城市的大小,全凭当时当地防御的需要来定,并没有特定的条例。就像殷代时期的都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从我们发掘至今都80多年了,但还是没有发现城墙。而这就是因为当时纣以为自己的军事实力已经异常强大,所以不必担心都城的安全。但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城墙,所以武王伐纣,只用了一个早晨就攻陷了殷都,最后商纣王自杀。否则就算殷都的城墙是豆腐堆起来的,在当时那个冷兵器时代,想在一个早晨攻破殷都也基本是不可能的。

历史中浓郁的一笔

除了上述的猜测之外陈庄城址规模不大还有几种可能。一种就是目前发现的城墙其实是内城,外部还没有发现。就在上世纪70年代,河南发现的“夏都阳城”最初的城圈也是比陈庄还要小,而就在前几年才发现了规模相当大的外城。另一种可能就是,由于年代久远,陈庄遗址只剩下了这个规模不大的内城,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修建外城,就迁都了。第三种可能就是现在我们发现的正方形的夯土墙其实并不是城墙而是天坛的城墙,这样看来陈村遗址就大的可怕了,但无论哪种可能,都不是否定陈庄遗址是都城的根据。但大家发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没有,就是关于宗庙问题,目前陈村遗址并没有发现宗庙的痕迹,这样看来,陈村城址还可能是齐国都城吗?

其实很有可能是古代宗庙多为木质结构,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早已成为废墟,因此如果以宗庙来作为都城标准看似有道理,但其实很难把握,退一万步讲,即使是我们发现了宗庙遗址,也未必能够认识。因此,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带墓道的大墓作为都城的另一个标准呢。因为在西周时期,墓道是就王和诸侯身份的标志,而西周的大墓往往都是埋在都城内或者附近。依照这条标准来看,有四条墓道的大墓便是王的身份象征,是当时王的专利。春秋霸主晋文公当初借着平息周王朝内乱的大功,想申请使用‘隧’也就是四条墓道的墓穴的规格来修建自己的墓穴而遭拒绝。

甚至当时周王宁愿把四五个邑的大片土地赏赐给晋文公作为奖赏,也不愿意答应他使用‘隧’的葬制。这点其实不难理解,在等级森严的旧社会,墓道葬制的标准极为重要。而有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和有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则称为‘羡’,就是诸侯等级的标志。所以陈村遗址发现的两座有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墓主的身份肯定就是诸侯。以此来看陈村城址只能是都城,而不大可能是都城管辖下的邑。

当然事情的真相还需要国家专业的考古专家来研究和论证,陈村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甚至陈村遗址被我国考古界、文物界评选为2009年度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而遗址本身我们也该全力保护,而现在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在此处建一个大型的遗址公园。因为陈村西周遗址,不只对山东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有着重大意义,甚至对世界史的研究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价值。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大家觉得我国3000年前的历史足够精彩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最后喜欢管哥的记着点赞评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姜子牙降服玉石琵琶精后,为何要扒她衣服,目的性太强,太有心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姜子牙看穿琵琶精,姜子牙电影,姜子牙媳妇图片

    有一天,一只长着熊头人身的道人在昆仑山的通天大道上行走。这个熊头道人一步一跪拜,十分虔诚。过了很久,道人终于到了昆仑山顶峰,看见一座恢弘大气的宫殿,这就是玉虚宫,这时,一个小小的孩童突然出现,引着他走向玉虚宫。到了元始天尊床前,元始天尊一看他是个熊,就很不在意的让他回去吧,但是道人被元始天尊的威严折

  • 看《姜子牙》,学知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姜子牙简介,姜子牙为何投奔西周,周朝对姜子牙的评价

    创造性地用分封制管理周朝,那些大牛、大牛的亲戚、大牛的功臣们,可以在周朝喜提土地一块,成为诸侯国。他们自行管理,自负盈亏,很像是周朝的子公司。[var1]各诸侯国的老大,又被分为“公侯伯子男”五档爵位。能分到公的,都是天子重臣,如周公、召公这种大佬;能分到侯的,很多是皇亲国戚和功臣,如鲁侯这种小号大

  • 洪荒传说:姜子牙为什么封蚩尤为兵主?或与他的炎帝血脉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真实的历史中,姜子牙或许真的封过神,那就是《史记》中曾经记载过的齐地八神。根据史料记载,齐地八神分别是天、地、兵三主,还有阴主、阳主、日主、月主、四时主,共计八位神灵。但是,这一些称号仅仅是具体职位而已,至于他们的名字姓甚名谁,早在汉朝时期,就被人们给遗忘了。唯一载入史册的只有兵主——蚩尤。主要还

  • 春秋战国时期,姜子牙的封国,怎么就这么容易被臣子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田氏家族算是在齐国一脉相承了,历代田家掌舵人都不缺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的大政治家,无论是从大的战略布局还是到小的安排上,田家都可以做到很顺风顺水。并且审时度势趁着齐国内乱将自己的势力搞了上去,并通过数次政治的“投机倒把”行为使得田家很快在齐国站稳了脚跟,并且得到发展。从一个异性小家族发展到与齐国贵族

  • 周文王背了姜子牙800步,周朝天下800年,周文王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姜子牙的故事有很多,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特别是明代有一个叫做许仲琳的人写了一本叫做《封神榜》的书之后,在这本神魔小说的渲染下,关于周朝和姜子牙的故事显得愈发传奇。周朝是在推翻了商朝之后建立的,当时姜子牙还不是周朝的丞相,而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他原名叫做姜尚,祖上是贵族,但是到了他那一代早就

  • 《山海经》是真的吗?清朝民间发现姜子牙坐骑四不像,全国仅剩120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姜子牙约在公元前1156年出生,他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然而到了姜尚这一带,已经家道中落的十分厉害了,年轻的时候,姜尚做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楼经营过生意,总之能做的都尝试过,然而他并不是这块料,所经营的生意都失败了,最后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娶一个乡野的妇人为妻,不过在这期间,他人穷志不穷

  •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公元前293年,白起在好友丞相魏冉推荐下,带兵攻打打韩、魏,依阙之战斩杀了韩国和魏国二十四万人。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var1]公元前282年楚王任用张仪合纵伐秦。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前280年,

  • 3000年前姜子牙预言:“此地有宝”,能造福后代,1988年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想起姜子牙,大家想必对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他的名气虽大,但前半生却平平无奇,甚至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直到晚年他遇见了西伯侯姬昌。才得以有用武之地,并一举登上政治舞台!可谓是大器晚成。姜子牙对于周朝而言他的功劳功不可没,他的丰功伟绩被后人歌颂,甚至传的神乎其神,而因此关于姜子牙的神

  • 赵侑本是赵国太子,成为亡国的帮凶,还和王妃娼女苟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二儿子春平君没过多久就被立为太子,这时候他还是赵国的相邦,而且他的爵位是候。在战国时期的爵位是候君二等制,一般的公子都称君,而候比君还要高一级,这时候应该称之为春平候。可谓是前途无量,妥妥的赵王的接班人。[var1]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春平候二十岁的时候,赵国为了避免和秦国打仗,就把他作

  • “武圣”本来是姜子牙,为何后来变成了关二爷?专家:资本的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和“文”相对的就是“武”,只有“文圣人”不能没有“武圣人”,于是关二爷便成了“武圣”。毫无疑问,在汉末三国的乱世当中,刘备帐下的关羽是当时的一流武将。抛开《三国演义》中的艺术成分不谈,就正史而言,关羽也担得起一个“忠”字。但是将这位名将与前后的诸多名将放在一起,会发现关二爷的战绩,其实并不具备绝对的